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再起,如今的英国是否还能获胜?

zhutg0630


1982年马岛海战前英国军力已经开始衰败,国内东拼西凑,并征用部分民用船只才勉强保证能将8000兵力投从到马岛。海军主力舰艇也是倾巢出动,包括2艘航母,最先进的42型驱逐舰,还有21型护卫舰,以及核潜艇。

面对实力并不出色的阿根廷军队虽然最后取得了战争胜利,但是海军最新型“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内的多艘舰艇被击沉击伤,损失占了参战舰艇兵力的一半。这还是法国盟友断了阿根廷“飞鱼”导弹的结果,试想如果阿军“飞鱼”导弹数量足够,并对英军特混舰队展开攻击,那么即便是占领岛屿的英军也会断了补给而成孤军,战争的结局兴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现在的英国对比当初只能用更惨来形容,虽然拥有双航母,但是舰载机并未配全,不具备同时投入作战的能力,而航母的“带刀护卫”满载7300余吨45型驱逐舰一共只有6艘,由于都有动力系统的故障,除了一艘勉强在外执勤,其余五艘属于“趴窝”状态,总体改装需要5年时间里,到2025年结束。护卫舰的情况也没有多大好转,由于最新的26型护卫舰计划推迟,所以13艘老旧的满载4200余吨23型护卫舰只能通过翻新来保持战斗力,并继续延长服役时间。10艘核潜艇性能还算不错。

辅助舰艇包括,2艘满载1.8万吨阿尔比恩级两栖船坞攻击舰,4艘4万吨潮级补给舰,2艘满载3.6万吨维多利亚堡级补给舰等等。

现在一个航母战斗群是由多艘不同功能的舰艇组成,如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和综合补给舰等等。需要各个舰种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各显其能。一般情况下基本编制在6-10艘舰艇,根据职能分工不同驱逐舰跟护卫舰主要担负着为舰队反潜、护航、警戒、支援等作战任务。

航母舰载机则需要夺取制空权,对敌方海陆目标进行打击。攻击型潜艇,执行水下预警偷袭敌方大型水面目标等任务。两栖登陆舰则搭载士兵直接进行登陆作战。还有综合补给舰、加油船、医疗船,为航母舰队提供物资补给和维修和战场救护等等。

阿根廷现状更惨,其国内经济一团糟,巨额债务缠身。经济是支撑军力的前提条件,其军事实力总体只相当于英国的一半而已。所以说阿根廷自身都难保,哪还敢有过分企图。

如题假设阿根廷有能力夺取马岛,马岛海战重演,英国海军无法短时间组成特混舰队,其海军主力舰艇现阶段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两栖作战,不但要靠海军完成,更是一个体系战争,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比拼,之所以英国海军滑落到这种程度,其实就是国力日衰,缺钱导致军力下降。

另外英国是北约组织成员国,如果真的战端一开,根据防卫协定北约各成员国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属马姓杨


两国关于马岛的较量,最近一次上新闻还是2013年,英国主导了个岛上的“民主公投”,参加公投的共有1518人,结果是99.8%的投票者支持马岛继续归属于英国。

对此,时任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立即宣布拒绝承认公投结果。之后,阿根廷政府在各种国际场合表示了“抗议”,但也仅仅是口头“抗议”而已,远达不到武装对峙的局面。因为,双方都清楚,虽说目前彼此的境遇都不乐观,但英国再不济,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对付阿根廷还是可以的。

先不提英、阿的国力、装备对比,就看如今马岛的形势。

当年在开战之初,阿根廷之所以能够轻松占领马岛,很大程度上因为阿军行动的突然性,让英军疏于防守,毫无准备。

1982年4月2日,当4000多人的阿根廷部队扑上来时,驻守马岛的英军仅有区区182人,且缺乏重武器,其余的岛民多是科研人员和军属。更糟糕的是,不久前,英国人刚刚把在南大西洋驻扎的“坚忍号”撤走,这让英军短时间内不具备在马岛周边地区的反应、打击能力,外援一时半会儿也指望不上了。

此情此景下,面对掌握着绝对优势的阿根廷人,岛上英军只得选择了投降。

然而,在打赢了马岛战争后,英国充分吸取了教训,开始往马岛下了本儿的部署防务力量。目前,英军在马岛上的驻军常年保持着一定规模,这还不算一些马岛人自发组织的防御志愿军。岛上设有防空导弹和防空炮营,3个雷达站和数个野战雷达系统。这些雷达站可以覆盖马岛周边数上百公里的海面和空域,阿根廷那边一有什么风吹草动,英国驻军很快就能精确探测,做出反应;

此外,英军在马岛上还有2个主要机场,常驻多架战机和运输机;马岛的英军配有海上巡逻船队,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也会经常来马岛地区高调巡航,刷刷存在感。

(马岛机场的狂风战机)面对防守严密的马岛,当今的阿根廷军队除非掌握了更高手段的信息化压制手段和绝对优势的装备,否则真是连根针都不好插进去。

而阿根廷呢,经济形势一直非常糟糕,其货币比索“哗哗”的往下跌,按照比索和美元的比价关系来看,十年时间贬值了近95%,国内政局也不稳定,军队是没钱更新装备,很多军备都属于“超期服役”,士兵缺乏训练,更没有像样的两栖登陆舰来运送兵源;

空军方面呢,从本土一起飞,没多久,就会被马岛上的英军反导系统探测出来,根本够不着马岛上空,就会早早的被英军在半路上解决掉了。

而且,前些年阿根廷招标时,在西方的花样忽悠下,舍弃了跟咱们中国合作的枭龙战机,竟然选择了二手法国幻影,看来1982年法国的对阿根廷落井下石的事儿,貌似没留下什么阴影。

就这样,阿根廷嫌贵,放弃了带配套生产线的枭龙,等于再一次放弃了空军装备的自给机会,难道1982年的惨败,没有留下什么让他们好好吸取的教训吗?真是搞不懂。

此外,阿根廷水面作战力量方面也是衰败的不行。目前,阿军唯一具有防空能力的舰艇只剩下了4艘艾米兰特·布朗级驱逐舰,可携带24枚舰空导弹。但这批导弹早已经过了“保质期”,不知道还靠不靠谱。即便导弹还能用,其射程才20—30公里左右,也不足以为舰队提供保护。

所以,综合来看阿根廷讲,作战能力算是不升反降。

再看英国,衡量一国是否为全球性大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其是否具备全球战略投送能力。所以,一直特别骄傲的英国,虽然日子过的紧巴巴,但向来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建设发展,以保障自己的大国地位。

因此,即使“脱欧”把英国的政治搞得一团糟,经济也不景气,但军事实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比如,刚刚开始服役的伊丽莎白女王级的重型航空母舰,虽说比不上美国尼米兹级那么潮,但搭配着F-35战机,综合战斗能力还是可以的。英国即使没有战略轰炸机,但搭配着航母编队和加油机,皇家空军的远程投送能力也算相当可观。

而且,英军航母编队的护卫舰多采用美式装备,这样,随着英美两国装备制式趋于统一,也不排除两军共享数据链、甚至整合作战指挥体系的可能。如果加上美方的技术支持,阿根廷就更不是对手了。

所以,与英国紧随美国跟进新军事技术革命相比,阿根廷的总体军事技术水平比1982年马岛之战时并未有什么实质性进步,加上目前马岛上的英国在吸取早年教训后,较为完善的戍防措施,阿根廷再次叫板英国,几乎就等于以卵击石。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马岛战争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37年,当年的一次现代化战争实打实的的考验了两国的军事实力,有人欢喜有人愁,对英国人来讲,这彰显了大英帝国最后的余晖,有人说马岛战争是英国人最后的倔强,我觉得说的挺符合心境的。战争结束后,铁娘子领导的政府赢得了大选的胜利,阿根廷的军政府迅速倒台,这次战争对阿根廷来讲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这次失败宣告了阿根廷的彻底衰落。

战争并没有平息两个国家对马岛主权的争执,相反,战争使两个国家的距离更远,仇恨更深了。如果两国战端再开,英国人还有没有能力进行远征?能不能守住大英帝国的荣誉?简单聊一聊。


从军事实力来讲,阿军目前陆海空三军共有70,000名现役军人,受马岛战争失败因素影响,作为阿根廷撑门面的空军也过上了苦日子,甚至一度被英媒嘲笑为“只有螺旋桨战机”的空军。战争结束后的几年,随着阿根廷经济严重恶化,加上受到北约对其武器禁运的影响,整个阿根廷军队尤其是阿根廷空军质量与数量急剧下降。

从2015年年底开始,阿根廷空军所有的喷气式战机全部停飞,国土防空巡逻任务只能由螺旋桨攻击机IA-58执行。70年前就能研制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如今却落到“拾人爪牙”的地步,实在令人唏嘘。不过在今年的5月14日阿根廷花费1250万美金购买了五架法军退役封存的二手超军旗战斗机。

而阿根廷海军日子也不好过!继圣胡安号在2017年失踪之后,阿根廷到了2019年已无一艘可用潜艇了,想当年阿根廷海军曾经在全球都排名前列,曾经拥有过航空母舰等主力舰,让我们羡慕不已,谁也没有想到,竟落到如此地步,真是太悲哀了。综合来看目前的阿根廷海空军的实力在“马岛战争”的40来年时间里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是大大的退步了!


反观英国来讲,英国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有人说现在英国的军事力量十分孱弱,简直就是五常之耻,这句话听起来也十分有道理,毕竟现在的英国政府对待英军的态度就一个字“裁、裁、裁”。不过英国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国五大流氓国家,经济、军事和科技研发实力还是不容小觑,201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28662亿美元,综合世界排名第五,经费开支达到530亿美金,世界排名第三。

目前英军总兵力约23万人,其中陆军11.39万人,皇家海军4.45万人,皇家空军5.254万人,虽然二战后英国海军一直在自废武功,但是也一直在打造一支与自身国力和能够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相等的海军,规模不大,技术先进,人员素质一流,依然是一支蓝水海军,目前英国海军拥有76艘水面舰艇、11艘核动力潜艇、2艘航母,编有1个舰队、5个分舰队,9近几年也是硬硬的从为数不多的军费里面拨出来建造新的航母,这也说明英国人对海军还是相当的重视!

当前的英国空军紧紧追随美国的步伐,加紧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退役了火神轰炸机,并保持适度规模,在列装了“台风”多用途战斗机和F-35战斗机,并拥有一定规模的空中预警机、加油机、战略运输机、战术轰战机、电子侦察机等主战装备,英国皇家空军仍是一支强大的地区性空中力量,其整体实力仍占据世界前列。


阿军在马岛战争后基本上就没有再打过仗,已经和平了很久,当和平兵的思想应该也比较重,实战经验基本上为零,而英国这几年紧随美国人的脚步,多次参与了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战争和局部战争,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兵员素质和战斗经验都遥遥领先阿军。再者阿空军的实力都可能比不上英军在岛上的空军实力,有人说英军已经不具备远征的能力了,我一直在怀疑这种说法,像英国这个搅屎棍子都积极的参与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战争,怎么可能会任由自己的核心利益受损?从各个方面来看,英国再次送儿上战场,组织一次远征的能力还是有的,特别是对付阿根廷这种三流的军队,应该不成问题!

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是绿色征衣,期待您的关注!


绿色征衣


尽管现在的阿根廷情况比英国还要糟糕,但若是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再起,以英国现在的海军状态,根本就无法将足够的兵力投送到远离英国本土万里之外的马岛地区,更别说取胜了。

曾经纵横海洋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如今早已是日落西山,光辉不再了。现在的英国海军的主力作战舰艇就是一艘问题多多的“伊丽莎白女皇”号常规航母、6艘性能尚属新锐的45型驱逐舰、13艘上世纪服役的老旧23型护卫舰以及十艘核潜艇撑场面,这几乎可以说是英国海军的全部家当了。

2018年的全球海军下水吨位排名榜中,英国海军下水舰艇的排水量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中美,下水排量近4万吨。乍看之下,英国海军建设的速度似乎也不慢。但实际上,这其中的绝大部份排水量,都是一艘新下水的3.7万吨潮汐级补给舰所贡献的。而更尴尬的是,这艘补给舰还是韩国替他们建造的……

所以,就现在英国海军的水准,虽然还能响应下美国,派几艘军舰到处去刷下存在感,但却早已失去了远海投送能力。

回想起30多年前的马岛战争,当时的英国海军虽然也早已不复过去海洋霸主的雄风,但那时至少还能拉出两艘航空母舰(老旧的竞技神号和当时新服役的无敌号航空母舰)。然而,既然如此,那时的英国也还是得靠铁杆盟友美国的支持,才能勉强取胜。

可现在就更悲剧了,英国目前唯一的一艘航母,时至今天还问题多多,没能正式形成战斗力。也就是说,如果现在马岛争端再开,那么英国海军连一艘航母都拉不出来,那还谈何取胜呢?

不过幸运的是,现在的阿根廷混得更惨,经济深陷危机之中,也没这个精力和能力再在马岛问题上和英国较劲了......



这些历史要读


如果马岛争端再起,英国仍能获胜。

其一,1982年阿根廷夺岛失败,马岛仍由英国控制,从此,英舰艇战机常驻。考虑到马岛战争爆发前,英军在岛上只象征性驻扎部队,导致马岛战争初期被阿军轻易攻占,为了巩固和提高实际控制能力,加强和调整武装力量的部署。不惜花巨资改造和建造军舰和战机。英阿马岛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以海军为主,有陆,空军参加,规模较大的海上局部战争。目前,英国在马岛驻有1000多兵力,英国空军在马岛部署有3个中队,并增派4架轰炸机。另外,英国海军有4艘军舰部署在马岛海域,应对马岛随时可能出现的紧张局势。英国驻马岛陆军为500人,由步兵,工程兵,通信部队和后勤支援部队组成。英军还在马岛上驻有一支电子作战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一旦收到阿根廷即将进攻马岛的情报或有迹象显示马岛受到威胁,英军远征部队将赶赴马岛参战。

其二,反观阿根廷方面,马岛战争后,本来就落后的海空军,因国家经济萎靡,财力不足,更是惨不忍睹。考虑到夺岛战役还得靠陆军,根据快速作战原则,阿陆军取消了师级编制,全国共3个军,军下辖不同种类的作战旅,目前阿陆军共有2个装甲旅,3个机械化旅,3个山地旅,1个空降旅和2个丛林作战旅,机动作战能力大为加强。军事变革力度可谓很大。

其三,英阿双方综合国力和作战力量对比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没有根本逆转,阿根廷总体实力仍无法和英国相比,因此,若马岛再次发生争端,阿根廷仍无胜算。


皖北隐士


题主的问题是:如果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再起,如今的英国是否还能获胜?

几乎可以肯定,假如马岛争端再起,以目前英国的军事力量,一定会取得对阿根廷更大的胜利。

别看英国是一天不如一天,那是相对的,其实阿根廷这些年混的更惨。

  • 目前,阿根廷军队总人数只有7万,军队的装备就更不行了。

阿根廷陆军的主力装备是TAM中型坦克,这种坦克研发自70年代初期,从1979年开始大规模列装,但是1983年经济困难后就停产了,一直到1994年才再次开始生产。

(TAM中型坦克)

目前,阿根廷军队中装备了200多辆该型号坦克,是军中的主力。

此外,阿根廷军中还有100多辆产自法国和奥地利的轻型坦克,都是上个世纪中期的老掉牙产品了。

阿根廷海军由于资金不足,难以进行日常的维护和训练,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船只满足航行要求。

例如,阿根廷海军的破冰船AlmiranteIrízar号在2007年因为发电机仓发生火灾被迫进行维修,这艘船从2007年一直修到2017年。这不是阿根廷人有工匠精神,而是他们没钱!

(就是这艘船)

所以,如果爆发和英国的冲突,阿根廷海军即使把能开的船都开出去,也只有理论值的三分之一战力。而且还不能在交战中被击伤,否则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修好。

何止是海军和陆军有问题,阿根廷的空军也不咋地。

目前阿根廷的主力战机和马岛战争时期没有区别,还是以法国幻影-2000战机为主。其中的原因和英国不无关系,马岛战争之后,阿根廷损失了60多架战机,所以战争结束后一直有补充损失的努力。

但在英国的阻挠下,阿根廷试图购买美制F-16战机的努力失败。不得已只好购买了美国的A-4AR地面攻击战斗机,然后又从秘鲁匀了10架幻影,从以色列那里买来19架退役的战机,这才将将把损失给弥补上。

(A-4AR地面攻击机)

所以,现在的阿根廷空军实力很可能还没马岛战争期间强大。

  • 再看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虽然没落了,可这种没落只是相对于世界强国。

实际上,以英国这些年在军事上的建设来看,他相对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军事优势是在逐渐拉开的状态。

以英国赖以成名的皇家海军为例,虽然军方的舰只在减少,新加入海军的战舰战斗力可是数倍于老式军舰。

目前大英帝国有两艘艘航母,一艘两栖攻击舰、两艘船坞登陆舰,驱逐舰、巡防舰十九艘,加上辅助军舰,总排水量高达67万吨之多。

英国海军最大的军舰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该舰排水量7万吨,可搭载最多70架飞机。

(伊丽莎白女王号)

而且,英国航母舰载机极为先进,其中包括最新的美制F-35闪电战斗机。这种战机在面对阿根廷战机的时候可以实现降维打击,有能力全歼阿根廷海空军。

(F-35战机)

至于阿根廷陆军,他们在英军面前就更没有抵抗能力了。

英国陆军目前有现役部队8万人,超过了阿根廷三军总数,并且这支部队装备极为先进。

英国陆军的主战坦克为挑战者2主战坦克,该型坦克装备120毫米线膛炮,可以轻松击穿阿根廷坦克。

同时,挑战者2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极强,使用了二代查布汉复合式装甲,并增加了钨金夹层。在伊拉克战场,挑战者2主战坦克曾经出现过被8枚PRG和2枚米兰反坦克导弹击中后安然退出战场修理的案例。

(挑战者2主战坦克)

如果再次爆发马岛战争,英军不仅在海空大战中可以轻松取胜,在陆战中即使空军不参与,英国陆军也可以轻松压制住阿根廷陆军。

所以,今天的英国军队对阿根廷军队有着比马岛战争期间更大的优势。


历史风暴


对于领土争端,在一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是不会在非武力情况下收复领土的。也就是说,在领土问题上除非国际形势突变。武力收复是唯一的途径和措施。如果今天再次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大英帝国还是有能力击败阿根廷的。

在论述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英国和阿根廷是怎样的。英国,国土面积大约24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78位。英国2019GDP大约28000亿美金位居世界第7位。军事能力排名位居世界第四位。人类发展指数0.922世界排名第14位。阿根廷,国土面积大约278万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8位。阿根廷2019GDP大约亿美金位居世界第26位


清水空流



如果现在发生第二次马岛战争,单独以纯军事因素探讨战争结局,尽管阿根廷军队实力或许比37年前还差强人意,但同时英国军队的堕落更凄惨,他们能够战胜上万公里的征途就算不错了,还打什么仗?如果阿根廷军队决心夺回马岛控制权,不借助外力,英军根本无法在马岛生存。

其实英国在1982年马岛战争中得以转败为胜,还真有点儿胜之不武。阿根廷军队曾经打得有声有色,让英国皇家海军庞大舰队在损失了一艘谢菲尔德之后,已经不敢正面面对阿根廷空军的攻击,只能躲到马岛背面的大西洋上,以舰载机为马岛战场提供空中支援。



由于阿根廷空军超级军旗战机,以两发飞鱼空舰导弹把当时英军最先进的,号称不会沉没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送进了海底,已经彻底打掉了皇家海军的锐气,同时也让英方感觉到只要阿军有足够的飞鱼导弹,皇家海军必败,其竞技神、无敌号航母也将葬身海底。


于是英美联合对法国施压,迫使法国对阿根廷断供了飞鱼导弹等关键作战装备,让阿根廷空军失去了对英国舰队防区外打击的优势。在使用其它攻击弹药,与英军舰载机、防空火力经过一段时间拼命,遭受了重大损失之后,只能无可奈何的放弃了制空权的争夺。把马岛地区的制空权连同制海权一并奉送给了英国海军,使阿军马岛地面部队失去了来自本土的所有支援保障,造成军心动摇唯有投降一途。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领导下,英国确实胜利了,但胜之不武。


但现在的英国早已今非昔比,其经济实力的严重衰落使皇家海军早已一蹶不振。一条漏水问题无法解决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率领六艘经常无故动力停车的【45】型驱逐舰,很难想象这舰队能够保证顺利的投入马岛战场,那几架还没成军的【f35b】,比阿根廷空军性能优势再大,怎么飞到万里之外投入战场?更不可想象凭这样一支舰队,还可以持续支撑到这场战争的胜利。面对脱欧后将四分五裂的国力,英国当局还有没有信心派出这支舰队再打一场拉岛战争?都是个未知数。




所以,如果单纯评估英国自身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他甚至已经无力再发动这场马岛战争,更不可想像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了。


铁岭锋


英国能够在马岛战争当中取得胜利,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时英国的海军力量比较强大!现在英国海军相比较之前的规模来看,确实是不如之前了,简单的来说当时英国能够出动两艘航母,也就是无敌号和竞技神号,而如果此时此刻,阿根廷要是再次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的话,英国目前能够出动的航母数量为零,虽然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服役了,但是上次因为进水原因还在维修中,进口美国的F35B舰载机也才到货几架,战斗力也没有完全形成。

1982年马岛战争

还是先说下马岛战争吧,马尔维纳斯群岛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靠近阿根廷,原则上主权属于阿根廷,历史上是英国的殖民地,目前实际控制权一直都是在英国手里。1982年,由于阿根廷国内糟糕的状况,导致当时的阿根廷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确定发动一场战争,企图通过获得胜利来提高政府的威信。

所以就在1982年,阿根廷单方面宣布收复了马尔维纳斯群岛,这让当时的英国颇为震惊,但是随即开始反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决定派出特混舰队,其中包括两艘航母和多艘核潜艇,决定夺回远在一万三千公里之外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虽然阿根廷当局意志高昂,但是军队的战斗意志很低迷,虽然就在自己家门口,但是连后勤补给都存在问题,底层士兵完全没有战斗意志,在英国的强势进攻下,阿根廷一艘主力军舰和潜艇被击沉,阿根廷在马岛的守军也立刻投降了。虽然阿根廷的空军战斗机击沉了数艘英国军舰,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阿根廷投降了。

阿根廷失败原因

可以说阿根廷占尽了天时地利,以逸待劳,面对万里迢迢赶来的英国军队竟然束手无策,阿根廷当时也有一艘5月25日号航母,但是被吓到躲在港口不出来,可以说并不是当时英国特混舰队有多厉害,而是阿根廷糟糕的军事力量和战斗意志。

就比如说阿根廷的武器几乎都是进口,工业实力差,非常受制于人,使用的军舰有些甚至还是英国制造的,比如5月25日号航母就是英国制造的!在战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战斗机,也全部进口,尤其是给予英国沉重打击的法国飞鱼反舰导弹,阿根廷数量有限,想再从法国进口,法国因为考虑到影响没有同意,从第三国购买也未能如愿!如果阿根廷手里还有更多数量的飞鱼反舰导弹,那么马岛海战最后的结果可能会被改写。

英阿目前实力

前面说了英国目前的海军实力不容乐观,但是相比较目前阿根廷怎样呢?只能说阿根廷的目前的情况比英国更加糟糕,有人说阿根廷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从发达国家退回到发展中国家的国家!

马岛战争几十年过去了,阿根廷的军事力量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海军实力甚至倒退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阿根廷唯一的航母退役了,如今的阿根廷已经是没有航母的国家。

如果大家关注新闻,就知道今年五月末,阿根廷接收了五架来自法国的超级军旗战斗机,而且还是二手的,均价不到300万美元!我们知道超级军旗都是推出半个世纪的老式战斗机了,阿根廷如今还是当宝一样的存在,就是因为阿根廷目前的国内状况还是非常糟糕,根本没钱购买武器,也更别说自己研制武器了!

所以阿根廷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是退步了。英国现在也没有之前那么大规模的舰队,对付阿根廷根本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取胜概率,英国那艘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即使是可以出海,但是也没有几架舰载机,F35需要几年时间才能配齐。下图就是英国海军目前的情况,数据不全(如航母服役情况),仅供参考:

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一艘在役,一艘即将服役,而且目前均没有舰载机,几架才到货的F35B也没有形成战斗力,海鹞式舰载机已经退役了。之前在英国航母进行测试的F35B舰载机,多数还是借用美国的。也就是英国航母没有真正的形成航母该有的战斗力,只有直升机舰载机,当直升机航母使用,作用有限。

另外英国没有战略轰炸机了,马岛海战当中发挥作用的火神中程战略轰炸机目前也已经退役了!

所以即使阿根廷的实力多差,英国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战斗机,英国目前是无法派来了,英国目前拥有先进战斗机包括F35和台风等战斗机,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它们只能在陆地机场起飞作战,英国在马岛附近没有陆地机场,靠空中加油机加油从本土起飞作战根本就不切实际!

虽然英国目前服役了先进的45型导弹驱逐舰,但是几艘导弹驱逐舰面对一个国家的空军和海军,还是非常有压力的!阿根廷经过马岛失败的教训,也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反舰导弹,要是出现一艘45型导弹驱逐舰被击中或者被击沉,那么影响是巨大的,英国必定会收缩海军编队,不敢轻易迎战。

英阿再次海战结果

所以阿根廷这个时候再次迅速夺取马岛,这是很轻松的,就和第一次差不多,然后做好防御,同时提高士兵战斗意志,全民一致对外,总结第一次失败经验,做好反登陆作战!英国到时候也只能干着急,因为再派特混舰队也是没用的,没有航母舰载机的英国特混舰队,还会受到阿根廷空军战斗机和海军潜艇的威胁。

有人说英国可以利用弹道导弹核武器威慑阿根廷,或者使用常规的巡航导弹攻击阿根廷本土,逼迫阿根廷放弃马岛,但是我觉得英国不会这么做,这样做的代价是巨大的,也只会加重局势。另外英国求助北约提供帮助也是不可能的,北约其它国家才不会趟这趟浑水的,可能最后英国只能要求联合国出面来调停战争,暂时放弃马岛!

然后再过几年,等英国的两艘航母全部服役,加速完成舰载机的配齐,那么英国极有可能再次夺回马岛,因为英国不能让马岛作为一个不好的开头 ,否则像直布罗陀和塞浦路斯部分领土这样重要的海外殖民地都可能会被收复!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理解,您怎么看!


资讯所长


英国不如从前,但是阿根廷更废,连像样的跨海登陆都实施不了,也就谈不上英国能不能打赢了。

马岛战争的硝烟散去近40年了,期间这个地球桑田变幻,无论是阿根廷还是英国,都变化很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50年之内阿根廷不会再有能力重夺马岛。


回到本题,题主说英国海军力量不如从前,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咱后文再说。但是反观阿根廷这边,那才是真正的大不如前。

1982年马岛战争时,阿根廷军事力量虽然不如英国,但是也算南美劲旅。空中有幻影3/短剑这样的2倍音速战斗机,海军航空兵还有超级军旗这样的先进攻击机以及A4喷气式战机。

而现在的阿根廷空军,由于长年累月的经济凋敝,自马岛战争后就没有购入像样的战机,在幻影等一票喷气式战机退役后,阿根廷空军一度沦落到只能用国产普卡拉螺旋桨攻击机。阿根廷空军不是没有动过购买先进战机的念头,但是无奈囊中羞涩,传出绯闻不少,包括我国的飞豹、歼10和枭龙,但是最终却决定购买由高级教练机改装而来的韩国FA-50轻型战机,算是“放弃治疗”了。

阿根廷空军如此潦倒,海军也好不到哪里去。马岛战争时阿根廷海军好歹还有一艘轻型航母、数艘4000吨级的42型防空驱逐舰(没错,就是英国货)、数艘常规潜艇,还有一票用于跨海登陆的登陆舰艇。

如今阿根廷海军主力舰艇时4艘得知MEKO护卫舰,还有3艘常规潜艇,基本上退化为一支近海巡逻海军。如今的阿根廷已经没有能力发起一场跨海登陆战役,更无法获得战区的制空权与制海权。

反观英国这边,虽然英国海军已经没有往日“大英帝国”的豪迈,整体规模今不如昔,甚至连抽调军舰赴波斯湾护航都有点捉襟见肘,但是绝对不是“不如从前”。相反,与马岛战争时相比,英国海军主战装备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仍然是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马岛战争时英国用两艘2万吨级的轻型航母搭载约40架海鹞勉强为维持战区制空权,而如今英国航母换成2艘6.5万吨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隐身战斗机F35B的组合,可以牢牢的获得战区制空权,甚至可以毫不费力的攻击阿根廷本土目标。另外英国还有6艘8000吨级的45型防空驱逐舰以及6艘先进攻击核潜艇,整体实力远远高于孱弱的阿根廷海军。

而且,英国在马岛战争后扩建了岛上机场,常年驻扎空军的台风战机分队,仅仅这些台风战机就可以歼灭阿根廷的所有空中力量,包括还没到货的FA-50。

所以,如今英阿力量对比较马岛战争时更加悬殊,阿根廷没有丝毫获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阿根廷在输掉马岛战争后,连年经济凋敝之下已经失去了再战之心,这比暂时的装备落后更可怕。对于近在咫尺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人除了不停的哭泣,没什么可以做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