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西醫不是“對立體”醫生與患者不是“矛盾體”


這些天,輿論一邊導向了中醫。 讓西醫同仁們有點受委屈,更是不知所措。 病人更是沒見到中藥便以為會存在很多副作用等等。 本人的一點思考:我們不要把中醫和西醫放在對立面,更不要把醫院和患者放到對立面。 其實大部分醫院都希望發展中醫科室、針灸科室等,並且希望多開有效的中藥。其實我們每一位醫生更希望的是幫助患者解決疾苦!

我們大部分人小時候出現發燒、感冒、咳嗽、腹瀉等等時候,多數是打針水吃西藥抗擊疾苦的。 既然這樣我們又怎麼能忘記這一現代醫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呢?

美國著名醫者特魯多醫生的墓誌銘,原文是這樣寫的,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時候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在安慰”。 他告訴我們,醫務人員的職責不僅是治療,更多的是去幫助、安慰。

在臨床上,醫生確實不是萬能的,甚至能幫病人解決的問題是很有限的。 我們希望的是全民懂些醫學預防及保健常識,全民行動起來,對自己的身體負責,而不單單是依賴醫生,讓其對你的健康保單甚至是“買單”。醫生的角色更像是引導者和守護者。

托馬斯·馬倫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座小鎮》描述到“比疾病更可怕的是恐慌”。 柴靜的《看見》一書中寫的到,“比恐慌更可怕的是人無知的輕慢。

相信以後中醫藥文化及預防保健知識會走向大眾,走進教材,深入人心,目前這種“無知的輕慢局面”會慢慢改觀!中西醫從來都並不是對立的,醫院和患者自古都不是“矛盾體”!每一件事物的存在與發展固然存在它的優勢和一定的侷限性及缺點:西醫如此,中醫同樣也存在的一些弊端,需要向西醫學習,逐漸規範化、體系化。有時甚至需要西醫來為中醫來保駕護航!不能一味倒戈相向!

因此,中西醫不是對立體,而是統一體,一致同心為民服務;醫患不是矛盾體,而是和諧體,全民學醫一點預防保健知識,全民行動起來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