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時,除了災民自救外,歷朝皇帝是怎樣應對的?

文史磚家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大規模的蝗災頻繁發生,給農業帶來難以估量的破壞。根據《中國救荒史》的統計,從前707年到1935年,中國共發生過796次大規模的蝗災,平均每3年便會爆發一次。而如何對待蝗災、安置饑民,始終都是困擾歷代帝王的大難題,一旦應對不慎,甚至會危及到帝國的安危。



其實,作為一個災難多發的國家,除肆虐的蝗災外,地震、水災、火災、風災等自然災害,在中國發生的頻率也相當高。在古代,上述災難,連同月食、日食、星變等自然現象,經常被皇帝們一起視作可能給帝國帶來消極影響的災異。那麼,在大規模災異發生後,除了災民的自救行為外,歷朝歷代的皇帝是怎樣應對的?


罪己詔。從漢朝開始,受儒家“天人感應”說的影響,皇帝們(天子)大都相信(或假裝相信)自己是上天的兒子,代表上天治理萬民,而一旦自己違背天意、不行仁義,那麼上天必會降下災異,以此來對皇帝進行譴責。而為了平息上天的憤怒,皇帝們往往通過頒佈“罪己詔”的方式,來檢討自己過失。


從現有的史料來看,第一個明確頒發“罪己詔”的皇帝是漢文帝,時間發生在前179年。當時,有大臣建議漢文帝要早日擇立太子,而皇帝卻以自己“德行有虧”為由予以婉拒,並頒佈相應的“罪己詔”。截至1895年光緒帝頒佈中國史上最後一份“罪己詔”,共有88位皇帝頒佈過264份“罪己詔”,時間跨度長達2074年,平均每8年就會出現一份。



雖然“罪己詔”的內容、措辭千篇一律,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但在“君權神授”觀念極濃厚的古代,還是能起到某些積極的效用。其一,它表明皇帝嚴肅對待上天的譴責,願意改正自己的錯誤,並展現出自己時刻將百姓安危放在心上的態度;其二,藉以平息民眾的怨氣,造成一種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共抗災情的局面,並由此穩固皇位。


大赦,即皇帝以施恩的名義,不定期地對罪犯實行免除或減輕罪責的行為,除了皇帝登基、更換年號、冊立皇后和太子外,在重大災異發生後,往往也會採取此種措施。因為在皇帝們看來,月食、日食等天象異常是上天在對自己示警,而蝗災、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又容易導致災民觸犯法律,因此適時宣佈大赦,可以回應上天的譴責,並顯示自己哀矜萬民之意。



大赦往往跟皇帝發佈“罪己詔”同時進行,比如西漢本始四年(前70年),天下49個郡國同時發生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傷者無數。對此,漢宣帝頒佈“罪己詔”,並下令大赦天下,免收重災區租賦,對於安定民心起到良好的作用。翻閱二十四史,關於皇帝大赦的記錄比比皆是,在此不做一一贅述。


蠲賑。“蠲”即減免賦稅,“賑”即賑濟錢糧。跟“罪己詔”和大赦天下相比,災民們普遍關注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物資援助,畢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每當蝗災、地震、水災等重大災異發生後,皇帝們通常會下詔減免民眾的賦稅,同時還開倉放糧,儘可能地保障災民的生活。除此之外,朝廷有時還直接補助災民銅錢或銀兩,尤其在明清兩朝最為常見。



自漢朝開始,歷代帝王在面對重大災異時,都曾採取過上述措施,尤其是到了清朝,還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蠲賑辦法,對於安定民心起到很好的作用。縱觀整個清朝,蠲賑災民最積極的無疑是乾隆帝,無論哪個地方發生災情,都會在第一時間實行救濟,六十年如一日,確實值得稱道(“地方偶有偏災,即命開啟倉廩,蠲免租稅,六十年如一日。”見《嘯亭雜錄·純皇愛民》)。


捐納。由於帝國的財力畢竟有限,所以朝廷除了直接蠲賑災民外,往往還會號召富人們捐錢、捐糧以救濟災民,而作為回報,皇帝們往往會賜予他們爵位以作為獎勵,此即“捐納”。早在秦漢時期,帝國政府便開始推行“捐納”制度,比如秦始皇在位時,便頒佈政令“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見《史記·秦始皇本紀》),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



“捐納”制度的實行,激發了民間救濟活動的積極性,對於緩解災情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1679年北京大地震發生後,廣大縉紳富戶積極響應朝廷的號召,紛紛捐納銀兩或僱傭人力來救助災民,從而救活了很多人。其中,天津商人張孺人“傾篋付典質,錢積門中,僱人掘被壓者,所活數十百人”(見《張學士文集》),可謂功德無量。



除了上述應對之策外,皇帝為顯示對上天譴責的自省,往往在頒佈“罪己詔”的同時,採取“避殿減膳”的活動,即不在正殿處理政事,同時減少飯量或菜餚。有時,皇帝也會因重大災情問責、罷黜宰相,尤其在東漢時期最為常見。不過,“避殿減膳”毫無實質意義,而問責、罷黜宰相多屬非常規操作,政治打壓的意味很濃,並非歷朝歷代的通則,所以在此均不作詳細講述。


史料來源:《中國救荒史》、《資治通鑑》、《宋史》、《嘯亭雜錄》、《張學士文集》等


文史磚家


古人信奉天人合一,天人地維持了世界的平衡運行。人在天地人三才中起到勾通天地的作用。

皇帝為天選之子,育道德順天意,代天地管理教化人間。

而一旦人間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古人就認為是人間的人或其它生命的暴戾之氣滿溢驚動天地。追溯源頭,自然就是人王及其百官失德,政綱昏庸暴虐,以致黎民眾生怨忿。皇帝見有災禍發生就認識到這是天地震怒所給予人間的警告。首先要寫表文祭祀天地罪己悔過,再向太廟的祖先告罪認過,再下罪己詔行告全國,希望能消除天地的震怒及眾生的怨忿暴戾之氣。下放賑災糧款救濟災民。減賦稅輕役。下放百官與民同耕同種,指導恢復民力以贖罪。


傳海135


引言:

古代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除了災民自救以外,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根據不同的災害來做出相應的應對之法。

蝗災

古代應對蝗災的方法有很多,受災地區的百姓會以捕捉、焚燒作為減輕災害的方法。而朝廷則會選擇興修水利,改變受災地區的地質環境,減少蝗蟲的繁衍率,也就能間接地減少蝗災的發生。由於古代的科技並不發達,不及現代各種面對蝗災的高科技手段,導致在古代中平均6到8年就會發生一次蝗災。在災害爆發時,朝廷會選擇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對受災嚴重的地區,撥發賑災銀兩確保來年耕種不荒廢。


瘟疫

在古代瘟疫也是重大災害之一。在古代常見的瘟疫有天花、黑死病等,這些都是傳播性極強的瘟疫。一旦某一處爆發時,將會造成大量的人員死亡。在古代醫療條件並不發達,一旦爆發瘟疫時,朝廷首先會選擇限制人口的流通量,而古代的交通並不發達,人口也並不是非常的密集,很容易的就能將瘟疫限制在一處。然後在派遣一些名醫針對病發症調製中藥,分發給受災區域的災民,讓災民得到救治降低人口死亡率。


洪災

古代洪災也是時有發生的災害之一。而在洪災爆發時,災民的自救方式是在洪水即將決堤時遷移至至高點。而朝廷針對洪災的治理方法:第一是在容易爆發洪災或地勢較低的地方興修防洪堤;第二,在易爆發洪災的地區,修建洩洪點將水引至其他地區,相當於小型的運河。不僅有利於周邊百姓的灌溉,還可以達到洩洪的作用。

總結:古代的科技雖然不及現代發達,但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容我們否定的。針對各種災害的發生,災民會採取自己的土方法抵禦災害,而朝廷會根據整個受災地區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法。


感謝大家閱讀,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國


在古代對老百姓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共有水災、旱災和蝗災三種。在這三種自然災害裡,水災和旱災一般有預警性,只有蝗災的出現總是突發性的,所以對百姓造成的損失也最大。

歷史上關於蝗災的記載,屢見不鮮:

“(46年)春三月,蝗螟大起,被害者九十郡國;二十八年(52年),大蝗,被害者八十郡國。”(《後漢書·五行志》)

“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舊唐書·五行志》)

……

據《中國救荒史》裡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次;兩宋為3.5年/次,元代為1.6年/次,明、清兩代均為2.8年/次。

所以蝗災在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表現為越來越頻繁的存在。在對待災害的不同態度上,最能顯現出百姓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

唐朝的三個皇帝在對待蝗災有不同的態度,公元628年(貞觀二年),唐朝的京城長安周圍爆發了一場蝗災,蝗蟲遮天蔽日,漫空肆虐。

這日,李世民正在御花園和大臣們散步,邊走邊商討如何應對蝗災,好讓百姓順利度過災難。

正說著話,就有幾十只蝗蟲飛入帝苑。帝苑那是皇家禁地,一般人是絕對不敢涉足的;但是對蝗蟲而言,沒有什麼禁地的概念。李世民一看,十分生氣,怒不可遏的隨手抓了幾隻,然後朝天禱告道:“民以食為天,你們吃了老百姓的莊稼,禍害百姓,我今天也要吃了你們!”說著就把手裡的蝗蟲往嘴裡送。這一下把跟隨的大臣們都嚇壞了,連忙跪下祈求道:“這東西很髒,吃了您可能會得病!”

李世民一看大家都在那裡求情,越發的意氣風發起來。他心裡想,朕年輕時候什麼沒見過?打仗口渴的時候還喝過馬血呢,區區幾隻蝗蟲能嚇的了朕?於是邊往嘴裡塞,邊毅然決然的說道:“我願意替民受過,有什麼病都轉到我身上吧!”(“朕為民受災,何疾避!”《資治通鑑》)於是真把蝗蟲嚼吧嚼吧給嚥了。

李世民這個舉動,讓他手下的大臣們佩服的五體投地,大家都為皇上這樣真心為民著想的義舉所感動。

史書上沒有記載這次的蝗災是如何消除的,但《資治通鑑》上卻記載了結果:“是歲,蝗不為災。”

也就是說,這年的蝗災沒有造成太大的災害。

不管朝廷採取了什麼辦法,至少李世民的舉動感動了天下百姓,也提高了災區老百姓戰勝災害的自信心。

無獨有偶,類似的事情在唐玄宗身上也發生過。公元716年(開元四年),山東地區發生蝗災,官府及百姓對此束手無策,許多百姓在受災的農田旁燒香、禱告,獻上各式祭品,但就是不敢捕殺蝗蟲。當時主政的是名相姚崇,他建議中央派御史到地方監督各地官員開展捕殺蝗蟲工作,並且把蝗蟲屍體深埋,但他的建議遭遇了很大的阻力。

有人認為蝗蟲數目極多,不可能一下子消滅光;甚至有人說:“蝗乃天災,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姚崇力排眾議,先是反問眾人:“現在河南河北的人都要流亡盡了,我們怎麼可以坐看蝗蟲吞噬禾苗,而不去救那些受災的人?”接著堅定地說:“即使殺不盡蝗蟲,也比養著它們造成更大的災難強!”

唐玄宗也覺得主動出擊總比坐以待斃強,於是將此事交給姚崇去辦,並特意下了一道聖旨,鼓勵天下的百姓都積極投身到滅蝗戰役中。

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滅蝗運動就在災區展開了,他們採取了人工撲打法、壕塹掩埋法、篝火誘殺法……總之,各種有效的辦法都用上了。為了提高百姓的滅蝗積極性,官府還出臺了獎勵措施:捕蝗1鬥,獎糧1鬥,捕蝗1石,獎糧1石。姚崇又派遣使者到各地去巡視,考察地方官員捕殺蝗蟲的政績,並通報各地。由於措施有力,方法得當,使老百姓渡過了艱難的年景。“連歲蝗災,不至大飢。”(《資治通鑑》)

而到了唐朝後期,對待蝗災,皇上的做法就不一樣了。唐僖宗李儇在宦官的扶持下繼承了皇位,繼位的李儇很小還不懂事,缺乏必要的理政能力。他叫有定策之功的宦官田令孜為“阿父”,把他任命為神策軍中尉之後,朝廷的一切權利都交給他的這個“阿父”,自己就熱衷於各種遊戲當中了。你還別說,李儇理政不行,玩耍真是個天才,鬥雞、賭鵝,騎射、劍槊、法算、音樂、圍棋、賭博等等,凡是遊玩的營生,他幾乎無不精妙。所以朝堂動盪,正奉此亂局時,蝗蟲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了。

該年的七月,爆發了一場特大蝗災。

“蝗自東而西,蔽日,所過赤地”。(《資治通鑑》)蝗災先是發生在湖北,隨後一路北上,掃蕩了河南,又轉過頭向陝西蔓延,不久就到達了大唐的都城長安。蝗蟲飛抵長安後,當時的首都市長(京兆尹)楊知至不思滅蝗之法,卻睜眼說瞎話,給皇上報功:“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荊棘而死。”(《資治通鑑》)

他給皇帝上奏本,說這些蝗蟲們一路掃蕩,到了長安城以後,停下腳步一看,這裡的天子這樣的聖明,大臣也是那樣的賢良,百姓人人安居樂業。看到天朝如此繁盛的景象,蝗蟲們都被感動了,它們決定從此以後不再吃老百姓的莊稼,於是都緊緊抱著荊棘枯木,義無反顧地通通絕食而亡了!

本來就是一個天大的謊言,誰知那楊知至的奏本一上,滿朝百官都堅信不疑,他們都被蝗蟲的高尚行為所震撼,於是滿朝都是一片祝賀之聲:陛下的聖德果然是地厚天高,連蟲子都被感化了……大臣們一陣山呼萬歲,吹捧的沒有生活體驗的唐僖宗龍顏大悅,他也覺得自己的形象頓時高大起來。皇上高興了,朝廷歡喜了,滿朝上下一片歡笑聲。但是遭遇了蝗災的老百姓,那裡卻是哭聲一片。

本來遭遇蝗災,田野顆粒無收,大家都眼巴巴的等著朝廷來賑災呢,誰知道不但沒盼來朝廷的救濟,因為蝗蟲的“義舉”,他們的收成變成了正常年景。既然是正常年景,那該交的稅一分錢也不能減免了。秋後,官府開始收稅了,交不起稅,等待他們的就是衙門裡的大牢和酷刑。一時間砸鍋賣鐵的,賣兒賣女的,四處逃荒的,總之就是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這些窮苦百姓為了生存,大批的饑民加入到唐末農民起義軍的隊伍中來了。這個隊伍越來越壯大,終於有一天,起義軍攻破唐都長安,沖天大將軍的大旗飄揚在長安城頭。

當年唐太宗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到唐玄宗的時候,他的心裡還時刻裝著百姓呢,可惜再往下的子孫們,就聽不進去祖訓了。






文靜視角


防在先,滅在後。吃貨的建議只能算調侃。藥物滅蟲當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