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AI虛擬主播“小晴”上線!每日播報《安民告示》

截止到2月19日,連續三天廣州抗疫成績實現零新增、零疑似,迄今為止零死亡。廣州日報在報道抗疫阻擊戰中,除了傳統的文圖報道模式,更是上線大數據視頻製作、疫情軌跡查詢等各種高科技報道方式,明天起廣州日報全媒體疫情報道將再添“利器”——AI虛擬主播“小晴”,用AI智能技術為即將全面復工復產的廣州市民送上《每日安民告示》專題欄目,提醒廣大市民在此特殊期間內應該注意的各項事宜。

抗疫期間,廣州日報引入科大訊飛的虛擬主播系統用於疫情防控宣傳,這也是虛擬主播小晴首次亮相廣州日報。“小晴”在播報新聞時,跟真人主播基本看不出任何區別。這套系統是建立在對真人主播的聲音、形象等進行採集的基礎上,然後通過機器深度學習、建模而成,只需在後臺輸入任意文本,即可生成一段主播播報新聞的視頻畫面

那麼虛擬的“小晴”到底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據科大訊飛技術人員介紹,虛擬主播是利用了科大訊飛的語音合成、圖像處理、多語種等多項人工智能技術。前期,虛擬主播原型需要完成音頻和視頻形象的採集。通過聲音標註以及機器的深度學習算法,構建出發音聲學模型,在此基礎上輸入任意文本即可實現在線播報;同時,藉助人臉建模技術捕捉面部動作,AI虛擬主播的語音還可以自如地驅動自己的表情和口唇、自動搭配出合適的動作,從而實現音容兼具以及更加真實的展示效果。最後,AI虛擬主播可根據編輯輸入的相關指令,快速生成具備精確口型、豐富面部表情的AI虛擬主播播報視頻,並且還可以支持多語言的新聞自動播報。

依託於真人主播原型打造的虛擬主播具備了和真人主播一樣的播報能力,且可以一天不間斷地進行播報,省去了大量的拍攝以及剪輯工作。不同於以往的虛擬主播是動畫的形象,虛擬真人主播能讓機器以更逼真自然的形象呈現在用戶面前,而不是冷冰冰的機器人。這項技術讓機器首次做到逼真模擬人類說話的聲音、嘴唇動作和表情,並且將三者自然匹配,做到惟妙惟肖。這是人工智能技術又一個新的突破。這項技術可以根據場景性需求打造多元的虛擬形象,滿足用戶的各種個性需求,從而提升不同行業和職業的信息生產傳播效率。

(科大訊飛提供虛擬主播技術支持)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顧展旭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韻樺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高凱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