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如何种植?

盛开的白鹤


折耳根因嚼食有鱼腥味而书面语故称鱼腥草。其实在清江鹤寄居地还有一个不惯耳的名字叫狗贴耳。至于有何来历,没有探究过,也无从得知。

折耳根在清江鹤寄居地,原本是一种贯生在杂草地,近水边阴湿地多年草本植物。作为野生蔬菜,主要以食用叶和地下根茎为主。

种植折耳根也是近几年来的事。清江鹤曾经有一位朋友,靠种植折耳根获得的收入培养出了一位研究生和一位博士后。在乡里乡亲街坊里弄出名得狠。这说明,种植折耳根的经济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那么怎么种植折耳根才能获得丰产稳产?怎么管理折耳根才能获得良好的种植效益?清江鹤认为种植折耳根得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一,折耳根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折耳根比较耐寒耐湿耐涝。在零下五到十度至温度三十三摄氏度间均可正常生长。但是,地上植株部分要长得好长得健壮,最好在十摄氏度以上。最佳营养生长温度在20℃~25℃。田间湿度保持在75%~85%间。土壤以微酸性或中性为主,最好是偏砂质肥沃疏松的土壤,利于折耳根地下根茎的生长。

将成熟的折耳根以2~3个环节切成一小段,作为种子。根毛少的可适当放长。环节上根系较多的可减少茎段长度。新的折耳根就靠环节上的根须长出,除生根外就是能萌芽长出新的植株。

三,折耳根种植前的准备:

选腐殖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平坦土进行深翻并充分碎化,将地块整理成宽一米五,长视地块而定,厢距30~40㎝的栽培厢。

然后将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4000~5000㎏/亩均匀撒施在厢面上。生产实践证明,最好是充分腐熟的牛粪作为基肥。以牛粪作基肥的折耳根长得又白又胖,商品颜值好,易于销售,商品附加值较高。

基肥撒在栽培厢上并进行充分浅混土。为了防止折耳根出土以后遭遇杂草危害,可以在平厢以后用90%乙草胺乳油50~60毫升/桶水或者用72%都尔(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50毫升/亩。如果栽培厢做得久,有杂草幼苗出土,还可以与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一起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四,折耳根的栽培时间与方法:

在海拔900~1200m的区域种植折耳根,最好选在三月播种。可沟栽也可平铺撒栽。建议将切段的折耳根种子与细沙充分拌勻后再撒施。撒完种子以后再覆盖一层过筛的拌有少量苗床肥的盖土。盖土可厚到7~IO㎝。利于根茎膨大生长。

五,折耳根出苗后的田间管理:

折耳根出苗以后,为了加速其幼苗生长,可以用农家稀粪水(清粪水)配以适量尿素进行根施,也可以用百分之零点三的尿素液与芸苔素内酯多功能叶面肥50~80g及氨基酸钾25~30g/桶水两元或者三元复配使用,可以明显提高折耳根前期的营养生长。

折耳根进入中后期生长以后,由于要形成大量的地下茎,对磷钾肥的需求量大,因此,在追肥措施上要以偏氮改为重磷重钾。

若折耳根地上植株部分由于肥水管理不当出现徒长,除可以采食鲜嫩茎叶外,还可以用胺鲜酯对折耳根进行茎叶处理,可抑制其茎叶生长,促进其地下根茎生长。

此外,在水分管理上前期可以保持土壤湿度60%~70%。中后期生长可以保持土壤湿度75%~85%即可。土壤湿度超过90%,种植的折耳根易患感白绢病。

六,折耳根田间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

折耳根比较抗病,在田间发病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在田间潮湿阴雨时,或者田间积水或集中降雨时间较长时,折耳根也容易患感白绢病。

折耳根白绢病在田间的识别与诊断特征:根茎叶都可以感病。前期生长主要是地下根茎受害,中后期地上植株部分封行以后,根茎叶均可感病。最典型的识别与诊断特征是,地下根茎地表处着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感病时间长久以后,近地表面出现油菜籽状(或称鼠粪状)菌核颗粒。地上植株萎蔫软腐,局部的或蔓延致整个田块。

折耳根白绢病的发生与高温高湿有关。在高温环境条件下,折耳根生长环境潮湿时,就很容易萌发白色菌丝。有时降水量比较少但种植过密植株间缺乏通风透光时也容易患感折耳根白绢病。因此在种植折耳根时,不要种植过密,要保证适度的间距,此外,还要控制日常浇水量。过量浇水不仅仅是引发折耳根白绢病,更严重者会致折耳根根腐病发生。

折耳根白绢病的防治:

可以在折耳根发病初期用25%三唑戊唑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或用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茎叶处理,效果最好。

由于折耳根有特殊的腥味,故在折耳根上危害的虫害比较少。常见的害虫以蚜虫为主,比较好防控。常用药剂或者配方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IO%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可与治病的药剂一起复配使用,可省时省工高效,达到防控目的。

七,折耳根的采收:

可以周年采收。春上可以采收鲜嫩茎叶,秋冬季可以起挖地下根茎。地下根茎在上市前才用清水冲洗,冲洗的折耳根放置时间过长,其体表易于发褐,影响商品外观颜值,降低折耳根价值。

结束语:折耳根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种植技术简单。耐寒耐湿耐旱,只要肥水充足正常管理,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种植效益,是一类很不错的精细蔬菜种植项目,值得大面积种植试验与推广。


清江鹤


利用稻草栽培折耳根,不仅可以解决生产中农家肥不足或缺乏等问题,而且生长的折耳根具有色白、节长、须毛少等优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选址、整地。为获得高产,一般选海拔800米以上、土层深厚的黑泥田种植最佳。地块选好后,将地深耕25—30厘米,并整细耙平,拾净杂草;田块的四周要开排边沟,面积较大的中央须开“+”字形排水沟。定植。栽种时,开50—60厘米宽的沟,沟的深度为田泥厚度的2/3,把稻草放入沟内摊平,再撒上磷肥和草木灰(亩需磷肥10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然后覆上一层土,最后将切成3—4厘米长的种茎均匀地撒在土面上,边撒边用钉耙翻土盖5—7厘米。以后照上述方法栽完整块田。一般亩需种茎150公斤。栽完后要经常保持土面湿润,以利发芽生长。追肥。折耳根正常生长后,亩用1000公斤稀人畜粪水加3—4公斤尿素施入根部,间隔30天后再追施一次。除草。为不使杂草与折耳根幼苗争夺养分和光照,须除草2—3次。除草时要注意不损伤根苗,应用手轻轻将杂草拔除。也可以在栽植后全田覆盖一层杂草,厚度为7—10厘米。或者在嫩叶出土前每亩用草甘磷1.5公斤加乙草胺400克对水70公斤喷洒湿土面,隔30天后再用乙草胺320克对水60公斤喷洒一次,以防止杂草生长。病虫害防治。折耳根很少见害虫危害,病害中尤以白绢病危害严重。其症状:发病地上茎、叶变黄,地下茎遍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并逐渐软腐,在布满菌丝的茎及其附近地表上,产生大量油菜籽状菌核,初为白色,后变褐色。防治方法:(一)增施磷、钾肥,培植健状植株,增强抗病能力;(二)实行轮作,菌核在水淹条件下,只有3—4个月寿命,因此连续种植两年后改种一季水稻。(三)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或挖出发病中心的所有植株,防止外延,同时用50%或70%托布津处理病穴。采收。药用的折耳根宜在花穗多、腥气味最浓时选天气晴好采收,收割后及时晒干,以免雨淋受潮,影响质量。菜用的在地下茎达30—40厘米时采挖,洗净出售。但在秋冬两季采挖较为理想,因这时期折耳根产量多、营养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