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大科学家是民科出身?

JJ-魅力值Ax小豪


民科与科学一点边都沾不上,民科是科学史学家和科普界给打着科学旗号胡说八道的人定义的一个贬义词,与大仙和神鬼玄说并列。

但民科这个称呼迷惑了很多吃瓜群众,叫得似乎有点不伦不类鱼目混珠。其实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反复强调过,民科不是民间科学家的简称,也不是民间爱好科学、具有科学精神进行发明创造的人士,这些人是值得尊敬的,不在民科之列。

世界科学史研究者早就给民科画了一张像:民科是独立于科学共同体之外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打着科学研究的招牌,从不尊重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用实验和证据说话,只靠说大话空话就幻想着解决一个重大科学问题,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甚至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他们一般都具有精神病患者的“妄人”特征,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妄言”谎言中,坚信不疑。

所以鉴别民科的根本方法,就是他们承认不承认科学的方法,是否愿意用证据说话,愿意不愿意让别人验证他们的“理论”。

说穿了,民科就是反智反科学的群体,用臆想谎言和谣言说事,动辄站队煽情,鼓动民意。

他们从来也不相信科学,又不愿学习,对已经在科学界达成广泛共识的伟大科学理论,比如相对论、进化论、量子力学从来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却肆意贬损。

他们缺乏起码的专业素养,只凭着吃饭拉屎的日常生活逻辑,胡乱解释这个世界,就企图创造一个伟大的理论,还扬言要取得国际科学大奖。

这些民科创造的所谓“理论”,从来也不敢或者很忌惮拿到科学界,用被世界科学界公认的科学方法去检验验证,因此他们的“理论”只能停留在自己虚幻的想象中,或者欺骗一堆具有同样思维意识的吃瓜群众。

科学一出生,就是要在光天化日之下暴晒的,要经得起任何人的质疑和重复验证。

只要有一个人是用公认的科学方法证明某个科学发现或者理论有误,就是证伪,这个科学事物就不再是科学正确的。不管是牛顿的万有引力,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如此。

这种质疑当然也不能排除“民科”去做,但他们之所以成为“民科”,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也不用科学方法和证据,他们甚至对所反对的理论一窍不通,只凭想象和胡说八道,以为就能够推翻一个被科学界无数次证明了的理论,所以科学界只能对他们的质疑嗤之以鼻,和他们交流只会浪费科学家们的宝贵时光。

民科是一种方法和思维,是他们的行为模式决定的,符合上面所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就是民科,而不由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决定。

民科在官方、官科和民间都有存在,因此民科的对应词不是什么“官科”,而是科学。所以民科就是反智反科学的代名词。

有些知名人士和曾经有过成就的科学家,他们本来就是“官方”或“官科”,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民科那一套,都可能堕落为民科。

如个别名人在与科学家辩论时,采用诡辩方式,转移话题,玩弄语言游戏,弄得只讲专业的科学家张口结舌,从而达到贬损科学,哗众取宠的目的,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民科。

还有个别科学家到了晚年皈依神学,把科学往神学上瞎扯,被科学界所唾弃。

也有一些打着博士、科学家旗号的“官科”,实验造假,数据造假,毫无依据或制造谣言反对科学事物,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学者或科学家,而是宣传伪科学的民科。

也有一些科学机构,参与到一些反科学伪科学活动中,这种由于领导人或者主持专家的素养低下而导致的历史笑话,常有发生。比如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气功热和特异功能神话,就是某些领导和个别顶着著名科学家旗号的人力挺泛滥起来的,这就是官科堕落成民科的典型。

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并不是供职于专业的科学机构或者学府,通过自己的钻研和探索,取得了很高成就,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这与民科完全不搭架。

中国的华罗庚,美国的爱迪生等等,都是自我刻苦成长的典型。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时候还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这些人都具有坚定的科学精神,笃信坚持科学方法,才取得成就的,是正儿八经的科学家,与民科一点边都不粘。

在这里再说一句,民科不民科并不是以体制内外、官方民间来划分的,而是以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区分的。这个社会除了那些“发明理论”的民科,还有很多具有这种思维的跟风者,现在科普界把这类人通归于民科或者民科思维的范畴。

至于“民科”这个名字取得对不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时空通讯也无法左右,在这里只是做一区分,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欢迎共同探讨。


时空通讯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民科的定义

贬义性民科是持有反科学态度的人群,即在没有做到大量熟悉某领域既有术语及概念体系,没有大量调研某领域现有学术成果的前提下,脱离实际资料仅凭空想就推出一个观点。

并且该观点或与已知科学事实相反,或是无法提供可佐证其观点的线索。

这类民科一般会将自己臆测的观点奉为真理,一旦他们的理论无法通过主流学界的评议,就会刻意将自己打造为受迫害的“哥白尼”形象,从而有了恶意攻击科学共同体的底气。

褒义性民科指的是那些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为了科学而努力奋斗,并且做出成果来的一些民间科学家。

上面的这个定义很重要,民科不是只会哗众取宠,骗人钱财的郭英森,庞青年之流。

其实在科学史上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都是民科出身。

被誉为民科鼻祖的是费马,就是那个费马大定理的费马

费马本职是做律师,业余时间研究数学,虽然在数学上他只是利用业余时间,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在数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费马在研究丢番图的方程过程中,得出了许多重要的数论成果,比如费马大定理。费马与帕斯卡一同创立了概率论这个重要经典的数学分支。费马与笛卡尔一同建立了解析坐标系,同为解析几何创始人。费马也是微积分的先驱,费马早已牛顿之前就得到过一系列求极值,或者曲线长度面积等的特殊方法。事实上,这上述的每一项都可以让费马名垂千史。费马生前却没有发表过任何数学方面的论文,他大概就是觉得数学有意思,所以就琢磨了。因为如此不朽的成果,费马也被誉为17世纪业余数学家之王,事实上,除了牛顿等几个宗师一类的数学家以外,没有人比他的成就还高了。

法拉第,现代电磁理论的奠基人

可以说,法拉第就是电磁学。他只念过小学,但是他勤奋好学,一次次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对待实验的态度更是让人敬佩。法拉第成为了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终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迎来了一生最光辉的时刻,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久之后,他发明了圆盘发电机,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电机。

但凡学过电学的都知道,电磁学里最伟大的公式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区区几个公式就可以解释宇宙的一切电磁现象,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其实这些公式本应该是法拉第的成果,然而,法拉第的数学功底比较薄弱,虽然实验做得很精细,但是他没有能力用数学语言把这些现象总结起来。直到后来麦克斯韦,这位正统科班出身,数学功底极强的科学家出现,概括得出了这组公式。不得不说,这是法拉第一生的遗憾。

华罗庚,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无论是在数学成就,还是在教书育人上,华老都是典范。然而华老一辈子的最高文凭只是初中。但是,华罗庚聪明好学,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如饥似渴地学习数学知识,很快就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二十多岁就成为教授。华老是民科出身,这不假,但是谁敢说华老是民科?

民科,你可以理论知识不足,可以受教育不多,但是一定要保持学习,虚心求教。最重要的一定要有对于科学充满敬畏的心,而不是总抱有怀才不遇的心态抵制科学共同体!


科学认识论


回答你的问题前,我不由得回想其初次阅读一些科学著作的经历,我这个人喜欢刨根问底,不仅阅读这些著作,而且喜欢读一些这些科学家所出的时代的历史知识。

于是,就知道了这些科学家,在当时并不那么高大上。

于是在回答你的问题时,也想到了这些科学家在当时处境是多么艰难。甚至有一位科学探索者的一生都住在一个大水桶里四处漂泊流浪,有些甚至冒着杀头危险提出这些理论的吗?

你知道布鲁诺是怎么死的?你知道皇家科学院或者是皇家学院的皇是指什么?

你知道直到如今,西方许多国家总统就职宣誓手按在一部什么书上?

你知道我要举例这些科学家信仰什么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你读过吗,你根本想不到的是开篇就是向教皇忏悔和致敬?康德牛顿的著作你读过吗?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你读过吗?近代还有,你读过波尔的量子论吗?爱因斯坦的著作,甚至是霍金的著作?你知道他们在其著作中所说的神或者是上帝是指什么?

由于中世纪的教会统治,使得西方国家的社会体制往往是政教合一,甚至至今依然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你知道吗?

自然科学包括科学技术,都是许许多多探索者创造者在艰难曲折而又危险的黑暗中摸索前行着,许多都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今天的人类进步,这些你知道吗?

如果你知道了,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郑继文1


没有任何一个大科学家是民科出身。一个热衷于做实验而不是空想,对验证态度报之以十二万分真诚的人,他怎么会是民科?

要纠正一下某些人错误的认知。民科≠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民间科学发明家,民科≠民间科学家。民科的实质,就是玄学妄想家扮演为民间科学家。即:民科=玄学自诩家。

此外,民科≠没有文化和学历。少部分高级知识分子,由于喜欢在专业领域以外异想天开,同样是一位民科。比如,上世纪一位让人尊敬的火箭运载专家,他在亩产十万斤,气功,人体特异功能方面频频发表不实言论,严重误导了社会大众。从本质上说,他是严重缺乏科学精神,或者说,他根本不懂科学,他就是一位民科。

还有一位教授,高居中科院院士,还是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的校长,结果他到处鼓吹量子佛学和量子针灸。从他对量子力学的描述来看,他完全属于生搬硬套,联想“丰富”,属于该学科的“门外汉”。很难说这个院士有什么严肃的科学精神。他离开了他的专业领域,一样是民科。



没有了科学精神,加上喜欢妄想和胡乱解释,就容易成为民科。

那么,民科能不能成为一位顶级科学家呢?需要做以下两点:

第一,民科在他胡乱解释的领域内,如果不接受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永无进步可能。

第二,当民科先放弃做一个民科,回归原专业领域。


怀疑探索者


按照现在关于民科的定义,从古至今历史上就没有民科出身的科学家,能被称之为科学家的都不是民科。民科与科学家处于对立面。

在早期民科就是指民间科学家,指一群游离在官方体制之外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其主要工作并不是长期进行科学研究,而是业余爱好。

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官方科研机构是古埃及的托勒密国王建立的亚历山大科学院,成立于公元前300年左右,阿基米德以及欧几里得等人都在这边工作过。

(阿基米德与欧几里得)

一个人一生要经历许多阶段,专职与业余也要分时间段。比如爱因斯坦在早期就属于业余科学家,后来成名之后就进入大学或者研究院工作,这就算专职了。此外,比如大数学家费马的主要职业就是律师,数学只是业余爱好,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是一名伟大的数学家这个身份。

经过时间的演变,现在民科一词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意义,由中性词变成了贬义词。现如今民科指一类反智反科学的人群,这一类人群凭借着臆测整天传播各种伪科学言论。他们不是民间科学家,也不是民间科学爱好者。许多吃瓜群众就是没有搞清民科的定义,才会误认为爱因斯坦也是民科。

有没有出科研成果与是不是民科并没有关系。民科与学历的高低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事实表明,许多民科往往都是低文化人群,根本不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

某些科学家年龄大了脑子不清楚,在不经意间也会沦为民科。比如朱时清院士,年轻时也在化学方面为我国做出了贡献,但在后期吹捧的“量子佛学”,就是伪科学。受人尊敬的航天专家钱老,晚年在气功、特异功能等非自身专业领域方面发表不实言论,那时的他也算作民科。


科学家是对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在某些科学领域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的一种敬称。只有具备专业科研能力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科学家。

凡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普通人,并且热爱科学,我们都可以将其称之为科学爱好者。许多自诩为民间科学家的人,其实就是科学爱好者。

科学研究本就不应该有官方与民间之分,科学家也没有,只有专业有与非专业之分。自身能力不足,非要搞跨界,平时研究生物的总是对物理指指点点,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这种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讨论注定徒劳无功。自身能力不行,给再好的装备,也很难成为王者。

有些民科精神有问题,整天活在想象中。在当代,连高等数学与基础科学都没搞懂,就幻想着做出伟大的成就,这有可能吗?要是科学研究这么简单,那还读什么博士?上什么大学?


对民科,我用三个字来概括:假、大、空。假是指传播虚假科学甚至谣言,有些民科甚至还自创理论,却无法自证其实;大是指盲目自大,不接受批评,不认真学习;空是指整天幻想,不做实验,不考虑客观实际,依靠想象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

如果不相信,随便了解一下那些民科的言行就能知道个大概。一些物理民科,由于自身能力有限,知识水平还停留在牛顿时代,却敢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个现代物理学的支柱大放厥词,号称要推翻它们。证据呢?有完善的理论吗?


虽然作用不大,但还想再次奉劝一下,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要总想着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还是安心学习吧!

大家怎么看?


科学探索菌


首先,要弄清楚民科的定义是什么,如今网络上对民科的定义早已经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完全沦为一种贬义词,指的是不通过学习仅凭自己的妄想就想推翻主流科学理论的“妄人科学家”!

民科的意思一开始很简单,指的是体制外的民间科学家,是一个中性词。但如今提到民科,完全变味了,经常被用来讽刺一个人!

从这点上来讲,没有任何一个大科学家是民科,民科与科学有本质的区别,科学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任何的想象和猜测也都是有理论根据的!

有人说早期的爱因斯坦就是民科,这是对爱因斯坦完全的不了解,有些人只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刚发表是并不被认可,但不知道爱因斯坦在发表相对论之前就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具有很强的数学和物理学功底!

而民科呢?仅仅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拒绝任何专业性的批评和评论。评判一个人是不是民科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他是否具有“用事实和证据来说话”的精神,而不是陷入空想不能自拔!

所以,民科可以是任何人,与学历没有必然关系,博士和大学教授也可能是民科,说白了民科反应的更多的是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最典型的民科思想就是那些整天幻想着“永动机”的人!


宇宙探索


爱因斯坦,他发表相对论的时候还是专利局的三级审查员


尭2016


很多时候民科在我们眼里是贬义词存在的,可是我觉得本身就应该对民科有明确定义再来分析。

首先要强调的是民科的说法其实只在国内存在,而且早期和后期的定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早期的民科定义是:我国体制外、非官方的民间科学家,后延伸为泛指所研究课题不属于自己所学专业领域或在所研究领域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

而按照这个定义,能够让我们想起民科出身的大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

当时爱因斯坦在瑞士的伯尔尼市的一家专利局做一个助理鉴定员,从事电磁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每天要工作8个小时,工作很繁重,只有下班和周日才有时间思考理论物理问题。此时他虽然已经从苏黎世理工学毕业,但是还没有资格当职业科学家,因为那得有博士学位。那时爱因斯坦顶多只能算是个科学业余爱好者,而且也是个“三无”民科: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专门的时间搞科研,所以只能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些“思想实验”来提出自己的假说。


1905年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成就最辉煌的一年,当时他只有25岁,这是他在专利局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此时还是一个三级小职员。他对科学的最重要贡献都是这一年做出来的,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光量子理论,间接证明了原子的存在,解释了布朗运动,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时空概念,并提出了科学上最著名的质能方程:E = mc2。没有这一年的成就,爱因斯坦就可能在专利局长期工作下去。

更重要的是,即使爱因斯坦做出了这些重要成就,如果没有重要的人物发现爱因斯坦所提理论的价值,他也很可能被淹没了,而以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终其一生。爱因斯坦的伯乐就是当时欧洲理论物理学界的巨擘——普朗克,可以这样说,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普朗克发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利用在专利局工作的业余时间连写了3篇论文,送给《物理学纪事》刊物发表,负责理论物理审稿的就是普朗克。假如普朗克一看这位作者的背景,就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所说的都是些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理论假说,因而看不上爱因斯坦的文章,甚至不看一眼就把爱因斯坦的这些文章扔到废纸篓里,那么很可能就没有人知道相对论这回事。普朗克不仅连续发表了这位专利局小职员的文章,而且还专门做演讲宣传爱因斯坦的理论。尔后普朗克又多次与这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通信交流,并说要到伯尼尔的专利局去看望爱因斯坦。这不仅对年轻的爱因斯坦是莫大的鼓励,而且给予了这位年轻人极大的信心投身科学。普朗克对“民科”的做法值得今日位居高位的科学家或者院士们借鉴。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法拉第和焦耳身上。

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法拉第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在哥哥的资助下,他有幸参加了学者塔特姆领导的青年科学组织--伦敦城哲学会。通过一些活动,他初步掌握了物理、化学、天文、地质、气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法拉第的好学精神感动了一位书店的老主顾,在他的帮助下,法拉第有幸聆听了著名化学家汉弗莱·戴维的演讲。他把演讲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并整理清楚,回去和朋友们认真讨论研究。他还把整理好的演讲记录送给戴维,并且附信,表明自己愿意献身科学事业。结果他如愿以偿。20岁做上了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法拉第开始了他的科学生涯。戴维虽然在科学上有许多了不起的贡献,但他说,我对科学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法拉第。


法拉第勤奋好学,工作努力,很受戴维器重。1813年10月,他随戴维到欧洲大陆国家考察,他的公开身份是仆人,但他不计较地位,也毫不自卑,而把这次考察当做学习的好机会。他见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参加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还学会了法语和意大利语。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1815年5月法拉第回到皇家研究所,并且在戴维指导下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几项化学研究成果。1816年法拉第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从1818年起他和J·斯托达特合作研究合金钢,首创了金相分析方法。1820年他用取代反应制得六氯乙烷和四氯乙烯。1821年任皇家学院实验室总监。1823年他发现了氯气和其他气体的液化方法。1824年1月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2月接替戴维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同年发现苯。

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项重大的电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了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很显然,法拉第获得众多成就的时候确实也没有获得现代博士学位相当的资历,因此要说其是民科也合理。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日—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焦耳自幼跟随父亲参加酿酒劳动,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青年时期,在别人的介绍下,焦耳认识了著名的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给予了焦耳热情的教导,教给了他数学、哲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为焦耳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道尔顿教会了焦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方法,激发了焦耳对化学和物理的兴趣,并在他的鼓励下决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834年,16岁的焦耳和他的哥哥本杰明被送到曼彻斯特文学与哲学学会(Manchester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Society)的道尔顿的门下学习。 焦耳兄弟俩跟随道尔顿学习了两年算术和几何。后来道尔顿因中风而退休。但是跟随道尔顿的这段经历影响了焦耳的一生。焦耳后来又受约翰·戴维斯(John Davies (lecturer))指导。焦耳兄弟俩对电学非常着迷,曾经实验过相互电击,还拿家里的仆人们做过实验。

焦耳在受道尔顿指导期间,于1835年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就读。毕业后开始参加经营自家的啤酒厂,直到1854年卖出啤酒厂,他在经营上都一直很活跃。 科学开始只是焦耳的一个爱好,直到后来他开始研究用新发明的电动机来替换啤酒厂的蒸汽机的可行性。

1838年,他的第一篇关于电学的科学论文被发表在《电学年鉴》(Annals of Electricity)上。这份学术期刊是由戴维斯的同事威廉·斯特金(William Sturgeon)创办和主持的。

1840年,他得出了焦耳定律的公式, 本来准备让皇家学会大吃一惊的,可后来发现自己被仅仅当作乡下的业余爱好者。当斯特金在1840年搬到曼彻斯特后,他和焦耳成为了这个城市知识分子的核心。他俩同感,科学和神学应该并且可能整合在一起。焦耳开始在斯特金的皇家维多利亚实践科学讲座(Royal Victoria Gallery of Practical Science)上开办讲座。

1850年,焦耳凭借他在物理学上作出的重要贡献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三十二岁,两年后他接受了皇家勋章。许多外国科学院也给予他很高的荣誉。虽然焦耳不停地进行着他的实验测量工作,遗憾的是,他的科学创造性,特别是在物理概念方面的创造性,过早地就减少了。

还有一位大神级别的民科,那就是费马

皮埃尔·德·费马(1601年8月17日--1665年1月12日),法国律师和业余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不比职业数学家差,他似乎对数论最有兴趣,亦对现代微积分的建立有所贡献。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之所以称业余,是由于皮耶·德·费马具有律师的全职工作。根据法文实际发音并参考英文发音,他的姓氏也常译为“费尔玛”(注意“玛”字)。费马最后定理在中国习惯称为费马大定理,西方数学界原名“最后”的意思是:其它猜想都证实了,这是最后一个。著名的数学史学家贝尔(E. T. Bell)在20世纪初所撰写的著作中,称皮耶·德·费马为”业余数学家之王“。贝尔深信,费马比皮耶·德·费马同时代的大多数专业数学家更有成就。17世纪是杰出数学家活跃的世纪,而贝尔认为费马是17世纪数学家中最多产的明星。


而我们国内的民科级大科学家可以想到的就是华罗庚了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 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1922年,12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中,王维克老师发现其数学才能,并尽力予以培养。

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退学回家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虽然这些大科学家很符合民科定义,可是我们要看到一点,他们对于知识的积累是很勤奋的,基于扎实的基础做出来的学问才是他们成为大科学家的根本。

而且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给民科站台,而是根据民科定义进行分析,很显然,早期民科定义是在于资历,这些大科学家们可能没有获得相对应学识的资历,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最终做出举世瞩目的成绩。



后期民科定义就属于贬义词了,科学史学者田松为曾为民科专门制定了一个定义,即:“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其中,“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是“民科”与另一个群体“业余科学爱好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这类民科其实东西方都存在,西方习惯称之为“科学妄想家”。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给西方的科学妄想家画过像,归纳出他们作为妄想狂的5个特点:

1,他们认为自己是天才;

2,他们认为和他研究同一问题的专家全都是一些傻瓜;

3,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学阀的歧视和打压;

4,他们竭尽全力攻击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最确定无疑的科学理论;

5,他们的著作荒诞不经,大量使用杜撰的术语,就像是“疯话”。

民科是中国社会比较特有的现象,“官科”是任职于“官方(government)”科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私营企业和私立研究型大学、私立研究机构;因而,流落民间的科学研究,难以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随着社会的多种经济形态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等,从而,民间科学研究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再应该将“民科”等同于缺乏科学训练的业余科学爱好者。

想来我们对于这类的民科所见也不少,而他们往往提出了猜想却无法证明。而且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是贫乏的,也就是说不管是自学还是有过相关教育得到的基础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空白,就犹如无根浮萍,如何能做出像样的学问,也因此这类的民科根本无法产生大科学家。


我心自在无碍


民科与专科的杂谈。

民间科学和院科、专科等,都是社会各层面人人奉献、贡献的各类学说、学科等的相对统一于人类认识尺度的人。是科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各层面人的人类知识体系核心基础组成部分。

民科经常被一部分院科或专科的人界定和冠名为:不专业、不系统、个人观点、伪科学等属性和内涵。

这是一部分院科和专科人士,依赖于其被社会意识形态相对认同而赋予的历史性帽子、位置等社会的个人历史价值高势位,而对那些持有不同观点和相反认识的民间科学人士的冠名,是对知识固化和抱残守缺的个人破缺的托辞。

人类科学和社会学的认识尺度,是具有认识、探索、研究持续深入的运动规律和突破自然和人类本能破缺性(未来的新元、新价值)的文明发展属性的。

人类科学和社会学流态的历史过程和文明成果,绝不是社会能量环境支撑(院科)和知识领域(专科)支持的唯一生产车间,还不泛民间的知识普及环境社会支撑和民间科学人士的思辩启智和技术支持。

当下民科和院科、专科的社会各层面人人,都有少数无道德支撑的术士和骗子的存在,不是民间的唯一。

民科有术士、骗子之差异性存在,院科、专科也有砖家、骗子之区别性界定。2019.6.5


新思维的界定


没有的,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