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哥湯文傑又出“傑作”火速轉產!月內可日產醫用口罩140萬隻

口罩哥湯文傑又出“傑作”火速轉產!月內可日產醫用口罩140萬隻

曾經幫助我省購買300萬隻口罩的湯文傑,再出驚人之舉:迅速轉產口罩,而且一個月內即可達到日產醫用口罩140萬隻的能力。

2月19日,哈爾濱文傑服飾有限公司口罩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景象。

經過打片、質檢、壓帶、二次檢測等工序,一個小小的口罩就生產出來了。工人迅速再將其整理轉運、打包封裝,一箱又一箱的成品不時從生產車間運送出來。

口罩哥汤文杰又出“杰作”火速转产!月内可日产医用口罩140万只

火速轉產,從10萬隻到140萬隻

“我們本身是生產服飾的,疫情來臨後,一直想著能不能出點力,幫點忙。“哈爾濱文傑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文傑介紹,為了抗擊疫情,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火速轉型、開足馬力全力生產口罩。

自產口罩之前,文傑服飾已經幫助政府採購了300萬隻口罩、200萬副手套、2.6萬套防護服。但物資越來越難買,眼見“一罩難求”的形勢愈加嚴峻,湯文傑認為求人不如求己,與其只當搬運工,不如干脆自己生產。

“車間是在5天前設立的,生產口罩的資質和合格證是前天下來的。”湯文傑說,雖然剛剛投產,但經過前期的準備、調試,現在日均可生產標準民用一次性口罩10萬隻。

口罩哥汤文杰又出“杰作”火速转产!月内可日产医用口罩140万只

目前,文傑服飾生產的口罩和醫用口罩只差“一道”工序。湯文傑介紹,企業已經具備生產醫療器械的資質,但是由於消毒潔淨車間還沒有建成,所以現在生產的口罩還只是“民用口罩”,“三層厚,中間有熔噴布,跟醫療口罩區別是少一道滅菌處理工序,上醫療一線不行,但是一般防護沒有問題。”

這樣的防護口罩,雖然不能投入醫療一線,但對於我省正積極復工復產的企業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防疫物資。“能不能先把貨給我們,我們急需。”“沒有2萬個,先給1萬也行啊”……正式投產幾天以來,文傑服飾訂單不斷,廠門口被前來採買的企業車輛堵得滿當。

面對眾多采購者,湯文傑有些無奈:“訂單都是提早就下好的,根本沒有富餘,雖然現在每天能產10萬隻,但還是滿足不了需求。”

好在這樣的情況不久之後就會改變:現在一條生產線,日產10萬隻民用口罩。一個月內,還將再增加15條生產線,可日產約140萬隻醫用口罩。

口罩哥汤文杰又出“杰作”火速转产!月内可日产医用口罩140万只

不計回報,為政府和百姓做點事

口罩和服飾,原材料有相似的地方,但對比生產設備、工藝等,卻又天差地別。短時間內轉型,有沒有風險呢?

“當然有,比想象中要難很多。”湯文傑說,我們整條生產線都是從廣東東莞花高價購入的。原材料也是,比如說中間這層熔噴布,正常也就是兩三萬元一噸,現在一噸20萬元。還有做口罩的耳繩、鼻樑骨等配件,價錢比平時都高出很多。

除了缺少設備和原材料難題外,還有人員復工問題。湯文傑介紹,之前企業一條生產線正常10個人足夠了,現在為了保證口罩生產線24小時不停工,一天需要將近130個人上工。

口罩哥汤文杰又出“杰作”火速转产!月内可日产医用口罩140万只

為了保障安全生產,每天的防疫工作,對於企業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員工都是提前從外地召回哈爾濱的,隔離15天后再上崗,每次進入生產車間都要經過體溫檢測、消毒、換裝等程序。”

“這種時候,沒法去計算盈虧了。”問及轉產的成本和代價,湯文傑表示,如何提高產能和質量,配合政府防疫工作,滿足龍江防疫需求才是企業的工作重點,“省內生產口罩的廠家不多,而且產量都不大,我們無論賠還是賺,都一定要把這個事辦下來,為政府為百姓做點事。”

口罩哥汤文杰又出“杰作”火速转产!月内可日产医用口罩140万只
口罩哥汤文杰又出“杰作”火速转产!月内可日产医用口罩140万只

政府助力,為企業轉型保駕護航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想盡一切辦法推動防疫企業全面開工生產,並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擴產、轉產等方式生產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產品。

“沒有省市各級政府的幫扶,企業自己根本走不到這一步。”回憶起口罩生產線投入到產出的過程,湯文傑深感慶幸:從轉型生產到逐步擴大產能的背後,靠的不光是企業的情懷和擔當,更有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引導。

企業缺資金,政府相關部門幫助聯繫銀行貸款。湯文傑說:“設備、原材料還有人員工資,投入特別大,企業現金流幾乎沒有了,多虧省裡幫助協調銀行辦理貸款,大約5000萬元貸款馬上要到位了。”

企業轉產中需要辦理的各種審批事項,也是一路綠燈:從生產服裝到生產口罩,營業執照需要辦理增項,松北區管理委員會相關部門2天之內就給企業辦理下來;生產醫用口罩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提交材料符合規定後,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當天就發了證;企業不到兩天就順利拿到送往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樣品報告,報告顯示產品符合行業標準,可以生產……

“一個個口罩的背後有無數人的付出,這是需要政企同心才能取得的成功。”湯文傑表示,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將繼續投身防疫物資生產中。下一步將和藥企合作,生產防護服,為緩解我省防護醫療物資緊缺的局面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