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為賽典赤贍思丁護墓741年

侃滇史 | 昆明人為賽典赤贍思丁護墓741年

昆明民航路,賽典赤贍思丁衣冠冢

雁過留痕,人過留名。

算起來,每個人的一生,至多百年。

人中龍鳳者,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默默無聞。

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達官貴人,生而為人,心存善念,窮則獨善其身,修身養性齊家,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的人生觀。

在昆明,距今746年前的元朝,一位名稱賽典赤贍思丁的高官,因在任期內大興昆明水利,建設松華壩水庫、疏浚盤龍江等河道以利交通、在海口興建水利解決滇池水倒灌等問題,解決了困擾昆明多年的水患,成為稱頌一時的好官員。

侃滇史 | 昆明人為賽典赤贍思丁護墓741年

昆明民航路,賽典赤贍思丁衣冠冢

在全國,賽典赤贍思丁名氣可能並不大。

但在昆明,他的名字如雷貫耳,傳頌數百年。

說起賽典赤贍思丁(1210-1279),一名烏馬爾,回族,屬中亞別庵伯爾之後。

公元1210年,他出生於不花刺(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

1220年,成吉思汗西征時,他隨真族人歸附。

1261年,任中書平章政事,統領全國財賦。

公元1274年,賽典赤贍思丁任職雲南行中書省平張政事務。

在滇6載,善政較多,卒於任上,追贈咸陽王。

這其中,就有在昆明興修水利、治理水患等利民大事。

賽典赤贍思丁在雲南任職的時候,已經64歲了,算是耄耋老人。一生經歷無數戰事的他,臨近暮年,選擇盡心盡意做善事、做好事、做利民之事。

侃滇史 | 昆明人為賽典赤贍思丁護墓741年

昆明民航路,賽典赤瞻思丁衣冠冢

亦因此,昆明人世世代代都記得他、紀念他。

賽典赤贍思丁死後,被葬在昆明北郊、馬家庵村西面,距離他當年策劃修建的松華壩水庫並不遠。

時光荏苒,歲月如白駒過隙,他逝後數百年,還有不少人自發地守護他的陵墓。

清康熙年間,人們還在昆明東郊、現今的民航路為他修建了衣冠冢。公元1917年,又重修。

如今,在昆明市區民航路中段、現今民航路小學門口附近,賽典赤贍思丁的衣冠冢,保護良好,還被列為了省級保護文物。

每一個路過這裡的人,看了衣冠冢上的銘文,可能會想起距今700多年前名叫賽典赤贍思丁的人。

所謂功勳卓著者,最好的勳章,莫過於民心。

侃滇史 | 昆明人為賽典赤贍思丁護墓74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