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古诗词:劝学

闪亮古诗词:劝学

劝 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注释】

  1. 乃:才。元:原本、本来。
  2. 始:方才。道: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指各种知识。
  3. 非:不是。自然:天然。
  4. 运:运用。贤:才能。
  5. 青春:指人的青年时期。
  6. 岂:难道。长:长期。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作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贞元十七年(801年),50岁的孟郊任江南溧阳尉。其代表名诗《游子吟》就是在溧阳时所作。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劝”在诗中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是勉励的意思。诗人孟郊在这篇以劝学为目的的诗歌中,告诉我们:不学习,知识是永远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错过了最佳学习时间,美好的青年时代再也不会回来的道理,说明珍惜人生,读书学习,修为自身的重要性。这首诗浅显易懂,自然流畅,富有哲理。其核心是“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一个有志之人,一定要懂得珍惜时间,趁人生中最好的时光,积极进取,刻苦读书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修身养性,成为有用之才,以不辜负青春,获得夺目的人生。诗人在开篇就运用人们所熟知的现象说明道理,连撞击后的石头都能产生火花,使沉默平凡的生命变得耀眼,更何况人呢?自然把道理引向人生,语浅而意深。“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自己的贤德才能必须靠自己进行修为,别人那么优秀也只能当做你的老师,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后从学习时间这一角度进行劝勉:美好的青春不会永远停留,如果不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磨砺才能,大好的时光将一去不复返。使这首诗成为劝学诗中的名篇,激励着后人。

五、知识拓展

孟郊的诗作以短篇五言古诗为最多,最有名的是《游子吟》。他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所以人称“郊寒岛瘦”。孟郊不仅是为人称道的著名诗人,是感恩母亲的垂范人物,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赞美、感恩母爱的千古名言刻于后人心间,也是珍惜时间,爱惜人生的有志之士, 他的这首《劝学》诗就是有力的证明。一个人取得生命的辉煌并不一定要有炫目的背景,甚至也不一定要有如何出类拔萃的才华,很多时候它常常取决于能否与时间过招的结果。凡是能成大事的人,一定是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和时间赛跑的人,只有具备了这种勇于和时间过招的精神,才能一步步超越自己,抵达理想的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