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怎么理解?

费小姐治愈拾荒記


心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每个人自己。所谓的心不可得,指的是人情世故里的理、性、情、爱这四个字的总和。讲理,得以心换心,推心置腹;讲性,两性生活除外,人性也是天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讲情,情到深处无怨尤,两情若是长久时;讲爱,大爱是爱万事万物,小爱男女专爱,爱都不爱,哪来得心?其实,跳出心外,还有无穷无尽宇宙……


丛林一棵树


非常有幸回答这个问题。作者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唐代的一首题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为什么我会想起这首诗,因为我觉得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遗憾。仿佛这个世界总是与自己擦肩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总是咫尺天涯。

作者这三句话如果分开来看的话,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心不可得,但是他所出现的是在三个时间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让我来看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现在说的。这样才能构成对现在的一个感叹,对过去的一个失落,对于未来的一个憧憬。

我理解的是现在心不可得指的是对现在的生活非常难得的意思。那么这样的话就比较好理解过去心不可得指的就是过去的有些心存所想已经得不到了,不可能再得到了。这就比较遗憾,令人惋惜。未来心不可得,也比较好理解了,就是说将来心中所想的事情能不能实现,这个是不可预料的。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拙见,希望对作者有一些帮助,有些启发。

也希望有更多的伙伴能够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看法。



新科技力量


这三句话摘自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何谓过去心?这一句话过去了,就是过去心。何谓未来心?还没有来的思想,还没有来的感觉,就是未来心。何谓现在心?我们现在就是现在心。大家注意啊!“现在”……立刻过去了;再说“现在”,又过去了;“未来”……马上变成“现在”,也过去了。无论感觉、知觉,过去、现在与未来,凡一切心皆不可得!如果两腿结跏趺坐,闭目垂帘,欲留心常住,强而行之,岂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实际上只是一种现象,这在物理学上也是有关于这个的争议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实永远都是那么一个虚空,没有分断过昨天、今天、明天。众生的心就像时间一样,不停在变,永远把握不住,我们说一声未来,就已经变成了现在,说一声现在,又变成了过去。这个现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觉、知觉都是如此,然而众生不明白这个道理,陷在三心中,拼命想把握住什么,其实都是虚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佛家讲的三心皆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就是说过去的就过去了,你追不回来,也不能重演。有人经常会懊悔,如果当时我这么做就好了,如果我当时那样说就好了,实际上没有如果。我们为什么不反过来看,早知现在,何必当初?所以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过去就真的过去了,别去烦恼,忧愁,懊悔了。那只是徒劳。所以就是启迪我们慎言慎行的智慧!

现在心不可得,是说上一秒发生的已经过去了,下一秒还没有到来,这一秒怎么演也不知道?每一秒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不知道剧情,只有你这个演员。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安住每一刻的发生,正确面对,坦然接纳。不要去恐惧,不要去设定,因为每一秒每一刹那都在变化,都是新的。宇宙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字。我们要拥有去适应这个变的心,而不是随着变去变。但是反过来,千变万化不离其中,这是让我们参透这个道理去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迷失在每一刻发生的事项现象当中!

未来心不可得是说下一刻的事情只有发生了你才知道,不是按你提前准备的来,也就是说恐慌没有用,设计没有用,算计更没用。

这三句话不是消极,不是告诉我们人生既然一切不可知不可想那就消极被动的在那等吧。错了,佛教向来不是消极,而是更大的积极。这是告诉我们把心用在该用的地方,过去都过去了,所以就不要为过去的烦恼,下一秒还没有发生,也不要为下一秒担忧恐惧,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你只要积极参与就可以了。别为掌控不了事情想去掌控,别为不确定的事情想来按你想要的结果去静止!!!


心灵的救赎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怎么理解为好,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次此话的出处和本意;第二层次可能简单地看到消极意味;第三个层更高境界地领悟到其中的积极意思

首先,从第一层次,我们来聊聊的出处和字面意思。出自《金刚经》云,原文是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三个“不可得”、即使我们先不深入去理解,从字面上也可以感觉到,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时间抛道里好像什么都没变,感到一种佛性中"空"的感觉,有点什么都得不到或占为已有、为已使用的意思。

最简单形像的释义,用时间变化的角度看,即“昨日已经过去了,我们根本无法找回?今天根本不会停下来,也很快就成为过去了,所以也就根本无法留住。明天也瞬间变成现在,结果也一样,即刻逝去,所以一切皆不可得。让人感到佛性的四大皆空的思想,舍去欲望和无穷的心念,原地不动即可。

初看“空、等、守”比较消极之感,但这也是其哲理的一面,从表层来说相对静止的观点理解,感觉凉飕飕,很不乐观;但从深层次或常说的修炼到高境界时,回头再看,从“应该对什么看空、又应该等什么、最后要守护什么”去思考时,我们又感觉很积极的真理。

接着,从第二层次,从看看消极方面的因素分析。“三不得”让人感叹“一切都将过去不可得,努力又有何意义呢?”

不能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将一种永恒的微弱变量,视为一个积累。狭隘地把“昨天、今天、明天”简单地看成相同对日子叠加,又相同的方式过。这样会让人失去原动力。看不到或无法理解“每一次失去或失败都一种积累”,觉得过去、现在都一样,再努力也没变化。

这样,这句话从简单、消极面去看,努力和奋斗终将“空”。但如果能从比较高的境界去看,“变化是永恒的、活在当下、奋争未来”三个角度去理解,那么内涵又大不相同。

最后,从第三层次,从积极向前看的眼光去去诠释,空,即放弃一些干扰或杂念;守,即守住初心,原心是不变,把握住方向;等,即一直在进行弱小变化的积累、永远不会停留,最终从量变到质变,实现目标。

这样回过头再去理解“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变化状态,其实三个时点、三心、三不得,在短期内看都一样,毫无变化。实际上,都是一点一滴在变、一分一寸在积累。最后,实现的人生,是守住初心和理想,每时每刻的艰苦奋斗。用时光的秒针,刻画出辉煌灿烂的人生。用“三不得”的境界,实现“个人赢、集体赢、共同赢”的人生价值。

综上分析,如果我们从字面义到引申义、消极面到积极、狭隘到宽广等多层次更高深 去理解“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句话的内涵,相信我们就能得到其中真谛。


猎人与自然


过去已经结束,而“未来”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享受当下!我们现在应该活在当下,过去是用来遗忘的,现在请活在当下吧,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存在真相。

过去心,也就是我们的过去。未来心,指的是我们的自我。因为过去已经结束,你改变不了过去,只能忘记。未来还没有开始,只能通过当下的努力来影响未来。现在心,也是不可得的,因为现在每一秒,你还没有感觉到,就已经成为过去了!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它里面的意思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讲述的一种状态!

这三个“不可得”,真实的阐述了事物的空性。有人说,这种“不可得”是因为事物本来没有的缘故,也就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得到,所以才是空。再加上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缘化合,所以也都是空,最后归于虚空,就都不存在了。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圣贤,所以都会思考问题,遇到事情,心里都不会平静。这是一个正常人所具备的状态,当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每一个念头都会在下一秒变成过去。过去所有的念头,我们都抓不住。

当你肚子饿了,你会想“我要吃饭!”不管你吃没吃,但是这个念头已经出来了,它就是存在的,但是,这个念头会很快过去,它就由“现在心”变成“过去心”。因为想法已经产生了。如果你继续想:“我想要吃什么”的时候,这是一颗未来心。因为有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这些心,所以对这些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个人都在“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打转,跑不开它们的控制!

佛陀一生都是在阐述让人如何脱离各种妄念的控制。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念诵佛号,当人在一心念诵佛号的时候,心思都在“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上,其他任何念头都不起,持续七天,就能脱离任何念头的控制了。但是要达到这一步,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真正脱离三心的控制,说难也难,说不满也不满。过去有位大德说:“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就是这个道理。

当一个真正发现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地步,其实就已经真正开悟了。因为他什么心都没有,什么妄念都没有,真正地显露出自己的如来自性了。即使是凡夫俗子,他的各种心念都会对他起导各种作用,只是凡夫的各种心念,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下,转眼消散,抓不住,留不得。

我们不光要认识到它的“不可得”,还要真正做到不去执著于它,一开始可能比较困难,随着修行功夫的日渐加深,真正做到,也只是时间问题。



胖圆柒柒


我是这么以为的

过去心不可得,因为过去的都是往事,是回忆,往事里的所思所心肯定跟现在的自己不同,回忆是青涩的,所历所想也自然都是年少最单纯最直白的记忆,对也好,错也罢,贵在初心!

现在心不可得,身在当下,也许正春风得意,也许正焦头烂额,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走过最初的青涩,我们在历练在成长,当下的一切必是因年少的选择结的果,不必骄傲,不必难过。平常心待之,不焦不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于心无愧,才人生无悔!

未来心不可得,谁能预见自己的未来呢?谁能知道自己的一颗平常心,会不会因环境因经历因周围人而改变呢?这社会在不停变化,将来好的也许会变坏,坏的也许会变好,世事本无常,未来心亦不可笃定之!活在当下,心态平和,凭本事生活,不管未来如何,生活必不会亏待了自己!




龙小微1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不要沉沦在往事的悲伤和未来的渺茫中,更不要抱住现在不放,因为,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中,你执着什么就会被什么所累、所伤。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 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叫三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 了,就不要再去讲了;未来还没有到,也不要去讲了;现 在已经过去了,又能怎么样呢?不要去执著在这些心上面, 听得懂吗?




樱花树下那年有你


新人不解旧人心,面对今人谁是真?

确信后世仍难料,付出所有难得心;

人心无尽蛇吞象,天外有天心外心;

从古到今不得心,顺其自然亲是亲!


张亿鑫1399


置身于三维空间,你的心就不属于你,你永远在想与得中徘徊,哪怕是中间隔着一张纸,你也无能为力,现实中的感悟,完美是种误区。


文轩墨客


第一次看到这种描述,懵圈[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