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通胀可能掣肘利率下行空间

路透上海2月20日 - 中国央行周四公布,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3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且高于路透调查中值的3万亿元;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路透调查中值为8.6%。

央行数据并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亦创出历史高点,且远高于此前路透4.3万亿元的调查中值,比上年同期多3,883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6.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1.3个百分点。路透调查中值亦为同比增长12.1%。

长江证券宏观分析师 赵伟:

信贷超预期,疫情影响尚未显现。新增信贷超预期,或主要缘于银行“抢放贷”。贷款逐步换锚LPR背景下,LPR下调预期使得银行有动力在年初“抢放贷”,企业贷款显著增加。主要分项来看,居民中长期、企业和非银贷款均高于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尚未明显显现。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6个月同比增加,居民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高位、短贷已出现负增长。疫情对投资和地产销售等影响,或拖累2月信贷。

新增社融高于去年同期,主要由地方债贡献。1月地方债新券发行8,000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倍,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和表外票据均有拖累。

疫情干扰下,信用派生节奏、规模都会受到冲击。疫情会拖累房地产相关需求、加大部分地区财政平衡压力等,可能掣肘基建发力空间和全社会融资总量。我们预计,社融全年增速或低于去年,节奏上来看,一季度回落、二季度擡升、下半年再逐步回落。

就债市而言,短期流动性环境仍有利于债市,但长端收益率过快下行压缩未来空间;需紧密跟踪疫情、覆工等变化,警惕通胀预期修正、避险情绪消退等带来的回调风险。中期来看,债市仍有经济基本面支持,并不具备转熊基础;但通胀可能掣肘利率下行空间。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