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廳:3月1日之後有序開學,高三、初三學生可先返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2月19日,省教育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文,要求各地各校進一步做好全省教育系統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並對開學前後學校工作作出安排。

省教育廳指出,我省教育人口基數大,毗鄰主要疫區,且春季學期開學在即,各地、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考慮開學前後師生高度聚集、大量流動,以及防疫物資緊缺、防護措施不足等客觀因素,科學研判病毒交叉傳染、傳播蔓延等重大風險,充分認識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做好打持久戰、攻堅戰的準備。

紮實做好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

認真謀劃開學時間。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的要求,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在3月1日之後有序開學,具體開學時間視疫情防控情況,經科學評估後再行確定。各地要結合疫情防控情況,認真謀劃本地具體開學時間,提出開學時間建議,按行政隸屬關係,逐級上報至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批准後施行。

積極做好開學前網絡教學工作。在延遲開學期間,各地、各級各類學校要做好網絡教學工作,做到“延遲開學不停教、不停學”。要動用各種力量,整合各種資源,開發或利用各種優質教育教學平臺,確保網絡教學質量。

全面摸排師生員工假期行蹤和身體健康狀況。要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障師生安全”為目標,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依據《關於全面排查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的通知》精神,對本單位的所有人員(教師、學生、職工)進行全面排查,逐人建立健康臺帳、健康檔案,精準掌握來自、到過疫情高發地區,與疫情高發地區人群有過密切接觸,曾經確診或留置觀察的教職員工、學生假期行蹤和身體狀況;精準掌握餐廳、宿舍、超市等各類後勤工作人員、服務人員的行蹤和身體狀況,做到全面摸排,不留死角。學校、院系、班級要層層建立排查工作組織,配備足夠力量,充分發揮教師、學生骨幹作用,採取“網格化”“單元化”“人盯人”的辦法,落實責任,跟蹤到底。假期期間有實習、實訓任務的學校,要全面掌握本校學生實習實訓的地點、時間安排、工作生活環境、疫情防控措施等具體情況,做好參加實習實訓師生的疫情防控工作。有留校生的學校,要按照要求,做好留校生的日常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

設置隔離觀察場所。要設置相對獨立的隔離區(室),發現師生健康情況異常,及時進行隔離觀察,並報告衛生防疫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妥善予以處置。有條件的學校,特別是高校,要設置相對獨立且具備生活必須條件、基本醫療條件、活動條件的隔離觀察區,對來自疫情高發地區或有感染風險的師生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觀察。要做好隔離觀察場所的清潔、通風和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細化開學工作方案。各地、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疫情形勢,在疫情安全可控的情況下,採取“一校一策”的辦法,精準安排,制訂和完善具體的開學方案,分院系、分年級、分班級、分省份、分期、分批有序返校;高三、初三學生可先開學、返校;幼兒園可延後開學。要按照《河南省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流程圖》的要求,結合學校地域、辦學特點等因素,進一步細化開學後學校教學、師生生活中的防控措施,特別是要做好返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監測工作,全員填報健康卡,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不得上班、上學。要加強與地方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就近醫療機構的溝通協調,取得專業技術支持,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防聯控。

完善聯防聯控工作舉措

加強學校出入管理。要切實強化陣地意識,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嚴格落實相關制度,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園。要加強入校管理,教職員工和學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並進行登記和體溫檢測,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校門進口設置紅外熱成像儀;出現發燒、咳嗽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未經學校批准,學生一律不得提前返校。要強化出校管理,非經批准,一律不得離開校園。要結合學校實際,在學生集中返校時視情況增加校門開放數量,增加體溫檢測人員,避免高峰時段人員聚集。

做好防疫物資準備工作。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與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加強聯繫,解決好防控疫情所需設備設施、校醫和衛生專業人員配備等問題,確保消毒液、醫用酒精、手持紅外線測溫儀等公共防控物資和設備配備到位。

嚴格管控校園重點區域。要按照Ⅰ級應急響應的要求,除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外,原則上不得舉辦其他聚集活動;確需舉辦的,要提前制定預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強化教學樓、餐廳、學生宿舍、圖書館、實驗樓、體育館和辦公室、會議室及樓梯、電梯間、衛生間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定期做好清潔、通風和消毒工作,確保正常使用。要嚴格校內餐飲管理,加強校內食堂、超市原材料購置、餐具使用等的管理,結合學校實際,探索實行統一配餐、錯峰就餐、分散就餐、室外就餐等,避免扎堆就餐、面對面就餐。要加強宿舍管理,嚴禁學生到校外租房住宿,明確專人負責學生進入宿舍實名驗證、體溫檢測、消毒通風、公共區域清潔等工作,引導學生少出門、不串門、不聚會、不扎堆,保證宿舍達到疫情防控要求。

強化日常教育教學管理。要合理調整安排春季學期教學計劃,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網絡課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要合理安排上下學時間,避開上下班高峰;暫緩實行中小學延時放學服務。要引導師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加大校園環境整治力度。要大力開展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切實加大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力度,組織開展校園大掃除、大清潔和消毒工作。要按照要求,全面做好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及時、妥善清運各類垃圾,為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創造衛生、整潔、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

切實做好學校家屬區疫情防控工作。要配合社區,精準摸排學校家屬區人員去向和身體健康情況,做到不漏一戶、不少一人。要嚴格出入管理,非家屬區車輛和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學校家屬區。對進入學校家屬區的人員,要進行登記和體溫檢測,出現發燒、咳嗽的,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對從外地返回學校家屬區的人員,要嚴格按照要求,一律落實隔離觀察措施。

積極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對出現發燒、咳嗽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要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並第一時間上報當地黨委、政府、衛健部門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不服從管理者,要一律嚴肅進行處理。

大力加強聯防聯控隊伍建設。要配齊配強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人員,特別是要充實一定的專業力量,為疫情聯防聯控提供專業支持。要加強對疫情防控人員的培訓,掌握防控知識,提高業務和工作能力。要強化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關愛,為他們配備必要的工作和防護設施設備,加強自身保護,確保自身安全。

全面加強學校安全工作。要在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的同時,統籌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集中力量,開展學校安全大排查,重點對校舍、消防、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食品、校車、校園周邊環境、反恐、掃黑除惡等進行全覆蓋、拉網式排查,查找學校安全工作方面的漏洞和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問題,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臺賬、細化措施、落實責任,全面加強管控。要加強巡邏力量,加大校園巡邏頻次和力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妥善進行處置,著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保證疫情防控期間不發生安全事故,為打贏教育系統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引導作用

上好開學第一課。開學後,各級各類學校要在開學第一天,用一天的時間,圍繞疫情基本知識、防控措施和相關法律法規等,對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開展疫情防控知識教育,提升教職員工和學生疫情防控意識,增強防控能力,瞭解並遵守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出臺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措施,並組織學生開展Ⅰ級應急響應處置演練。

加強宣傳引導。要充分發揮教育系統官網、官微等宣傳平臺的作用,廣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及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的具體舉措。要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動員教職員工和學生積極配合當地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要引導教職員工、學生及時關注當地權威信息發佈和疫情防控動態,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要提前制定輿情應對與引導預案,警惕負面輿情發酵。要採取多種形式,對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個人防護素質;特別是要把返校途中的防護教育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做好返校途中的個人防護,確保安全返校。

強化思想教育。要加強對疫情高發地區返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政治關懷、工作學習關懷、情感關懷、人文關懷,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感受到學校對他們身心健康的關愛和保護。對出現內心恐慌、心理壓力大、煩躁不安等心理問題的,要採取心理輔導熱線和網絡心理援助等方式,儘快進行心理疏導,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理性認識、正確對待疫情防控工作。要強化“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把疫情和災難當成教材,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堅忍不拔、從容不迫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真正和祖國一起成長,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向幸福的橋樑。

深挖育人元素。要注重學習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蹟,特別是要注重學習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在抗擊疫情中湧現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模範,確保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強擔當、走在前、作表率。要挖掘全省教育系統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的得力措施、積累的成功經驗、湧現的先進典型,講好教育系統上下齊心、團結一致防控疫情的生動實踐課。

省教育廳還要求各地各校通過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等,認真受理教職員工、學生和群眾的投訴、舉報,自覺接受監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要採取分片包乾的辦法,對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重點督導督辦。要嚴格政治紀律和工作紀律,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不履行工作職責、聯防聯控措施落實不到位、造成疫情擴散和惡劣社會影響的,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