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來了!邢臺出臺九條措施,推進復工復產

政策來了!邢臺出臺九條措施,推進復工復產

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引導經濟社會加快步入常態化運行軌道?2月18日,邢臺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明確提出九條措施,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正常化常態化運行,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No.1

防控便利化 管控精細化

堅持防疫標準不降工作不松

結合疫情防控形勢、走勢、趨勢的變化,我市在堅持防疫標準不降、工作不松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各項防控措施。通知提出,市域內除保留五類檢疫站外,其他即日起全部撤銷。保留的五類檢疫站為:市域內所有高速公路的省界、鄰近省界的服務區,所有高速公路出入口檢疫站;國省幹線、農村公路市界檢疫站;邢臺高鐵站、邢臺火車站、邢臺中心汽車站、邢臺汽車客運東站檢疫站;各縣(市、區)火車站和二級以上客運站檢疫站;村莊檢疫站、小區(社區)檢疫站。

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印製綠色通行證,將按編號發放到各縣(市、區)。在各省界、市界、高速口檢查檢疫站,由交警或公安幹警在查驗身份證號、車牌號確定為非重點疫區並人員測溫正常後,發放綠色通行證。除來自湖北、武漢等重點疫區車輛和環保受限車輛外,一律可持證通行,對持證車輛不得限制通行。外來貨運車輛司乘人員要佩戴口罩,在企業內不得下車,不得到人員密集場所活動。我市本地車輛一律不再辦理防疫通行證。

疫情解除前,湖北、武漢等重點疫區職工暫緩返崗。處於醫學觀察、發熱隔離診療期間的員工暫緩返崗。其他地區來我市人員,應提前主動向所在單位、居住地社區(村)報告,到邢臺後按要求居家或集中隔離14日,每日測量體溫,並報告健康狀況。各企業外地高管和技術人員(來自重點疫區的除外),可居廠隔離14天,邊工作邊隔離,但不得召開近距離面對面會議。對最近14日內未離開過本市、未密切接觸確診或疑似患者、未集中隔離觀察過的市域內人員,測溫正常即可按企業要求返崗。

繼續實施最小單元即村、小區(社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車輛人員測溫登記管理措施,切實加強外來人員排查管控,不得限制本村、本社(小)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測溫正常人員出入。

No.2

深化精準服務 化解個性問題

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是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現實需要,是推動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務實舉措。通知要求,各縣(市、區)主管部門、開發區或鄉鎮要主動聯繫企業辦理復工備案,深入企業現場幫助指導各企業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復工復產實施方案。防疫措施到位、符合安全生產和環保條件的企業,即可復工復產。

對復工復產缺乏防疫物資的企業,由市、縣兩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物資保障組幫助協調調配。對配套企業未開工的,屬市內企業的,由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經濟健康發展組協調開工;屬市外企業的,由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經濟健康發展組幫助協調市內替代企業,無替代企業的,幫助協調配套企業所在地政府予以解決。

對企業因復工復產提出的其他個性化問題,由屬地政府幫助協調解決。對因疫情防控影響交貨時間的企業,由市貿促會幫助企業出具“不可抗力因素”相關證明。

對復工復產後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的企業,要減少一般性檢查督查,嚴格落實“服務就是不打擾”的要求。

No.3

創新管理模式 依託大數據服務

探索實施“一碼通邢”健康碼

結合實際及時調整防控策略,以大數據服務為依託,加快完善精密智控機制,把各項防控措施抓得更實、更細、更精準,“管住重點人、放開健康人”。通知提出,要探索實施“一碼通邢”健康碼。我市人員和外來人員全部實行“一碼通邢”健康碼,建立“綠碼、黃碼、紅碼”三色動態管理模式。綠碼代表全市可通行;黃碼為除湖北武漢等重點疫區以外,其他地區進入邢臺未滿14天的人員,進行居家隔離;紅碼為未解除集中隔離措施人員。

從2月18日起,申碼人員可出示“一碼通邢”健康碼,交通卡口、村、社(小)區、其他公共和工作場所防控人員等可掃描用戶出示的“一碼通邢”健康碼,憑碼出入。

通知強調,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專項工作組要依職責抓好落實並加強督促檢查,對落實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單位和個人,依規依紀追究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