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鏡頭太貴,騰龍和適馬值得買嗎?

柳侍墨


我手上就有兩支騰龍的鏡頭,一支是24-70 f2.8 一支是70-300 vr的。對於像在這種很缺錢的攝影小白來說,騰龍適馬的鏡頭是值得買的。

普通的攝影愛好者,而且資金不是很寬裕,或者不想在攝影器材上過大的投入,那一些副廠頭還是值得入手的,就像騰龍和適馬都是副廠頭裡的主力品牌,口碑還是相對很棒的。副廠頭較比原廠鏡頭,都會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差距,比如兼容性、小毛病、易跑焦,當然一些副廠頭的畫質也差強人意,副廠頭,尤其半幅廣角鏡頭的邊角畸變嚴重。但是這些缺點,普通人或者照片後期後很多人都看不出來的。

這兩年騰龍適馬的技術發展比較快,個別經典好頭成像素質逼近甚至超越原廠鏡頭。但是售價還是比原廠鏡頭便宜。

618的時候我就入手一支騰龍24-70 f2.8和騰龍70-300 vr的鏡頭。附上幾張這兩個頭拍的照片供參考











自娛自樂的人生


對於手裡拮据又想擁有高畫質的,騰龍適馬性價比很高,我當年一隻騰龍17-50陪了我將近八年,畫質極佳,又輕便。後來一隻適馬50定,畫質不錯,就是跑焦。所以,選副廠鏡頭一定現場試,不跑焦為好,雖然也可以用調焦底座。


手機用戶50040561378


騰龍和適馬是副廠頭裡的主力品牌,適馬近年來憑藉art系列贏得了相應口碑,騰龍也開始在新鏡頭上發力,推出了品質不錯的鏡頭:




雖然副廠頭性價比更高,但以小k個人經驗來看,還是傾向於上原廠鏡頭。如果預算有限,可以先買一個,等手頭有餘錢了,再添置其它的原廠頭: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兼容性不佔優

現代鏡頭是一個光學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綜合體,原廠鏡頭和機身能夠完美匹配,不僅僅是物理結構,最主要的是鏡頭固件、通訊協議等軟連接,這是保證原廠鏡頭用戶體驗的重要基礎:




原廠和副廠的關係,就像國家和國家一樣,是朋友與對手的雙重關係。副廠頭的存在,讓用戶擁有更多靈活選擇,但同時也會對原廠頭的售賣造成直接壓力:



由於這些非技術因素,在實際使用中副廠頭出現響應異常、對焦失準甚至識別故障的機率,要普遍高於原廠頭。比如適馬調焦底座的誕生,主要原因並不是適馬技術和工藝不過關,而是原廠未完全開放接口數據和算法導致的:



二、不支持機內矯正等軟福利



由於成本和技術的限制,任何一枚鏡頭都無法做到各項光學指標都完美,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通過機內算法對畸變、色散等進行修正,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有很大實際價值:



這種能夠顯著提升用戶使用感受的手段,原廠品牌是不會輕易開放或授權給副廠頭的,除非是出了鉅額的使用費:



三、鏡頭髮色和原廠有較大差異

小k是尼康用家,使用過騰龍和適馬頭後,感覺副廠頭和原廠頭的髮色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個別情況下甚至對白平衡準度會產生影響。總體來說,原廠頭髮色比較自然、飽和度適中,而副廠頭中有的比較清淡,有的反差過大,後期時需要適當處理一下,比如一些騰龍頭在某些機器上色溫偏低、顏色發黃的問題:




四、做工、耐用度和原廠還有差距

最後一點就是做工,雖然現在副廠頭做工有了明顯提升,但平均來看還是有些差距,特別是在耐用度方面,原廠頭更有優勢: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關於攝影的相關內容,朋友們可以關注小k後私信下圖中各類關鍵詞,獲取小k為您整理的獨家攝影技巧,祝您攝影愉快🌹:



愛攝影、愛生活,致力打造最具價值的攝影自媒體。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騰龍和適馬的鏡頭值不值得買?這個問題老生常談,確實讓很多攝影新手糾結不已。



有些攝影師有原廠情結,非原廠鏡頭不入的,偶爾入個副廠頭,也就是玩玩而已,從來不會認真對待或珍惜的。原廠鏡頭確實整體品質高於騰龍和適馬等副廠鏡頭,但是原廠頭裡也有狗頭,副廠頭裡也有值得買的“牛頭”,還有就是副廠鏡頭裡的“牛頭”也不算便宜了。



放在N年以前,副廠鏡頭的定位,就是對原廠頭價格上的補全,專門給覺得原廠頭太貴,資金不寬裕的攝影愛好者,尤其攝影新手準備的;再者就是為一些原廠鏡頭代工生產。但是這幾年,副廠鏡頭的生產品質和工藝研發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一些高品質鏡頭開始搶原廠鏡頭的市場,但是因為一直掛著副廠的標籤,很多時候被攝影愛好者們看不上。比如說騰龍的多款大光圈變焦鏡頭和適馬的ART定焦系列,品質都是很棒的。

相同或近似技術參數的前提下,副廠鏡頭確實不比原廠鏡頭。但是個人認為,你非專業攝影或攝影工作室及影樓,新聞攝影記者、體育攝影記者的話,只是攝影愛好的話,入手鏡頭的考量的時候,應該把性價比放在品質之前。畢竟很多愛好者,玩攝影只有投入,沒有攝影的回報,所以必須要考慮資金情況的。像佳能的小痰盂鏡頭,狗頭,但是基本人人都入,這個不是原副廠的問題,就是因為這款鏡頭性價比超級高,理由是簡單暴力的。


覺得原廠太貴,想買騰龍和適馬的鏡頭,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不能盲目,多看多比較,多聽取攝友關於鏡頭購買的合理建議,儘量買購買率高,評價好的鏡頭,少入手小眾類的副廠鏡頭。


陌上小麋鹿


值得買。

光學性能差不多的情況下,副廠便宜。

打個比方,適馬35art官價4000左右,同樣規格的佳能35 1.4,價格1萬1到1萬2。兩個品牌50mm價格差距沒35mm那麼大,一般幹活適馬1.4光圈的足夠,原廠就算有1.2光圈的,限於對焦難度和速度,很少很少使用。

dxo評測就不放了,佳能卡口使用環境下,適馬的art系列的光學素質和分辨率並不弱,或者和原廠比已經很接近。考慮到價格,非常值得入手。

要注意的是便宜的缺點也有,首先是重量。適馬堆料,鏡頭很重。佳能在輕量化方面做的很好。適馬85art和佳能85 1.4相比,重很多。

適馬24-70也比原廠重。原廠重量很nice。

騰龍的話,我在用15-30這隻燈泡頭。原廠11-24太貴啦。16-35 2.8也貴貴噠,雖然很輕。

我現在廣角變焦用副廠,標變是原廠,85定原廠。原廠都是靠一點一點積蓄淘換下來的。沒錢上原廠錢,副廠當健身器材也是可以忍的。

還有一方面缺點,就是副廠有時候不帶三防。這點我是比較介意的,有時候拍攝活動難免遇到小雨小雪,機身溼了沒事,不帶三防的鏡頭很難做到隨心所欲。佳能原廠紅圈基本帶三防。

寫在最後,使用副廠鏡頭最重要的是,你能接受它的對焦速度。就算卡口相同,副廠鏡頭的對焦速度大多沒有原廠快。雖然新的副廠鏡頭已經做的很好,但是有對比的情況下,還是能感覺到一點點。對於這方面不敏感的人其實沒影響,其實大部分場景足夠,用用就習慣了。一般越是新出的副廠,對焦速度越好。

以上,希望有幫助。

附贈一隻喵。

適馬35art屁股沒有橡膠密封環。


小閃看看看


我寫了三個多月的今日頭條。絕大部分的內容就是相機的測評和試用。通過一些測評試用我發現,現在的騰龍和適馬的鏡頭在某種指標上已經超過了,佳能,尼康,索尼的一些鏡頭。同時,它的價格優勢又比這三大原廠佳能、索尼、尼康鏡頭更具性價比。所以騰龍和適馬鏡頭是值得買的!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騰龍和適馬的鏡頭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焦點的準確性問題。因為我在測試中發現:越高分辨率的鏡頭,對焦點的精確性要求越高。我在測試適馬50/1.4ART那款鏡頭的時候發現開始用1.4光圈檔位拍攝的圖片分辨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優秀,後來我用視頻模式進行對焦拍攝的時候,它的分辨率就就突然變得非常理想了。這個結果就說明適馬這個鏡頭在佳能的相機上有點兒跑焦。對策就是先校準焦點就能會有非常優秀的表現。當然跑焦的問題只是針對單反相機而產生的。對微單相機則不會發生此類問題。所以,如果是使用微單相機則可以直接選用。如果是單反相機則應該校準一下焦點,才會發揮它的最佳性能。

謝謝關注我的今日頭條。


任吉的雲吹


俺有幾年使用適馬800,300炮的經驗,簡單說說適馬的炮哈。新近的別的副廠頭沒用過,不好妄加議論。

一、適馬的炮856、540、545、328,具有非常好的素質,畫質對比原廠同焦段炮相差真是很小很小。兩款增距鏡素質也極為出色。

二、價格很公道,對於經濟不寬裕還追求高畫質的攝影人來講是個理想選擇。

三、適馬炮對焦方面略遜於原廠炮,打飛版鳥片真就有那麼一點點不利索的感覺。

四、做工精美,用料厚道,至少是完全不輸於原廠炮。

五、保值方面遠不如原廠,想升級出手得有挨狠刀的思想準備。

附上幾張俺用適馬炮拍的菜鳥。











頌濤QQHR


打鳥適宜用600mm的鏡頭。800mm實在太重,就算買得起也要體力好,人年青。600mm定焦要七萬左右,當然再配1DX2,D5就差不多十萬元。對一般愛好者還是難承受。適馬和騰龍就看準這個機會,用小光圈來降低成本。最初我用過一支150-500+7D,這支鏡頭銳度差,還有點跑焦。後來因注意力不集中上架子時滑落摔斷鏡頭。那時適馬就推出了可調焦的150-600/5-6.3S版和C版。S版剛出來1.2萬。我是9300元買的S版口徑大,金屬鏡身防水防撞。鏡頭銳度不錯,就是重量大約2.9Kg。後來因隹能7D2高感差ISO3200就有噪點,換尼康買了150-600C版價格5100元,輕了1Kg,銳度差不多材料防護有所縮減。騰龍一代銳度差,現在基本沒人用了。二代性能有所提高,但不如適馬S版。只是比適馬S版輕一些,價格在1萬元左右。隹能大白100-400拍翠鳥類小鳥只拍幾米遠,所以150-600+D500屬於性價比最高的。等效焦距達到900mm而不增加重量。尼康機器還有一個可設置成X1.4截幅功能,等效1260mm。當然這是相當於裁切畫面的結果,並不是物理上增加了焦距。用增距鏡會縮小光圈使對焦變慢,畫質降低不宜採用。


常樂178145283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騰龍和適馬是副廠頭裡的主力品牌,適馬近年來憑藉art系列贏得了相應口碑,騰龍也開始在新鏡頭上發力,推出了品質不錯的鏡頭:雖然副廠頭性價比更高,還是傾向於上原廠鏡頭。如果預算有限,可以先買一個,等手頭有餘錢了,再添置其它的原廠頭: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兼容性不佔優

現代鏡頭是一個光學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綜合體,原廠鏡頭和機身能夠完美匹配,不僅僅是物理結構,最主要的是鏡頭固件、通訊協議等軟連接,這是保證原廠鏡頭用戶體驗的重要基礎:原廠和副廠的關係,就像國家和國家一樣,是朋友與對手的雙重關係。副廠頭的存在,讓用戶擁有更多靈活選擇,但同時也會對原廠頭的售賣造成直接壓力,由於這些非技術因素,在實際使用中副廠頭出現響應異常、對焦失準甚至識別故障的機率,要普遍高於原廠頭。比如適馬調焦底座的誕生,主要原因並不是適馬技術和工藝不過關,而是原廠未完全開放接口數據和算法導致的:

二、不支持機內矯正等軟福利由於成本和技術的限制,任何一枚鏡頭都無法做到各項光學指標都完美,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通過機內算法對畸變、色散等進行修正,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有很大實際價值:這種能夠顯著提升用戶使用感受的手段,原廠品牌是不會輕易開放或授權給副廠頭的,除非是出了鉅額的使用費,

三鏡頭髮色和原廠有較大差異

尼康相機,使用過騰龍和適馬頭後,感覺副廠頭和原廠頭的髮色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個別情況下甚至對白平衡準度會產生影響。總體來說,原廠頭髮色比較自然、飽和度適中,而副廠頭中有的比較清淡,有的反差過大,後期時需要適當處理一下,比如一些騰龍頭在某些機器上色溫偏低、顏色發黃的問題:

四、做工、耐用度和原廠還有差距

最後一點就是做工,雖然現在副廠頭做工有了明顯提升,但平均來看還是有些差距,特別是在耐用度方面,原廠頭更有優勢,總之買攝影器材就是考驗你的經濟承受能力,有一句話也是不錯的,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也希望大家拍出美照大片,以下景色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謝謝了











呼倫貝爾駿馬包車谷哥


值得買。為什麼這麼說?這不是是空口無憑的。作者用過一支騰龍150-600mm超長焦鏡頭,雖然這支鏡頭有著一些缺點,但至少銳度還是不錯的。作者比較過與尼康原廠套頭銳度差不多,當然不要於定焦鏡頭去比。騰龍、適馬兩廠主要專注做鏡頭,鏡頭光學性能已與原廠差距很小,不少品種已與原廠差不多,但超越原廠的不多見。不過價格要比原廠同類鏡頭便宜不少。試想一下,專為別家相機配鏡頭,如果性能沒有超越的優勢,價格也差不多的話,那還怎麼生存?所以騰龍和適馬主打的性價比。在鏡頭這塊雖然一般也是價格越高性能越好,但不是一分錢一分貨,兩分錢兩分貨。假如八成的性能買5000元,八五成的性能可能是1萬,九成的性能可能是2萬。總的來說,不能說騰龍、適馬的鏡頭就非常好,但性價比較高,所以如果預算不夠的話,玩玩騰龍或者適馬的鏡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面提供一組騰龍150-600鏡頭實拍照片,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