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42歲,卻拯救了彼此:我們都在用刺偽裝,但是總會有人仍勇於擁抱你的靈魂

相差42歲,卻拯救了彼此:我們都在用刺偽裝,但是總會有人仍勇於擁抱你的靈魂

相差42歲,卻拯救了彼此:我們都在用刺偽裝,但是總會有人仍勇於擁抱你的靈魂

別人眼中的你,和你以為的自己是一樣的麼?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別人用我們喜歡的方式看待我們,也期待不需要解釋太多,就能被別人看懂。

當然,也可能因為過往的經歷,讓你感到真實的自我會被父母忽視、被他人嘲弄,那索性就隱藏起真實的自己。漸漸地,你無奈、痛苦,甚至認為自己是一個沒用的人、不值得被愛。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慾望都市》裡Carrie說過:“不要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因為在某處,總會有另一個人,去愛你。”

其實,我們每人都會有一些怪癖,也都有別人不知道的一面。然而,為了成全周圍世界對我們的看法而去自我逃避甚至刻意製造與眾不同,都算不上明智的做法。

法國哲學教授、作家妙莉葉•芭貝里在《刺蝟的優雅》中,刻畫了少女帕洛瑪、看門人勒妮兩個別人眼中的“異類”,她們曾經自我懷疑、自我逃避。可是,經歷了一番救贖和重生,她們的生活又出現了哪些轉機和改變?

讀完這本書,或許我們都能找到某個自己一直想要的答案。

/ Part 01

我們都是魚缸裡的魚

小說圍繞帕洛瑪和勒妮的日記式的心情敘述展開。

帕洛瑪,12歲,是一個不安分的女孩。雖生於富裕家庭,卻厭倦生活中的所有,她厭惡爸爸的愚蠢自傲以及媽媽、姐姐的虛榮貪婪。

在家裡,她看透成人世界的虛偽與空虛,被媽媽誤認為是精神異常。在學校,她因為有著獨立的思想而顯得格格不入,受到老師的質疑。

當一個人太清晰地看世界,難免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某天,她突然產生一個想法──在13歲生日當天自殺,並放火燒了父母的豪宅。至此,帕洛瑪退回到生活的配角,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勒妮,今年54歲,27年來,她一直住在漂亮的公寓裡當門房。她出身貧窮、相貌醜陋、從未上過學。

看似毫無交集的兩個人,因為同樣無助、痛苦,而發現了彼此。

雖然兩個人都對這個世界充滿著敏銳的洞察力,也都厭惡這個虛偽貪婪、唯利是圖的世界。可是,兩個人又是不同的。

就像小說裡寫的“追逐繁星、在金魚缸裡、了結此生。”

我們總夢想上天摘星,結局卻和魚缸裡的金魚一樣。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被困在魚缸裡的魚。但不同的是,有人在魚缸裡,焦慮地繞來繞去;而有人在魚缸外,孤獨地隔著魚缸看外面的世界。

這也正是帕洛瑪和勒妮的不同之處。

帕洛瑪被困在魚缸裡,她沒有找到出口。對她來說,只有“死”在魚缸裡,才能夠對外界的虛偽視而不見。

而勒妮則選擇與外界保持距離,她不屑於與周圍人爭辯,只是在魚缸裡靜靜地看著外面的世界。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當一個人對生活失望多了,總是不再相信生活,也不再相信周圍的人和事。就像生活中的我們,因為某些決定、某些做法不被認同,那就選擇靜靜地生活,不願意再與這個世界產生交集。

而那些鄙視世俗的人,一部分選擇自我逃離,一部分選擇隱匿其中,而選擇麻木不仁、視而不見,大概就是最愚蠢的想法。

/ Part 02

“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卻有著非凡的優雅”

這是帕洛瑪形容勒妮的話。

而勒妮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呢?

她寫道:“我是一個平庸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我和我的貓咪一起生活。我冷漠絕情,然而我總是彬彬有禮。”

醜陋的相貌、貧窮的家世,使勒妮深感自卑。她也知道自己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可實際上,她有著與外表不相匹配的聰慧的頭腦。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她聽音樂、看哲學、賞藝術,這些和她的外表和身份格格不入的東西,成為了她的最愛。她與同為女傭的曼努埃拉是知心好友,兩人雖為傭人,卻具有高貴的氣質。

可是,勒妮深知,在人們眼中,一個門房應該是沒有學識的、是最普通低賤的。所以,對外,她盡力維持著人們眼中“年老體衰,外貌醜陋,脾氣暴躁”的世俗印象。甚至毫不留情地嘲笑自己的身材、地位,以及看哲學書籍的滑稽。

用帕洛瑪的話說,勒妮“從外表看,她滿身都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堅不可摧的堡壘;從內在看,她也是不折不扣地有著和刺蝟一樣的細膩”。

她就像一隻刺蝟,而“刺蝟”生活中所有的快樂,就是關上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也只有在勞累一天之後,勒妮再度鑽進她的洞穴裡,她才是真正的自己。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長久以來,“刺蝟”都選擇不被看到,選擇隱藏自己、自我封閉,不想讓人知道實際的自我是什麼樣的。

勒妮也是如此,她不喜歡被別人偷窺,也不想暴露自我隱藏的痕跡。比如,隨身裝在包裡的書掉在地上,她會倉皇失措;當新鄰居小津先生主動向她示好,她會本能拒絕。

可是,內心裡,每個“刺蝟”也都需要被看到。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刺蝟”們都需要遇見彼此。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我們又何嘗不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我們也會因為這份珍貴的懂得而不再孤單。

只有不封閉自己,用力去找尋自己,展現真實的自己,才能遇到相惜的人吧。

/ Part 03

向死?不如說是另外一種重生

整部小說以帕洛瑪的“自殺”計劃為開端,以勒妮的意外死亡為終結。

可是,在這“自殺”與“死亡”中夾雜的是蛻變和重生。

勒妮的重生是小津先生喚醒的。一開始,勒妮從內心拒絕小津先生的邀約和示好,因為她不相信兩個等級如此不同的人會成為朋友。

而小津先生的溫暖、禮貌、友善,個人魅力和禮貌熱情,一點點讓勒妮柔軟而脆弱的內心漸漸舒展,也瓦解了她身上偽裝的刺。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在好友曼努埃拉的鼓勵下,勒妮終於鼓起勇氣接受小津的邀請,放下對現實的抵抗。

在這個過程中,勒妮也改變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起初,她以為不會有人平等地看待她這樣一個又老又醜的門房。可是,當她遇到小津先生,一個身份高貴卻又待人真誠的人,她改變了對於富人傲慢無禮的認知,她也一點點敞開自己的心扉。

經歷使人成長,勒妮最終走出了她的門房室,勇敢地接受生活的饋贈。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對於帕洛瑪來說,勒妮和小津先生的“愛”,讓她看到了以前魚缸視角以外的另一番新天地。而勒妮意外死去,帕洛瑪才真正明白自己想要去死,是多麼幼稚的想法。

不得不說,勒妮的死,也成為帕洛瑪重生的開端,讓這個小姑娘決定好好生活下去。

也許,小說也正是以勒妮之死,告訴我們:當世界向你示好時,請勇敢接受,不要等時機錯過。

雖然,小說結尾勒妮的意外死亡讓人惋惜。然而,帕洛瑪的重生又讓人心懷希望。

甚至在想,難道帕洛瑪不是小時候的勒妮嗎?如果勒妮能夠早點重生,會不會就能過上另外一種人生?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也許我們曾懷疑自我,但我們都需要被打破,比被別人打破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自我內部的打破和重生。

為人,我們沒必要隱藏自己,沒必要刻意製造不同,只要隨著自己的心意,自然而然地去生活就好。總有一天,那些不安的、扭曲的,都會一點點歸順,讓我們構建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宇宙。

【本期話題】你會因為別人的誤解而選擇隱藏自己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哦。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相差42岁,却拯救了彼此:我们都在用刺伪装,但是总会有人仍勇于拥抱你的灵魂

本期插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