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後代現狀,守著一把金絲楠木龍椅,偏居在小山村

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的作用—— 愛因斯坦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之上,自古就經歷了歷朝歷代的興衰成敗,戰爭四起,無數人為爭奪地位而決戰,無數人為擺脫壓迫的生活而揭竿而起,還有無數人為守住自己夢想的江山而暗自努力。

朱元璋後代現狀,守著一把金絲楠木龍椅,偏居在小山村

戰爭過後,天下安定,人們休養生息,只是,那些曾經王朝的後代們啊,你們可還存留著,曾經的記憶?


一、明代分封

相較於其他的王朝,大明王朝也算是一個統治時間較長的王朝了。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明朝已經經歷了13代皇帝的統治,在明朝的統治期間,也曾出現過盛世繁華

朱元璋,也算是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皇帝了。人們對他感興趣,其實不僅是在他當上皇帝之後,對於朱元璋曾經的歷史,人們都飽含著極大的熱情與好奇心。

眾所周知,在朱元璋成為皇帝之前,他是一個身份十分低微的小乞丐,每天只能靠著乞討來的錢和食物才能勉強生存。也正因為這些經歷,朱元璋對那些貧苦的日子十分懼怕,出於考慮,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也遭受這樣的苦難。

朱元璋後代現狀,守著一把金絲楠木龍椅,偏居在小山村

朱元璋

於是,朱元璋下令,只要是朱家人的皇室子孫,全都有自己的田地,這樣即使遭遇什麼樣的變故,朱元璋的後人也不會落到乞討的地步

但是朱元璋忘了一個事情,他的後代在不停地繁衍生息,所以領取田地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朱元璋的後代繁衍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明朝田的增長的速度,漸漸地,大明王朝的田地已經不夠分封了。


二、金絲楠木龍椅

那麼,在崇禎上吊自盡之後,大明王朝也算是走到了盡頭,儘管大明王朝已經覆滅,可是明朝的後人現在又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相傳,在當時李自成進入明朝的皇宮之中後,他遍尋崇禎的龍椅而不得,最終只能作罷。可是崇禎的龍椅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天下人怎麼找都找不到。

朱元璋後代現狀,守著一把金絲楠木龍椅,偏居在小山村

李自成

如今,幾百年過去了,這把傳說中的崇禎的龍椅卻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安徽有一個小山村,名叫田後蓬村,那裡的村民說,這把消失了幾百年的龍椅就在他們的村子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村民的說法,

田後蓬村的所有村民都是朱元璋的後代。當時人們並不信服,一個小小山村的村民怎麼可能是朱元璋的後代呢?

朱元璋後代現狀,守著一把金絲楠木龍椅,偏居在小山村

田後蓬村

田後蓬村只是一個小小的山村,村中的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過著平靜的生活,對於自己的祖先,很多人都不清楚,甚於,因為如今的生活平靜祥和,他們並不關心自己的祖先是誰。

而村子中的一個重大的發現確實證實了他們就是朱元璋的後人。


三、朱元璋的後人

原來,在村子中的人整理東西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小冊子,翻開這個小冊子之後,他們著實嚇了一跳。這個冊子正是他們第一輩人的族譜。這個田後蓬村的第一個人,就是當時明朝的王爺。跟隨著這個族譜一同出現的,還有那個相傳已經消失了好幾百年的崇禎皇帝的龍椅。

原來,在當時,一名王爺的封地在安徽,也就是在現在的田後蓬村。當年明朝在危難的時候,王爺不忍心明朝的龍椅落入他人之手,就搶先將龍椅運到了自己的封地。為了躲過盤查,王爺將這把龍椅放在了山洞之中,山洞的位置極其隱秘,所以負責盤查的人們並沒有找到,因此這把龍椅也就保存了下來。

從此之後,王爺就帶領著村子中的其他人一直保護著這把龍椅,不僅僅只是因為這把龍椅極其珍貴,還是因為他們心中存在了明朝東山再起的希望,

他們希望留著這把明朝的龍椅,這樣也就保留著明朝的根脈與記憶。

朱元璋後代現狀,守著一把金絲楠木龍椅,偏居在小山村

明朝的龍椅


四、金絲楠木龍椅的價值

在如今的時代,村民發現了這把崇禎皇帝的龍椅,他們也知道了自己是朱元璋的後人的身份,於是他們決定將事實的真相說出來。

專家們在接到了找到崇禎皇帝的龍椅之後的消息之後十分興奮,如果這把龍椅是真的,那將是我國考古歷史上又一次重大的發現,不僅如此,這把龍椅對我國研究明朝,研究明朝的歷史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於是他們趕緊來到了田後蓬村,見到了那把傳說中的龍椅

經過專家的檢測,這是一把真正的崇禎皇帝的龍椅,更為珍貴的是,這把龍椅是用金絲楠木製成的,這樣的材料十分罕見,因此也十分珍貴。這把金絲楠木龍椅的出現,是我國曆史研究上的又一大收穫。

作為朱元璋的後人,田後蓬村的人已經經歷過了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只是,儘管村子中的人來了又走,似乎什麼都在變化著,什麼也都在發展著。而其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們守護的心。

朱元璋後代現狀,守著一把金絲楠木龍椅,偏居在小山村

河南老人無償捐出600年前的朱元璋畫像

他們或許並不會知道,曾經的朱元璋是他們的祖先,他們或許也並不知道,這把椅子是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的,並且曾經是崇禎的龍椅。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這是他們的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他們一定要盡全力地將他們守護好。

但是,當他們知道了所有的真相之後,他們又有著很高的思想覺悟。他們知道自己身為中國公民,身為炎黃子孫,他們有責任將這些寶物交還給國家。於是,他們將世代相傳的寶物公之於眾,把它們放到它們本來應該存在的地方。

如今看來,朱元璋當時的目的似乎達到了,他的後代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作為,卻也生活地十分平安、幸福,他們沒有因為生活的逼迫而成為流落街頭的乞丐,他們也沒有遭受飢寒交迫的苦日子,相反,他們守護著曾經的封地,守護著他們的祖先,他們,也從未放下自己心中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