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海軍的超級力量地位,為何會面臨終結?

1912年,英國皇家海軍航空隊成立並得到丘吉爾的大力支持。從她的名稱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支全新的部隊,其作戰範圍遠遠超出傳統海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海軍的超級力量地位,為何會面臨終結?

英國一戰時的飛機

與海軍主力部隊不同,她吸納了大批“局外人”,其中包括飛行員和機械師,常規海軍根據這支部隊的首字母,戲稱其代表的意思是“實際上不是一名水手”。他們的新觀念與海軍實踐的結合催生了許多新的嘗試。皇家海軍航空隊有資格宣稱他們發明了坦克、防禦戰鬥機、航空母艦和重型轟炸機,這些都將是下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武器系統。這支部隊還參與了反潛艇戰的一次決定性勝利。

飛艇與護航隊在白天和夜晚通力合作,無疑是非常有價值的偵察兵。1918年夏季,連續的飛艇和水上飛機的空中巡邏在護航的整個階段一直保持著。飛機的出現不一定能夠阻止敵人潛艇發起的進攻,但是實施進攻的潛艇,隨後的移動被追蹤下來,飛機會直接採取行動,同時指導水面艦艇進行深水炸彈攻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海軍的超級力量地位,為何會面臨終結?

對德作戰的英國艦隊

1918年皇家海軍航空隊併入英國皇家空軍時,對海軍威望產生巨大沖擊,軍種主官們花了將近20年爭吵此事,以至於英國在航空母艦的開發上遠遠落後於日本和美國。在戰爭持續的4年裡,皇家海軍也對德國實施了遙遠的封鎖。戰爭結束後,英國海軍大臣稱讚第十巡洋艦中隊:這道封鎖線從外圍將敵人壓垮。而實施這一封鎖的是不事張揚的第十巡洋艦中隊。1914—1917年間,這支中隊在奧克尼群島至冰島的灰色海域拉開800英里的封鎖線,他們攔截了數以千計的向敵軍運送救援物品的船隻!

這種說法有點誇大。戰前,德國並不是一個淨進口國,只是由於作戰前線耗盡了勞動力才導致農產品產量的下降。1918年底,德國開始崩潰,食物暴動和海軍兵變四起。11月,皇帝逃走,德國請求停戰,英國政府派出一位海軍上將羅斯林·威姆斯前往貢比涅森林參加談判。他主要關注投降和對德國艦隊的冰封,也不反對法國褔煦將軍對戰敗國的嚴酷限制。停戰協定條款的其中一條是公海艦隊的主力戰艦應當被“拘禁”,起初被送往福斯灣。它們在那裡拋錨,海軍上將貝蒂給他朋友的信中寫道:“它們將被解除武裝,在斯卡帕灣接受英國大艦隊的監護,在那裡它們將‘享受’我們曾經有過的待遇,這真是斯卡帕灣之喜。”隨後他發出了實際上將終止海軍戰爭的信號:“德國的旗幟將在星期四日落時被降下,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不會再次升起。”6個月後,德國骨幹船員在斯卡帕灣沉沒了他們的戰艦,部分殘骸保留到今天。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海軍的超級力量地位,為何會面臨終結?

與英國交戰的德國海軍

沒有人以喜悅的情緒大聲談論這場勝利,海軍在戰爭期間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沒有出現新的納爾遜,只有過於謹慎的傑利科和草率的貝蒂。沒有特拉法加大捷,只有日德蘭半島的僵局。戰前,大量經費投到海軍身上,但是很少體現在不可改變的結果上。海軍的軍官表現得死板、缺乏想象力。在另外兩個前線,也沒有太多值得一提的表現。由於錯誤的決策,英國在達達尼爾海峽兩次失利。在潛艇戰中,只是在最後出於外部壓力和廣泛使用改裝的民用船和非海軍水手才取得勝利。此外,這是自馬爾堡以來首次陸軍被看做英國主力部隊的戰爭。當海軍大部分時間停泊在斯卡帕灣時,陸軍在索姆、伊普爾和其它戰鬥中犧牲了數以萬計的士兵。

無論是否是軍事能力有限造成的結果,但在當時並不影響人們將陸軍元帥海格視為英雄。海軍沒有遭受重大挫折,它通過封鎖為聯軍的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但是它作為超級力量的時代終結了。1922年,政府接受了《華盛頓條約》,其中規定英國與美國保持相同數量的軍艦。對於從海軍退役又沒有其它退路的軍官來說這是不得不忍受的屈辱,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不應落得如此下場。德國在沒有失去任何一次主要戰役的情況下投降,同時依據沒有指出任何清晰、可被控告罪狀的《凡爾賽合約》接受懲罰,這為下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種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感到不滿意的皇家海軍,也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新的讚譽和榮光。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海軍的超級力量地位,為何會面臨終結?

簽署凡爾賽合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