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了哪几点才叫不是打太极操,而是在打内家拳?

用户68037215


太极拳只要做到这几点就不是太极操了。第一,打拳先练功,拳家说的好,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可见不练功不行,因功练的是内气,功夫大小关系着你的下盘稳不稳,如果不稳,就会产生脚底漏风,脚底漏风,功夫稀松。第二,打拳是以意行气,气不动,腰不动,以腰为轴,现在的练拳者配音乐,那神已经随着音乐走了,心不专,艺不精,这样的大拳和跳广场舞没有曲别,就是太极操。(注,国家表演和比赛配音乐是为了整齐有观赏性,不另论)真正的拳师打拳从不用音乐,心静,气通,功夫到家。第三,太极拳最后要推手,棚捋挤按,是四正手,採挒肘靠是四偶手,能做到大捋,上擂台了,才是真正的太极拳。这时才会有内功。








淄博泥人李


太极拳和太极操,一字之差,我习练20多年也没有真正做到太极拳内家拳的功夫,靠自学,靠悟性,沒有大师指导,周圍拳友大都是操练,锻炼身体仅此而已,所谓练拳多如牛毛,高人少如牛角,靠自身学习书本.观看光碟,结合本人体会,外练筋骨皮(太极操),内练一口气(气功)或精气神(内功),内练皆是内家拳,功夫深了,曾经内练气沉丹田,气贯周身督脉和任脉养生,所谓食补不如睡补,睡补不如气补,我体会要正确理解,切勿走火入魔,太极拳是内家拳,要论"敬″."静″."定″."慢″.勻"."柔"."园″."松″."整″."气″,最后论气,外呼吸.内呼吸,食气益寿,这就难了,不是如我辈修为了,内功着重"无形″而练,形神合一,但凡练内功,一定练"气功″的,但气功并不就是内功。学问深奧,只有心理默默思考,以心理影响生理,达到生理上的变化与感应。

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別简单说就是,太极拳是用心不用力,太极操是用力不用心。"班门弄斧″显丑了!


王方显才


做到了哪几点才叫不是打太极操,而是打内家拳?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养生健身功效,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练习太极拳的行列。但是,由于承师不同,习练太极的目的不同,各种"理论"也相继出现在各个地方发出不同的声音。今天单就健身功能,也即是强身健体而言谈谈自已习练太极拳的体会。也即是"走架子"。

从理论上讲整个太极拳运动包括套路(走架子)、推手、技击三种形势。

套路是由一定数量的功作,按照一定顺序组合而成。各式太极拳的套路很多,长短不同,其练法和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其主旨应该是一样的。对于健身而言,真正将太极拳作为建身手段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即五十年代。国家原体委决定以流传适应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编排了一系列简单易学的太极拳套路,以适应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习练。

现将太极拳是"拳"不是"操"分析如下:

第一、太极拳是在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太极拳是用意念练习的拳术。习练时以心行气。运行时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也即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用意不用力。从而做到"内三合”。

第二、松沉自然。太极拳特别要求全身放松,这种放松包括肌肉、关节,使人体血管减少阻力,加速血液循环,减少心脏负担。

第三、呼吸深长。太极拳讲究腹式呼吸,以及配合拳式呼吸。要求气下沉丹田,做到深、长、匀、缓,以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

第四、运行时以腰为轴。一动腰先动,腰为主宰,逐步达到丹田内转,两肾抽提,以腰带动整个运动。

第五、虚实分明。太极生两仪,两仪者,虚实也。是太极拳的总则。一方面要虚实分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但又不完全分开,阴阳相济,阴阳合一。随着动作的变化,都不离开阴阳这个道理。

第六、一动具动。太极拳讲究一动无有不动。这种动是在意识指导下的全身协调运动。

第七、相随相合。相随,即太极拳中的一致性。如提膝挑掌,提膝与挑掌相系相吸,上下相随。相合,外表的关节相对应。如手和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到、脚到、身到,从而产生合力。做到"外三合”。

太极拳要求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仅举以上各例,无疑就是太极拳了。从中也可看出她和操的明显区别。

这种解釋也许不符合那些专门传授太极拳的大家的口味。总之各有各人的认识和健身方法。望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他人,笔者就千恩万谢了。有不同意见,也可提出(善意)共同探讨,以便寻找出健身的最佳方法。




高楼避愁


这个问题挺好的😊,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练拳的身体感受和心灵的领悟来述说,但总的来讲,练习太极拳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沉静下来认真练习慢慢运行,以心意领劲以劲运身,节节贯穿式式相连,做到下在上先意在身先,以心意统领和指导肢体运动而不是以肢体指导肢体运动,忌用拙力和僵劲,关键在于自然 而然。

第一要稳,练习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松,松松松、太极功,松到脚下最成功。通过心意引导把体感的重量向下沉降,故能周身轻灵下盘稳固。

第二要准,练习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以心意引导肢体的运动至身体的每一处直至脚趾和手指,经久练习 身体的每一部位都能娴熟于心,神经和感知系统极其灵敏无误,心气沉降于下,故能应万物而从容,怎能不强身健体益寿和延年。

第三要合,阴阳之道合二为一(宜),有人曾说要狠,一狠劲就出,久练太极拳的人都讲究心气平和方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的,太极拳练的就是阴阳平衡虚实开合,内劲充盈开合有度。怎会是绵软无力松散无形只能健身呢!

第四要快,身体的神经系统感知能力洞察力敏感度心灵虚空的承受能力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于一身,所谓艺高人胆大,心意在他人之先,唯快不破呀。怎能不从容淡定,悠闲自在的生活和工作,怎能不是健康身心养生保健的好帮手,太极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真不是偶然,只是必然。



杨洪与太极


我是外行,有位长辈练了七十多年,入门就跟着名师。他告诉我他是这辈最小的师弟,入门最晚,跟师三十年如事父亲,尽管师兄们早已各开门户。在师傅临仙逝前一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师傅问他:各人都在授徒了,你怎么还跟着我?回答是:我觉得我还是没理解到精髓 ,接手、发力、制人不能致用。师傅说孺子可教,便亲授他“卸力”,再告诉他如何练太极内功。自此他这一门里的师兄们再没一个人能胜过他,尽管他个子最小。诀窍是内功和致用!


用户1092861805008


练习太极拳都是有一个逐渐进步,一层层上升的过程。开始学的前几年都是学的外形、学的规矩(哪个动作怎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位置,手法、身法在什么角度…等等),做到合乎规矩了还要熟练,这个熟练是需要练拳达到一定数量才会有的(那些学了好多年太极拳的,练的还不到上百、上千遍的不叫熟练,只是说学的时间长而已,并不是练了多少年。就是练了多少年的还要看是练了多少遍的。拳打万遍,其理才有可能自现)。在这个练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到放松,从意识上到动作上都要注意,每每打拳前先要自己检查一下自己放松了吗?(放松是慢慢来的,不要急于求成,每个初学练习者都是在暗地里用力来练拳的,并做不到放松的。放松的肢体运动和意识状态是长期慢慢积累和培养出来的)

以上做到,勤奋的也需要两三年时间(就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81式经验分享),做到了再进一步加入内涵,这个内涵就是要知道每个动作的顺逆变化、顺缠劲怎么走、逆缠劲怎么走。顺逆缠法的劲路也是虚实的结合问题,顺缠是哪边是实劲哪边是虚劲,逆缠时又是怎么样的都要注意搞明白。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动作也会慢下来的,因为快了就不去注意劲路怎么走的了。练到这一步的基本上都是在五年左右时间的爱好者了(职业学者不在此列)。再往后的方法就要加上推手的练习了,从知己到知彼,去感知对手的劲路,这个过程要注意身法的虚实、下肢的放松练习(就是腰、裆、膝的虚实结合、变化)








爱太极爱旅游


一个太极拳的初学者,谈点体会。抛砖引玉,请大师门指导。愚以为太极拳初学者先是打手,然后打脚。随后打气,最后打心。打手者意指学太极拳动作。打脚者是指动作熟练后逐步下沉,用腿脚部的沉穏控制打拳的速度和节奏。打气者是指当腿手配合纯熟后,沉稳圆润。连绵悠长。渐近太极拳意境后,再练拳,气配合。每招每式时呼吸的节奏。当达到气拳一意时,最后是用心打拳。心随意走,浑然忘我。拳慢气长。收放自如。练到这时,方能做到:心随气走,气随眼行。眼随手到,手随腿转。才算是太极拳基本入门。初学者,只是爱瞎想。胆子大,脸皮厚,敢说。请大师们指教。请黑子们喷我。笑纳[呲牙][呲牙][呲牙]


老邱61844380


太极拳的组成部分,拳架,导引吐纳,桩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能由着性子去练,那是徒劳的,在有明师指导下,三分练七分悟,要通过导引吐纳,桩功找到静中求动,回到拳架子里,再在拳架子里找到动中求静,培养丹田,包括上中下三个丹田,和前三,后三丹田等,进出功法,再名身体三节,使各个关节能独立逐个运动,又能聚而成为整劲,也就是说化整为零,亦能混元一气,这些先决条件必有无极开始,太极大门也就是无极,别看人人都会说,进入无极的确实不多,无极才能生成太极,这就是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练太极拳要谦虚,敬畏自然,太极与道同源,拳里东西拳外找,细心观察生活当中,会有很大帮助。


天边云山


练太极拳,得老师带着练,练套路是熟悉结构动作。锻炼身体。就说你可以跑步,也能跑很快,可要进了省队,会从摆臂开始一点点规范动作,由教练,有营养师,有体能教练,力量教练,技术分析师。有一系列配套的系统训练。要不就凭自己在操场跑两圈能出什么成绩。太极拳技术,没有师傅领劲,没有喂劲,没有师兄弟摸手。根本练不出来。


井垣重木


不用几点,只要有一点做到,就是真正入门了,是拳,而不是操,那就是身法!讲身法都会,但讲明白的人不多,能够真正做到的人更少,只要把身法真正弄明白,并且练到身上,就是真正入门了。但这还只是入门,既入门后,身法也是意,而不是形,太极拳是练意为主的武术,用意是长期修炼的重点。而操是用形的,这是根本差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