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离期间,不难发现,炒房客并不多,还是刚需购房者多?

私人订制羊绒大衣


工作地点也看地区,如果你是在一二线城市,房价贵,按自己财力去衡量,不一定必须有房。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工作,房款压力不大,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陇西行


你好,我是一名从事房地产行业4年有余的房产经纪人,很高兴为你解答此问题。

炒房风险大

说一下,我在这4年多就房产经纪人遇到了一些投资客,其中有一个最为深刻的。

我认识这个老板呢,他是广东人来的,那首山的话资金也不并不是特别多吧,但是呢,他们在一个商会里面,整天在讨论买房买房的事情。我跟这个老板呢也吃过几次饭,在2018年的时候,他看到东莞已经投资价值不是很大了,然后他转型去了佛山,他说佛山的话GDP未来很快就破万了,加上现在城区内限购人口肯定是要往外买房子的。突然他有一天打电话问我佛山三水的恒大怎么样。我跟他分析了一波,我说这个投资价值不是很大,我因为很难发展的起来那种,因为佛山发展比东莞还不平衡,你主要经济来源和各方面的话都是挨着广州。然后他就半信半疑的回去跟商会的人讨论,那时候他们商会也真是有几个有钱人没地方用,他们就一口气下去买了10套,跟我过去买的,但是要给了回了9成的中介费给他们。



没办法了,也只好顺从他们意见了,他们这么固执的坚持,人要去那里投资。他们买的时候价格是8300元每平米,比单个销售卖了就便宜了200块钱一平方,原本市场还一片大好的,2019年开年会的时候,佛山取消了限购政策,那边的开发商又急要钱,然后呢价格最低5900元起大户型的,小户型的房子6500~7200一平方,他们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他说以后也不投资房产这块了,他说亏了这么多钱进去,一平方亏了1000多块钱。

政策调控

2月16号17号两天时间有三个部门在重申说明“房住不炒”要按照“因城实施一城一策”,坚持落到位。在2月13号和2月4号央行一共进行利回购,1.7万亿金钱也没有流向房地产市场,全都是挽救股市市场稳定,基本生活常态。还有最近几天央行突然降息,扶持中期贷款。这迹象很表明了,国家是重点扶持实体行业的发展,将不再依赖房地产作为国家的主体经济了。

回看2019年国内一共进行了620次调控,国内银行资金进行了调整之后,将不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房产行业,近两个月时间破产了400余家房地产公司,在2020年才过去了,40多天已经破产了百余家房地产了。

刚需购房

据数据统计,这边买房的刚需客户都是在25岁到35岁之间的首次购房者,在这年龄中看出均为80后,90后居多,购买房子都是用于结婚用途。最近这些购房者都是动作频频的,一直留意着市场是否有降价迹象,如果出现了降价比较多,反而更多消费者不愿意出手,因为他们还觉得房价会降价。

在2019年全国房地产平均房价中,环比上涨6.8%,但是呢,全国有多个地方房价也有回落现象,我们在2020年疫情之后稍作观察,您在6月份左右出手比较合适,市场刚刚回暖,开发商需要资金周转。

小结:

在2017八年的房产数据,从当时购房者仅占15%,那时候呢很多都是买了半投资半刚需的使用,因为他现在原本有一套房子的,买套房子只为投资使用,现在看来变了,刚需购买房的人均起码达到50%,有30%是置换人群。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喜欢的话点赞,关注这种方法。


有点意思A


现在这个情况下,刚需和炒房客都不多了,毕竟大形势在那里了。随着疫情的减少,到疫情的过后,买房的人应该还是有不少的,不过纯炒房客应该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一方面房产税快实施了,河南不是要试实行了嘛,另一方面手里有大把房产的炒房客压力应该也不少,现在二手市场也不是很好。

个人觉得,刚需间有投资性质的买房人群应该会是绝大多数。一方面有住房需求的人还是有不少的,不过就为了有一套房子住不考虑地段和其他因素也是不现实的,大家买了房也都希望以后会从中受益的。

所以说纯炒房客应该少了,毕竟现在的价格也没太多空间了,自住间投资的应该是主要购买人群。



游走四方一过客


如果这样比较,就会特别乐观,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典以后房地产进入了黄金时期,一路飙升,持续到了现在。但是现在和2003年还是不一样,一方面那时候房地产,甚至整个经济还在比较低的水平,就像一个待发育的少年,一场大病后长得更茁壮了!而现在呢,房地产已经人到中年,能不能经得起疫情呢?会不会像这次疫情一样,成为最容易倒下的老年人呢?另一方面,现在的房地产是高负债的地产,对先进流要求更高。西贝说三个月的现金流,有多少房地产公司有?许多公司,一个月没有销售收入,就可能付不出工资、还不起贷款。而反观当年,许多公司的负债率不到50%,甚至有许多公司没有负债,所以不着急,等得起;而现在呢?真等不起!


房产交易那些事儿


做过房产销售的都知道,接待的客户里面,纯粹的炒房客,能接到一个纯粹的炒房客,其实几率并不大,纯粹炒房的大多集中在商业地产。

大城市炒房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房票问题,现在投资优势明显的大城市大多都实行抑制炒房的政策,操作空间有限。其他城市的地产红利期也差不多了,风险比较大。

很难把购房客户很片面的分为刚需和炒房,说句难听的,炒房客集中出动的时期,很多房子就算促销摆在刚需面前,他们也不会要,市场下行,政策迭出,价格不温不火,随处都可以看到促销的传单,你敢买吗?

炒房客就是赌徒,哪个行业都有赌徒,还有人炒大蒜的呢。

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还是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一户家庭,为了子女读书,就业机会买第二套第三套的大有人在,很难把他们归类成炒房,很多有钱人,沉淀资金多,放银行最后还不是被当成房贷放出去,所以干脆就多买个一套,反正也算成固定资产,周转困难时还可以变现,也很难把他们当成炒房客,毕竟现在投资渠道实在太少了。

如果需要买房,只要是事出有因,该买还是要买,千万别往后看,到现在没买房子的,错过的机会何止是房地产的红利?


世界歪观点


你好,疫情期间,虽然没有差距们,但是累积还是有五个客户约好疫情之后看房。

虽然有恒大搅混水,但是大家认为是虚的,资金回笼的套路而已。

所以,不管怎样,刚需客户,只要首付足够,任何时候都是合适的,你不要计较一时的价格,放长看所有房子都是增值的。


赣州房掌柜李启军


首先说下我并不同意,在工作地点必须有一套房子的观点,现在竞争这么厉害,一旦工作不保或者调动到其他城市工作,房子是不能跟着移动的。

疫情隔离期间,不难发现,炒房客并不多,还是刚需购房者多?

刚需更多一些,这要看怎么理解刚需这个词了,改善,拆迁,结婚,学区,户口等等每个人都房子的刚需要求不同,反过来看炒房客,聪明的炒房客早在17年房价高点的时候就抛了,普通的炒房客在看到国家打击力度不变加大,调控持续的18.19年也陆续抛售,包括那些上市大公司也是这两年陆续抛房抹平亏空。

这两年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刚需买的,简单计算一下每年的竣工和开工面积不难发现,这两年的房地产每年大约能提供2000万套左右的房子,按照进城人口,城市改善人口,拆迁户,福利房等分配差不多正好能消化掉,而在一些热点地区还会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属狗的水瓶座


疫情期间,返工条件的设立,有房、有车、有户口,这样你在这个城市才有安全感。这使得房车成为了人们“存在的价值”,这极大刺激了刚需人群的买房需求。

而在市场有一定回调的基础上,出手置业将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将会迎来一轮新的置业小高潮。





大湾区地产段子手


日前,决策层再次强调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要保持“一城一策”“房住不炒”的定位。本认为,“房住不炒”以及房地产金融降杠杆基本格局不会有大的转变,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目标已经明确。第二季度房地产调控政策将根据市场行情有收紧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土地市场和调控限价等多个方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允许房价出现暴涨或暴跌。高房价与高地价之间的利益矛盾并未解决。统计局公布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1-3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59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6%;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7039亿元,同比增长5.6%。本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收紧与放开并存,城市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市场多极分化趋势明显。房地产市场受土地价格上涨及投资炒房叠加影响,房价愈调愈高并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投资炒房客离场,刚需购房者会接盘吗?房地产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购房者买房需要谨慎。央行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新增加1.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加4292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加1.38万亿元。本认为,第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出现明显增加。全国房价上涨引发房地产市场暴利凸显,全民买房投资力度有增无减,导致房价愈买愈涨居高不下。高房价购房者需要透支数十年财富或几代人积蓄买房,高房价推动系统生活成本全面提高,高房价还能支撑多久无法预料。


兴哥日常


疫情过去后,售楼处开放肯定是刚需客户比较多。疫情到现在,房地产业不能复工,开发商资金压力巨大,复工后肯定是降价促销,缓解资金压力,这是刚需客户的福利。

这两年国家住房政策是住房不炒,再加上房产税及其他房产政策的出台,极大的限制了炒房客的利润空间。所以以后房产市场投资客户会越来越少,房产消费也会慢慢恢复理想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