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已成农妇,又生过孩子,抛夫弃女后为何还能入宫成为皇后?

史学达人


西汉有个女人,这个女人很传奇。不仅仅她是雄才大略汉武帝的母亲,更多的是她令人匪夷所思的跨越奇迹。

她叫王娡!



首先,她出身于平民,身份卑微;

第二,她有过一次婚姻,并生有一个女儿;

最后,她离婚改嫁,进太子宫,终成汉朝的一代皇后。

这就是王娡的身份与经历,有人惊奇,这样也能行?司马迁将其简洁明了的记录在了《外戚世家》当中。

平民出身,又是已婚妇女,生过孩子的王娡为什么还能入宫成为皇后?

一,身份卑微有先列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怒吼出几乎所有人的心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确实这样,刘邦就当了皇帝,建立大汉王朝。很多出身贫寒之家的人随着这股时代的浪潮,翻身成了地主阶级。



西汉是由平民建立的,所以,西汉初年的时候,没有太多出身讲究,很有宽容精神,很有平等观念。

大汉第三位天子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以及妻子窦氏,出身都不高贵,都较为的卑微。薄姬是母亲私通所生,后被送进魏豹后宫,刘邦解决掉魏豹后,沦为俘虏,进汉宫织室,偶遇刘邦,进而被纳娶进的后宫。而窦氏是在吕后在时,以良家子的身份进宫侍候吕雉,后来被赏赐给了代王刘恒。

(薄姬)

有先列,所以出身卑微,也能成皇后。当时窦氏尚在人世,谁敢议论出身?

二,离婚再嫁是权利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女性地位卑微可怜,夫权登峰造极。而秦汉不是。更多讲究的是男子的贞节,对君主忠诚,忠君爱国。

男女洁诫。夫为寄豭,杀之无罪

这是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在会稽山立碑所说的。关于贞节的内容,说了很多。什么禁止两性关系混乱,什么禁止寡妇有子女,不准改嫁。等等,最精彩的一句就是这句,若是丈夫淫乱,视他为配种的公猪,杀了也无罪。男的也好,女的也罢,都要“洁诫”。若是离婚,需去官方登记认可,否则治“弃妻不书”之罪。



汉承秦制,西汉又是平民建立,历经过秦末大战乱,奉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女子的地位丝毫不减,也是相当高的。而且儒家思想的东西,由于各种原因并没被统治者采纳,将其实行,社会化。班固在《礼乐志》里悉数记载。

刘邦在位时:

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通为奉常,遂定仪法,未尽备而通终

汉文帝时期,贾谊认为:

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

草拟了,但是

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故其议遂寝

窦老太在世,她爱黄老学说,所以

不说儒术,其事又废

之后,董仲舒提出将儒术用来教化天下,但

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

所以,汉武帝隆重的迎接回他的姐姐金俗(王娡前夫金王孙生女俗),并封她做修成君。平阳公主三次嫁人,南宫公主也是两嫁。馆陶公主宠幸俊美的董偃。

(平阳公主与卫青)

最刺激还属这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女人可以因为丈夫贫贱,提出离婚。案例是朱买臣。这家伙酷爱读书。当然,是个落魄书生。不过,家里有老婆。二人常以砍柴为生。朱买臣每次砍柴下山,都会“行且诵书”。时间久了,自然获得“书痴”称号,传来传去,受到指指点点,妻子感到很难堪,便劝他,停止诵书,朱买臣不以为意。妻子提出了离婚。朱买臣挽留说,“过不了几年,我便富贵,以此报答你。”妻子执意如此,“像你这样的人,终将饿死山沟,怎会富贵?”妻子离婚再嫁好人家,后来见朱买臣飞黄腾达,估计羞愧,就上吊自杀。买臣负薪、覆水难收便说的这件事。

(覆水难收)

第二件事是女人因丈夫不能干,提出离婚。张耳是这样抱得的白富美,并以她的家财起家的,史载:

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

三,长袖善舞缔造传奇

无论是有先列,还是有权利,这只是条件。若没过硬的能力,怎会最终成皇后?而王娡便是长袖善舞缔造传奇。

王娡的母亲臧儿是位赌徒,投机分子,只因相士的一句“两女将会大富大贵”,就毅然让王娡和贫贱的金王孙离婚,或许听多了母亲臧儿曾经追忆的那些奢华生活,灰姑娘王娡也有向往,梦想着富贵,所以,离吧。



努力,奋斗。富贵,我来了!

且不说最后成功与否,光这份自信、意志、魄力,就足够让人钦佩。

臧儿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臧荼。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臧荼为燕王,后来投降了刘邦。由于不得信任,所以起兵反叛,臧家败落。通过重金打点,辗转相委托,熟米包装成生米、抛夫弃女的王娡踹着包袱进了太子宫。

王娡绝色么?绝色的女人多了去,顶多风韵犹存。会成功吗?王娡坚定点头,死死抓住自己的优势——少妇姿色。除了给足刘启床笫之欢的新鲜感,还让他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因为不同,所以记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皇宫就得靠贵人。审时度势,处理好人际关系,长袖善舞,为自己赢得机会。

当然,最漂亮的一招是与馆陶公主联姻,建立联盟关系。不仅如此,对于刘启,王娡充分利用君王爱祥瑞的心理,谋划儿子脱颖而出之道。王娡前三个都是女儿,第四胎时,她告诉刘启,我做了一个梦,“日入其怀”,一个光芒四射的火球从天而降,没入腹中。梦醒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刘启答复她,“此贵征也”。



没机会创造机会,有机会敏锐的抓住它。七国之乱,梁王刘武立大功不说,还发大财,广散钱财,给后宫妃嫔送珠宝,王娡表态,“梁王新送的珠宝,戴之不妥”。七国之乱,国库空虚。窦太后主办游戏,以此向妃嫔,募捐军饷。在其他妃嫔抱怨时,王娡态度明朗,“我运气不好,玉镯金簪,请您老人家笑纳。”

这样一个高情商又聪明的王娡怎么不登天,实现梦想?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刘启立王娡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三叔小记


王娡还在豆蔻年华时,就被母亲臧儿作主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人名)的农夫,夫妻相处和睦,不久后,还生了个叫金俗的女儿,男耕女织的,本可平淡地过完一生。但臧儿相信算命之术,一位叫姚翁的算命人士来给她全家人算命时,告诉臧儿说:“王娡会生下天子,将是大贵之人”。臧儿心花怒放后,对此话深信不疑,于是处心积虑地做通了王娡的思想工作,又拿出泼妇的架式将女儿强行从金王孙的身边带了回来。可怜的金王孙势单力薄、身份卑微,眼睁睁地看着妻子渐行渐远,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臧儿敢于这样做是有来头的,她出身名门,她的祖父是燕王臧荼。可惜后来家道中落,臧儿成年后下嫁给了商人王仲,但小时候养尊处优的生活已刻骨铭心了,所以她骨子里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算命先生的一句话燃起了她内心的希望之光。她决心通过女儿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长袖善舞的臧儿托关系把己是母亲的女儿送到了太子府,有母亲的殷勤调教,天生丽质的王娡很快得到刘启的青睐。为稳固地位,王娡又把胞妹王皃姁推送到太子面前,刘启对她们俩甚是宠爱。二人肚子也争气,王娡共生下了3女1男,王皃姁生下4子。为皇室开枝散叶,传宗接代作出了贡献,王娡的婆婆窦太后(文帝刘恒的皇后)非常喜欢她俩。

王娡情商高,在怀第四胎时,就懂得为儿子脱颖而出而努力,她告诉刘启说,我做了一个梦,“日入其怀”——说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落入了自己的怀抱、没入了腹中,梦醒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刘启有金句:“此贵征也”。显然,王娡在给儿子将来上位创造机会。



景帝刘启的皇后无子,刘启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欲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将来刘荣坐北朝南,女儿可就是皇后了;但当刘嫖找栗姬商议此事时,栗姬因刘嫖早前乐此不疲地为老公送美女而一口回绝了。馆陶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是窦太后的贴心小棉袄,是一个傲娇的人,受不了这份窝囊气。她转身找到了王娡,如此这般地罗列了一下二者联姻的好处,王娡心有灵犀,自是心花怒放,二人为儿子刘彻与女儿陈阿娇订了亲。



自此,刘嫖天天 在皇帝面前说栗姬坏话,夸王娡品性好。王娡也会火上浇油,借薄皇后去世之机,煽动大臣上书立栗姬为皇后。刘启本对栗姬已强烈不满了,现在又以为她急不可耐,暗中唆使朝臣上书了,于是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废黜了刘荣,立刘彻为太子,王娡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后的位子。
王娡情商高: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立了大功,就广散珠宝给后宫的妃嫔们,王娡说:“梁王新送的珠宝,戴之不妥”——意思是戴小叔子送的东西并不好,显然是为讨刘启欢心的。也是七国之乱,窦太后募捐军饷,在其它妃嫔暗生抱怨时,王娡说:“我运气不好,玉镯金簪,请您老人家笑纳。” ,倾其所有来彰显自己的高风亮节!


希望星晨58298869


王娡[zhì]这个女人的名字大家估计不怎么耳熟,但要认真理论起来的话,她完全能够在历史的励志榜排名上游,她可是从平民一步一步的走到皇后的宝座上,还生下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女人。

不仅如此,她的人生可以说从二婚才开始起步,她二婚时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是真正的嫁给了一个金龟婿。


王娡是臧儿的女儿,而臧儿是项羽封的十八路诸侯王燕王臧茶的亲孙女,也就是说,臧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名门之后。但由于后来家道中落,才不得不嫁给一个平民(王仲),还为他生下一子二女,但之来由于王仲死后她又嫁给了田氏。从这些经历看得出来,王娡的母亲就有改嫁的传统。

王娡的第一任丈夫是臧儿为她找的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户金王孙,并且王娡还为金王孙生下一个女儿金俗。

后来在藏儿找人为王娡算命,算命的人说了一句:“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

从此王娡的人生目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打那个时候起她就以这个为人生理想,并且还成功地触碰到了人生的天花板。

臧儿当时听了这个话后非常高兴,王娡对此也是深信不疑。因此臧儿就教唆王娡和金王孙断绝,但你想一想在古代去娶一个媳妇有很难?因此金王孙虽然名叫金王孙,听上去很高大上,其实是一个普通农户,他肯定不答应啊。

于是臧儿强行将王娡接回去,并且用了自己所有的资源关系将王娡送给太子当了女人。



王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本来就是已婚妇女,不会像少女一般青涩,有点对付男人的小手腕和心得,不久之后很快就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美貌赢得了太子刘启的宠爱,还为刘启生下了三个女儿。

在古代生儿子才是王道,加之刘启也曾夸过王娡的妹妹漂亮,因此王娡将自己的妹妹王皃(mào)姁也接入宫中一同伺候刘启。王皃姁也很争气,一口气为刘启生下四个儿子,只可惜也是一位红颜薄命的主,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在刘启登基的那年,王娡又在刘启的宠爱下怀孕了,也即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在怀孕期间,她还告诉过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她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当然梦这种东西,只有做梦的人说了算,有没有也只有她自己知道,看来在怀孕时王娡就很有先见之明,为以后打基础了。

自从生下儿子之后王娡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她可是还记得当年的预言,并且正走在这个预言只差一步之遥的路上,不可能半途而废吧。于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当上天子,自己能实现梦想,在宫里就更加小心谨慎了。


本来就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在汉景帝和窦太后之间可以说是左右逢源,将两边都哄得甚是开心。因此在刘彻四岁的时候,就打破其他子不与太子同年而封的旧制,将刘彻封为“胶东王”,王娡被册封为王太后。

之后长公主刘嫖想与当时身为太子的刘荣联姻,但由于刘荣之母栗姬的坚决反对,长公主这才和刘彻联姻,也正是因此,长公主嫉恨上了栗姬。于是经常在皇帝的面前进言栗姬的坏话,并与王娡联手将栗姬拉下马,刘荣的太子之位也丢了,刘彻也顺理成章的登上了太子的宝座。

所以说,母凭子贵和子凭母贵是相辅相成的,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就是用来形容栗姬这样的人的。如果不是她的反对,她儿子也不会丢掉太子之位,她也不会与太后之位失之交臂。


反观王娡,之所以能登上皇后的宝位,与她自身的努力密切相关,毕竟俗话说的好,一入宫门深似海,在深宫里混,没有一定的智慧,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那就更不必说争权夺利了,当然与机缘和儿子争气也是有必然的关系。


历来现实


王娡是谁呢,她就是汉武帝的亲生母亲,同样也是汉武帝父亲汉景帝的皇后。

王娡在进宫之前,曾是普通百姓金王孙的妻子,而且还为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

那王娡为何进宫成为皇后了呢?其实这都是因为王娡的母亲。

王娡母亲非常的迷信,她相信占卜,有一次她算出自己的女儿命中不凡,是个富贵命。

于是就强行让王娡和金王孙离婚,想将王娡送进宫去。金王孙死都不同意,但奈何王娡听她母亲的话,最终王娡入了太子宫,就是刘启的宫,当时刘启还是太子。

王娡确实命中不凡,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王娡的容颜,长得闭月羞花,太子宫中的女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

王娡在入太子宫之后,就被封为了美人,刘启对她是喜爱的不得了。

当时王娡在生刘彻的时候做了一个梦,太阳进入腹中,刘启便觉得这是富贵之相。

在刘彻还未出生之前,刘启便当上了皇帝,他把这个功劳都归功于了未出生的刘彻以及王娡。

可以说王娡入了宫后,便平步青云了,有皇帝的宠爱,更有皇太后的宠爱。

为何会被皇太后,也就是窦太后宠爱呢?

因为王娡懂得为人处事,知道如何面对窦太后,更知道如何博得窦太后的欢心。

有了皇帝和皇太后的宠爱,王娡在宫中也算是一家独大了,在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皇后被废黜后,王娡便成为了皇后。薄皇后是我国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

王娡的命运正如她母亲所说,大富大贵。虽然早期嫁给了一介平民,但后来的时来运转,让王娡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当上了皇后,而且自己的儿子也成为了皇帝,这份殊荣自古又有几人呢?


理科男读历史


首先,那时候没那么多讲究,汉初娶寡妇,取二婚媳妇儿的也不少,只要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财富或者美貌等),照娶,没有什么后世才有的道德约束。儒家那些对女性的约束思想要到后世很多年才会成为主流。

秦末汉初,举例两个人。

1,张耳。《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记载“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

看,这个白富美,不要庸碌的丈夫,就是要找个有本事的男人做老公,于是找到了张耳。张耳也是名士了,对于这个二婚的白富美,没有啥道德约束,娶!

2,陈平。《史记 陈丞相世家》“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

这是一个嫁过五个男人,又都死掉当了五次寡妇的女人。陈平表示,娶!

其次,王娡本身有资本。她可不是普通农妇,她是有家世的。王娡她妈叫臧儿,而这个臧儿的祖父,是秦末汉初的燕王臧荼。最初被项羽封为燕王,后来投靠刘邦。刘邦建国称帝后又封臧荼继续做燕王。随后臧荼谋反,被剿灭。家道中落,臧儿就从落入寻常百姓家。然而臧儿活动能力强,硬是让女儿离婚,托了关系把女儿送进宫。加上王娡本来就长的漂亮,很得汉景帝宠爱,为汉景帝生了一子三女。

至于为啥能当皇后,那就要扯进另外三个女人,窦太后、馆陶长公主,郦姬为了继承人的宫斗大戏了,这太长了,不说了。


寂寞空虚的空巢老人


王氏的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被黜后,臧儿成了一介平民,到了及笄之年,臧儿嫁给了一个名叫王仲的槐里县男子,生一子两女。长子王信,长女即王氏、次女王儿姁。王仲死后,臧儿改嫁长陵田氏,生两子田蚡、田胜。臧儿与前夫王仲所生的两个女儿仍随父姓。长女嫁给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一天,臧儿卜筮,说她的两个女儿皆当贵富贵。臧儿暗自高兴,可是金王孙乃一介平民。臧儿便向金家提出离婚,要求交出王氏。金王孙大怒,不肯将妻子交给岳母。但臧儿仍然将两个女儿都送入太子宫。王美人怀孕时,梦见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刘启,太子说:“此贵征也。”未生而汉文帝逝世,太子即位,是为汉景帝。


历史在记录


二婚的王娡能嫁给汉景帝刘启,如果用命中注定来说的话,也是可以说的通。可谓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换成现代的话说,一切都是缘分。如果再按照辈分算的话,王娡应该叫刘启为叔叔,这一下又非常符合现在的萝莉与大叔的故事情节。

那么这个情节是怎么促发的呢?或者说王娡是如何冲过种种险阻嫁给刘启进而成为皇后的?

第一步,家族渊源,王娡入宫

王娡的母亲臧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源地”则还要向前推,一直要刨到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

燕王韩广被项羽改为辽东王,另立韩广手下将领臧荼为燕王,建都蓟。半年后,臧荼杀辽东王韩广,吞并了辽东地。时间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

汉五年即公元前202年正月,楚王韩信与燕王臧荼等人拥立刘邦为帝。又是半年后即同年七月,臧荼兴兵谋反,攻取代地。九月,臧荼被生擒,一同被擒的还有得过臧荼恩惠且极重义气的栾布。栾布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穷困不能辱身,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

之后,卢绾因平定臧荼有大功成为新的燕王。

七年,刘邦封二哥刘喜为代王。十二月,代王刘喜不敌匈奴袭扰,弃国逃回洛阳,被废为郃阳侯。改立刘如意为代王。九年,刘如意改封赵王,刘恒接任代王,因年龄小都没有到任。十年,代管赵代两地军民的代相国陈豨谋反,刘邦与燕王卢绾出兵平定。

期间,卢绾为断绝陈豨与匈奴的联系,派门客张胜出使匈奴。张胜遇到臧荼流亡在匈奴地的儿子臧衍,臧衍劝说张胜不要对自立为赵王的陈豨赶尽杀绝,韩信等人就是榜样,应该“养寇自重”。

张胜将话转述于卢绾,卢绾鉴于韩信等异姓王的悲惨下场,遂采用了这条策略。后被匈奴降将揭发,又恰逢刘邦病逝,汉惠帝刘盈继位吕后掌权,卢绾只得投降匈奴。

虽然在公元前206年前后,臧荼被诛杀,臧荼家族早已失势,却仍未完全脱离汉朝政治,残留在各地的部属却依然活跃在汉匈两地,这其中以栾布、臧衍为例,并在侧面继续影响着局势的发展。

所以,臧衍的女儿或者侄女臧兒(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臧兒就是臧衍的女儿),对汉朝的政治发展状况自然有她的获取渠道,这就为臧兒的女儿王娡打通了进入代王刘恒家族的关节。

如果从刘邦与臧荼算起的话,两人可以说是平辈。王娡是臧荼的第四代后人,太子刘启则是刘邦的第三代后人。在王娡终于踏刘启太子宫之始,大叔与萝莉的故事便开始了。

第二步,苦心经营,获得欢心

在王娡与金王孙解除婚姻关系转而进入太子宫进而成为“夫人”,这里必须有两个前提。

1,臧兒对王娡的容貌十分有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引得代王刘恒一家的疼爱,尤其是在第一时间内引得汉景帝刘启的注意。事实证明,王娡的容貌不会很差,得到非同一般的宠幸,为汉景帝连生三女一男。与之相对的正是刘启的太子妃即日后的薄皇后(薄太后家女),无子无宠,刘启继位后六年,早早离世。

2,在这个容貌之前,还必须符合一条至关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年龄不能过大。之前因与金王孙有过婚姻,并产下女儿金俗,王娡的年龄相对来说不会很小,而这个年龄却与汉景帝刘启的年龄应该相差不大。

年龄与容貌只是晋升的资本,在繁花簇锦的后宫之中,冲出重围,倚仗的还是头脑。

王娡进入太子宫时,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正妻窦皇后,刘启太子妃薄氏,宠姬栗姬皆在位。

薄太后性格相对温和一些,极少参与参与政务,汉文帝被拥立为皇帝,薄太后的低调,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窦漪房窦皇后,有名的强势太后,在薄太后在世时,相对的比较本份,汉文帝和薄太后离世后,窦太后可说是汉朝至尊,曾经一再要求汉景帝传位于梁王刘武(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兄弟)。

薄皇后,继承薄氏家族的性格,为人低调,是薄太后的一再撮合才使得成为汉景帝的正妻,可是并不受宠。

栗姬,早早为汉景帝生下皇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却因缺乏政治头脑,生硬的拒绝了汉文帝的姐妹长公主刘嫖的政治联姻,逐步失宠于汉景帝。

最终,身兼美貌与智慧的王娡,周旋在三后一姬一公主之中,更是以“过来人”的成熟稳重获得了汉景帝的欢心。汉景帝在汉文帝患得“难言之隐”的病症时,需要时时有人给于照料和“技术”上的减缓病痛,邓通挺身而出。

汉景帝偶然间撞到这种情景,却是落荒而逃,拿不出丁点处理办法。再有低声下气哀求栗姬善待他的诸多子嗣,却招到了拒绝。

而王娡由于入宫之前早已生下一女,为了避免此事被揭发,处事相当谨慎,即便亲子汉武帝继位多年,却只字不漏流落民间的女儿——金俗的任何信息,韩嫣虽然替她张开口,事后却被处死,汉武帝亲自开口求情也是没有成功。

遇到如此滴水不漏且日益成熟的王娡,在汉景帝遭受上述挫折,又一再被倔强的栗姬给以脸色的时候,汉景帝自然而然的慢慢倒向王娡。王娡进而获得了汉景帝的宠信,而后再联合刘嫖击败栗姬,拿下太子位实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之后,王娡之子刘彻成为太子,在汉景帝驾崩后,继承大位,成为大汉帝国皇帝,王娡进而被尊封为皇太后。


唐代丹药


公元前150年夏四月乙巳日,曾经的村妇王娡被刘启立为皇后,她七岁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王娡的婚姻是个传奇般的存在。王娡刚成年时,她的母亲臧儿为她包办婚姻,把她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的农夫,夫妻也算恩爱,不久便生了大女儿金俗。本来一个平平淡淡的农户家庭,因着算命的一句话荡起了涟漪。

王娡的母亲非常相信算命之术。一天,她请一个叫姚翁的算命人士来给全家人算命。这个算命的告诉王娡的母亲:“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王娡的母亲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她做透女儿的思想工作后,把女儿强行从金王孙的身边带走。苦逼的金王孙虽然恼怒,但因身份卑微,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深爱的妻子渐行渐远。


王娡的母亲臧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臧儿出身名门,她的祖父,便是秦朝末年大名鼎鼎的义军领袖臧荼。他早年追随项羽,因战功赫赫被封为燕王。可惜后来家道中落。臧儿成年后只好嫁给了商人王仲,但小时候锦衣玉食的高贵生活早已深深的刻在她的心里。她对自己的婚姻感到万般委屈,骨子里的不服命运,她更不想漂亮的女儿也窝窝囊囊的活一辈子。古代女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就是嫁个好郎君。算命先生的一句话,让她重新有了人生的希望,不惜把嫁出去的女儿重新夺回来,从头开始。



算命的一句话拆散了一个家庭,也改变了女主的一生。

王娡的母亲臧儿掏钱开始托关系,找朋友,不惜重金把女儿重新包装,把一个活脱脱的“少女”,送到了太子刘启面前。聪明美艳的王娡很快得宠,随后她就像赵飞燕所用的手腕一样,把胞妹儿姁推送到太子面前。刘启对她们俩甚是宠爱,但她们和赵飞燕,赵合德不同的是,姐俩都非常能生。王娡共生下了3女1男。王皃姁生下4子。王娡的婆婆窦太后也非常喜欢她。

王娡在怀着刘彻的时候,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这个梦令刘启异常惊喜,他说:“这是贵显的征兆。”生刘彻这一年,刘启登上了皇位即汉景帝。


汉景帝为宠爱王娡打破两个世俗

汉景帝非常喜爱他这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刘彻,很想表达一下他的父爱。于是景帝打破太子与他子不能同年而封的旧例,立长子刘荣为太子,立刘彻为胶东王。另外一个世俗忌讳是:皇帝活着时,皇帝妻妾不能称太后,汉景帝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立心爱的女人王娡为(胶东王)王太后。

王娡情商高

刘嫖有个美丽的愿望,她希望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能成为皇后。刘嫖是谁?她是汉朝的第一位长公主,窦皇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她想把女儿嫁给18岁的太子刘荣,但是刘荣生母栗姬不愿意啊,她看见刘嫖就恼火。因为刘嫖老是给自己老公提供一批又一批的美女,每提供一个美女她都要酸上大半天,于是面对刘嫖提出的婚事她简单粗暴地拒绝了。刘嫖气的脸都绿了,这位高傲的公主转移目标,看上了王娡“梦日入怀”而生的刘彻(4岁),面对公主的提议王娡愉快地答应了。



从此,刘嫖开始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称赞王娡的儿子。这样的耳旁风吹得多了,景帝更加喜欢刘彻。

公元前151年,薄皇后和汉景帝夫妻20多年,因没有子嗣被废。可怜的薄皇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皇后位空缺下来。

王娡的竞争对手太弱智

景帝有一次身体不好,心里脆弱,可能以为自己要挂。他就把已封王的儿子们都托付给栗姬,并含情脉脉对她说:“我百岁之后,你要好好照顾他们。”言语之间明摆着有心立栗姬为后,让她执掌后宫,毕竟她儿子是太子。可是让景帝大跌眼镜的是,栗姬脑回路给别人不一样,她非但不高兴,而且很生气,不肯答应,另外还出言不逊!景帝心里的怒火要爆炸,他用尽洪荒之力才忍住没有发作。

王娡致命的一招

4个月后,满有心机的王娡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这在表面上看是在帮栗姬,实则是趁火浇油。大臣上奏:“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

王娡为什么要让人上奏这样的话呢?1,景帝心里对栗姬还窝着火呢,哪壶不开提哪壶。

2,另外景帝和薄皇后夫妻20多年,相敬如宾,薄皇后从未有过任何过错,只因“无子”而被废掉,实属无奈,这也成了景帝心中一道深深的伤疤,现在竟被下人揭开,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于是景帝大怒:“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遂下令诛杀大行,废掉太子刘荣为临江王。

自然,王娡被册封为皇后。


小姐姐讲史


女人生活的圈子不同,命运也会天差地别,关键还是要努力争取。


说起王娡的名字知道可能不多,但她生的儿子再历史上却有千古一帝的称号——汉武帝。



王娡一个离婚的普通女人如何做到汉景帝刘启的皇后呢,关键是王娡是个非常精明漂亮又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像《美人心计》里演的那样大度善良。


王娡也算是名门之后,其母亲是燕王藏荼的亲孙女,由于后来家道中落,嫁给了普通人为妻,并生下王娡兄妹几人。

成年后的王娡就嫁给了自己的同乡金王孙,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但身为名门之后的王娡母亲始终认为自己漂亮女儿应该有更好的前途,不应该被普通人的女婿拖后腿。

王娡的母亲就想着让女儿改嫁找个有钱有权势的王公贵族家里,并找当时出名的相士姚翁给自己和全家人都相面,姚翁见到王娡时候惊呼:“此女子是大富大贵之命,将来会是天子之母。”



相士的一番话让王娡之母更坚定让女儿离婚的想法,就是背后教唆女儿王娡和金王孙离婚,有野心的王娡也同意离开,没想到金王孙死活不同意(毕竟娶媳妇不容易),王娡母女二人见明说不行,就暗中偷跑回了娘家。

王娡的母亲经过多方打听,动用祖上留下来的关系把王娡送去太子宫做了刘启的女人。


刘启宫中也有妃子和良娣,但刘启却只宠爱当时的妾室栗姬,王娡毕竟是有过经历的女人,在闺房之乐也讨男人欢心方面轻车熟路,况且有过婚姻的女人更有韵味,很快王娡就后来者居上成了刘启的宠妃,并封其为王美人。


在刘启的宠爱下,王娡一口气为其生下三个女儿,但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生下儿子,才能有出头之日,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王娡又把自己的亲妹妹介绍给了刘启。



其妹妹果然没有让王娡失望,一连几年为刘启生下四个儿子,但却用力过猛,身体没有得到修养,没几年就病逝了。


就在刘启登基的那年,已经生下三个女儿的王娡又怀孕了,并梦到天上的太阳扑进了自己腹中,就立刻把这个梦告诉了太子刘启,刘启说到:这是吉兆。

《史记·外戚世家》: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徵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此后没多久,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称汉景帝。不久王娡生下了个男孩,汉景帝的第七子(后来的汉武帝)。所以从生孩子的数量上来看,汉景帝非常宠爱王娡。

有了儿子后的王娡地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相士的话始终在其耳边萦绕,为了儿子刘彻的前途王娡在后宫中左右逢源亲近窦太后和汉景帝,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特别是才四岁的刘彻就被汉景帝封为“胶东王”其母亲王娡更是被封为“胶东太后”,这在当时是违背祖制的,毕竟皇帝健在。


由于当时汉景帝的皇后是薄太后的侄女,但汉景帝对自己的表姐皇后没有多少感情,所以也就没有孩子。作为一国之母却没有子嗣,在后宫中难免遇到宫闱斗争之事,确实薄皇后因为后宫琐事被刘启废黜,并迁往别处。

而当时太子刘荣之母栗姬由于拒绝了馆陶公主提出的联姻之事,遭到心机深沉的馆陶公主报复,在汉景帝面前搬弄是非说太子母子的过错,导致皇后之位一直空悬。

《史记 外戚世家》载: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毕,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

后来馆陶公主就看上非常受汉景帝宠爱的王娡之子并有意把女儿许配给才四岁的刘彻,没想到王娡欣然同意,并许诺下“金屋藏娇”。


公元前(150)年初,由于馆陶公主和王娡的里应外合,怂恿大臣上奏“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宜为皇后”的折子,并嫁祸给栗姬,果然汉景帝大怒,下令诛杀众大臣又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降为临江王。


同年四月,王娡被册立为皇后,七岁的刘彻被封为太子。

同年夏四月乙巳日,王娡被立为皇后,同月丁巳日,七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


王娡做了九年的皇后,后儿子刘彻继位封其为皇太后。


微风之语


既定印象中,古代地位尊崇的皇后就算不是名门望族出身,至少也要是身家清白的闺秀。然而汉朝景帝的继任皇后王娡却是个例外,王娡不仅家境一般,而且在服侍汉景帝之前就已经嫁过人还生过孩子。像王娡这样的皇后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罕见的

已非完璧的人妇,不仅嫁入宫廷,还成为了日后母仪天下的皇后,乃至皇太后。

王娡的经历,其实证明的是汉朝时期的开放。通常说起古代开放的王朝,一般想起的就是唐朝,实际上唐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兼容并蓄,反而是曾经的汉朝要开放得多

首先,汉朝时尤其初期奉行黄老之学,后世所谓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在当时都还没有兴起。而且由于春秋战国到秦末,长达数百年的战乱与苛政,汉初民生凋敝人口锐减。当时汉朝的统治者,为了恢复人口增长推动整体国力的进步,采取了一些非常的举措,由上到下也形成了一股特别的风气

汉朝鼓励鳏寡孤独再娶,也鼓励寡妇等再嫁,而对于和离当时的人态度也是比较温和的。王娡虽说已经嫁过人,可这并不代表她进入东宫服侍太子就有什么问题了。因为在汉朝初期的民间,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相当普遍的存在

众所周知,汉太祖刘邦是草莽出身并非世家王侯,所以汉朝早期对于后妃的选择,要求也没那么高,很多后妃出身都不咋滴。比如薄太后曾是魏王豹的妾,窦皇后是个不认识字的乡野孤女,后来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更是公主府奴婢与人私通所生,刚开始也不过是公主府的一名歌伎。

相对来说,王娡虽说是个农妇,但其先祖曾是燕王臧荼,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她的出身甚至还要高一些

王娡服侍刘启的时候,刘启还是东宫的储君还没成皇帝,而王娡进宫还是因为其母亲听了算命的话,说王娡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强迫王娡去服侍太子的。

尽管王娡已经嫁过人,可既然能够入宫,就证明她并没有被皇家排挤不容。而且王娡入宫后非常得宠,相继为刘启生育三女一子,儿子就是后来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汉初,皇后之下设三夫人,而王娡在刘启继位后就是三夫人之一,在宫中地位不低

太皇太后薄氏薨后没多久,向来不得宠也没有子嗣的景帝元配薄皇后被废,中宫虚悬,而当时后宫由太子刘荣生母栗姬执掌。说来也奇怪,刘荣已经是皇太子,可其母亲栗姬却并没有成为皇后,而且汉朝并没有“姬”这样的封号。作为宠妃的王娡,在后宫却一直默默无言。按理来说,王娡只有一个儿子,而且非嫡也非长,在诸皇子中年龄相当小,就算母凭子贵也很难变成皇后

然而之后,没脑子的栗姬得罪了景帝亲姐姐窦太主,识趣的王娡却紧紧抓住机会,有了著名的“金屋藏娇”的故事。凭借着皇帝的宠爱,还有长公主一族的扶持,加上刘启有意传位刘彻,王娡硬是从一个嫁过人生过孩子的农妇,变成了大汉朝的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