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中医王永炎院士对瘟疫的预估判断是怎么理解的?

波澜碎风寒


这说明中华医学不紧在疾病治疗中有丰富的医学技术而且在人类进化社会生活中有丰富的经验和科学依据。


鄜州市井文化


王永炎院士原话

2019年6月2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召开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候选人答辩评审会,遴选流感防治科学家。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王永炎先生对答辩博士说到:

要观天地之象,观万物生灵之象,观疾病健康之象,所以今年大江以南,暴雨成灾,厥阴风木司天已经描述了太虚元象,上半年是比较和缓的,下半年特别是在冬至前后,也就是连续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发生。

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

王院士所说的“厥阴风木司天已经描述了太虚元象”,就来自《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学说。

根据“五运六气”的原理推断,2019年己亥年上为厥阴风木司天,左边的问气为少阴君火,右边的问气为太阳寒水。下为少阳相火在泉,左边的问气为阳明燥金,右边的间气为太阴湿土。

厥阴风木司天代表什么意思呢?

厥阴风木司天则少阳相火在泉,风火相煽,火气横行,地气便为之数热。风行于宇宙之间,云气与万物为之动摇。因气候温热,故蛰虫不藏而常见,流水不能成冰,其发病急迅猛,人体常因大热而消烁津液,血水下流,还会出现目眩、耳鸣等现象。

终之气,(小雪——小寒)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阳相火。

由于少阳之烈火主令,阳气大化,蛰虫出现,流水不得结冰,地中阳气发泄,草类生长,人们也感到舒适,其发病则为温热疫疬(简称瘟疫)。

王院士所说的“下半年特别是在冬至前后,也就是连续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发生”也就来源于此。

当然,书本上的知识总归是理论为主,王院士能大胆预测瘟疫还观察到了另外一个现象:“今年大江以南,暴雨成灾”,根据暴雨成灾来佐证五运六气的结果,这也是王院士观察比较深刻的地方。

中医确有很多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之处

我们谈中医,免不了要和西方现代医学做比较。要客观的看到在疾病检测、疾病研究方面西方科学有其先进的一面。

而传统的中医,只有望闻问切四个字,无外乎加上看看舌苔,摸个脉象,很多时候诊疗的方法显得原始,这就引起了很多“惟仪器论”、“惟科技论”的人士的不满,甚至是鄙视。

但仅凭这几点,就把中医一棍子打死,显然是错误的,更是无知的。

举个例子,现在工业加工领域,五轴联动加工是一门比较高精尖的技术,但是各位知道吗?人体上就有一个部位是五轴联动的。那是什么呢?那是我们的双手,我们的手,就是一个五轴联动的高级工具。

只是有些人笨拙,有些人灵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无论现代的机器人多么精密,都还没有全方位的能够实现人体手臂的功能,机器人能做到的,也只是一部分。

我们胜在整体,而输在单项。

这恐怕也是中医和西医的比对结果,论单项,中医辨认不出细菌和病毒,也看不懂细胞和核酸,必输无疑;但论总体,这次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效果刚刚的,效果比无针对性特效药的西医强很多。

中医还需要进步

如果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去发扬光大,那么中医长远来看一定会落后。如果抱着“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的态度对西医不屑一顾,那么中医也会越走越窄,最终无人问津。

中医要发展,不光需要有王院士这样的专家、学者,更需要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投入中医研究中来,而不是看热闹一样“这个预测神了”之类的,最后一哄而散,留下一地鸡毛。

面对这次突入其来的瘟疫,不光有中医在做贡献,在预测,西医也有钟南山院士这样的定海神针,同样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预测。

国难当头,只有放弃成见,携手同行,中西医相结合,才能战胜疫情,重拾平安幸福的生活!

共勉。


谈者无语


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去年6月27日在一次该院的答辩评审会上作了个发言,他运用中医五运六气的原理,对可能出现瘟疫的问题作了推测,而且有较清晰的判断。

作为相信中医学,並认真读过《周易》和《黄帝内经》的人,对王院士的判断会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因为,王院士对中医科学的研究是造谐颇深的,他可不是什么"江湖郎中",可以信口开河的。《周易》讲的是宇宙学问,是中医学的基础。中医求的是阴阳平衡,辩证施治,是对《周易》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

如果有人不相信中医学,仍然持怀疑甚至攻击的态度,那么,"无知者无畏"。王院士的判断是否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总之,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加速,但自然规律必须始终遵循。因为人只有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适者生存,才能真正保护自己。


玉堂行佛人


装神弄鬼,毫无道理。如果他有道理,中国医学这二千年来应该一直领先,世界医学界会把中医奉若神明。用脚指头都能想得过来。


姚镇52


这样的专家预测的事情,而且是公开的,都没有引起管理者与相关部门的重视。不是不信,而是不爱听!如果他预测的是经济总量增长一个百分点,百分百有人信,而且会有大量的关注或者传播!大家细品吧!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


吉林市刘洋


看了一下王永炎院士的预测,单纯来看还是对了,只是不大了解中医行业情况,是每年类似的会议(研讨会或者内部小范围讲话或者是一次聊天内容)都有各种专家作预测讲话,仅仅是谈话还是说本次预测形成了书面报告作为论文收藏,假如中医或者玄学行业这样的讲话到处可见,或者说王院士做过很多次预测,偶尔对一次,那那样的话没有意义。比如我说西部某边陲地区今年夏天可能会暴发地震,这样的预测或者叫猜测没有意义。


船长111


此一时彼一时。何必太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嗳_粉丝_


最近对于中医王永炎院士对于瘟疫发表的预言讨论较多。但是我们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个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视频中指出长江以南降雨太多,历来大灾之后都要严防瘟疫。

2、大家对于王院士提到的易经,很多人联系到八卦这是不准确的。

3、不能否认已经和中医博大精深,但是不能单纯的将新冠肺炎与之联系。

4、2019年出现的事情太多,不能普遍与之对应。

佑爸说:中医博大精深,对于这次病毒治疗提供了很多治疗方案。但是不要过度解读信息。还是要尊重科学研究和科学程序!欢迎关注 ,一起交流,日常分享!





佑爸爸vlog


现在讲王院士的预测准,神奇,那是十足的事后诸葛亮!我们的先辈、古人早在《地母经》里就有记载,对猪鼠年间的灾害用易经的方法进行了预测并记录归纳。王院士不过是搬过来结合自己的医学理论对古籍重复进行了阐述而已。


洪曼倩


看王院士的视频了,使我想起了《少年班》的王大法,使用算卜之术算出了他同学会有一劫,时间和地点都对上了,还有最后算出了一道高等数学难题,两个中科院院士都很惊讶。不得不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是现在懂的人不多了。

再加上以前中医之术都是世代祖传,不会有什么秘密可言,都会尽心尽力传授给自己的孩子,别说现在有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能祖传,没行医资格证,国家也不会认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