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疫情下,各大企业已陆续开工,但微小企业却没开工,为什么?

霸得蛮呷的含


大企业可控,小企业不可控。

大企业相应来说比较按照套路来,严格响应政策。

小企业有一些不管不顾的,所以顺带别的即使能做到响应政策的也一块不能开工了。

大局考虑,没办法…


灯塔先生os


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讨论复工的事,确实小企业的复工比大企业复工难度要大,主要是在当前倾举国之力防疫抗疫的背景下,企业复工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的。虽然各地的复工条件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都包含以下的主要几点:

1、企业需要准备好充足的防控物资,包括口罩、额温枪、消毒液等等,试问在这段时间,这些物资哪一样好买?很多大企业尚且没有能力为全体员工配备口罩,更何况资源能力更有限的小企业。

2、企业复工需要做好员工的行程追踪和报备,哪些员工去过湖北,哪些员工接触过从湖北过来的人员,这些人员的隔离要求等等都需要提前摸底报备。

这些工作要求、工作安排和工作量都很大。大企业通常通过人事行政等部门的专业团队来做,而小企业的这些职能部门通常人手不足,没办法达到开工要求。

3、企业开工后的防控措施,如员工的吃饭等安排是否合理,大企业有专门的行政后勤等团体进行统筹管理,而小企业没有这样的组织管理能力,员工面临的感染风险还是很大的。因此不做好这些准备,企业也不敢随便复工。

4、在复工过程中要和政府、街道办、管委会等管理部门充分对接和沟通,确保满足复工条件,办理复工手续,同样的道理,小企业的人手和能力都不足。

不过,随着疫情的好转,复工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希望复工后各企业也不要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基本的防控工作。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方为人中人


国家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小家庭,每天柴米油盐都需要用钱来购买,如果只出不进的话就等于坐吃山空,那就要考虑经济来源,去哪打工啊做个小买卖啊等等,国家也一样。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过去有一个多月了,前几天看了一条新闻,国家为震灾拨款80多个亿甚至更多,这么大的一笔钱哪来的,依靠的是国民经济这个大团体,这个团体的构成就包括各个大、小、微企业和个体经商户,拨款震灾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看出依法纳税的重要性了。

虽然疫情已经有所好转,但是还没完全解除,除了重要疫区不允许复工以外,其他地区复工也要有关部门批准才行,这是疫情管控的一种措施。由于大型企业不管是管理还是疫情管控方面都能够保质保量快速的完善,尤其是国企,它有党支部的存在管理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大型企业的复工也算是恢复纳税体制的开始,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也需要运转。如果复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小微企业复工也指日可待了。

疫情终将会过去,一切还要恢复正常,有的地方人们已经安耐不住了,而且有的公司强行要求员工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必须到场厂,如果没按照规定报道一律按自动离职处理,说实话有点没人情味,但是工厂也要生存,国家在没有彻底战胜病毒之前只能制定计划有序复工,防止疫情再次扩大。

不管做什么都得徐徐渐进一步步来,大型企业复工就是第一步,希望广大人民能够在党中央做复工决策前稳住阵脚。


仰望云端忆流年


大家好,我是南昌小强哥,我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疫情下,各大企业复工,而小微企业却没有?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大企业员工相对较多,社会责任更大,特别是一些有关民生的企业(如全国连锁大型商场),如果长时间不复工,员工长期没有收入,家庭生活就会受到大的影响,其次市民生物资供应不足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

第二点,大企业不管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更有优势,能够更好,更快,更完善,更高要求的达到政府要求的企业复工标准,如一些消杀,防护物资的采购大企业都相对渠道更多,更有优势,

第三点,政府在疫情时期政策上也会对大企业作出更多的扶持,如无息或少息的企业货款等,甚至会要求一些大企业尽全力尽快复工,这样也可以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人民更有信心。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第三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f10000d0a0da0fced4\

南昌小强哥


随着各地新增确诊病例越来越少,就连湖北这几天都下降到了百位数,治愈率也越来越高,疫情真的就快被完全控制住了,我们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了。

我们当地的农村还没有解除关卡,各个地方的路口仍然有人把守,不过村民们是可以去地里面劳作的,今天去乡镇超市购买食材,街上的行人和车辆也多了起来,不过大家还是很注意安全的,都带着口罩,没有口罩连超市都进不去。

从2月10号开始,很多企业都开始了复工,加紧进行生产,恢复经济,农民工也开始陆续返程,人流量增加,从这几天的高速路交通情况上就可以看出,返程车辆增加,预计到月底期间,符合条件的企业都会开始进行复工生产。

每个地区因为疫情的不同,企业复工的要求也不一样,不过目前很多地区针对复工也做出了很多针对措施。企业复工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消毒也要严格执行到位,做好返工人员的排查和防护,目前来说重要的民生工程会先行复业,而建筑房地产行业最晚到3月6号复工。有些地区企业复工具备的条件非常严格,经过各部门验收合格以后才能复工。

因为复工期间,人员流动比较大,来自全国各地,如果防护不到位,一旦在复工期间发生感染,那后果是很难想象的,目前来说已经有几起企业复工过程中发生确诊和感染的病例,造成多人被隔离,公司停产。

企业也不可能一直延迟开工,工人也不可能一直在家待着,那对于我国的经济影响是很严重的,造成的恐慌也很可怕。所以,只能先让重要的,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先行复工。

很多大企业自身实力雄厚,管理科学,可以应对各种困难,像富士康,就自己建了一条口罩生产线,就是为了满足复工时期工人的口罩需求。像有的未小企业,自身实力不足,生产复工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够正常生产,由于复工过程中,各企业复工时间不一样,就会造成开工没有原材料,物流跟不上,也无法生产的情况。

再加上复工比较严格,很多微小企业达不到复工的标准,或者是验收不合格,复工时间只能往后推迟,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住的时候,再要求进行复工。


乡间一抹阳光


我觉得无论是大企业和小企业,都会受到影响,那么从社会民生,保障和经济建设方面,大企业承担的能力要强一些,而且工作效率都比较高,一旦大企业没有正常运行,必定会影响一大群供应链,大企业基本上都有专人专岗来负责安全方面,规章制度都很完善,有完善的隔离空间,有充足防控的保障物资,那么在疫情影响方面,大企业承担的风险,和小企业承担的风险是一样的,小企业本身生产效率不高,运作成本也低一些,人员集中,如果说小企业有一个人被感染了,小企业要去收集这些防控物资都比较困难,小企业或者门面店铺感染的机会会比较高,政府工作人员毕竟有限,不可能天天去盯每家小企业,所以于其让大企业先复工,保障性行业的企业,先运行,电子有利于保障民生,防止下游经济链脱钩,还有一个方面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员管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1254825f48848d3a0f654fd422657e2\

天南海北550


我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大企业相对来说场地占地面积一般比较大,员工也比较多,而且大企业相对比较正规,员工社保之类的也都买的。也就是说每多停工一天,场地租金和员工工资开支非常大,所以会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尽早复工。

第二点原因我觉得是主观感觉,小企业复工也不少,只是因为企业小,影响力小,没人在意而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c90000ddb151493fc8\

一路2020


首先,很多地区复工是需要申请的,不是你想复就复的,复工各地有不同的要求。很多地方政府需要你提供复工材料包括企业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企业承诺书,复工备案表,复工人员统计表,复工人员健康信息表,防疫物资清单等。而且收到材料后主管部门得审核。审核完了以后要去实地看的,要看你物资准备的情况。大企业有资金有实力,而且还有政策倾斜。物资准备相对于来说容易一些。小微企业要让老板准备相应的物资在现在的情况下还是很难的。而且资金能不能支撑还不好说。


验尸官


大企业只所以敢开工,第一是申请之后得到同意后返工的,企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且具备复工的一些条件的情况下安全开工的,首先都会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比如说每天测量体温,工厂消毒,员工的防疫保护等等!而小微企业为什么没开工,我想更多的是没具备一定的医疗防护措施和条件,不管是针对工厂和工人来说,这些前提条件不具备的话开工后就会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可能导致疫情的加大,员工的感染等等!这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109a4ac22cb45bc9886ae689191cf08\

啊威的生活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社会不公平造成的,国有企业在2月3日就己复工了,民营大企业也在2月10号复工了,而民营小企业至今复不了工,而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浙江,疫情比内地严重的多,釆取了很多措施如给打工者报路费,给小企业提供消毒物质等错施,而内地官员为避免担责,以各种借口和方法阻止小企业开口,小企业是弱式群体,在前面的环保督查中,就被扣上了小散乱污的帽子,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希望未来能给小企业一个公平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