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李云龙为何天王老子都不怕,却唯独怕旅长?

影视北阁


李云龙为什么不怕天王老子?因为人家李云龙是谁啊?是大无畏的革命战士啊,是信奉无产阶级无神论的战士啊,你说这样的人怎么会怕“天王老子”呢?不但不会怕,甚至还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话说回来,这句话还是人家陈毅的名言呢。


旅长是谁啊?是陈赓啊!就连国民党总裁蒋光头都要敬他三分的人啊——当年国民党东征战争的时候,蒋光头负伤,就是陈赓背着他回来的,对蒋光头有再造之恩啊!是蒋光头货真价实的救命恩人。

在红军队伍里,陈赓的威望和资历就更不用说了,李云龙一天天挂嘴边的比较资历和威望的公式是——谁当兵那会儿背的什么枪,我比你枪好,我就更牛。

在第三十集中,李云龙和丁伟为授衔一事产生争吵,当时李云龙说丁伟“只配背老套筒”,顶的丁伟说不出话来。

那我们如果按照李云龙这种比较公式逻辑来看的话,他李云龙十三岁在干嘛?怕还是在跟着篾匠做学徒的时候,人家陈赓已经在干嘛了?陈赓在1916年投笔从军,编进湘军鲁涤平部第6团2营,1916-1920年,参加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护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战役...

瞧瞧,什么才叫资历老,人家旅长十三岁开始戎马,身经百战——十里八乡的俊后生李云龙是不是得心服口服?

再说当红军那会儿长征,人家旅长不小心被俘,结果国民党自上而下将近百十号黄埔出来的将领劝蒋光头放人,蒋光头也不敢动粗,每天好吃好喝的供应着,回头就有人故意放松监管,让旅长从容离开....


再说了,人家旅长和主席谈笑风生的时候,他老李可能还没出生——他和毛主席是东山小学的校友。

所以啊,对那段历史有一些熟悉的话,关于陈赓旅长资历与威望,我估计着一定能完全解开题主的疑问——李云龙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头,为什么非要屈服于大威望与大资历的旅长呢?题主明白了吗?


戴老师讲历史


大家好,我是农村巧生我现在也在看亮剑,亮剑电视剧拍的挺不错的,又回到战争年代,想一下日本人多残忍,在亮剑里李云龙配合的好,他的马屁拍的真好,李云龙真的不错一个人,打仗不含糊,为了老婆敢打平安县城,为了兄弟敢打土匪真不不简单,李云龙是个敢作敢当的男人,旅长都佩服他,还有好多老领导佩服他会打仗,亮剑电视剧拍的相当好,我也喜欢看战争片,各位友人,网友提的问题我来回答,亮剑李云龙天王老子都不怕,为什么怕旅长,因为旅长的官比他大,他要服从,因为李云龙在旅长面前拍马屁拍的响,不怕行吗



农村巧生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旅长是谁,是什么背景和来头,自然就知道李云龙为什么怕他了;


抗战时期,李云龙所属的部队为八路军,总司令是朱德,副总司令兼前线总指挥是彭德怀;下设三个师,师长分别是林彪、刘伯承、贺龙,就连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也只是个副师长,师级干部基本上都是建国后元帅级别的,下面的旅长基本上都是大将级别的;


李云龙所部在抗战时期归属于386旅,旅长则是赫赫有名的陈赓大将,有名的“黄埔三杰”之一;中共建军以后,陈赓一直是中央警卫团、干部团的团长,保卫中央领导的核心力量,是精锐中的精锐,总是在最危急的关头,充当扭转或改变战局的角色;


与此同时,陈赓旅长的副手,副旅长则是上将许世友,许世友在军中那是典型的狠角色,天不怕地不怕,照样对陈赓心服口服,连善于打硬仗的许世友都怕陈赓,更别说团长级别的李云龙了;


其次,李云龙属于典型的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军事指挥人员,文化不高,格局不大,属于中层的战术指挥级别,在军事思想和谋略上,李云龙和同级别的钟伟团长相比,都差距不小;


陈赓出身黄埔军校一期,从黄埔军校开始就一直追随周恩来,文武双全,不仅战斗指挥能力强,而且具有很高的军事战略谋划及运筹能力,属于既懂战术,又懂战略的高层军事指挥人员;李云龙在骨子里是很尊敬和佩服陈赓这个卓越的领导的,这是李云龙怕陈赓旅长的根本原因;


最后,李云龙没什么文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他们面对文化人总是会在骨子里有一种自卑感,所以对文化人也总是充满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佩,更何况陈赓本身是他的直接领导,而陈赓又是文武双全;


邻郞


电视剧《许世友》里面有这样一个细节描述,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兼骑兵司令员的许世友,在红军最初改编为八路军时,被任命为第129师386旅副旅长(129师是由红四军、红三十一军和部分陕北红军组成的),老部下们纷纷表达委屈和替鸣不平,许世友眼睛一瞪:“你们知道旅长是谁吗”?随即通知警卫员买酒买肉做准备,迎接陈赓旅长到任。



我们知道,八路军第129师的刘师长其实是红一方面军出身,而《亮剑》386旅旅长的原型人物陈赓将军虽然在长征时期担任红一方面军干部团长,但早在1931年红四方面军成立时,即已调往鄂豫皖苏区出任红12师师长。而许世友将军曾任红12师34团团长,是陈赓的老部下,就剧论剧的话,估计这会李云龙等人也就是个连排级干部,军中资历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陈旅长1922年入党,黄埔一期毕业,南昌起义时就是营长(林排粟班),1932年升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指挥部队参加鄂豫皖第三和第四次反围剿,是四方面军早期的高级首长之一。同年9月在新集战斗中右腿重伤,因医疗条件有限,才不得不秘密转往上海治疗,事实上,这次重伤给陈赓将军留下了终生不便。



换句话说,他曾经是是李云龙、丁伟和孔捷这些四方面军老兵的老首长,借李云龙几个胆子也不敢不服。

伤愈后留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期间因叛徒出卖被捕,连蒋介石也不敢拿他怎么样,毕竟曾经是东征时期的救命恩人。脱险后前往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步兵学校校长,最后一路长征到达陕北。作为红军高级指挥员,许世友本身就是我军的传奇人物,连他都佩服的名将,更何况李云龙、孔捷和丁伟这些中级指挥员?



所以用“怕”这个字是不准确的,其实是一种“敬畏”,也绝不仅仅是“官大一级压死人”那么简单,无论是军事素养、革命资历和战斗经验等许多方面,旅长都是“晋西北铁三角”的榜样,386旅能被美军观察员称为“中国最好的旅”,把鬼子气得装甲车上刷出“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那都是神头岭伏击战、香城固伏击战等等战斗打出来的威名。

八路军最早改编时的旅级干部,在1955年授衔时基本都是上将,比如陈伯钧、王宏坤、王震等等,而获授大将军衔的只有两人,即开国大将陈赓和徐海东,后者被誉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之人”,因伤病缠身过早离开了一线战斗岗位,而陈赓将军率领386旅、太岳纵队、中野四纵、二野第四兵团身经百战,转战千里,一路南下,解放云南,可谓功勋卓著。



《亮剑》里的李云龙等战将,都是1928年“黄麻起义”参加红军的,不仅资历远逊旅长,对旅长的威名也早已熟知,旅长“打劫”李云龙骑兵营装备时他怎么说来着:“不多不多,以旅长您的名声,配个骑兵师都应该”,虽然有幽默的一层意思,也足见四方面军老兵们对旅长的爱戴。别看李云龙平常飞扬跋扈的,每次旅长一出现肯定秒怂,军中就是这样,对敬重的上级肯定无条件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实,旅长也很喜欢能打仗会打仗的李云龙,只是面对这样一个刺头,一味的和颜悦色也是不成,一眼盯不住就得闯祸,所以才每每板起面孔连吼带骂,心里却亲近的很。



也因此一到关键时刻,旅长仍然是非常爱护李大脑袋的,李家坡战斗的生死关头,他会让独立团投入战斗一挥而就;平安战役战后追责,他又批又夸把李云龙摩擦的没有半点脾气,临别还悄悄送了包烟给部下,细节代表水平,这绝对是带兵高手。

哪怕是李云龙为和尚报仇刀砍俘虏被降职后,仍然可以在独立团一手遮天,依我看,如果没有旅长这个顶头上司的默许,他早被调出独立团背锅或者喂马去了。


度度狼gg


怕也是分很多种的,因为畏惧而怕,因为尊敬而怕,很明显,李云龙对这位首长的怕是敬畏的怕。

首先要说这位首长的身份可不一般。李云龙隶属129师386旅独立团。386旅旅长陈庚 129师师长刘伯承 129师副师长徐向前 129师政委邓小平 老总彭德怀。


这里面哪一个人物的名号不是响当当的响。陈庚论资历,论能力,论功劳,论人脉哪一点不比李云龙强太多了,李云龙倒是想不怕,不怕不行啊!

读军校时就是黄埔三杰之首,时人曰,贺衷寒的嘴,蒋先云的笔,都不如陈赓的腿,陈庚曾在战场上救过蒋光头一命。毕竟没有这双腿,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光头就成了人民英雄革命烈士了。



都说李云龙胆子大,啥都敢做,其实这位旅长胆子更大。陈庚拿毛主席水杯喝水(开大会时干的 )偷邓小平的茅台招待战俘同班同学的性子,谁敢跟他炸毛。许世友都不敢。

最关键的是人家旅长打鬼子能力比李云龙强多了,李云龙本事没人家大,不服不行。人家旅长对李云龙也不错,哪次批评李云龙不是有理有据。人家旅长能力强,资历老,又占着理。李云龙不怕都不行。


老桑看电影


这就是李云龙的 人物性格,强者只服更强的人!李云龙眼里只有真正的强者才会入他的法眼。当初打山崎大队的时候程瞎子久攻不下,李云龙心里都快被气死了。程瞎子都敢跟老子抢主攻?可见弱者在他眼里是多么不屑一顾。在这种战争年代,能让李云龙认可的人都是有几把刷子的。和尚有点真功夫,打完仗 就从政委那里挖过来了。一开始 赵刚来独立团的时候老李 哪里看得上?认为老赵不过是书呆子一个,话里夹枪带棒的,可是见识了老赵的枪法以后那是打心底里佩服!

那旅长是什么人物?李云龙都是他的老部下,试想一个没点本事的人能带出李云龙这样的团长?李云龙常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李云龙狠,旅长比他更狠,李云龙霸道,旅长比他更霸道。就是这么简单。他旅长何许人也?原型386旅旅长陈赓啊!陈赓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了,还是黄埔一期的,东征的时候还救过老蒋的命,老蒋都给他几分面子。说白了,李云龙打的那些胜仗在陈赓面前都是零头。

旅长的战绩说不完,随便说上几个:

  • 1938年2月22日率部设伏于长生口附近,毙日军130余人,俘井陉警备队长荒村丰谷少佐等5人,击毁汽车5辆,缴获迫击炮3门,步枪50余支。

  • 1938年3月,敌人出动兵力3万以上,对晋东南进行9路围攻。率386旅协同兄弟部队,从3月16日起,1个月间进行3次歼灭战:神头伏击战歼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300余支、骡马600余匹;响堂铺伏击战毙伤日军森木少佐以下400余人,烧毁汽车180辆;长乐村追击战歼日军2200余人,彻底粉碎敌人的围攻。

  • 1938年4月中旬率部乘胜追击逃敌,直抵石家庄附近。随即沿平汉线南下,转道清路沿线,袭击了漳河以南、道清路以北地区的县城和车站。

  • 1938年5月敌人在道清线放毒瓦斯,在火线中中毒。

  • 1938年12月21日率部进入平汉路东,协同兄弟部队转战冀鲁豫平原。

6不6 你说呢?他李云龙敢不服?

观经典影视剧


你咋不敢跟旅长干一架呢?”

这是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一句台词,李云龙当时在埋怨赵刚,生气地说出来了这一句话,听起来牛气哄哄的,似乎李云龙根本不害怕旅长。但是没有一分钟旅长的电话来了,这李云龙接电话那叫一个唯唯诺诺,甚至在电话这一头给旅长跪下了,那叫一个不要脸。

李云龙在整部剧中,真的十分牛气,在独立团一手遮天,但是见了他的旅长陈赓乖得就像是一个宝宝,现在我们知道旅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那么李云龙为什么害怕旅长陈赓呢?



其实这主要指的看电视剧中,在电视剧中李云龙见到了陈赓旅长,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有一个不恰当的例子,那就是前一刻仿佛他还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是见到自己的旅长之后就变成了狗熊似的,其实这很正常,小枫个人认为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1、资历问题

还记得亮剑小说中讲到授衔时候有这么一幕,几个上将见到一个中将立刻向前去敬礼,那个中将不仅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并且骂骂咧咧的说:“特么的,这日子没有法过了,以前的战士都跑到老子头上了。”那几个上将讪讪一笑:“什么上将不上将,班长就是班长,战士永远是战士!”原来这名中将是这几个上将以前的班长,即使这几位将军现在是上将,可是见到老班长也是规规矩矩的,这就是资历资格。小说中旅长直接就说的是陈赓,陈赓是老资格了,1922年就入党,这样的资历全国没有多少,而人家还是黄埔一期的老资格,还在红四方面军当过师长等,而那个时候李云龙才参加红军,还是一个小鬼,在人家面前,李云龙算啥,就凭借这一点李云龙不服气都不行。


2、李云龙发自内心的对旅长尊重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李云龙是一个贫农出身,按照当时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说法就是泥腿子出身,本身没有多少文化,可是人家尊重那些大知识分子,赵刚这样一个知识分子他都十分尊重,更别提陈赓这位文武双全的顶头上司了那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再说了人家陈赓 军事指挥那是一流的,李云龙跟人家比起来那是小孩子过家家,面对这样的上司,与其说是害怕倒不如说是畏惧。

再说了李云龙也知道旅长对自己的爱护,他也摸透了 旅长的脾气,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该怎么表现,这一切老李都心中有数,无论犯了什么错,只要在旅长面前表现像是一个乖孩子的话,一切都ok,不得不说老李的太鸡贼了!

再者说了,在打仗方面陈赓大将可是数得着的,李云龙根本和人家没有办法,无论从资历战功和对李云龙的爱护上,李云龙不得不尊重这一位旅长。


天枫说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亮剑》第一回。

从原著的角度出发,更深入。

386旅旅长是谁?

如果你知道386旅旅长是谁,你就能明白李云龙为什么会怕他了。

要知道李云龙可是一个老红军,红军时代就已经是团长了,草地都走了三遍。

所以能让李云龙怕的人还真不多,但是旅长肯定是够格的。

386旅旅长可是大名鼎鼎的陈赓,资格之老,李云龙焉有不怕的道理。

旅长是李云龙的知己

原著中,李云龙打李家坡战役,击败山崎大队,就是陈赓旅长指挥的。

对于李云龙,旅长是太了解他了。

没有把他放到第一梯队,也是对他的爱护和重视。

当李云龙在团部因为没有上战场骂娘的时候,旅长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第一句话就是:李云龙,你小子肯定又在骂街,是不是?

士为知己者死,旅长就是李云龙的知己。

李云龙是一个惹祸精

李云龙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怪圈,那就是每次当上了团长,就会犯错,然后降职。

一旦降职,不久后又会立功,然后升职。

一般人根本就治不了李云龙,但是旅长能治他。

因为旅长是他的老上级,红军的传统就是服老上级,老上级越是骂得狠,那就代表上级越是爱护你,重视你。

旅长带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电视剧《亮剑》中,旅长是亲自去被服厂,把李云龙请到独立团任团长的。

旅长知道李云龙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他希望李云龙的到来,能够把独立团带成一支如新一团一样的,嗷嗷叫的队伍。

当时的独立团遇到了日军的特战队,刚吃了大败仗,士气低下,正是需要李云龙来重整雄风之时。

旅长啪啪打自己的脸

旅长训话很有技巧,也很鼓舞人心。

旅长先是充分肯定了李云龙的能力,然后再给他施压。

旅长对李云龙说:我可把独立团交给你了,如果以后再让我听到总部首长说独立团是“发面团”的话,那就是在打我的脸了。

看着旅长边说,并啪啪打自己脸的时候,李云龙还哪里敢懈怠了。

李云龙打完平安县城,旅长教训李云龙

旅长说:作为一个男人,你够英雄,是个汉子。但是作为一个指挥员,你不够格。

我讲这话,你小子可能在心里觉得不服气。但是我告诉你,别在我的面前不服气!

此时的李云龙在旅长面前早没有了气势,他说:我没有不服气,谁不服气啊!我哪敢啊。

旅长生气了,直接说:你还敢嘴硬,我撤了你的职。

旅长把李云龙降为炊事班长

李云龙还在嘴硬,他说:不用你撤,我自己撤!

旅长一生气,就让炊事班长给李云龙拿来了行军的大铁锅,并把他任命为旅部的炊事班长,专背大铁锅。

李云龙见大铁锅真的拿来了,就认怂了。

李云龙抱怨旅长:官大一级压死人

李云龙说:要被黑锅,我不在旅部,我还是回团里被黑锅。

旅长说:你气我,我什么时候让自己的部下背黑锅了!

李云龙说:该背还是要背,谁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旅长说:你小子不要不知好歹,批评你是爱护你。

李云龙识趣,他知道旅长说的是真的,不打不骂不自在,这就是传统。

旅长对付李云龙就是先大棒再甜枣

对于自己闯了那么大的祸,最后没有被枪毙,也没有撤职,远远超过了李云龙的预期。

这让李云龙高兴坏了,连说谢谢。

旅长作为李云龙的老上级,太懂怎么做李云龙的思想工作了,简直就是把李云龙掐得死死的。

所以李云龙不怕旅长,怕谁!

李云龙对旅长那是又怕又爱

当然,我们都知道“怕”这个字不是贬义,“怕”不是“恨”。

总的来说,李云龙心里清楚,旅长是一直都在维护他,照顾他的。

李云龙对旅长是又怕又敬爱。

李云龙能够后来有如此战绩,也与旅长的栽培和培养分不开的。

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最好的上下级关系。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深度解读《亮剑》第一回。


宇哥带你读原著


李云龙的旅长在电视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他的能力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想想看,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性情暴烈,一意孤行,总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但是他为什么偏偏听旅长的话?
李云龙为他惹了不少的麻烦,而为什么旅长在关键的时候还是重用李云龙?


例子:李云龙被撤职到服装厂,后来上级又派他去当团长,他不服气,不愿去,结果旅长马上赶到给他一阵臭骂,他尽然不敢再说一句话,乖乖上任。

原因:旅长非常清楚李云龙的性格特点,他没有什么文化,这种人往往痛恨别人给他讲大道理,所以你不能给他讲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去对付他自己,他平常总是骂骂咧咧的,所以遇到一个比他还厉害的旅长他就服了。
结论:领导者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能力。作为一个领导你除了要知道下属的能力,还要了解他的性格,并且把他放在有用的地方。同时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就把他的优点全部给否定了。


小妹视野


电视剧亮剑里用兵如神,但是对什么都不怕的李云龙,每次见到旅长的时候就没了脾气。我觉得有几个原因:一旅长是李云龙的直属领导,二旅长是真心的赏识、喜欢李云龙。再者李云龙对旅长不是害怕、畏惧,而是敬重,还有感激之情。

电视剧亮剑中的旅长原型,是八路军129师386旅的旅长陈赓,是第四员大将,仅次于粟裕、徐海东和黄克诚。陈赓将军的战功赫赫,指挥能力非常强,他曾经经历了各种大型战役。李云龙面对着这样一个优秀的领导长官,怎么会不服从命令呢?而且李云龙是军人,以服从长官的命令为首,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李云龙也是在尊重旅长。

再者李云龙是由旅长培养起来的,李云龙对旅长是非常感谢的。陈赓大将军的脾气也很冲,说一不二,从这点上他们二人也很相似。陈赓将军对李云龙也是非常赏识的,只是认为李云龙能力突出,但不服管束,需要恩惠和威严并存,所以他有时会很严厉的批评,但在平时也是很照顾他的。李云龙对此非常清楚,面对工作时和陈赓说话没有顾忌,但是在陈赓下达命令时,就马上严肃认真起来,不敢有一点马虎。

所以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李云龙对旅长其实不是害怕,而是真心的尊敬和敬佩,还有对旅长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