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久了,應該這樣去跟他傾訴思念之苦,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要不怎麼說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呢”,寥寥幾語便通過神奇的藝術構思,把自己悽楚的心情,深沉的愁怨,婉約蘊藉,跌宕曲折的表現了出來。

薄霧瀰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捲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分別久了,應該這樣去跟他傾訴思念之苦,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詞牌名,又名“九日”。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佈滿著“薄霧濃雲”,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裡。這首詞寫的是重陽,即農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時令,白晝越來越短,還說“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時間對於歡樂與愁苦的心境分別具有相對的意義,在歡樂中時間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則感到時間的步履是那樣緩慢。

一個人若對“薄霧濃雲”特別敏感,擔心白天總也過不完,那麼,她的心境定然不舒暢。李清照結婚不久,就與相愛至深的丈夫趙明誠分離兩地,這時她正獨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長難捱了。


分別久了,應該這樣去跟他傾訴思念之苦,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瑞腦消金獸”一句,便是轉寫室內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裡瑞腦香的嫋嫋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又是重陽佳節了,天氣驟涼,睡到半夜,涼意透入帳中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閨房的溫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上片寥寥數句,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描摹出來。她走出室外,天氣不好;待在室內又悶得慌;白天不好過,黑夜更難捱;坐不住,睡不寧,真是難以將息。

“佳節又重陽”一句有深意。古人對重陽節十分重視。這天親友團聚,相攜登高,佩茱萸,飲菊酒。當此佳節良辰,丈夫不在身邊,“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

緊接著兩句:“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獨寢,又會有什麼感觸!“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淒涼滋味。


分別久了,應該這樣去跟他傾訴思念之苦,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把酒賞菊本是重陽佳節的一個主要節目,大概為了應景吧,李清照在屋裡悶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強打精神“東籬把酒”來了。可是,這並未能寬解一下愁懷,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瀾。

重陽是菊花節,菊花開得極盛極美,她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染得滿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觸景傷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在異地的親人。菊花經霜不落,傲霜而開,風格與梅花相似,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同時也流露出“馨香滿懷袖,路遠莫致之”的深深遺憾。

這是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她實在情不自禁,再無飲酒賞菊的意緒,於是匆匆回到閨房。“莫道不消魂”句寫的是晚來風急,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鬥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黃花瘦”作結,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分別久了,應該這樣去跟他傾訴思念之苦,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被相思愁苦包圍的李清照,一心期盼遠行的趙明誠歸來,夫妻間往日的恩愛情景不時縈繞在李清照周圍,這些美好的回憶給了她等待下去的勇氣和信心。她和趙明誠結婚十多年,一直和諧美好,丈夫的偶爾出行,李清照都會寫詞表達思念之情,趙明誠也總能很快的趕回來。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趙明誠任萊州知縣,總算穩定下來了,將李清照接了過去團聚。他們已經分別了整整五年的時間,在苦苦期待中煎熬的時光,那被時光消耗的五年時光,都漸漸讓李清照的心沉寂下來。她由最初對趙明誠的渴望和期盼,到最後變成了無奈,對於團聚也不再如當初般熱烈了。

這首詞,通過描述作者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情。上片詠節令,寫別愁;下片寫賞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合交織。尤其是結尾三句,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