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生薑可以與什麼作物進行套種?

軍武小咖


生薑為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別名有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薑、蜜炙姜。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主產於四川、廣東、山東、陝西等地。生薑為常用調料類食物,也可用於做醬菜及小吃等,一般做醬菜和小吃用嫩姜,做調料和藥用以老薑為佳。


一、生薑的生物學特性

生薑為姜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現做為1年生蔬菜栽培,其植株形態直立,分枝性強,一般每墩具有10多個叢狀分枝,植株開展45~55釐米。主要包括根、地上莖、葉、花和根莖等器官。

(一)生薑各器官的形態結構

1、根的形態特徵:生薑的根包括纖維根和肉質根兩種。種姜播種以後,先 從幼芽基部發生條纖細的不定根,即纖維根,或稱初生根。 此後,隨著幼苗的生長,纖維根數不斷增多,並在其上發生許 多細小的側根,便形成姜的主要吸收根系。大約在9月中下 句,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時期以後,在薑母和子姜的下部節上,還可發生若干條肉質不定根,直徑約0.5釐米,長10-25釐,白色,形狀短而粗,其上一般不發生側根,根毛也很少,兼有 吸收和支持功能。姜為淺根性作物,絕大部分的根分佈在土 壤上層30釐米以內的耕作層內,只有少量的根可伸入土壤 下層。因此,它吸收水肥能力較弱,對水肥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2、葉的形態結構:姜葉為披針形,綠色,具橫出平行葉脈,葉柄較短,壯齡功能葉般長20-25釐米,寬2~3釐米,葉片下部為不閉合的葉鞘,葉鞘綠色狹長而抱莖,起支持和保護作用,亦具一定的光合能力。

3、地上莖的形態結構:生薑的莖包括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直立,為葉鞘所包被,莖端不裸露在外,而被包在頂部嫩葉中。姜出苗以後,在正常的氣候條件下,地上莖大約每天增長1-1.5釐米,生長速度比較均勻。

4.根莖的形態結構:生薑的地下莖為根狀莖,簡稱根莖,既是食用器官,又是膨繁殖器官。根莖的形態為不規則掌狀,由若干個姜球所組起成:初生薑球稱為薑母,塊較小,其上一般具有70節,節間來短而密。次生薑球塊較大,其上節較少,節間較稀。剛剛收長獲的鮮姜,呈鮮黃或淡黃色,姜球上部鱗片及莖杆基部的鱗條葉,多呈淡紅色,經貯藏以後,表皮老化變為土黃色。


(二)生薑的生理週期

生薑為無性繁殖蔬菜,播種所用的種子就是根莖。姜的根莖與馬鈴薯的塊莖不同,無自然休眠期,於收穫之後,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即可發芽。生薑的生長過程,有明顯的階段性,按照其生育特性,可以分為發芽期、幼茁期、旺盛生長期和根莖休眠期四個時期。

1、發芽期:從種姜幼芽萌動開始,到第一片姜葉展開,包括催芽和出苗的整個過程,大約需要40-50天。生薑的發芽過程,般可分為四個階段:

(1)幼芽萌動階段:即根莖上的側芽由休眠狀態開始變為生長狀態,幼芽微微突起,顏色由暗黃變得鮮黃明亮。

(2)破皮階段:幼芽萌動46天,芽子明顯突起,姜皮被撐破裂,芽色更加鮮亮。

(3)鱗片發生階段:破皮之後即出現第一層鮮嫩的鱗片它包著幼芽,此後繼續發生第二、第三、第四層鱗片。一般在第三至第四層鱗片出現時,幼芽基部便可見根的突起,這時正是播種的適宜時期。

(4)成苗階段:隨著鱗片的不斷髮生,幼芽也隨之伸長,同時,幼芽基部也由根的突起長出不定根。大約在苗高8-12釐米時,第一片姜葉便可展開,開始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料,至此發芽期結束。

生薑發芽期,主要依靠種姜貯藏的養分發芽生長,生長速度慢,生長量也很小,只佔全期總生長量的0.24%,但卻是為後期植株旺盛生長打基礎的時期。因此,必須注意精選姜種,加強發芽期的管理,創造適宜的發芽條件,以保證順利出苗並使苗全苗壯。

2、幼苗期:從展葉開始,到具有兩個較大的側枝,即俗稱“三股權時期,為幼苗期結束的形態標誌,約需65-75天。這一時期由依靠母體營養的異養形式,轉變到姜苗能夠吸收養分和製造養分並基本進行獨立生活的自養形式。幼苗期生長量雖然較小,但也是為後期產量形成打基礎的時期,在栽培管理上,應著重提高地溫,促進發根,清除雜草,搭棚或插影障遮蔭,以培育壯苗。

3、旺盛生長期:從三股權以後,地上莖葉和地下部根莖同時進入旺盛生長時期,直到收穫,大約需要70-75天。這一時期,主要表現生長速度大大加快,一方面大量發生分枝,葉數也相應增多,此期所增長的葉數,大約為幼苗期的6~7倍,隨著葉數的增加,葉面積也急劇擴大;另一方面,地下根莖也迅速膨大起來,此期植株生長量佔總生長量的91~93%。在栽培管理上,盛長前期應加強肥水管理,促進發棵,使之形成強大的光合系統,並保持較強的光合能力,盛長後期則應促進養分運輸和積累,並注意防止莖葉早衰,結合澆水和追肥進行培土,為根莖快速膨大創造適宜的條件。

4、根莖休眠期: 生薑原產於熱帶,具有不耐寒、不耐霜的生物學特性。我 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不能在露地越冬,一般早霜來臨時,莖葉便遇霜而枯死,如遇強寒流,根莖亦會遭受凍害,所以一 般都在霜期到來之前便收穫貯藏,迫使根莖進人休眠,這種 休眠稱為強迫休眠。在貯藏過程中,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 度,既要防止溫度過高,造成根莖發芽,消耗養分,也要防止溫度過低,以免根莖遭受冷害或凍害。此外,還要注意防止 空氣乾燥,以免根莖幹縮,保持根莖新鮮完好,順利度過休眠時期。



二、生薑對生長環境要求

1、溫度要求:

①種姜期:根據試驗,種姜在16以上便可由休眠狀態開始發芽。在16~17℃條件下,發芽度極慢,發芽期很長,經處理60天,幼芽才長到1釐米左右16-20℃,發芽速度仍較緩慢。

②幼芽期:22~25℃發芽速度較適宜,幼芽亦較肥壯,一般經25天左右,幼芽便可長達15-1.8釐米,粗1~1.4釐米,符合播種要求。因此可以認為22-25℃為生薑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而在高溫條件下,發芽速度很快,但幼芽不健壯。如在29-30℃條件下,僅經10天左右,芽長便達到1.5~2釐米,發芽雖快,但幼芽表現瘦弱。

③幼苗期及發棵期:以保持25~28℃對莖葉生長較為適宜。

④根莖旺盛生長期:因需要積累大量養分,要求白天和夜間保持一定的晝夜溫差,白天溫度稍高,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稍低,保持在17-18℃。當氣溫降至15℃以下時,姜苗便基本上停止生長。

2、光照條件

生薑為耐陰植物,要求中等強度的光照條件,不耐強光。姜幼苗期,如在高溫強光照射下裸露栽培,常表現植株矮小,葉片發黃,生長不旺,葉片中葉綠素減少,光合作用下降,因而不論南方或北方,均進行遮蔭栽培。

3、土壤要求

(1)對土質的要求:生薑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對土壤質地的要求不甚嚴格,不論在砂壤土、輕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長。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有機質豐富、通氣與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生薑最為適宜。

(2)對土壤酸鹼度的要求:生薑幼苗期,尤其在小苗時期,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較廣,反應不甚敏感。據相關試驗,種植在pH值為4土壤上的姜苗,其生長狀況均基本正常,表現無明顯差異,自7月中下旬開始,即幼苗生長後期,就可看出不同酸鹼度對植株生長有明顯的影響,尤其在進入旺盛生長時期以後,其影響越來越顯著。

4、營養條件

生薑為淺根性作物,根系不發達,能夠伸入到土壤深層的吸收根很少,其吸收肥力弱,因而對養分要求比較嚴格。另外,生薑分枝較多,植株較大,單位面積種植株數也較生長期長,所以全生長期需肥量較大。 生薑不同生長時期對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規律是,幼苗期吸收氮、磷、鉀數量較少,發棵期及根莖迅速膨大期吸肥量大增多;全生長期吸收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約佔氮、的 1/4。

5、水分要求

水分是生薑植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主要原來之一。地上莖葉中含有68%~88%的水分,各種肥料也只有溶解在水裡才能為根系所吸收。所以,在生薑栽培中,合理供水,對保證姜的正常生長並獲得高產是十分重要的。

三、大棚生薑能和哪些作物套種

生薑最常見的病害是姜腐爛病,主要的傳染途徑之一是壤帶菌。所以,生薑的輪作換茬是一項關鍵的栽培技術。實行輪作換茬可有效地防止土壤帶菌,減少發病機會,提高量。種植生薑,最好選用新茬地,前茬作物以蔥、蒜和豆類為最好。其次是花生和胡蘿蔔。凡種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發生過青枯病的地塊,以及連作並已發病的地塊,均不宜種植生薑。生薑輪作與茬口安排依各地栽培的作物種類、時間和方式不同而異。一般可與黃瓜、茄子、西瓜、馬鈴薯、矮生菜豆進行套種。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輪作方式。

【1】、北方大棚生薑產區輪作方式

生薑與冬暖棚瓜類、茄果類蔬菜輪作可以大大提高冬暖棚夏閒的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效益。但只有在瓜果類、茄果類蔬菜未發生過枯萎病、青枯病等病害條件下才可採用。但和小麥套種的話,雖然對小麥根系造成輕微損傷,但由於播種時姜溝內施入大量的肥料和澆足了水,為小麥後期生長補充了養分和水分,而此期生薑幼苗很小,吸收能力弱,與小麥生長爭奪營養的矛盾不突出,可以獲得小麥、生薑雙豐收。這種套種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又充分發揮了兩種作物的互利關係,省工省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2】、塑料大棚生薑與黃瓜套種

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和高產高效農業的發展,塑料大種果樹與生薑間作的主要方式是帶狀間作,即留出與樹冠大植已成為農民的優勢生產項目。但目前大棚利用效率較低在大棚內實行生薑與黃瓜套種,既提高了設施利用效率,又延長了生薑生長期,提高了產量,與單茬栽培相比,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套種要點:

(1)栽培時間:2月中旬育黃瓜苗,3月20日定植果(棚內最低溫度達到8℃以上時)在黃瓜定植的同時催姜芽4月15日種植生薑。

(2)栽培密度:黃瓜按大小行距100釐米和50釐米起壟栽培,壟高20釐米,株距25~50釐米,株距18-20釐米。

(3)基肥:黃瓜行間種生薑黃瓜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機圈肥5000千克,複合肥米5075千克。

(4)種植:黃瓜緩苗後在其行間開溝,每667平方米在溝內撒施餅肥50-75千克,複合肥25-50千克,與土壤混勻後在溝內排放姜種,其餘按常規管理。

(5)管理:

①遮陰:姜苗出齊後,黃瓜已經伸蔓,前期可為姜苗遮蔭。

②培土:7月上旬黃瓜拉秧後及時施肥培土。

③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餅肥75-100千克,複合肥50千克左右。

④控溫:為防止溫度過高,可將大棚下部棚膜揭開通風,保留頂部棚膜遮蔭。霜降前再將棚膜蓋上,這樣,可將生薑收穫期延遲到11月上中旬。使其生長期延長了30-35天,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產量。

一般大棚生薑與黃瓜套種一般每667平方米產生薑3600~4000千克,黃瓜5000~5200千克,比露地單栽生薑增產30%以上。


【3】、大棚生薑與西瓜套種

大棚生薑栽培投資較高,但由於生薑發芽慢,出苗晚,前期生長小,不能充分利用大棚空間。因此與西瓜套種,在不影響生薑生長及產量的前提下,使大棚得以充分利用,進面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率。西瓜栽植密度小,收穫期早,葉面積係數低,對生薑生長的影響很小。因此生薑與西瓜套作是目前生薑產區普遍採用的一種茬口。

▲西瓜的栽培管理要點:

(1)品種選擇:與生薑套作的西瓜一般選用中早熟品種,加京欣1號、鄭雜5號、西農8號、豐收2號等。

(2)育苗:西瓜播種育苗在12月下旬於溫室內利用溫床進行。若連年在大棚內套作西瓜,為防止枯萎病,要進行嫁接育苗。幼苗長出3-4片葉後即可定植。

(3)定植:西瓜定植前應先挖寬60釐米、深30~40釐米的豐產溝,豐產溝間距4米左右,溝內填入充足的肥料與土拌勻,一般每66平方米施優質腐熟既肥1萬千克、豆餅100千克、複合肥50千克,覆平後踏實。然後做成龜背畦或起高壟或做大小畦。在溝內按50釐米行距栽2行西瓜,株距50釐米。西瓜定植的時間根據覆蓋情況而定,若在大棚內僅蓋1層地膜,一般定植在3月中下旬,可與生薑一同下地後蓋膜。若在大內再蓋小棚,小棚內蓋地膜,小棚上蓋草苫,則可在2月底定植。

(4)西瓜定植後管理

①溫度管理:緩苗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不低於18℃;緩苗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不低於15℃;開花結果期白天30-32℃,夜間15-18℃。

②肥水管理:水肥的管理應根據土壤狀況及生長特點進行,般在緩苗後澆緩苗水,之後保持地面見幹見溼,至甩蔓時追催蔓肥,一般每株西瓜施15克尿素,至現蕾時控制水分,待坐果後,追施膨瓜肥,每株25克復合肥,隨後澆大水,保持地面溼潤狀態,西瓜定個後控制澆水。

③整蔓留瓜:大棚西瓜一般採用三蔓兩瓜制,即在保留主蔓生長前提下,從其基部選留兩條側蔓,待主蔓果實定個後,在側蔓再留個瓜。但應注意,西瓜留瓜應留第二個雌花,為促進坐果必須在開花當天上午9時前進行人工授粉。


▲生薑的栽培管理要點:

生薑催芽後可先在西瓜小行中間挖穴播種1行生薑,再按60釐米左右的行距開溝或挖穴播種其他生薑,生薑播好後,噴除草劑,蓋地膜。注意不讓除草劑噴到西瓜苗上,以防產生藥害。若生薑播種晚,也可不蓋地膜。在西瓜第一個果定個前,田間管理以西瓜為重點,第一個果收穫後,其管理重點轉移至生薑上來。

(1)溫光調節:大棚套種生薑栽培的溫度,一般要求播後苗前保持25-30℃。為促進早出苗,應儘可能提高地溫,因此不必進行通風。生薑出苗後,應嚴格溫度管理,使白天溫度保持在22~28℃,勿高於30℃,夜間溫度保持在15-18℃,勿低於13℃。光照的調節主要靠棚膜擋光,故而撤膜前無需進行專門的遮光處理。至6月上中句,氣溫高時,可撤膜換上遮陽網(透光率60%),也可繼續利用棚膜作遮蔭物,但必須對頂部與基部進行大通風。

(2)水肥管理:生薑大棚套種栽培,地面的水分蒸發量降低故而澆水次數較露地減少。一般出苗前為防止地溫降低,不得澆水,出苗後澆1次透水,之後始終保持地面溼潤。待7月中旬撤除地膜及棚膜後,其管理方法與露地相同。



【總結】:生薑大棚套種栽培因生長期延長,姜苗提早生長,故而追肥也應適當較露地提早,一般提苗肥可在6月上句結合澆水順水衝施少量氮肥(10千克尿素667平方米)7月初再衝施同量尿素。大追肥也應比露地栽培提早進行,一般在7月下旬撤除地膜,先劃鋤松士,晾曬2-3天后即可。

更多關於種植、養殖方面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按鈕,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二妹子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二妹子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

鄉下二妹子


姜不耐高溫且較耐弱光,在花蔭下生長良好。因此可與大蒜、黃瓜、菠菜、紅薯、韭菜等多種作物間作套種。 

1、大姜與大蒜的輪茬種植

  當年春季時,先播種大姜,在當年秋季收穫大姜後再種植大蒜;次年春季大蒜收薹後再套種大姜。

  2、大姜與棚膜黃瓜的大棚輪茬種植方法

  當年秋季時,先在大棚內種蓋膜植黃瓜;次年黃瓜收貨後去掉薄膜再種植大姜,當年十月收穫大姜後再覆膜種植黃瓜。

  3、大姜與菠菜、紅薯的輪茬種植方法

  當年春季時,先播種大姜,當年秋季大姜收貨後再播種菠菜;次年春季菠菜收穫後再種植紅薯,當年秋季紅薯收穫後暫時不要種植,等到第三年春季時再種植大姜。

  4、套種方法:①在當年四月中旬時,按照每畦5行、畦寬1.2米、畦間隔1.8米的播種密度直播韭菜;②在次年五月上旬時,在韭菜畦行間先開大姜播種溝,然後按照每畦3行、溝距50公分、株距17公分的密度播種大姜;③在次年十月下旬大姜收穫後,可以把韭菜畦作成斜面的覆膜小拱棚,然後到第三年五月韭菜收穫後,再在韭菜畦間重新播種生薑。






葉楓19888


要想將土地最大化利用,增加產出利率,從而增加經濟效益,套種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想真正的合理的進行套種,咱們還要熟悉生薑的生物學特性以及生薑生長對環境的要求,來尋找一個平衡點,在保證不影響或者影響產量很小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套種。

生薑的生物學特性

生薑為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直立,並且分枝性強。主要包括根,地上莖,地下莖,葉,花等器官。下面咱們先來分別說一下各個生薑器官的生物學特性,從而更加合理的選擇套種的農作物。

根作為植物生長的基礎,可以吸收土壤中水分,二氧化碳,以及無機鹽。同時根還具有固定和支撐,輸導,以及合成某些營養物質的作用。

生薑的根屬淺根性作物的作用,根稀少並且比較短所以生薑根系並不發達,並且生產比較緩慢,主要分佈在縱橫30釐米的範圍內

生薑的根莖包括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一般高60~80釐米,莖粗在1~1.5之間。生薑的地下莖為根狀莖,由莖稈分枝基部膨大而成,為不規則的掌型。

生薑的葉片互生,葉序為1/2,在莖上排成兩列。壯齡功能葉一般寬2~3釐米,長20釐米左右,葉片下部具有不閉合的葉鞘。

葉鞘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同時還有一定的光合作用的能力。

生薑的幼苗期主要以主莖葉生長為主,7月下旬以後 ,這時主莖葉數趨於穩定,側葉大量發生。甚至到了10月的中下旬早霜到來,絕大部分綠葉仍然保持完好。

生薑的花從根莖上長出,高30釐米左右,長5~7.5釐米顏色為橙黃色或者紫紅色,花莖直立。但是這只是理論事實上,生薑在我國種植條件下極少開花只有在大面積種植時才有極個別生薑開花。

以上是生薑基本的生物學特徵,但是要想種好作物瞭解其生物學特徵是基礎,還要了解生薑的生長環境。

土壤條件

生薑對土地的適應強,因而要求並不高。但是不同的土壤對生薑的產量和品質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要想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應該選擇土質疏鬆,有機物含量豐富,通氣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生薑喜中性以及微酸性反應,最適合種植的酸鹼度範圍是ph5~7。因而在間作種植時應該考慮作物的對土壤的要求,以及對酸鹼度的適應。

光照要求

生薑喜陰涼,對光照反應並不敏感,為弱光呼吸植物,光呼吸損耗僅佔光合作物的2%~5%。生薑的各個生長階段對光照的需求差異比較大,其發芽和根莖膨大時需要在黑暗的條件下進行,而幼苗期則需要稍微強點的光照條件,而到了旺盛生長階段需要的光照就比較強烈了,以利於光合作用。

生薑在土壤水分供應充足時,可適當增加光照,但是如果生薑長期處於不同程度的乾旱條件下,而導致生薑的葉片光能利用率大為降低,因此可以在生產上多進行遮陰栽培,我們可以利用生薑的這一特性來間作相對高大的作物

特別提醒:生薑喜陰涼,但也並不說光照越弱越好,在大田生產中,假如天公不作美,恰逢多天連陰多雨的天氣,也會對生薑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

一塑料大棚生薑與黃瓜套種

黃瓜作為一種非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的一種蔬菜,無論是生吃,還是做成家常菜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黃瓜還被稱為“廚房裡的美容儀”不但可以作為蔬菜使用,還可以用於美容養顏,具有防止皮膚老化,增加皮膚潔淨度和舒展皺紋的妙用,市場需求量巨大。因此生薑與黃瓜套種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生薑與黃瓜套種既不但提高利用效率還可以延長生薑的生長週期,從而提高產量增加收益,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1種植時間

2月中旬培育黃瓜苗,並對姜種催芽處理。3月20日左右同時種植生薑和黃瓜,注意控制此時大棚的溫度要在8攝氏度以上

2種植間距

黃瓜按大小行距100釐米和50釐米起壟栽培,壟高20釐米,株距25釐米,黃瓜行間種植生薑,行距50釐米,株距18~20釐米。

3施肥

黃瓜種植前每畝施有機肥5000千克、複合肥50~75千克。黃瓜緩苗後在其行間開溝,每畝施餅肥50~75千克、複合肥25~50千克,與土壤混勻後在溝內種植生薑。

到了7月上旬,黃瓜開始拉秧,這個時候要及時的培土施肥,每畝施餅肥75~100千克、複合肥50千克。

二大棚生薑與馬鈴薯套種

1馬鈴薯品種選擇

大棚生薑與馬鈴薯進行套種時,應該選擇比較早熟的品種,例如魯引1號、東農303、津引8號等。

2馬鈴薯種子準備

一月二十號左右將要播種的馬鈴薯切塊,然後用0.5毫克/千克赤黴素浸泡15分鐘,撈出後曬乾,催芽。等芽長到兩公分左右,放在弱光下綠化2~3天后進行播種。

3馬鈴薯播種具體操作

二月上旬,馬鈴薯開始播種。馬鈴薯在播種時,先按60釐米行距開5釐米深的淺溝,溝內澆水後,再將帶芽的薯塊按22釐米左右株距放入溝內,覆土即可。

4除草

播種完成後,可以使用芽前除草劑氟樂靈來防除雜草,這種藥不貴,目前價格是18元一瓶,每瓶500克,一瓶可以使用三畝地(100~150毫升/畝)。

5澆水

馬鈴薯出苗後,要保持地面溼潤,勤澆水,注意現蕾時控制澆水,開花後再澆水,始終要保持地面溼潤。

6生薑種植

催芽後的生薑3月中旬按株距18釐米左右播種在馬鈴薯行間,其他生薑管理與純作姜田基本相同,不再贅述。

7施肥

馬鈴薯生長過程中,發棵期、開花期分別每畝順水衝施千克左右複合肥,開花期再追施催薯肥後澆水。

生薑播種前每畝施100千克餅肥,50千克複合肥,輕刨與土壤混勻。

三大棚生薑與西瓜套種

西瓜在炎熱的夏季絕對稱得上是解暑神器,而生薑在寒冷的冬季也稱的上防寒利器。由於西瓜栽植密度小,收穫早,葉面積係數低,對生薑的影響很小,因此這兩個一甜一辣在大棚套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西瓜品種選擇

為了縮小對相互的影響,西瓜與生薑進行套種,儘量選擇中早熟的西瓜品種,例如特小鳳、京欣1號、鄭雜5號、黑美人等。

2西瓜育苗

西瓜播種育苗一般在12月下旬在溫室內利用溫床進行,待幼苗長出3~4片葉即可定植。

3西瓜定植

西瓜在定植前,需要挖深30~40釐米,寬60釐米的豐產溝,間距4米左右。定植的時間根據實際覆蓋情況而定,若大棚僅僅一層地膜即可在3月中下旬定植,若大棚覆蓋的膜比較多,還可以提前半月左右。

4施肥

西瓜定植時,豐產溝內填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噸、豆餅100千克、複合肥50千克然後覆平踏實。

西瓜在甩蔓時,追催蔓肥,一株西瓜施15克尿素,坐果後追施膨果肥,每株25克復合肥。

5澆水

西瓜緩苗後,澆緩苗水。追施膨果肥後澆大水,保持地面溼潤狀態。

6西瓜定植後溫度管理

由於西瓜對溫度較敏感,因此應該對大棚溫度進行管理。西瓜在緩苗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溫度不低於18℃。緩苗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不低於15℃,開花結果期白天30~32℃,夜間15~18℃。

7生薑栽培管理

生薑催芽後,可先行在西瓜小行中間挖穴播種1行,再按65釐米行距開溝或挖穴播種,生薑種植好後,噴灑除草劑,蓋地膜,若生薑種植較晚,也可不蓋地膜。

特別注意:生薑在噴灑除草劑時,不要讓除草劑噴到西瓜苗上,以防對西瓜苗產生藥害。

四大棚生薑與矮生菜豆套種

其實早春大棚中只要選擇耐寒性強、植株矮小、生長期短的蔬菜,均可與生薑進行套種,以矮生菜豆為例等,其套種模式基本與馬鈴薯相同。

菜豆在2月下旬溫室進行育苗,等到幼苗第一片真葉展開時即可定植。

開溝、施肥起壟播種生薑後,即可栽植菜豆幼苗。按65釐米行距開溝,其栽培方式均與純作姜田相同。按18~20釐米株距栽植生薑後,再壟上按30釐米左右穴距挖穴,栽植菜豆,隨後蓋膜,放水。摘除莢果後,其菜豆莖葉也不必剷除,正好為生薑遮陽。

以上就是在大棚中,可以與生薑進行套種的作物,我是農事小咖,歡迎一起探討農業知識,期待您的點贊、評論和關注。


農事小咖


生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配料,許多菜餚都需要添加生薑才能更美味,大多數農民朋友都會種植生薑。那麼生薑可以套種哪些作物呢?如果你想知道,請看下面的內容!

生薑能跟哪些農作物套種?X

一、什麼農作物可以與生薑套種?

1.大蒜田套種生薑

套種方法:(1)當年9月,按照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和8釐米間距的密度播種大蒜。(2)次年5月上旬,按照60釐米和15釐米行距密度在大蒜行播種生薑。

2.麥田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應選擇早熟、抗倒伏能力強的冬弱小麥品種,按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在當年9月底或10月初播種;(2)次年5月上旬,按每畝7000-7500株密度,在小麥行間播種生薑。

3.果園帶狀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選擇幼齡至初果期果園(果樹空間大,不影響生薑的正常通風和透光率);(2)按照1~3年5-7行、3-5年幼樹套種4-6行的方法整地套種,(3)在生薑播種季節,果樹行距50 cm,植株間距15 cm,兩組間差異不大。

生薑能跟哪些農作物套種?

4.在小拱棚種植韭菜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當年4月中旬,根據每畦5行、1.2米寬、1.8米的種植密度播種韭菜。(2)次年5月上旬套種生薑,然後按每畦3行密度、50釐米溝間距和17釐米間距播種生薑;(3)次年10月底姜收穫後,可將韭菜邊沿用作斜面蓋膜的小拱棚,第三年5月韭菜收穫後,可在韭菜地之間重新播種。

二、生薑可以輪茬種植的作物種類。

1.生薑和溫室大棚膜黃瓜輪作栽培方法。

當年秋天,黃瓜先在溫室裡種植塑料薄膜,收到商品後,將黃瓜從膜上取出,再種植生薑,然後在當年十月收穫姜後,再用塑料薄膜種植黃瓜。

2.生薑與菠菜、紅薯輪茬種植方法

春季先種姜,秋播收穫生薑種菠菜,次年春種甘薯,秋收後暫時不種紅薯,第三年春天才種姜。

生薑能跟哪些農作物套種?

3.生薑與菠菜、玉米、大蒜和白菜的輪茬方法

當年春天先播種姜,秋天收穫後播種菠菜,春季收穫菠菜後播種玉米,秋天收穫玉米後播種大蒜,秋天收穫大蒜後播種大白菜,第四年春天播種生薑。







土家小馬


生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配料,許多菜餚都需要添加生薑才能更美味,大多數農民朋友都會種植生薑。那麼生薑可以套種哪些作物呢?如果你想知道,請看下面的內容!

一、什麼農作物可以與生薑套種?

1.大蒜田套種生薑

套種方法:(1)當年9月,按照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和8釐米間距的密度播種大蒜。(2)次年5月上旬,按照60釐米和15釐米行距密度在大蒜行播種生薑。

2.麥田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應選擇早熟、抗倒伏能力強的冬弱小麥品種,按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在當年9月底或10月初播種;(2)次年5月上旬,按每畝7000-7500株密度,在小麥行間播種生薑。

3.果園帶狀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選擇幼齡至初果期果園(果樹空間大,不影響生薑的正常通風和透光率);(2)按照1~3年5-7行、3-5年幼樹套種4-6行的方法整地套種,(3)在生薑播種季節,果樹行距50 cm,植株間距15 cm,兩組間差異不大。

4.在小拱棚種植韭菜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當年4月中旬,根據每畦5行、1.2米寬、1.8米的種植密度播種韭菜。(2)次年5月上旬套種生薑,然後按每畦3行密度、50釐米溝間距和17釐米間距播種生薑;(3)次年10月底姜收穫後,可將韭菜邊沿用作斜面蓋膜的小拱棚,第三年5月韭菜收穫後,可在韭菜地之間重新播種。

二、生薑可以輪茬種植的作物種類。

1.生薑和溫室大棚膜黃瓜輪作栽培方法。

當年秋天,黃瓜先在溫室裡種植塑料薄膜,收到商品後,將黃瓜從膜上取出,再種植生薑,然後在當年十月收穫姜後,再用塑料薄膜種植黃瓜。

2.生薑與菠菜、紅薯輪茬種植方法

春季先種姜,秋播收穫生薑種菠菜,次年春種甘薯,秋收後暫時不種紅薯,第三年春天才種姜。

3.生薑與菠菜、玉米、大蒜和白菜的輪茬方法

當年春天先播種姜,秋天收穫後播種菠菜,春季收穫菠菜後播種玉米,秋天收穫玉米後播種大蒜,秋天收穫大蒜後播種大白菜,第四年春天播種生薑。

以上是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它可以與許多農作物套種


陽信大鴨梨


1.大蒜田套種生薑

套種方法:(1)當年9月,按照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和8釐米間距的密度播種大蒜。(2)次年5月上旬,按照60釐米和15釐米行距密度在大蒜行播種生薑。

2.麥田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應選擇早熟、抗倒伏能力強的冬弱小麥品種,按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在當年9月底或10月初播種;(2)次年5月上旬,按每畝7000-7500株密度,在小麥行間播種生薑。

3.果園帶狀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選擇幼齡至初果期果園(果樹空間大,不影響生薑的正常通風和透光率);(2)按照1~3年5-7行、3-5年幼樹套種4-6行的方法整地套種,(3)在生薑播種季節,果樹行距50 cm,植株間距15 cm,兩組間差異不大。





一把豆芽菜


1.大蒜田套種生薑

套種方法:(1)當年9月,按照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和8釐米間距的密度播種大蒜。(2)次年5月上旬,按照60釐米和15釐米行距密度在大蒜行播種生薑。

2.麥田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應選擇早熟、抗倒伏能力強的冬弱小麥品種,按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在當年9月底或10月初播種;(2)次年5月上旬,按每畝7000-7500株密度,在小麥行間播種生薑。

3.果園帶狀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選擇幼齡至初果期果園(果樹空間大,不影響生薑的正常通風和透光率);(2)按照1~3年5-7行、3-5年幼樹套種4-6行的方法整地套種,(3)在生薑播種季節,果樹行距50 cm,植株間距15 cm,兩組間差異不大。

4.在小拱棚種植韭菜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當年4月中旬,根據每畦5行、1.2米寬、1.8米的種植密度播種韭菜。(2)次年5月上旬套種生薑,然後按每畦3行密度、50釐米溝間距和17釐米間距播種生薑;(3)次年10月底姜收穫後,可將韭菜邊沿用作斜面蓋膜的小拱棚,第三年5月韭菜收穫後,可在韭菜地之間重新播種。

二、生薑可以輪茬種植的作物種類。

1.生薑和溫室大棚膜黃瓜輪作栽培方法。

當年秋天,黃瓜先在溫室裡種植塑料薄膜,收到商品後,將黃瓜從膜上取出,再種植生薑,然後在當年十月收穫姜後,再用塑料薄膜種植黃瓜。

2.生薑與菠菜、紅薯輪茬種植方法

春季先種姜,秋播收穫生薑種菠菜,次年春種甘薯,秋收後暫時不種紅薯,第三年春天才種姜。

3.生薑與菠菜、玉米、大蒜和白菜的輪茬方法

當年春天先播種姜,秋天收穫後播種菠菜,春季收穫菠菜後播種玉米,秋天收穫玉米後播種大蒜,秋天收穫大蒜後播種大白菜,第四年春天播種生薑。

以上是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它可以與許多農作物套種,我希望這篇文章能給農戶朋友帶來一些幫助。


漠陽小黎


生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配料,許多菜餚都需要添加生薑才能更美味,大多數農民朋友都會種植生薑。那麼生薑可以套種哪些作物呢?如果你想知道,請看下面的內容。

一、什麼農作物可以與生薑套種?

1.大蒜田套種生薑

套種方法:(1)當年9月,按照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和8釐米間距的密度播種大蒜。(2)次年5月上旬,按照60釐米和15釐米行距密度在大蒜行播種生薑。

2.麥田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應選擇早熟、抗倒伏能力強的冬弱小麥品種,按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在當年9月底或10月初播種;(2)次年5月上旬,按每畝7000-7500株密度,在小麥行間播種生薑。

3.果園帶狀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選擇幼齡至初果期果園(果樹空間大,不影響生薑的正常通風和透光率);(2)按照1~3年5-7行、3-5年幼樹套種4-6行的方法整地套種,(3)在生薑播種季節,果樹行距50 cm,植株間距15 cm,兩組間差異不大。

4.在小拱棚種植韭菜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當年4月中旬,根據每畦5行、1.2米寬、1.8米的種植密度播種韭菜。(2)次年5月上旬套種生薑,然後按每畦3行密度、50釐米溝間距和17釐米間距播種生薑;(3)次年10月底姜收穫後,可將韭菜邊沿用作斜面蓋膜的小拱棚,第三年5月韭菜收穫後,可在韭菜地之間重新播種。

二、生薑可以輪茬種植的作物種類。

1.生薑和溫室大棚膜黃瓜輪作栽培方法。

當年秋天,黃瓜先在溫室裡種植塑料薄膜,收到商品後,將黃瓜從膜上取出,再種植生薑,然後在當年十月收穫姜後,再用塑料薄膜種植黃瓜。

2.生薑與菠菜、紅薯輪茬種植方法

春季先種姜,秋播收穫生薑種菠菜,次年春種甘薯,秋收後暫時不種紅薯,第三年春天才種姜。

3.生薑與菠菜、玉米、大蒜和白菜的輪茬方法

當年春天先播種姜,秋天收穫後播種菠菜,春季收穫菠菜後播種玉米,秋天收穫玉米後播種大蒜,秋天收穫大蒜後播種大白菜,第四年春天播種生薑。

以上是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它可以與許多農作物套種,我希望這篇文章能給農戶朋友帶來一些幫助。





拆na


生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配料,許多菜餚都需要添加生薑才能更美味,大多數農民朋友都會種植生薑。那麼生薑可以套種哪些作物呢?如果你想知道,請看下面的內容。

一、什麼農作物可以與生薑套種?

1.大蒜田套種生薑

套種方法:(1)當年9月,按照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和8釐米間距的密度播種大蒜。(2)次年5月上旬,按照60釐米和15釐米行距密度在大蒜行播種生薑。

2.麥田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應選擇早熟、抗倒伏能力強的冬弱小麥品種,按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在當年9月底或10月初播種;(2)次年5月上旬,按每畝7000-7500株密度,在小麥行間播種生薑。

3.果園帶狀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選擇幼齡至初果期果園(果樹空間大,不影響生薑的正常通風和透光率);(2)按照1~3年5-7行、3-5年幼樹套種4-6行的方法整地套種,(3)在生薑播種季節,果樹行距50 cm,植株間距15 cm,兩組間差異不大。

4.在小拱棚種植韭菜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當年4月中旬,根據每畦5行、1.2米寬、1.8米的種植密度播種韭菜。(2)次年5月上旬套種生薑,然後按每畦3行密度、50釐米溝間距和17釐米間距播種生薑;(3)次年10月底姜收穫後,可將韭菜邊沿用作斜面蓋膜的小拱棚,第三年5月韭菜收穫後,可在韭菜地之間重新播種。

二、生薑可以輪茬種植的作物種類。

1.生薑和溫室大棚膜黃瓜輪作栽培方法。

當年秋天,黃瓜先在溫室裡種植塑料薄膜,收到商品後,將黃瓜從膜上取出,再種植生薑,然後在當年十月收穫姜後,再用塑料薄膜種植黃瓜。




小王戶外之日常生活


生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配料,許多菜餚都需要添加生薑才能更美味,大多數農民朋友都會種植生薑。那麼生薑可以套種哪些作物呢?如果你想知道,請看下面的內容。

一、什麼農作物可以與生薑套種?

1.大蒜田套種生薑

套種方法:(1)當年9月,按照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和8釐米間距的密度播種大蒜。(2)次年5月上旬,按照60釐米和15釐米行距密度在大蒜行播種生薑。

2.麥田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應選擇早熟、抗倒伏能力強的冬弱小麥品種,按每畦3行、畦寬1.5米、50釐米行距在當年9月底或10月初播種;(2)次年5月上旬,按每畝7000-7500株密度,在小麥行間播種生薑。

3.果園帶狀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選擇幼齡至初果期果園(果樹空間大,不影響生薑的正常通風和透光率);(2)按照1~3年5-7行、3-5年幼樹套種4-6行的方法整地套種,(3)在生薑播種季節,果樹行距50 cm,植株間距15 cm,兩組間差異不大。

4.在小拱棚種植韭菜生薑套種

套種方法:(1)當年4月中旬,根據每畦5行、1.2米寬、1.8米的種植密度播種韭菜。(2)次年5月上旬套種生薑,然後按每畦3行密度、50釐米溝間距和17釐米間距播種生薑;(3)次年10月底姜收穫後,可將韭菜邊沿用作斜面蓋膜的小拱棚,第三年5月韭菜收穫後,可在韭菜地之間重新播種。

二、生薑可以輪茬種植的作物種類。

1.生薑和溫室大棚膜黃瓜輪作栽培方法。

當年秋天,黃瓜先在溫室裡種植塑料薄膜,收到商品後,將黃瓜從膜上取出,再種植生薑,然後在當年十月收穫姜後,再用塑料薄膜種植黃瓜。

2.生薑與菠菜、紅薯輪茬種植方法

春季先種姜,秋播收穫生薑種菠菜,次年春種甘薯,秋收後暫時不種紅薯,第三年春天才種姜。

3.生薑與菠菜、玉米、大蒜和白菜的輪茬方法

當年春天先播種姜,秋天收穫後播種菠菜,春季收穫菠菜後播種玉米,秋天收穫玉米後播種大蒜,秋天收穫大蒜後播種大白菜,第四年春天播種生薑。

以上是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它可以與許多農作物套種,我希望這篇文章能給農戶朋友帶來一些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