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委 遼寧省人民政府 關於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力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若干意見


抗擊疫情 遼寧在行動


遼寧省委 遼寧省人民政府 關於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力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若干意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力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切實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聯防聯控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省疫情防控巡迴督導小分隊督促指導,強化廣大黨員幹部責任擔當,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狠抓國家部署的各項防控措施,以及省疫情防控指揮部令、城鄉社區(村)疫情嚴查嚴控措施30條、企業及員工疫情防控措施20條、支持中小企業生產經營25條政策措施等重要文件落實。


  加強疫情監測和源頭管控,深入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堅持“嚴防輸入、嚴防擴散、嚴防輸出”,防控力量向社區、村屯下沉,嚴格落實社區、農村疫情嚴查嚴控措施。實行“一企一案一策”,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機關事業單位返崗和學校開學後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提高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加強醫療物資保障。


  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以縣域為單元,確定不同縣域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實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及時糾正偏頗和極端做法,不搞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強化統籌協調,全力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二、狠抓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和重大項目開復工


  (一)有序組織各類企業復工復產。要在鞏固好防疫有利形勢的前提下,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原則,制定針對性措施,努力創造條件,推動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建立開工企業信息日報告制度,實時掌握開工情況。


  (二)狠抓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強化“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重大項目管家服務機制,開展一對一服務。對建設單位人員疫情防控、生活物資、施工物資供應和運輸等納入地方保供範圍。對項目建設涉及的市政配套、水電接入等事項重點安排、全力保障。對因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履約的,合理延期,不作違約處理。


  (三)加強復工復產指導。指導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等重點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其他生產性企業在疫情防控達標後有序復工復產。指導企業制定復工復產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到防控機制到位、檢疫查驗到位、設施物資到位、內部管理到位和宣傳教育到位。


  (四)強化復工復產要素保障。推進全產業鏈協調運行,建立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職工返崗、物資運輸以及口罩、消殺用品、測溫儀等防控物資保障等難題。疫情防控期間,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水、氣費用,實施階段性緩繳,確保“欠費不停供”。加大企業復產用工保障力度,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


  三、全力保障重要物資供給和物價穩定


  (五)擴大重點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供應。對全省應急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實施名單制管理。積極幫助重點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保障企業解決資金、資質、生產場地、設備購置和原材料採購等實際困難,儘快實現滿負荷生產。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增添生產線(設備)等舉措增產擴能。促進上下游生產良性循環,提高全產業鏈生產能力。


  (六)確保生活必需品和水電氣熱供應充足。嚴格落實“米袋子”和“菜籃子”負責制,切實抓好主副食品供應。做好米、面、食用油、豬肉等肉類、主要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供應和儲備,確保瀋陽、大連市小包裝成品糧油可銷售天數至少達到20天,重點耐貯蔬菜可銷售天數至少達到7天。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加強市場監測,做實做細貨源對接調運,確保重要生活物資不搶購、不斷檔脫銷。加強水電氣熱等城市“生命線”維護,保障城市正常運行。


  (七)加強市場監管。進一步加強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銷售企業的督促檢查,對口罩、酒精等防控物資銷售環節和原輔材料生產、供應環節的全鏈條價格行為監管,對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主要農副產品市場價格的監督檢查。對捏造、散佈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


  (八)保障物資運輸暢通。嚴格落實“一斷三不斷”要求,穩妥處置未經批准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礙交通等行為,村莊封閉管理的同時,嚴禁阻斷途經村莊的國、省、縣、鄉、村級公路,突出保障重點地區疫情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運輸,暢通“菜籃子”和糧油產品綠色通道。提高通關便利化,設立進口疫情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專用窗口,疫情防控物資即到即提,實現通關“零延時”。


  四、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


 (九)建立財政幫扶獎勵機制。省財政設立小微企業幫扶基金,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特別是對生產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群眾生活保障物資的中小微企業予以重點支持。鼓勵各市縣(市、區)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省財政根據各地區政策實施和財政資金投入等情況給予獎勵性補助。


  (十)為受損嚴重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因疫情導致重大損失,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的各類中小企業,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按有關規定可申請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徵收。受疫情影響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有困難的企業,可依法申請辦理延期申報。確有困難而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由企業申請,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三個月。


  (十一)妥善解決困難企業融資問題。對批發零售、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文化旅遊等受疫情影響短期無法正常經營的企業,以及建築施工、勞動密集型開工延遲企業,鼓勵金融機構及時提出差異化金融解決方案,適當下調貸款利率、調整貸款期限、增加貸款規模,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對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金融機構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變更還款安排及付息週期、延長還款期限、無還本續貸等方式支持企業正常運營。


  (十二)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支持。對國家確定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2020年新增的企業貸款,省財政按照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25%給予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對省確定的重要醫用物資生產領域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省財政按人民銀行再貸款利率75%給予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貼息資金從省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


  (十三)發揮信貸資金引導作用。發揮開發性、政策性和商業性各類金融機構作用,合理調整信貸安排,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關企業融資需求。加快使用20億元疫情防控應急貸款資金,專項支持醫療救助、物資採購、應急設備購置等。參與政府採購活動並中標(成交)的民營企業,憑政府採購合同可向合作金融機構申請融資。


  (十四)切實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落實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措施,鞏固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成果,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不能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以及受損嚴重行業的中小企業,適當延長社會保險費徵收期。


  (十五)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疫情防控期間,對企業採取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放寬容(需)量電價計費方式變更週期和減容(暫停)期限。對因滿足疫情防控需要擴大產能的企業,原選擇按合同最大需量方式繳納容(需)量電費的,實際最大用量不受合同最大需量限制,超過部分按實計取。對因疫情防控需要新建、擴建的醫療場所,免收高可靠性供電費。


  五、全力做好穩就業


  (十六)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及時下達工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援企穩崗,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拓寬困難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覆蓋面,加大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對企業開展穩崗培訓支持力度。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確保防疫安全情況下,在停工期、恢復期組織職工參加線下或線上職業培訓,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十七)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多措並舉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互聯網進行供需對接。對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願的農民工,開發一批本地就業崗位,有創業意願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通過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按時足額髮放失業保險金;對生活困難的人員,可按規定發放臨時生活補助,或按照有關規定納入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對因疫情導致勞動者暫時不能返崗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勞務派遣用工。


  六、積極有效擴大內需


  (十八)堅持抓項目穩投資。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立項、規劃、土地、環評、招投標、施工許可等審批部門要加快推行網上審批,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簡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項目開工前各項手續加快辦理。聚焦重點領域,全力爭取中央各類補助資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加快推動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華晨寶馬、新松機器人、恆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一批產業項目以及瀋陽和大連地鐵、沈白高鐵、紅沿河核電二期等一批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加快推進瀋陽機場二跑道、大連新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儘早開工建設。


  (十九)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擴大實物商品消費,搭建品牌商品營銷平臺,保障居民基礎消費,升級品質消費,引領時尚消費,壯大綠色消費。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加強消費領域大數據應用,推動“互聯網+電影”業務創新,加快數字影音、動漫遊戲、網絡文學等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七、推動產業發展


  (二十)提升醫療產業發展水平。以高端醫學影像裝備、新一代植介入器械、醫療救援車輛、短缺藥品、檢驗檢測為重點發展方向,提升應對疫情硬件支撐能力。加快機器人測溫、智能配送、自助診斷等技術和產品研發生產。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全面推廣“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


  (二十一)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加快物流樞紐建設,推進公轉鐵運輸,對重點工礦企業、物流園區和港口按照“一企一策”原則發展定製化運輸服務。推動商貿物流轉型升級,加快拓展面向全國、服務全球的專業化電商物流服務網絡;推行托盤標準化建設,開展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加快瀋陽物流港、營口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二十二)支持商貿流通業提檔升級。推進餐飲企業實現創意化、數據化、在線化、品牌化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推進全省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開發與應用,打造“遼寧絲路電商”,深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繁榮“宅經濟”等新業態。推動瀋陽五愛市場與敦煌、速賣通合作,推動佟二堡電商直播產業園建設。


 (二十三)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先發優勢,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提升全社會數字化水平。大力發展網絡診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會展、數字娛樂、數字生活等新業態。推動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應用等新興產業發展,大力推動企業上雲。支持雲平臺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免費提供雲上辦公服務。


  (二十四)促進文化旅遊產業復甦繁榮。推進設立文旅產業投資基金,為疫情過後企業重組、資產整合提供金融服務。指導企業努力補短板、強弱項,為疫情過後消費反彈做好提前謀劃。創新文旅金融產品,拓寬融資渠道,全面支持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創新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新模式,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支持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二十五)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在治療方法、藥物研發、檢測技術和醫療設備等方向開展科技協同攻關。加強應對疫情相關共性技術研發基地(平臺)建設,開展公共測試和試驗認證及技術創新服務,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向疫情防控重點單位傾斜。對疫情防控期間為承租中小企業減租降費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各類載體,按規定給予政策扶持。


  八、聚焦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


  (二十六)全力抓好農業生產。強化生產技術服務,落實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政策措施,推動產銷銜接,暢通銷售渠道。嚴控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重大畜禽疫情,積極協調推進解決養殖企業遇到的用工短缺、飼料運輸、鮮活產品外銷等問題,幫助企業儘快恢復產能。對受疫情影響的重點農事企業生產經營按規定給予貸款貼息補助。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組織好種子、化肥、農藥等春耕物資儲備和調劑調運,落實好春管春種措施,夯實農業生產基礎。


  (二十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治理,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垃圾清理、廁所改造、汙水治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和村莊綠化。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集中整治,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基本覆蓋全部行政村。


  (二十八)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認真謀劃做好疫情過後對因病致貧返貧群眾的幫扶工作,實施脫貧攻堅掛牌督戰,著力排查解決突出問題,堅決完成1.42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著力做好年收入5000元以下人群幫扶工作。


  九、多措並舉穩外資外貿


  (二十九)積極打造遼寧對外開放新前沿。堅持擴大對外開放不動搖,全面構建“一體兩翼”對外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重點推進東北亞經貿合作先行區和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深化與日本、韓國、俄羅斯和中東歐國家在投資、貿易、文化和人才等領域合作。辦好外交部遼寧全球推介活動。積極主動營造良好的國際合作環境,幫助外資企業有序恢復生產經營,推動重大外資項目服務保障和落地實施,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強化外商投資鼓勵政策,切實維護好外資合法權益,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三十)加大外資外貿政策支持力度。對受疫情影響無法履行一季度出口合同並獲得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的企業,按規定給予金融政策扶持。對流動資金緊張的涉外生產企業,通過變更還款安排、延長還款期限、無還本續貸等方式予以支持。探索制定對受政府委託採購防疫物資的企業進口預付款保險,以及“走出去”企業投保海外投資保險支持政策。


  (三十一)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優化進出口市場結構,重點推進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國家級和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推進瀋陽、大連、撫順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企業積極藉助國際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和全球網絡營銷平臺,拓展營銷渠道。


  十、全力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


  (三十二)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化解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造成的影響。


  (三十三)加強公共衛生應急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瀋陽、大連、錦州傳染病醫院等省集中救治中心建設,滿足集中救治需求。改造升級疾控中心、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相關實驗室,配置必要設備,及時準確檢測確診患者。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疫情溯源和監測能力。


  (三十四)健全完善物資儲備及應急保障機制。積極推進市縣應急物資儲備庫(點)建設,優化佈局,完善應急物資儲備代儲機制和社會化儲備機制,提升物資保障能力,確保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中相關物資保供生產。


  (三十五)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加強對疫情防控場所和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的安全指導服務,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推動從源頭上化解部分受疫情影響維權群體涉穩風險。加強重點部位守護和社會面防範,確保高效穩妥處置突發事件。加強社會治理,妥善處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


  (三十六)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密切跟蹤、及時分析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做好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公開、透明、及時、準確發佈疫情信息,回應社會關切,依法打擊疫情防控不實信息傳播。發揮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增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整體合力,推動形成全員動員、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良好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