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世界上唯一無須懷疑的事情就是“我在懷疑”本身,我越是懷疑,“我在懷疑”這件事情就越可靠。

勒內·笛卡爾,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笛卡爾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座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與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一同開啟了近代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向。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 ”。

其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 “近代科學的始祖”。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所謂“歐陸理性主義”哲學。笛卡爾自成體系,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體,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說,只有懷疑和思考的時候,我們才能確信自己的存在。或許有人會問,思考這些問題有什麼用?與其思考“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還不如想想“我下一頓吃什麼”更實在。

其實,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有自己的使命的,只是人性本懶,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沒想過去找到它。所以有太多人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就像有多少人活著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能為什麼而死,就這樣什麼都不知道地活到死。但是成為哲學家的那一類人,他們的使命就是為人類更好的生存找一條合理的道路。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探索道路的第一步就是懷疑。在當時的哲學家們用“死後折磨”和“世界末日”來要求人民服從主人就像服從神一樣的時候,笛卡爾發現他思想中的所有東西似乎都來自外界的灌輸。

那時,哲學只是神學的一部分,並不獨立存在,宗教的權威麻醉了人們的神經,學校教學的內容都是圍繞天主教的教義進行的。但是真理並不掌握在權威手中,笛卡爾說:“要想追求真理,我們必須在一生中儘可能把所有的事物都懷疑一次。”也就是說,只有經得住懷疑檢驗的東西才能夠成為真理。

笛卡爾將自己固有的看法全部拋開,用演繹推理的方式思索著存在,思索著懷疑。最終,他在《第一哲學沉思集》中推導出這樣一個結論:世界上唯一無須懷疑的事情就是“我在懷疑”本身,我越是懷疑,“我在懷疑”這件事情就越可靠。而懷疑本身是一種思想活動,我在懷疑,說明我在思考。也就是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它也成了笛卡爾的一張思想名片。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的思想影響了許多人,當時普魯士的伊麗莎白公主和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都是笛卡爾思想的崇拜者。

笛卡爾與伊麗莎白公主的交流主要依靠書信進行,由於國家變故,伊麗莎白一家一直作為王室的流亡者住在海牙,她在無意中看到笛卡爾的《方法論》和《沉思集》之後,開始和笛卡爾通信探討人生,這後來直接催生了笛卡爾《激情論》的完成。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伊麗莎白公主

而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則更加直接,1649年冬季,她派人邀請笛卡爾來瑞典為她講學。瑞典地處北歐,天氣寒冷,自小就體弱的笛卡爾感到很難適應。加之女王習慣凌晨五點開始上課,笛卡爾時常凌晨三點就要起來準備,也打破了一直以來晚起的習慣。但是,為了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他還是意志堅強地堅持了下來,可惜他的身體卻沒有堅持住,不多久就生了病,且越來越嚴重,高燒轉成肺炎,終於在1650年2月11日,於瑞典逝世。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與克里斯蒂娜女王

如今,即使笛卡爾這個名字或許沒有被大眾所熟知,但是他的哲學思想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在生活裡了,你的很多思考,追本溯源,都能迴歸他的理論。為了紀念他,法國政府將他出生的小鎮改名為笛卡爾鎮,巴黎第五大學也又名笛卡爾大學,以醫藥學聞名。他對人類的貢獻,不能以大小計算,但他的存在讓人們意識到,當我們開始懷疑的時候,才成為了真正完整的人,否則,只是思想上的奴隸。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掃碼添加有福君,加入群聊,一起打開福州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生活的哲學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