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现金放口袋省着用,现金放在手机里,花得没感觉,用得快?

徐贰亿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因为带现金的时候就是平常的买菜买水果一下子买一两百还真有点舍不得就想着只买一点点今天够吃就好,用微信支付宝刷呀哪种水果贵买哪种毫不心疼,居家过日子还真得细水长流的好。更别说去逛商场逛天猫淘宝了,微信支付宝余额过足就想着可劲地买买买,买了之后发觉本月严重超支了,徒让家里的各种抽屉柜子塞得撇撇满满,时间久了过期了过时了就扔扔扔,导致钱袋子总是瘪瘪的。到后来规划了一下,微信和支付宝可见余额各两千,现金一千备用,大的开支刷固定银行卡有规划的。这样刷起微信或者支付宝一看余额不多自然就要节约了。就这样虽然收入不多,慢慢地手头开始有结余啦。


微雨梧桐22


你说这我还真有体会。我是60中年人。前些年我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学会了微信。和年轻人一样也绑定了银行卡。自从绑定了银行卡。花钱都不拿现金了。直接用扫一扫和微信支付。真的是很方便。收钱付钱不会有假。不会没有零件而烦恼。也学会了在网上购物。可是我总觉得花钱一点感觉都没有。比起以前,钱总是不够花。以前吧,把钱放进口袋里。花钱的时候总是看看还剩下多少。总是不舍得花。可能是以前苦日子过惯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条件,物质条件也都提高了。口袋扁了。手机满了。钱都在手机里面。也不感觉到是钱。只是个佛字。也摸不到,花钱真是没感觉。


空j空如也


移动支付就如同赌徒,来到赌场,自己手里的钱就不是钱,只是一种道具而已,真的是有同感,其实我才是最近一年才用手机刷钱的,以前一直用现金,也许自己就没花过太多的钱,每花点钱,心里都掂量掂量,什么该买什么东西不特别需要,能不花的就不花,必经那是真金白银,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不容易,钱袋子鼓鼓的心里才踏实。

移动支付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做为老农的我并不感冒,总是心里不踏实,觉得不安全,去年外出打工,没办法工资什么的都要绑银行卡,有些事也要网上支付,慢慢的自己也学会了手机支付,感觉也没什么不安全的,而且还很方便的,学着网购支付也挺好,用着用着,现金就变得越用越少,到现几乎不装现金了,而且几乎什么地都畅通无阻。

我不用,你非让我用,现在变的银行卡就是个过路财神,以前自己是那个过路财神,心里手里还能把把关,现在换了个角色,从自己手里出去的是真实的硬货,从手机里出去的是数字,就如同游戏一样,以为还是数学游戏一样,感觉不到,而真实的钱是要动心的,数字虽也是钱,但没有经过自己的手把关,不太再意,况且现金手里有数,花完就真实的没了,而手机里的钱,有实真的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钱,只知道买买,银行卡这个过路财神从不管你该不该花,只要你敢用,直到把卡里的钱用完为止,他还会大大咧咧的说,卡里余额不足了,这时自己才知道做月光族也很容易,挣的钱都去哪了,也没觉得花钱咋就没了,打开支付里自己满满的账单,这时才有点小小的怨言,咋就不大声的提醒一下呢?唉,这都是方便支付惹的祸。


东72607259


人都有这种奇妙的想法!兜里的钱是真钱,买东西总要掂量一下,该买不该买,价钱合适不合适!手机卡里的钱好象不是自己的钱!没事淘宝,相中就买不考虑。刷码也不思量,多买了好多东西,钱化的也就显快了!譬如:拿医保卡买药,一般就买好点的药,价格高点也不再乎。一支片仔磺牙膏三十多块钱也不心痛!就好象卡里的钱是人家的钱,不花白不花。要用现金买是万万舍不得的!

前几年,我有一同学,糖尿病历害,又没有医保!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常买些二呷双呱送他!要是用现金,买得就不那么“顺溜”了!


老杨


你问的事切实到位,我六十多岁的人也向年轻人学习,口袋里放的钱花了感觉到很明显少了几多,在微信里放的几千块钱扫一扫而光,还没有扫完时感觉不到似的;但放在手机里确实是比放在口袋里方便些,没办法只好用点心思记得就是了。


罗海元


钱包里鼓鼓的心里踏实,往出拿钱总是掂量来掂量去的。手机里的钱没啥感觉,即使有不少,钱包里也不能不装现金,否则心里发慌。

这让我想起姑娘来,妈妈给她买了一条很贵的鸭绒被,她盖在身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索性踹到一边去,把又厚又沉的棉花被翻出来。她说:“这个被盖在身上有感觉,踏实,那个破玩应好像啥都没盖?”

我想对呀,现金和手机里的钱就是这感觉。哪怕看见现金一分钱也是钱,放在兜里有感觉,踏实。而手机里放多少都没感觉,都不踏实,好像啥都没有。

过年了,给孩子红包,装现金红包,心就有点疼,而手机“唰”就过去了,没啥感觉,你说怪不怪?再则,现金放兜里没事时会拿出来数数,数钱的感觉,爽。而手机里钱就想不起来翻开数数。也没法数,它就是一组干干巴巴、毫无感觉的数字。

咳,慢慢接受吧,这是时代的进步,思维的进步,不进步就会被淘汰。等有一天,商家都不收现金了,就有感觉了,就会接受没啥感觉的鸭绒被了。





0大木瓜0


嘿嘿,确实是这么回事的。

平时购什么物的,若是用现金支付,心中老是会去计算此次购物值不值或者钱是否花得有点快什么的,时时想的是钱还是得省着花才是,毕竟口袋中的钱钱花一张就少一张的感觉相当直接。记得一次买衣服,看看价格,一千多,掂量掂量包里的人民币,“一下子就要数出去十几张百元大钞”,真心不舍得。然而手机支付就觉得无所谓了,“钱钱钱,命相连”,因为不是从口袋里直接掏钱,手机里见到的只是一些阿拉伯数字,离“真金白银”,实际的钱钱心理上有点距离,花起钱💰来即使心会疼也是模糊的感觉。尤其是网上购物,只要手机绑定的卡里有钱,或者余额宝,或者微信钱包没开“天窗”,只需动动手指,输入数字,点击确认,一切就OK。数字金额大一点也没啥感觉。月底自我“盘点”,才意识到,用手机支付的花费远胜过以往单一的现金支付时代的花销。

“上船容易下船难”,自打上了“手机支付”的船,目前再也下不来了,不知不觉中对手机支付早已产生了一定依赖,平常买东西,什么云闪付,支付宝,微信轮番上阵,用起来也挺方便的,不过,在花费上,根据各人经济实情适当做一些花销上的调整,这个应该是一可以考虑的问题。





茉苿


我也有同感。虽然口袋里的现金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上的余额同样是钱,但花起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前者花起来感觉很强烈,随着口袋中大钞的减少、零钱的增加,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花钱的多与少,后者花起来则几乎没有感觉,无论花多还是花少,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


因此,花现金和花支付宝、微信支付上的余额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前者如果花多了你会懂得收敛,花钱更有计划性,很多人会省着用,后者花再多也感觉不强烈,稍不加节制就很容易花光,眼睛一睁一闭就没了。


龚进辉


通病,我支付宝里不放钱,微信就放500元,每天买菜刷微信过过瘾,用完了再放,一个月3一4次这样用多少钱心中有数,也超不到那里去,至于买衣服从不在淘宝上购买,因为它质量确实看不上眼,每逢换季肯定会到大商场转转拧件把二件衣服回来,工资卡上每月坚定只放一千元扣水电费,其它都拿出来存到另外一张卡上,至于家里也会多少放点现金镇镇家以便临时急用。



一品奶奶


是的。日本作为先进国家,日本人不喜欢网络支付和银行卡支付,大部分人都是现金支付,中国人平均每人五张卡,日本人一张卡。他们认为现金支付,消费有计划性,不像中国会出现那么多月光族。所以,我劝尤其是年轻人学会现金支付,常用现金支付,拼弃网络和银行卡支付,你就不会成为月光族,年底一看,还会有不少结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