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理财产品会不会大火?

各角各度


会的。因为,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证明个人财富的重要性。有了钱,就会得到及时的更好的治疗。


小心飞翔


会的,但是建议理性投资。

大家发现钱没有什么去处,还不如买点基金,赚点收入贴补家用。

来自支付宝的最新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用户选择在线理财的方式对抗疫情带来的变化,支付宝上存款理财产品销售增长超100%,基金申购交易日均增长400%。而且随着近期股市的强力反弹连续收红,这部分用户的短期收益也达到平均6%~10%的水平。

受疫情影响,春节之后银行渠道的投资理财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节后A股市场先抑后扬,权益类产品热度提升,基金定投成为不少银行理财经理推荐的热点,新基金发行热度也较高。

另一方面,对于保守型的客户来说,黄金等避险资产以及保守型的投资产品仍受欢迎。

此外,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和银行还推出了抗“疫”主题理财产品,也为银行理财的客户带来了“新玩法”。

在疫情经济条件下,我国居民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我的意见是,不要折腾,把钱买进理财产品,一部分放进保险,更多的是买重大疾病险。

很多人认为,现在通货膨胀严重,钱不值钱了,这是错误的认识,根据经济学基本的常识,经济增长,是货币贬值的,经济下降,是通货紧缩的,货币升值的。

所以,在国外的富豪面对经济下降,一是不买奢侈品,二是减少豪华旅游,三不乱投资,决不能因为投资而造成损失,四是等待时机成熟时,因为经济是有周期的,经济调整完成后,再重出江湖抄底。



悠芽财经


其他理财产品,我不好说,但是我知道这周基金卖疯了!

4天5只基金“日光”,还有广东单一客户下单9亿狂买。

近期来看,市场明显走牛。今日大盘重新站上3000点,而且连续2日成交量破万亿。而且,万亿成交量是被认为牛市的标志之一。

新基金发行同样火火火,爆款基金天天见。

今日进入发行期的中邮科技创新精选、安信价值回报三年的新基金双双宣布提前结束募集,而中邮科技创新精选“一日售罄”,渠道显示该基金募集规模超过50亿元,远远超过该基金10亿募集上限。

整体来看,本周前4天已出现五只“日光基”,还有一只确定"两日售罄"的,加上部分其他新发基金,已经认购超过1600亿大关,真的是“超级周”。




莫吝金钱


理财产品本来就很火,现在股市开始大涨,新股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主要是最近大家都闲在家里,相关的理财产品会很火爆,今天股市又是万亿成交额了,两次万亿成交额,这可是牛市才有的成交量,说明场外的资金都在买。

而在事件过去之后预计理财产品的火热会过去,毕竟很多人都是需要工作,但是目前受到事件影响催生出很多新的理财投资人,也会和老投资人一样面临在理财中赚赚亏亏的情况发生。

不过,近几年国内的投资意识确实增强了很多,以前问起各种理财产品,很多人都不理解不想投,现在说起理财产品,很多人都会认识一二,甚至都已经投入资金在操作了,就说明现在人的理财意识是在提高的,事件过去后预计会有更多的人注重理财投资。

当下最火的理财投资有两种。

第一种、股市。

短短一个多月事件,A股的成交量两次万亿,这可是很多资金开始炒股的现象,但是这些资金都是闲在家里的人开始炒股,啥都不懂就是一味的买买买,最后事件过去了,股市肯定会迎来一波下跌,告诉大家赶紧去工作了。

第二种、黄金。

黄金今年还在走强,去年就已经进入了牛市了,眼下的黄金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也有很多开始购买黄金了,一位亲戚朋友在去年就开始买了一些黄金,现在也是赚的比较多,我和他说多拿会,到时候赚点钱改善下生活。

因此,此次事件发生大家都呆在家里,这时候很多人都是在理财,一旦时间过去之后资金抽离,相信前面疯狂的后面还是要亏点,但是理财的人数会增加,理财产品火一时的,没有大的行情很难持续火爆。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理财产品会慢慢火起来,不会爆发式大火,而且疫情对理财产品的发展影响不大,其发展关键还是看市场经济和国民理财意识。

首先,疫情对理财产品的发展影响不大

因为理财还不是必需品,不像粮食、衣服、工作那样,我们有钱就可以选择理财,没钱也可以选择不理财。而疫情虽然导致有些人失业,挣不到钱,但这部分资金对理财影响并不大。

疫情对理财产品发展仅有一定加速作用,因为国家为了应对疫情,避免疫情对经济造成过多负面影响,对本就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特意释放流动资金、降低LPR,这些都让市场有更多的现金流,有的钱流入股市,相应的理财产品大涨,刺激了理财者的购买欲望。

但理财产品大涨根本原因还是市场经济本身,政府这些只是刺激、和短期利好,所以疫情对理财产品发展并没有什么根本影响,只是有一定加速罢了。并不像线上办公那样,疫情对其是极大的正面影响,而且大概率是永久影响,经过此次疫情,线上办公必将全面开花。

其次,最近基金大规模发行,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经济本身

其实自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规模都在增加,而且产品种类也不短丰富,2019年基金发行规模更是大幅增大,2020年赶上疫情这个黄金坑,新基金更是抓紧发行。

理财产品慢慢火起来,与市场经济本身有关,房地产受抑制,股市、金融成为香饽饽,国外经济不佳,中国成了避风港。而2018年、2019年国内股市普遍处于低估值状态,此时理财产品不火,什么时候火呢。

最后,我们理财观念改变,也促进理财产品的发展

很多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哪怕是有风险,我们也愿意一试。因为人们的理财观念改变了,不再是只买银行存款,也不再认为基金就是骗子、买基金就是给庄家送钱。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国理财产品体制的完善。

我们有闲钱,都愿意找寻一些合适的理财产品,而不再傻傻的存银行。当然这也是互联网的功劳,让各种理财产品可以线上购买。

总结

理财产品肯定会火的,因为我们的理财观念已经改变,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钱贬值。

市场经济上行,理财有收益,理财产品不火都不行。

疫情对理财产品的影响只是加速其发展,对其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影响。


闲散的小愚民


不会,钱太多。央行放水。

钱太少,小微倒闭,关门。老板破产,员工失业。



链上吴先生


先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理财不会大火,投资会有气色,保险可能会更火一些。

下面说一下理由

1.理财这个称呼是穷人或者说不是太富裕的人对金钱的词汇,从中产往上认为投资更重要。既然它面向的对象是不太富裕的阶层,那么此次疫情对这个阶层影响也是最大的,疫情过后很多人会面临失业,工资降低等问题,本身也没有多少存款,哪还有钱去理财呢?

2.刚才说了投资是有钱人的词汇,那么这次疫情过后,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同时很多中小企业还是非常缺钱的,所以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从而推动投资市场的火爆。

3.这次疫情会让很多人对生活进行一次反省,会让更多的人注重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有两个手段,一个是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另一个就是买份保险,以防后患。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超人知识学堂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理财产品会不会大火,我认为,暂时还不会大火!人们从这么长的疫情中,待在家里深刻的感悟到,还是要有积蓄和现金为王!没工作没现金在手,真的是压力重大,毕竟一家老小要生存生活,如果手中的积蓄和现金,都拿去买理财产品,一是资金会套牢,二是变现金会不容易,三是也存在一定风险,所以说理财好是好,但要有闲钱,要有抗风险的能力才好!


凌空飞离


2020年初这场突袭而来的疫情,相信在举国之力的抗击下很快就会过去,但该事件注定对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很多理财产品投资人都在关心这次疫情会不会对所投产品收益产生波动?疫情过后应该投那些类型的产品?甚至还有人问自己在银行的本金是否安全等问题...

今天,就从银行理财市场这个角度带大家进行复盘,分析下市场变化以及投资人的应对策略。

近期,法定节假日延长,不少企业推迟复工,银行理财产品的购回时间、到期日和起息日也受到直接影响。

由于开放式理财产品的申购和赎回申请只能在交易日受理,因此导致原先在1月31日至2月2日期间购买和赎回的理财产品,资金到账日和起息日顺延至2月3日或2月4日。

对此,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1月30日,招银理财公告称,为保障投资者权益,招商银行和招银理财将根据春节假期调整事宜对部分理财产品开放期、成立日、到期日及资金到账日进行调整。

其中,对于每日开放的理财产品,春节假期结束后理财产品的首个开放日为2020年2月3日;原计划于2020年1月31日、2月1日到期的理财产品,到期日顺延至2020年2月3日。

值得一提的是,为减少疫情蔓延,加强对员工和客户的保护,银行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部分银行分行需要临时关闭或缩短营业时间,积极鼓励客户进行网上交易等。


稳赢JING


疫情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影响。

对中产以下人群,停工休假半薪等,影响日常支持,背负的贷款却丝毫没放松, 这个群体的人会无暇理会理财产品。

中产人群,在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小,并无压力,节后会倾向于保守型基金或是理财产品。

对于富豪阶层,会趁着股市利好,加大各种理财投资,以求快速增值,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

总体来说,理财等相关产品会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