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在上海有一套600万的房,但过得很艰辛,你愿意卖掉房去二三线城市当富人吗?

广龙子真


年轻的话可以考虑 老年人肯定不考虑了 没有朋友让你在美国住别墅你也不愿意


遇见之铲屎官


我是坚决不会这样的。。离开了,就回不去了。

我自己上海人。。想想我们的祖先,一穷二白来到上海,多苦多累留了下来。。。

我们得到了什么?特殊年代,上海没有饿死过人吧,起码。。

现如今,上海人都有一次拆迁机会,白送几百万吧。。

上个月我外出吃饭,觉得马路上人和车比以前更多了。我就问老公:说好的,逃离北上广呢?

老公说,经济不好,大城市的人只会更多。因为大城市抗风险的能力比小城市强。。

很多人,看大城市只能看到机会多。实际上,大城市红利也多,抗风险能力也强。。这对普通人,也很重要的好吧。

长江再怎么样,不会淹上海吧。。。连台风都有上海结节😁😁又没有地震。风水宝地啊,好不容易占了个位子,怎么能轻易走?


鱼儿游一圈


13年毕业来沪,应届生落户,从来没想过要来上海工作,甚至是排斥,面对动则百万的房价不敢想象。15年裸婚,婚后老婆就怀孕了,考虑要租个两室的房子,到处找不到价格便宜又满意的。无意中发现原来上海的房子并不都是高不可攀,我工作的郊区只要120W就可以买个小两室的房子。两人粗略计算了一下,居然可以直接拿出50几W,完全足够首付,主要老婆攒的多。最终略微借了点钱,凑了80几万买了个总价160W的复式,纯公积金还贷,两人加起来正好够还。原来在“上海”安家是这么容易,当然我们是在乡下,几乎很少去上海。

16年底的时候发现重庆房子更便宜,20W首付(总价60W)投资了套小房子。自此到17年底生活无压,花钱如流水,小孩快上幼儿园了,老婆为给家庭制造一点压力,打破乱花钱的局面,开始关注学区房。主流入门学区房都在300-500W总价,杨浦、徐汇、静安、闵行都可以选择,看了一年觉得纵使三成首付也要100多W,这段时间花钱如流水,手头只有20几W存款,同时买房算二套,需要7成首付,只能作罢(不考虑上海置换,重庆投资也觉得没涨够,地段还要涨)。消停了大半年,国庆期间去了趟重庆,算了下,重庆房子卖了可以回本80W,咬咬牙好像能凑够3成首付,一心以为用父亲的名义(在上海打工5年,社保即将满5年)可以接力贷买个小学区房。最终因为贷款年限作罢(只能贷15年,月还款压力太大,其实还的起不太愿意怎么辛苦)。18年下旬,我还是妥协了,为了3成首付,我带着儿子净身出户,两套房子全部给了妻子,然后实在等不及重庆房子转手,找亲戚朋友5W、10W的借了100W凑上自己手头的40多W,买了套总价380W,60平的学区房。买房20多W的各种税实在没有钱了,办了张居易贷信用卡,分期了五年。单这一套房子,算上居易贷一个月要1W7的还款,因为收入组成特殊,每月还款一个人的月工资都不够,生活无比艰辛。人总是会动脑筋的,又突然发现,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当初两人公积金共同供的房子,现在一个人就可以供,另一个人居然可以退出来抵扣学区房的房贷,抵扣的时候居然先扣余额,我公积金早就开始只进不出了,余额差不多小十几万,可以缓解1年多一毛不出。同时学区房花了2个周末打扫,1个周末自己买了2桶75元的涂料重新粉刷了一下,第一个租客就看上了,4800/月租出去了。自此又一年内房贷无压,信用卡无压,开始着手还亲戚朋友的借款,年底收入高峰期,陆续还了30多W,目前还有70几W没还清,努力中。重庆房子这一年来不太景气,一直没卖出去,租了2300/月回收点资金,等卖出去改善生活。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想告诉各位,生活永远充满了不可思议,加油努力吧,我的父母高中的时候双双下岗,全国到处打工,我来上海也跟着我来上海打工,从来没想过短短5、6年可以靠自己买3套房子,虽然我这3套房子加起来才800W,但是比下不足比上有余,人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一起加油吧~

工作6年多,前五年在其他人眼力是比较牛逼的存在,这一两年比较迷茫和辛苦,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从我最牛逼逐步演变成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工作方向,面对领导的栽培与提拔,多次表现出力不从心,不想辜负领导,又不知道怎么做,每天都忙忙碌碌,干了很多事情,自己却觉得拿不出手,领导总是让我自信一点,我也一直在苦苦摸索。加油,我还是那个,工作只为实现自我价值,不为功利,人活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老天会眷顾你的,加油~


网易特派001


这个假设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在上海拥有600万以上价值的住房的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海本地人,通过住房分配或者拆迁改善居住条件;一类是外地来沪工作,通过个人努力在上海买房。

如果是本地人,别管他拥有的是不是超过600万价值的住房,也别管他过的是不是艰辛,他卖掉住房去二三线城市生活的概率极低,这个要牵扯到上海本地人的情结了,老早有句话:上海人看所有的地方都是乡下……在本地人眼中,除了美国、日本或者中国香港,不会有其他地方会比上海更好,哪怕是在上海活的很辛苦,他们也不会去外地的……当然,近些年也有些上海人选择去苏州、南通等地买房养老,但这都是在他们有余力的情况下,一般上海的房子是不会卖的……

如果是外地来沪,那先要说明,在上海买房子其实并不容易,且不说各种复杂的限购条件,就说这个600万的房,能买得起的,那应该不会到“过得很艰辛”的程度……这中间也会有所区分,那些家庭年入几十万的所谓中产就不用说了,基本上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如果是早些年中有很多来上海打工的比如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经过若干年的积累,他们也可能在上海购买了住房,但是他们的选择余地反而会比较大,因为惯于精打细算的他们不会一开始就冲着600万的大房子去买,反而更可能会量入为出地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房子……比如买个200万左右的小房子……那买房之后,就一定能说他们过的很艰辛?也不见得,因为他们可能买房比较早,也可能买的比较便宜……

所以呢,就题主这个问题来说,能在上海买得起600万房子的人,生活还真不一定很艰辛……那如果真要是撇开“活得很艰辛”这个前提,那恐怕真没有几个人会选择卖掉房子去外地生活……毕竟上海这个城市的市场、机会和效率,比那些二三线城市要好得多……


搬不动的小强


13年唐镇买的一套小房子,105W,夫妻二人工资加起来不到3W,房贷3千多,毫无压力,生活无忧,16年置换一套大点的,月供1.5W,想着在上海打拼留下,随着去年双胞胎儿子降生,又在武汉购置一套(借了一部分钱),两套房子月供加起来2W,目前夫妻二人工资加起来到手4W多,但是倍感压力,听朋友为小孩上学的事购买学区,经历诸多挫折之后放弃,感到在上海的无望,回头看看自己的情况:11年来上海,买房买车、置换、买房、生子,诸多不易,夫妻二人很少为自己为父母的身体考虑,现在有了两个儿子,决心放弃留在上海回武汉,亲戚同学都在武汉,希望给小孩成长环境更多的亲情,虽然已经对上海很有感情,非常认同上海,但是人生即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起起伏伏才是真,只要一切都是为了生活更美好,无对亦无错。


用户2632663751392


个人而言,愿意。


说说我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吧。15年的时候,具体几月不记得了,一个朋友看中了成都二环边某华润的二手房,89平小套三,售价为90万。因为房东在同小区有两套房,房东表示如果两套能同时出售的话,每套价格可以优惠一些,所以朋友就来问我要不要买。在跟父母沟通后,虽然父母表示首付和月供都他们出,但出于各种原因,我还是选择了放弃。最终朋友以总价89万(首付40万,贷款49万)的价格购入。紧接着16年年底成都的房价开始暴涨,该小区同户型的房子最顶峰时已涨到了2w8一平,朋友最后以230w的价格将房子卖出。卖掉房子后,朋友选择回老家生活,老家有现成的房子,不用再买房。回去后先买了辆A4,然后开了个店,现在她老公顾着店子,她在家做全职太太。


18年国庆回家跟她聚餐的时候,聊到了这件事,她给出了她的理由:

  1. 本就不是高学历、能力强的高收入人群,不想让自己活得太累。朋友高中学历,做过房产销售、服装销售、贷款电销等等,她老公专科毕业,做测绘方面的,两个人单月收入从未破过万。一边是每月幸幸苦苦还房贷,省吃俭用渡日子;一边是没有任何贷款,轻松自在过日子。自然是选后者。

  2.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大。<strong>众所周知大城市肯定比小城市好,但到底好在哪里呢?只能说因人而异。对于我朋友,在她看来除了教育和医疗,其余都没有什么区别。现在电商的迅猛发展,使得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交通的高速建设,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来往变得更加容易。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小城市获取信息不再闭塞。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差异,在如今的便捷生活下都不再那么重要。

  3. 父母已逐渐老去,能陪伴的时间不多。在成都的时候,基本只有节假日和过年才会回家,每年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不会超过20天,想趁着父母还算年轻,可以多陪陪父母。


我跟老婆很认同她的观点,我们都只是三本毕业,至今毕业四年了,尝试过几种行业,也自己创过业,日子虽说过的不算苦,但也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换大房子遥遥无期,购车计划一推再推,看着一年不到二十万的收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实回到老家考个单位或者做点儿小生意,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如果我在上海有一套价值600万的房子,我会选择卖掉房子回到老家,在五线城市过无忧的生活。


有梦则玲


这个问题就是针对我的吗?而且我也经常会考虑这个问题。

我外地人,辛苦多年07年在房价飞翔之前郊区买一套大的,15年又市区一套小的,总价估计差不多。但是,就像有些人疑问的,有这房子还过得拮据吗?是的,除了房子,别的真没个像样的,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进去,平日的生活就显得比较拮据,车子一般伙食一般没旅游没娱乐,和周围的人不敢比较,心虚。而更关键的,住在市区的小房子里,生活空间压抑,环境嘈杂,停车困难,精神一度紧张,再看到老家朋友们的别墅宝马,真心羡慕,深刻体会到安居乐业的道理,有个舒畅的住宿环境,工作也会很顺心。

所以,因为过得烦累,就会考虑,卖掉房子回家搞个大的?不会的。

一,孩子还小,他已习惯这里。这是关键。二,我和老婆是技术型的,回去能干啥?家乡发展没土壤。三,年纪越大,越不想变化,懒的动。四,趁还没被淘汰,再努力,再换个大的咯。

这个想法和很多朋友和长辈聊过,他们的说法比较一致,年长些再想吧,现在还是奋斗的时候。


大号阿瓜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很久,深有体会,我父母在徐汇靠近黄埔交界处给我买了一套二手公房,和楼主所提到的600万相差甚多。面积小,无电梯,靠马路,声音嘈杂,房贷目前父母承担,自己去年年底贷款买了一辆车,2年免息,每月还的金额比二三线城市房贷还要高,现在压力很大,每天过的压抑,心累。

曾想过把这个房子卖掉去老家买一套好一点的房子得了,过的舒服,自由。但是想归想,让我这样做我却不愿意。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这座城市比其他城市好太多,秩序稳定,大多数人遵守游戏规则,虽然现在压力很大,很累,那至少已经融入这个城市圈里了,自己的行为规范了,品质也有所提升,慢慢的也习惯这座城市,习惯这种快节奏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如果再把这老本低级变现,以后的日子可真不好说了!



美国公交车司机


如果是我 我肯定逃离上海 把卖房的600万带到自己的家乡浙江的一个小县城 花150万买一套一百二十平的 再花400万买四套80多平的房子收租,我们那边这样的80多平的小户型一个月可以租1500 四套稳稳的6000 然后和老婆再找份轻松点的工作,三四千工资也够了,主要得轻松,这样我和老婆加起来至少7000 加房租6000 13000一个月,在县城这样的环境下 只要不黄赌毒也够用了,剩下50万,花15万买个车,35万就放身边应急


半生缘40733989


如果我真的在上海有一套房子的话,我肯定不愿意把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定居。即使三线城市的生活再舒适再安逸我可能也不会选择卖掉房子过去生活。

   首先上海房子的价值高:三线城市房价大概在一万多一个平方。如果我把上海的房子卖了,可能以后我在上海就再也买不起房子了,毕竟房子在不停的涨价升值,而钱却不停的在贬值。我把房子卖了,可能会得到很大的一笔钱,甚至在三线城市全款买个房子手头上还能有不少的闲钱,但是钱越花越少,以后想回到上海可能就买不起房子了。

 第二上海就业机会多:三线城市呢,工作也有,但肯定没有国际大都市的就业机会多,反正都是一些没有什么发展前景的小公司。人生是在不停的奋斗与努力的,我想在上海生活与工作。

 其次上海工资高:很多人说不愿意在上海打拼,因为那里的消费水平太高,物价太高,工资高有什么用,根本不够花的。其实在吃穿用上面上海和三线城市没有多大的差别,最主要的是在住房上面。我知道上海房租有多可怕,但是我在上海有房子呀,完全不用担心工资不够自己租房子的问题,如果我一个月五六千的工资,就可能存余四千。如果是在三线城市的话,我一个月三四千的工资,可能只会剩余两千,图啥呢?

 最后三线城市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适:一线城市的确很忙碌生活节奏快,那是相对于那些没房没车在那里打拼的人来说的。三线城市也是一样的生活忙碌,也会有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也是高楼大厦,车流不息,空气污染严重,满大街都是来往的行人。如果真的说舒适,我想应该是一个适合养生的地方,那才叫舒适。

然后为了自己孩子:我肯定是想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我在上海努力可以得到更多,给我孩子更多。但是在三线城市可能我创造的就只是一个平凡安慰的生活,我想给我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人生,我选择留在上海。

  这可能就是我不愿意卖掉上海房子的原因,我想很多人都是不愿意的,当然我在上海没有房子,哈哈,随便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