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难以封侯?

​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了一句话:“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因为这句话,李广成了多磨多难,壮志难酬的代表性人物。王勃话里的李广,是一个西汉时期的名将,此人为朝廷征战一生,却始终没有被封侯。李广自己私下里,曾跟星象家王朔议论说,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每次都带兵参加,现如今很多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不如中等人的家伙,已经因为军功被封侯。我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却始终没有得到封地。

都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难以封侯?

这是怎么回事?李广本人也很纳闷,他甚至怀疑自己的骨相不该封侯。世人都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难以封侯?王朔跟李广私下谈论的时候,反问了一个问题:你有过悔恨的事情吗?李广回答说:我在担任陇西太守时,有羌人联合起来叛乱,我用近乎欺诈的方式骗降了八百多人,然后将其全部杀死。王朔回答说,屠杀降兵可以说是最能使人受祸的事,这可能是你无法封侯的原因。

都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难以封侯?

李广擅自屠杀降兵,确实是一个令人诟病不已的污点。不过,这并不是他没有被朝廷封侯的具体原因。根据《史记》等古籍记载,在汉武帝时期因为军功,被朝廷封侯的人加起来有二十多个。能够得到这项殊荣的人大概有四种:第一,捕捉或斩杀敌军的王侯将相,对敌人造成致命打击。第二,在战场上斩首上千级以上。第三,为战斗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第四,父亲在战斗期间,为朝廷作出巨大贡献,并且战死沙场的话,儿子可以继承功劳被朝廷封侯。

都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难以封侯?

汉文帝和汉景帝执政时期,李广一直在后方负责守卫工作,所以没有办法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汉武帝上位以后,曾五次派人主动对匈奴发动进攻。李广虽然都参与了,但是他有三次没有遇到敌人,另外两次被敌人打败了。正因如此,李广的军功始终都没能满足封侯条件。单从能力上来看,李广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精通骑射,早年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在战场上斩杀过很多匈奴人的首级。

都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难以封侯?

因为屡立战功被朝廷封赏为汉中郎,后来李广多次跟皇帝外出打猎,期间格杀猛兽表现得特别勇猛。汉文帝对李广感慨说,如果你出生在高祖那个年代,至少可以被封个万户侯。既然李广的能力这么强,为何其战功却始终达不到封侯的标准?按照《史记》的说法,李广因自负才能卓越,过于靠近敌人结果被围困。除此之外,李广还曾因追杀三个匈奴的射雕者,带着三百名士兵擅离职守。

都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难以封侯?

有人对此评论称,如果那三个匈奴射雕者是诱饵的话,李广等人很有可能会因为孤军深入,再一次被敌人围困。李广这种不分轻重缓急的做法,可以说是兵家大忌。李广最后一次出征的时候,以前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作战。卫青本想着让李广跟将军赵食其一起夹击匈奴,结果李广对这个安排特别不满,没有服从卫青的指挥,最终因为擅自行动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这次难得的封侯机会。

都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难以封侯?

值得一提的是,李广虽然没有被朝廷封侯,但是他的幼子李敢,却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李广去世时,李敢曾以校尉的身份,跟随霍去病去攻打左贤王。在这次战争中,李敢斩首了很多敌兵,还夺得了左贤王鼓旗。战斗结束后,李敢被朝廷册封为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李广尽管没有在汉朝时封侯,可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却超过了很多汉朝的军侯。他在唐德宗年间,被追封为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期,朝廷又将李广追封为怀柔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