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四岁半的小刚已经上了半年的幼儿园了,和同班的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他经常尿裤子,每天入园必须带两身备用衣服,但有的时候还不够用。因为频繁尿裤子,小刚经常被别的小朋友笑话,他自己也很自卑。有人可能会说,这都怪幼儿园老师照顾孩子不到位,但事实上要怪只能怪小刚的父母没给孩子做好如厕训练。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把尿是老一辈人在育儿中热衷的,也是育儿新旧观念碰撞的一个爆发点。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给孩子把尿只能给大人带来自我感动,对孩子可是没有什么好处。长期把尿,会对宝宝未发育完全的脊椎造成伤害,造成脊椎侧弯、驼背等影响体态和健康的后果。并且,长期把尿之下,孩子的膀胱得不到训练,容易使孩子把握不好如厕的时间,甚至于尿裤子。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让宝宝告别纸尿裤

1、要及时开始如厕训练

孩子三岁之后,身体逐渐发育,这时的孩子可以感受到直肠和膀胱的压迫感,理解身体发出的需要如厕的信号。所以理论上,三岁以上的孩子对排泄行为有一定的生理控制,初步满足开启如厕训练的条件。但各人发育速度不尽相同,开始训练的时间节点也具有差异,需要家长自己留意。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下面是孩子可以开始如厕训练的几个迹象:①孩子可以每天定时排便。②孩子模仿大人的如厕行为。③孩子在便后会感到纸尿裤不适,要求大人更换。当孩子各方面条件满足时,家长一定不能耽误,要及时开始孩子的如厕训练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2、要给孩子买儿童坐便器

成人使用的坐便器太高太大,不适合孩子使用,建议给孩子买一个儿童坐便器,可以挑选样式别致、图案有趣的,以最大程度上吸引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配合意愿。同时,也要注意选择适合开始如厕训练的环境,比如冬天天冷,很多孩子不愿意脱裤子坐到凉凉的坐便器上,就不利于训练。坐便器可以和大人的一起放在卫生间,也可以放在宝宝的卧室,同时也要遵循就近放置的原则,当宝宝在别处玩耍时,放在宝宝的近处,方便如厕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3、要消除孩子对坐便器的恐惧感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使用坐便器如厕的流程,带孩子了解坐便器的构造,熟悉使用方法。很多孩子一开始还是习惯带着纸尿裤如厕,抗拒坐便器,家长可以在一开始让其穿着纸尿裤在坐便器上如厕,等孩子对坐便器渐渐熟悉了,就可以把纸尿裤拿掉,鼓励宝宝在坐便器上如厕。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孩子的如厕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十分的耐心,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如厕训练的过程中,意外会时有发生,此时家长不能责怪孩子。相反,帮孩子清洗身体、换完衣服后,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鼓励,以免打压孩子积极性。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陪你长大》

是一套养成早教互动图画书,图画精美,文字有趣。它包含了对孩子的早期语言启蒙、早期社会启蒙、早期科学启蒙、早期健康启蒙和早期艺术启蒙。其中就包括教孩子如厕,洗澡等等行为习惯。在孩子0-6岁的大脑发育黄金期进行科学的早教,在早教的同时又伴有亲子活动,寓教于乐。佳育推荐给大家!《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是引导孩子自我管理的好绘本,家长不妨给孩子看看。

家长别再做“把尿党”了,记住这“3要”,培养宝宝如厕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