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你的人生现在过得如何?

龙玄素


我90后,出生在山东的农村,不出意外的也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下面我来说下我们那边农村的情况。

在我出生的年代,当地的重男轻女思想还是比较普遍的,这跟上一辈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我的家庭也是如此,特别是我的父亲。如果不是生存压力太大,我家也就不止两个女孩子了。爷爷奶奶只有三个儿子,所以对孙女们格外疼爱,对唯一的孙子也没有特别照顾。虽然没有儿子是他一生的遗憾,但是教育生活上也没有亏欠我和妹妹,只要能力够的上,他会一直支持我们的学习。

感谢父母的养育,虽然经济上没什么突破,但是人生自由了许多。我从农村走到大学,可能最后留在城市,也可能回归田野。妹妹跟着父母定居了城市,她有了比我拥有更多可能的起点。

在我父亲身上,我看到重男轻女并不是不爱女儿,只是“养儿防老,儿子才能出人头地”的思想一直扎根在他的脑海里。现在,我对这件事已经释然了,谁的观念没有局限呢,是不是?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也见证了当地一代人思想上的变迁。

在我读小学和初中时,分别有一批孩子辍学,其中有男有女。当时头胎是女孩的家庭,绝大多数会为了生个儿子要二胎。不过在读书这件事上,农村男孩女孩是差不多的,如果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再加上父母对这件事不上心,孩子不爱学习也不督促鞭策,最后只能辍学。

在赚钱这件事上,多数家庭都开始培养男孩子,希望他们成家立业。男孩辍学后可能去技校学一门技术,或者跟着家里人出外打工、做做小生意。女孩往往只能去找一份简单的工作或者外出打工几年,然后回到家乡,听从父母之命结婚生子。或者有的女孩在外打工,自由恋爱远嫁他乡。农村男多女少,这些女孩子最后嫁的家庭可能也不算很差,但是,也只能在农村和小县城生活。她们生活的不如意,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最近这几年,男多女少导致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增多,繁育后代都成了难题。这是对重男轻女这种不健康观念的暴击。同时,80后90后们成为了父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再有这种思想,未来的孩子们都会更加幸福。


总的来说,在农村的女孩子,读书是改变命运一条捷径。时代在前进,也不必将重男轻女妖魔化,它只是一种桎梏和封闭的思想,必然会被时间瓦解和抛弃。


IM柠檬


我出生在东北,八十年代的东北重男轻女严重,我在家排行老三,三个都是女孩儿,爸妈很失望没有儿子,曾经想认养我二大爷家的二哥做儿子,因为二哥当时挺大了,不乐意来我家就回去了。直到现在我爸有钱借给他的侄子,而面对我们总是没钱,不过我们也不拿他的钱。


李楠LN


只有两种现象,一种就是从原生家庭带来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继续在自己家庭重演。第二种就是改变自己,对自己儿女加赔的好,不让自己的孩子受重男轻女的苦。对儿女一视同仁,

这样做的女孩肯定是要比第一个过的幸福。


用户5230736721866



济世论事


胆怯,没有自信,身心发展不健康,性格内向,不爱和别人交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