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宝宝老是盗汗该怎么办?

乡村无名小草


你好,非常高兴为你解答问题,盗汗在临床上指的是下半夜小孩入睡后,身上出汗异常。普通的晚上汗多和白天出汗不叫盗汗。 小孩子体质处于发育阶段,肌肉、皮肤都还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孩子只是单纯少量出汗,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而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的现象。

小孩的新陈代谢较旺盛,活动后及入睡后半小时有少量的出汗是正常的。 因为儿童汗腺较发达,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经(迷走神经)控制,睡着后,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出汗多,一般以头,面部出汗为多,但是睡后一两个小时内就会缓解.如果睡后一直出汗,而且量比较大,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性紊乱,部分可能是缺钙所致。

在排除环境因素导致的出汗过多之外,儿童出现盗汗的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佝偻病,即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导致钙吸收不良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有些宝宝可能已经按时补充了维生素D,但是忽略了饮食中钙的摄入,钙的吸收和利用仍旧是不理想的,这时儿童也容易出现盗汗的情况。

另外,患有结核病的时候,或者因为某些疾病导致宝宝出现体质相对虚弱的时候,也是容易出现盗汗的。如果是真的盗汗,又有消瘦丶低热等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排除其它慢性疾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陈庆华大夫


小儿盗汗是一种症状,指小儿夜间睡觉时出汗。多数宝宝盗汗是正常现象,如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是疾病所致。

生理性盗汗主要与小儿发育特点有关。《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盗汗候》:“盗汗者,眠睡而汗自出也,小儿阴阳之气嫩弱,腠理易开,若将养过温,因睡卧阴阳气交,津液发越而汗自出也。”这也就是“将养过温”,是生理性盗汗的主要原因。睡前活动量过多、高热量饱食、室温高、被子过厚都可导致盗汗,去除诱因后盗汗停止。病理性盗汗往往是由引起夜间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导致,如结核病、缺维生素D、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等,都会引起夜间盗汗的症状。

1、缺乏维生素D

可以造成孩子夜间的出汗,是以头部出汗为主。最常见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孩子生长发育比较快,家长如果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不及时,孩子很容易出现佝偻病,从而导致出汗严重。

2、结核病

3、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还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孩子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多余的热量和能量就要表现在排汗方式来进行排出。而且孩子活泼好动,也容易出现出汗多的表现。

4、饮食

有些小儿可因过食奶粉等出现阴虚症状,从而盗汗。

一般来讲,家长不能自行判断小儿盗汗的原因,应及时就医诊治。可针对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有健脾益气、扶正养阴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启脾丸、玉屏风颗粒等。小儿应多饮白开水,不饮或少饮饮料,忌食辛散食品及药物。

此外,可用糯稻根须煮水治疗小儿盗汗,疗效可靠,无副作用,最好用鲜品,干品效果要差一些。用量每次40~150克。

又或五倍子研粉敷肚脐。此法来源于明朝龚信《古今医鉴》中所介绍的简便方。其以“五倍子末,津调填满脐中,以绢帛缚定,一宿即止;或加枯矾末尤妙”。用此方治疗各种汗证,不论盗汗、自汗,亦或手脚心出汗。尤其是小儿服药困难,用此法更方便些。此外,本方可治疗小儿久泻不止。凡是小儿久泻不止,查看肛门不红则,此法屡用屡效。


纯钧LHGR


孩子出汗多可能是生理性,如果小时候没有囟门久不合秃枕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不用担心,儿童病理性盗汗可能是缺钙或者结核,要去医院确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