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印度因为蝗灾,主动要求停火呢?

幸福地带2


抛开国与国之间的恩怨不说,又有那个国家能抵御得了自然灾害的危力,在自然面前人类都是渺小的。

粮食是立国之本,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如果印度不治理蝗灾,蝗灾演变为粮食危机对印度国内的危机会更大,所以印度宣布停火是明智之举。


小波生活


这个问题让印度非常没有面子。

想不到一个在2020年1月1日就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并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国家,会被蝗虫打得跪地求饶,而且还是向一向看不上眼的巴基斯坦低头。

虽然高调的印度一向喜欢没事瞎嚷嚷,唯恐天下不知道印度有多厉害,但这次向巴基斯坦请求停战的操作却相当低调,毕竟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不过国际社会还是第一时间看到了印度的窘况,莫迪的老脸实在是挂不住。但眼下形势比人强,为了印度的明天,认次怂也没啥不好意思。

那么,一向在南亚次大陆横冲直撞且碾压巴基斯坦的印度,为何在小小蝗虫面前无力招架呢?静夜史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虽然蝗虫小到没有质量,但却有恐怖的数量。超过3600亿只的恐怖数量,足以吃光地面上的一切庄稼农作物,其遮天蔽日的形象更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的存在。

而更要命的是,这些蝗虫绝大多数都是外来户,他们从东非高原漂洋过海,跨越千里为印度送来了恐惧。而这些不速之客最令印度恐惧的地方在于,他们吃光了几乎所有地面植物,波及至少12个主要产粮区,大部分遭受蝗灾冲击的产粮区将会遭受30%~50%损失。

虽然印度是名副其实的产粮大国且每年有大量粮食用于出口,但印度人口同样很多,虽说粮食出口可以暂缓,但本国人口总是还要吃饭的。更要命的是,为了实现第一时间向巴基斯坦挑事的目的,掌握所谓的主动权,印度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拉贾斯坦邦至少派驻了70万兵力的军警。

这些军警也许战斗力不怎么样,但绝对能吃,他们每天的粮食消耗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目。但眼下拉贾斯坦邦蝗灾严重,连居民的粮食自给都成问题,周边各个邦也因蝗灾而损失惨重,如何挤出粮食供给70万大军的吃饭问题?

而70万军警为了挑事,必须保持充足的体力和营养,这又意味着他们需要的粮食数目必然更加庞大。

所以在缺少粮食的情况下,70多万军警第一时间将口粮降到了最低标准,首先导致了战斗力的直线下降。虽然巴基斯坦国力不如印度,仅在对面驻扎了20多万人,且同样受到蝗灾影响,但如果真的趁着印度军队饿扁的机会杀过来,印度必然要一败涂地。

而且,即便战败被俘到巴基斯坦也吃不上一口饱饭,于是眼看印度大军饿得两眼发慌,莫迪政府当机立断:求和!

印度的大意是:鉴于大家都被蝗灾折腾得够呛,我们就不要打了,先打蝗虫再说吧!于是南亚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那么,明明是巴基斯坦远不如印度,为何是“强大”的印度先求和呢?这不仅是没有面子的问题,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但仔细一想莫迪的操作确实也有很多道理,因为:

首先,印度比巴基斯坦发达。

就像同样是面对战争,中产之家损失永远比无产阶级惨重一样,因为无产阶级本就一无所有,遭灾了也无所谓,而中产阶级则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印度在面对蝗灾威胁时,自然比巴基斯坦更为紧张,其损失无疑也更加惨重。

其次,蝗灾或将横扫印度。

由于地理位置比巴基斯坦更靠东,所以印度相当紧张。

虽然蝗虫基本出现在地表植被覆盖率小于50%且土壤湿度在10%~20%的区域,但盛行热带季风气候的印度此时正值干季,这无疑给了蝗虫横穿南亚次大陆的机会,而这无疑将对印度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灾难。

虽然自诩为超级大国,但由于从未进行惨烈的革命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印度建国以来尽管雄心勃勃,但经济发展始终力不从心。

虽然坐拥超过1.7亿公顷的耕地,稳居世界第二,但因为印度始终未能建立起全面而强大的工业体系,使得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始终流于表面,尤其是化肥产量严重不足,这使得印度的单位粮食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这样的情况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印度农业抵抗天灾的能力相当薄弱,一旦出现蝗灾这样的灾害必然损失惨重。

所以面对东非蝗灾,印度绝对比巴基斯坦更加紧张,这不仅仅是因为70多万军警没饭吃,进而打不过巴基斯坦的问题。更是因为此次蝗灾会让印度农业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甚至会影响莫迪政府的统治基础。

而更令印度绝望的是,根据国际粮农组织的估计,此次蝗虫在到来印度之前,已经在东非完成产卵,这意味着随后第二、三代蝗虫也将按照同样的路线再次造访印度。

因为巴基斯坦东北西南狭长的国土形状,根本就无力拒蝗虫于国门之外,所以这意味着印度将毫无意外地再度成为蝗虫的乐园。

再加上印度历来素食不吃蝗虫,且工业水平低下无力彻底灭蝗,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国际支持,印度打不过蝗虫。就像62年尼赫鲁拉下老脸求助肯尼迪帮助自己一样,莫迪会不会拉下老脸向美俄求助,似乎没有什么悬念。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天天就是有一些自媒体,为了骗流量,将一些不同的新闻素材强行拼凑到一块,整出一些乌七八糟的文章来恶心人。

最近侵袭印巴、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的蝗虫灾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次蝗灾的规模和范围非常大,所侵袭的地区都是一些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条件不好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本身本身自然条件欠佳又高度依赖农业,蝗灾可能会导致,区域范围内的农作物绝收,进而引发大规模的饥荒和人道主义危机,甚至国家的之间的冲突。

(巴总理伊姆兰·汗呼吁民众吃“蝗虫”这一传统美食)

印巴两国的蝗灾引人关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规模很大(估计大约这3600亿只),而且还在于双方之间在共同应对这次蝗灾过程中所进行的合作,要知道去年的今天印巴之间关系因为“2.14克什米尔普尔瓦马恐怖袭击案”而异常紧张,这次巴基斯坦支持的克什米尔分离主义者制造的恐怖袭击造成印度中央预备警察部队42人死亡。双方后来爆发了自1999年卡吉尔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相互派出空军和地面活力。在去年八月莫迪政府推动宪法变更,取消了克什米尔自治地位,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互相降低外交关系,撤回了各自的高级专员(大使)。

(印巴对峙)

虽然双方剑拔弩张,但是自去年6月开始出现蝗灾到现在已经举行了五次会议来交流信息,协商应对措施,联合治蝗。其实这种低政治问题方面的合作并没有什么令人感到意外的。对于这种涉及全球治理的跨国灾害不是单一一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巴基斯坦治不好,印度治好了也没用,反之亦然。人有国籍,蝗虫可没有国籍,而且入境不也需要护照。现在巴基斯坦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因为每年干燥的春季季风就要到来,其将波及东非,阿拉伯半岛南端以及伊朗,干燥的环境这意味着虫卵的大规模孵化。所以巴基斯坦在二月初便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来灭蝗。相对而言印度情况要轻一些,但是其非常关心巴基斯坦情况,如果控制不好,那么意味着6月大规模侵袭。

(蝗虫轨迹)

治蝗归治蝗,主权纷争归主权纷争,两者联系不是很大。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上周五访问了巴基斯坦,在与巴总理伊姆兰·汗会晤时,间接表达了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对印度对印控克什米尔的管理提出了“温和批评”,称导致地区局势不断恶化。不仅如此在双方会晤后所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还着重提到了克什米尔问题。这让印度十分不满,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拉韦什·库马尔随即发表声明,呼吁土耳其认清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主义对印度构成威胁现实情况,而克什米尔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切勿干涉印度内政。

(埃尔多安与伊姆兰汗会谈)

目前印巴之间并无大规模武装冲突,这并非是因为闹蝗虫,而是因为“暴风雨后的平静恢复期”。因为双方都清楚在经历去年的一系列变故之下,任何一方的不明智的举动都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而这对谁都没有任何好处。

(印巴)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今年巴基斯坦由于遭遇严重的蝗灾,在2月2日巴基斯坦总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巴议会也通过了《抗击蝗虫国家行动计划》。作为巴基斯坦的领国印度,同样遭受蝗灾的袭击,印度西部多个邦的农业遭受重大损失。

这次蝗灾由非洲沙漠蝗造成的,沙漠蝗是一种迁徙蝗虫,2019年2月份从非洲之角沿着也门、阿曼等地区,迁徙到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然后在该地区经过大量的繁殖,才引爆了印巴两国大规模的蝗灾。

一个蝗虫每天可以吃与自己体重相当的食物,根据科学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平方公里的蝗虫在巴基斯坦每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如果蝗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巴基斯坦粮食产量将会大幅减产,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巴基斯坦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与巴基斯坦相邻的印度西部地区也是印度重要的产量区,这里同样遭受了沙漠蝗的袭击。印度官方数据指出,有4000亿只蝗虫给拉贾斯坦邦超过20万公顷的农田造成严重损失,而且超过40万亩良田受到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粮食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印度由于军事对峙,印度在拉贾斯坦邦部署了70万人的军队,这些军队的军粮此前都是由拉贾斯坦邦来供应。现在该地区的农作物因为遭受蝗灾而减产,这使印度军队的军粮失去了保障。所以印度寻求同巴基斯坦停火,以共同对付这场蝗灾,将农业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这场大规模的蝗灾给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缓和局势的机会,两国可以共同合作来对付蝗灾。


铭苏先生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全球各地发生了非常奇怪的事情。这里想讨论一下亚洲和非洲贪婪地吃庄稼的大群蝗虫。 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遭到大量蝗虫的入侵,两国农业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印度媒体称这次蝗虫入侵是“六十多年来最糟糕的”,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的部分地区正处于大量蝗虫的致命入侵,让那里的农民陷入困境。 印度拉贾斯坦邦西部10个地区约360万公顷的农作物已经被蝗虫破坏。



蝗虫预警组织说,目前的攻击浪潮是由从巴基斯坦飞来的粉红色蝗虫造成的。尽管印度的情况很糟糕,但事实是非洲的情况更糟。肆虐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沙漠蝗虫现在正涌入印度和巴基斯坦。联合国警告说,降落在的沙漠蝗虫数量将会“显著且极其危险”,印巴两国政府正努力在蝗虫威胁粮食生产地区之前遏制这一威胁。



印度和巴基斯坦不久前正在交火。 巴基斯坦外交部周六召见了印度高级委员会的一名高级外交官,表达了巴基斯坦对印度占领军2月14日在内扎菲尔区和拉克希克里区控制线一带违反停火协议的强烈抗议。 根据巴基斯坦的一份声明,由于印度占领军不分青红皂白和无端的射击,一名无辜的未成年平民受了重伤。 巴基斯坦敦促印度方面尊重2003年停火谅解;调查这些和其他违反停火事件;指示印度军队在文字和精神上尊重停火,维护控制线和边界的和平。


声明还说,印度军队沿着控制线和工作边界一直在用炮火、大口径迫击炮和自动武器袭击平民居住区,这种情况仍在继续。 自2017年印度部队违反停火1970次以来,印度违反停火行为史无前例地升级。今年以来,印度已经违反了287次停火协议。


印度目前国内面临蝗灾、新冠病毒等内忧,再加上与巴基斯坦冲突这一外患,印度也会吃不消,边界问题短时间解决不了,而国内蝗灾、新冠病毒却迫在眉睫,印度不得不停火,和巴基斯坦合作解决面临的蝗灾。大规模武装冲突,对谁都没有好处。现在印巴把焦点放在了抵抗蝗灾上,所以双方都不想再发生冲突。目前印巴两国都派遣飞机到边境喷洒强力杀虫剂控制蝗灾了。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关于克什米尔的争端由来已久,莫迪企图将整个克什米尔纳入印度版图,却不曾想被小小的,看不起眼的蝗虫打断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印度和巴基斯坦遭遇的蝗灾,已经给两国造成巨大损失,救灾是两国的首要任务。



为了吞并整个克什米尔地区,印度调集70多万军队,各类武器装备源源不断运往西北边境地区,全面战争一触即发,在印度的巨大威胁之下,巴基斯坦甚至考虑过使用核武器,2019年2月,肯尼亚蝗虫数量突然增加了6400万倍,并且开始向周边的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蔓延,各国粮食被吃光之后,蝗虫向北飞过红海和亚丁湾,来到巴基斯坦和印度。

此次蝗灾是巴基斯坦自1993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巴基斯坦不得不进入紧急状态,民众纷纷走到田地里驱赶蝗虫,印度西北地区的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深受其害,37万公顷农田的农作物毁于一旦。



由于西北地区的农田遭受蝗灾,西北各邦已经没有能力供应70多万大军的粮食,如果从后方调集军粮,无疑会增加后勤补给的难度,如果此时向巴基斯坦发动进攻,印度会有趁火打劫的嫌疑,而且蝗虫吃光巴基斯坦的粮食,将会大举进入印度,印度受灾的也将不仅仅是西北地区,而是全国。


受到蝗灾影响,印度粮食产量将会降低30%~50%,未来一到两年恐怕都缓不过来,不适宜发动战争,印度不得不有所考虑,新冠肺炎爆发后,印度南部地区3000人被隔离,另有3000人被进行医学观察,如果疫情在印度扩散,印度国力将会大幅度下降,短期内不会再次考虑克什米尔问题。

如果真的是蝗灾让印度放弃了进攻克什米尔的想法,蝗灾也算是立功了,因为蝗灾最多只能造成粮食减产,而战争的结果却无法预料,万一使用核武器,后果不堪设想。


视野新观



蝗虫来袭,庄稼遭殃,社会动荡,赖以生存的口粮都没了,还打什么仗?与此相比,生命显然比在边境搞摩擦挑衅更重要,所以印度总理莫迪匆匆撤回本国大军,动用全部力量对付这群遮天蔽日的“饿狼”。


印度去年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变为两个中央直辖市之后,引起该地区民众强烈反对,之后印度政府又出台了限制穆斯林成为印度合法公民的带有宗教歧视性法案,更导致该地区动荡不安,印度单方面改变现状,理所当然引起巴基斯坦不满,去年11月份开始,两国军队一直在边境交火不断,相互炮击,各有死伤,印度总理莫迪为了震慑巴基斯坦,在两国相邻的拉贾斯坦邦,屯集重兵达70万,巴基斯坦毫不示弱,也派驻兵力怒目相向。

但是随着总数约为3600亿只的蝗虫大军越过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入侵”印度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印度政府措手不及,这群恶魔所过之处,青草植物片甲不留,庄稼颗粒无收,到现在为止,蝗虫总量突破4000亿,印度38万公顷面临绝收,蝗虫大军每天要吞食4万人的口粮,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向中央告急,印度农业专家预测,今年蝗灾将造成大约印度50%的粮食减产,这对于一个13.5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整个印度社会惶惶不安,形势如此危急,莫迪如何还心情与巴基斯坦打仗呢?自救要紧!

巴基斯坦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虫害,信德和旁遮普两个省农作物已受到极大损失,巴总理伊姆兰.汗在2月2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发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应对这场特大自然灾害。

形势所逼,印度总理在近日突然主动向巴基斯坦喊话“咱们别打了”,他的意思很明确“咱们需要共同应对蝗灾”,打仗的事先放一放再说。老辣的莫迪处境很困难,70万大军的后勤供应,每天吃喝拉撒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今年粮食欠收可真要了他的老命,因此必须向巴方妥协,腾出手来解决国内农业面临的灾害,但是他又怕巴基斯坦趁机攻打他的边境,所以不得不低调求和,希望双方罢手,共同应对眼前大事。


而作为弱势一方的巴基斯坦在于印度争斗中,终处于防守地位,从不主动进攻。现在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正忙于指挥国内灭蝗,根本没心思打仗,也无暇顾及莫迪的动作。蝗虫,在两国边境地区疯狂吞食植物,取代了以前隆隆炮声和屡屡出现的流血牺牲。


梦里青山1


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在大自然带来的灾难面前,放下争端,共同面对,是明智之举。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共同家园,在危及生存的环境问题上,人类必须团结一致,互相支援。

灾难频发,人类需要反思

近期以来的大火、蝗灾、流感、肺炎等灾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警告!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

反对冲突,呼吁世界和平

借此机会,能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真朴轩主人


估计印度人自己都没想过,会因为一群蝗虫被迫向巴基斯坦“委曲求全”。非洲蝗灾爆发之后,一直在向东蔓延,蝗虫群已经“跨洲跨洋”进入了印度境内。印度学者初步预测,如果蝗灾得不到控制,那么印度今年粮食产量将下降30%-50%。


印度目前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拉贾斯坦邦,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局表示,目前已经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而该邦恰好驻扎着70万军队。据多方媒体报道,印度驻军因面临军粮被吃光的危险被迫撤兵。拉贾斯坦邦是印度军队驻扎数量最多的邦,而刚好又位于西部边境,与巴基斯坦接壤。

说到这里,就能够反映出印度政府为何主动要求停火了:第一,克什米尔地区局势复杂,印度驻扎了大量军队,现在后方军粮面临被蝗虫吞噬的危险,所以失去了后勤保障;第二,克什米尔地区的老百姓普遍倾向于巴基斯坦,而当地的武装组织也多次与印度驻军发生冲突,现在后方的70万大军撤走,失去了对克什米尔地区的威慑力,如果此时印巴发生冲突,印度讨不了好。

当然,印度之所以愿意停火,也是因为巴基斯坦同样受到蝗灾的冲击,而且形势比印度更严峻,如果蝗灾继续肆虐,巴基斯坦可能面临颗粒无收的风险,目前巴基斯坦已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所以也不愿意继续把心思放在和印度叫板上。现在双方都把焦点聚集在了抵抗蝗灾上,所以双方都不想发生冲突。现在印巴两国的飞机都在边境频繁活动,不过不是战斗力,而是喷洒强力杀虫剂的农用飞机。


国际视角浅说


“人必胜天”只是励志口号;人类在大自然面前难改渺小!印尼、日本海啸、台风照样使“世界大佬”美国蔫巴弯腰。印度主动提出“领土事小、蝗灾重要”进一步折射出大自然是一切生命主宰,人类无循可逃!只有以智慧抗挣!


印度的侵略野心众所周知:“印度洋”就因有印象俩字,就成了印度的海洋!并不惜与美国武力对待;锡金、不丹靠近印度就被吞并,尼泊尔、马尔代夫也欲染指;印巴克什米尔的不毛之地也应是印度的,不惜与巴大打出手。

然而就这么个牛逼哄哄的国家面对蝗灾,竟主动折腰,蝗虫的威力竟比联合国还大,让世人叹服!


蝗灾所过处,食物片甲难留。4000亿只蝗虫一天快速食量,抵5万人口用粮!而且是快速繁殖,20天从卵长为成虫,一雌虫一次60~120个卵。这种损害速度、繁殖速度可以称无敌。

军队也是人,武器只是战力的一部分,真正的战力是粮食。古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武器再好,人饿死了,有个毬用!战争是打后勤,后勤重要的是口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今主供印巴边境70万印军口粮的拉贾斯坦邦粮食俱毁,已全面告急。莫迪再不撤军,让70万军队在鸟不拉屎的荒无人烟地方等着饿死?

再说蝗灾是“掠夺式前进”而非静止。这货一天前出150公里,边前进边产后代,印度再不灭蝗,则有“灭国之险”。

这可不是玩笑:如今美国想永坐霸主位,恨不得将所有国家肢解,永不翻身,永难对美形成威胁。这个莫迪比谁都懂。还不提曾经的宗主国英国,玩“趁你病要你命”手法过于纯熟。

这不是危言耸听:天灾必伴人祸。人无食弱者死,死者起瘟疫,再来个爆发,想想都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