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文苑」守住“生命线”,一个也不落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历史以来第一次取消春节休假的年份。今年,一个新的名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天都不断的萦绕在人们的耳边,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句话每天都在警醒着我要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我院是丹棱县唯一一家拥有透析中心的医院。随着医务科宣布儿科、口腔科、五官科科室相继停诊,其余科室病人非急诊不要来医院,自己深深的知道了这次疫情的严峻形势。可我们科60个病人,他们依靠每周2次或3次的透析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他们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都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各个乡镇早早的来到血透室等候进行透析治疗。血透室的医护人员从来都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每逢节假日,病人和亲人朋友的聚会导致的心衰、高钾血症等并发症,反而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而今年的春节更不一样,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全院其他科室的病人都寥寥无几,我们科室的病人还是60个,一个都没有少。我们科室成为了全院最危险的科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60个病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免疫力都比常人低下,如果有一个人感染新冠肺炎,怎么办?科室里没有备用透析机,没有单间隔离病房,没有CRRT机,病人去哪里透析?不透析,病人怎么继续生存下去?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不断的涌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每天学习的各种文件以及应急预案都没有关于血透室如何进行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2月3日,立马同科主任一同商量成立了血透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小组,经过小组讨论,制定了血透室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预案以及病人的注意事项,科室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学习并严格按照流程制度进行实施,为每个病人发放了血透患者新冠肺炎防控注意事项。每个病区和等候区也张贴了血透患者新冠肺炎防控注意事项。

随着疫情的不断进展,所有城市的公交车,公共汽车停运了。出行的交通工具没有了,对于来自偏远乡镇的透析患者更是雪上加霜,有些患者只能依靠步行来到医院透析,来回路上就要花掉大约6个小时。有一次,我们科室的乔老师在上班的时候知道了病人的情况,下班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爱车亲自将病人送回家。把病人送到家的时候,病人说:“我把你的车坐脏了,我给你擦干净你再回家。”乔老师微笑着说:“你赶紧回家休息吧!刚透析了,身体不舒服!”。对于血透室而言,医生、护士、患者早已经成为了“一家人”,只有患者平安了,我们医护人员才能平安。

每天的工作都是那样的平凡而简单,可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错。对于医护人员,每天上班我都会督促他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每天我都会观察每一个细节,比如:每个人的着装(包括医生、护士、保洁)、治疗车物品的规范放置、病员的上下机,透析机的消毒、空气的消毒、床单元的消毒等等。对于患者,每天我都会给病人讲洗手的重要性,并亲自示范教会他们如何正确洗手。每天我都会督促每一个病人来到透析室等候区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第二件事是检查口罩有没有戴好,并告知透析期间全程佩戴口罩。透析结束后也要再三叮嘱每一个患者再次洗手……

2月8日元宵节,这时我的电话铃声响了,心里还乐滋滋的想:肯定是老公给我元宵节的祝福。一看是科主任的电话,心中有种不详的预感,赶紧接通电话,“透析患者周老二的女婿发热38.6℃,经发热门诊诊断为肺部感染,病人已经收在内二科进行观察治疗。”最不愿意看到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我们立即启动了科室的应急预案,进行二级防护。同时向内二科张岚主任咨询了病人家属发热的具体情况,张主任告知我们:基本可以排除新冠肺炎。虽然说基本可以排除新冠肺炎,但为了其余58个患者的安全,我们还是按照应急预案流程,将周老大和周老二按密切接触者进行了管理,固定在每天最后一个班次,固定在9号机和10号机,实行单间隔离透析,专人管理,严格进行终末处置。在防护服匮乏的时期,为了将科室仅有的5套隔离衣用在关键时刻,同事们都不忍心穿。我们的护士和保洁阿姨都是用特大号的黄色医疗废物袋自制隔离衣保护自己。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一直都追踪周老二女婿的病情变化,直到张岚主任通知我们病人已经排除了新冠肺炎,这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将这2个病人进行单间隔离透析,直到14天才解除。

2月16日,护理部主任在护理工作群通知:“想去武汉支援的,赶紧报名!”当我看到时,心想自己是一名党员,便毫不犹豫的报了名。报名前没有同任何一个人商量过,考虑了很久才给老公发了一条微信:“我也报名支援武汉了。”他立刻回复我:“我支持你!如果你真去支援了,我立刻向上级申请回家带我们儿子,你放心去支援就可以了!如果上级不批准,我就喊我的爸爸妈妈到城里一起带儿子。”过了一会儿,老公还调侃地和我开一个玩笑说:“你最好是去雷神山医院,我电话来电你的名字都是雷神……”。后来,护理部主任又发了一个通知:“要身体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才可以入选。”看到这一条信息的时候,我已经猜到了我肯定审核不会通过。但没关系,我在“家”里守住阵地也一样是上前线,特别是要让我们科室的60个患者,在疫情结束之日,一个也不落下。

让我们共同守护“生命线”,一个也不落下。

让我们共同抗击病毒,期待疫情早日结束。

让我们共同期待春暖花开,亲人朋友再次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