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MC會議:委員們建議開始討論建立常規回購機制問題,美聯儲這是想要幹什麼?

野馬和尚


美聯儲從2019年9月開始啟動回購操作,主要是針對縮表之後造成的流動性短缺問題進行補充。不過目前看來,流動性短缺,問題只是被緩解,並沒有被完全的解決,因此建立一個更為長久的機制十分必要,這就是常備回購工具。

一、美聯儲為何要開啟回購?

想象一種情況,當你周圍的人,所有人都在借錢並且願意用自己手中的有價證券進行抵押,但是還沒有人能夠很輕鬆地借到錢,這是否說明市場存在了一個整體性的問題?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我國也曾經發生過,我們叫它錢荒。原因就是市場上沒有現金可以使用了,所以即便你用有價證券抵押,即便你付出更高的利息,也沒有人願意借給你錢,因為大家都沒錢了。

2019年9月份美國隔夜回購利率出現了異常的波動,隔夜利率一度飆升到接近於10%的水平,這就是說美國市場上沒有錢了。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美聯儲自己埋下的禍根。圖為回購利率的異常波動。


大家都知道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利用量化寬鬆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這同時也讓美聯儲手頭上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債,在經濟情況轉好之後,美聯儲決定向市場賣出這些國債,從市場吸納一定的流動性,但是市場上本來沒有這麼多的美國國債,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持有這麼多的美國國債。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市場中各大金融機構和銀行手中都塞滿了國債,而沒有現金,超額準備金水平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圖為超額準備金變化情況。

那麼美聯儲就決定開始回購了,這相當於在大家都借不到錢的時候,美聯儲做這個公共的債務人,通過接收大家願意出讓質押的債券來向市場投放流動性。在2019年12月份的時候,美聯儲通過回購,單日在市場上釋放的現金超過5000億美元,這種情況顯然穩定住了市場情緒也緩解了美元流動性短缺的現狀。

二、常備回購工具是什麼?為何要使用常備回購工具?

美聯儲充當了公共債務人的角色,這就像是一個慷慨的有錢人每天站在大街上,願意向困難的人提供幫助。

但是這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美聯儲的回購操作可以在市場面臨困難的時候臨時站出來解決問題,但是卻不可能一直等候在市場身邊,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但是現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就是這樣,大多數時間美國不會出現比2019年下半年更為嚴重的流動性問題,但是由於目前市場上的美元債券仍然很多,所以在很特殊的環境下,很可能在短時間迅速出現這樣的流動性短缺問題,美聯儲臨時進行解決可能遠遠達不到需求。圖為美元流動性需求波動非常明顯。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紐約聯儲的回購和美聯儲最近進行的短期國債購買,都只是暫時的解決了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目前美國還在不斷的增發美國國債,只要這些美國國債沒有完全被美聯儲照單全收,就有可能繼續讓金融機構手中塞滿國債,從而出現流動性短缺的情況。圖為美國國債迅速增發。

常備回購工具需要做的就是在市場和美聯儲之間建立一個機制,在市場需要流動性釋放的時候能夠迅速的觸發這個機制,如此美聯儲就可以好的防備未來可能出現的新一輪錢荒。

三、常備回購工具能夠解決問題嗎?

常備回購工具確實是一個對抗錢荒非常有效的手段,很可能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短期內美元流動性危機的問題,但是目前由於美聯儲長期進行回購操作,在市場中帶來了其他的風險,這是常備回購工具所無法解決的。

市場預測美元流動性危機最為嚴重的節點在於2019年的12月31號或者是2020年的1月2號,因此在這兩天,美聯儲準備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回購金額,這讓美國市場平穩地度過了這兩個時間節點。但是在這兩個節點通過之後,非常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紐約聯儲連續的回購申請依然供不應求,如圖。


這是因為在度過流動性危機之後,美國金融機構忽然發現,美聯儲的回購能夠提供給金融機構遠低於市場成本的先進,於是金融機構開始利用這些回購資金在市場上進行投資,而不是簡單的用來應急。當你從2020年1月份開始,美國的金融市場產生了過熱的現象,無論是美國股市還是其他資產都在產生不斷的上漲,泡沫也因此積累。圖為美股泡沫近似互聯網泡沫破滅前的水平。

這樣美聯儲面臨了非常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如果現在持續回購就會讓市場繼續推升泡沫,這可能帶來遠期的泡沫破裂風險,另一方面如果現在停止回購金融市場,可能現在就會出現下跌,從而威脅到美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常備回購工具能夠簡單的解決美元流動性危機,但是卻對金融市場的過熱無能為力,也因此,恐怕美聯儲面對的遠不是推出常備回購工具這麼簡單的抉擇。

綜上,美聯儲研究推出常備回購工具,是在美國面臨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危機時,推出的一種常設機制來解決錢荒的問題。目前的回購能夠暫緩流動性危機卻無法真正的解決它,所以常備回購工具十分有必要。但是回購工具能夠解決流動性的問題,卻無法解決美聯儲面臨的其他問題,未來美聯儲的政策將面對更為嚴峻的考驗。


諮詢師天生


增加貨幣政策的靈活性,進行微調。

類似我國的短期回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