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雲,與蘇東坡相愛相守一生,死後墓碑只得“姬人”二字

王朝雲是與蘇東坡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女性。她與蘇東坡之間,她一開始是蘇東坡的婢女,後來是侍妾,之後他們才發展成為精神上的戀人。她於蘇東坡而言,是難求的精神伴侶。

王朝雲,與蘇東坡相愛相守一生,死後墓碑只得“姬人”二字

廣東惠州有一個湖泊,名字叫西湖,湖邊有一座名叫孤山的小山,山上有一座小亭,名叫六如亭。亭柱上鐫有一副蘇東坡的楹聯,聯曰:“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這副亭聯道出了大詩人蘇東坡一生的坎坷際遇,而這些感嘆都與一個女子息息相關,她就是“惟有朝雲能識我”中的“朝雲”,她長眠在六如亭下,幾乎一生與蘇東坡一起度過。

一、西湖浪漫相遇,伊人永相隨

王朝雲在來到蘇東坡家之前是錢塘一名歌妓。那時,北宋封建官僚和士大夫階層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政策的鼓勵之下,都追求享受生活。宋神宗熙寧七年,蘇東坡來到杭州做通判已經三年了,就在這一年蘇東坡將身為歌伎的王朝雲買回家。當時朝雲只有十二歲,在蘇家只是一名婢妾,她機敏聰慧,善解人意。

林語堂曾經形容王朝雲:“聰明、愉快、活潑,有靈氣。”

據說,蘇東坡那首膾炙人口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就是同王朝雲的相遇。那一天,波光瀲灩的西湖上,天空本來是豔陽高照,不料天氣突然發生變化,陰雲遮蔽了太陽,山水迷濛,成了另一種景色。此時美景與佳人,相映成趣,蘇東坡有感而發,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描寫西湖佳句: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的旖旎風光令人心醉,而蘇東坡自己則是因為與王朝雲的邂逅而心動,因為內心悸動,景色也就更有了情趣。朝雲也十分仰慕才華橫溢的蘇東坡,蘇東坡後來就把她帶回家中,因為她的年齡太小,就先讓她當個侍女。

蘇東坡的第一位妻子是王弗,十六歲就嫁給蘇東坡,年僅二十七歲就因病去世。王弗去世三年後,蘇東坡有了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她是王弗的堂妹,她性格溫順,賢惠持家,對王弗所生的兒子蘇邁視如己出,蘇東坡十分敬重她。然而走進蘇東坡精神世界的卻是王朝雲。王閏之有的是持家的本領和處世的經驗,而王朝雲善於品味和把玩細膩感情,所以她更能走進渾身散發著浪漫氣息的蘇東坡。

蘇東坡身邊的三位女人給了他三種不同的東西。王弗努力在蘇東坡的仕宦生活中給予他後方的安定;王閏之在蘇東坡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始終站在蘇軾這一邊,用家庭的溫暖給予他些許的安慰;而朝雲更像是他的影子,她和蘇東坡同樣擁有藝術氣質,她瞭解蘇東坡的內心。

二、得子,又痛失愛子,使得剛有起色的生活又陷入黑暗

蘇東坡在杭州待了四年,後來陸續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為官,一直顛沛流離,生活難以安頓下來,直到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而王朝雲始終跟隨蘇東坡,毫無怨言。終於在黃州時,蘇軾將朝雲納為侍妾。那時,蘇東坡已經四十六歲,朝雲正值人生中最燦爛的年華。

王朝雲,與蘇東坡相愛相守一生,死後墓碑只得“姬人”二字

在黃州時,他們的生活十分清苦。王朝雲甘願與蘇東坡共度患難,日子雖然艱苦,但她儘可能地將蘇東坡的生活起居照料好,她用黃州廉價的肥豬肉,加以微火慢燉,最後做出了香糯滑軟、肥而不膩的肉塊,後成為了蘇東坡鍾愛常食的菜品,即聞名遐邇的“東坡肉。”

元豐六年,朝雲二十二歲,為蘇東坡生下一個兒子。蘇東坡為孩子取名為遁,“遁”,是遠離的意思。遁兒滿月本應該是喜慶的時刻,蘇東坡卻想起昔日自己名躁京華,而今卻“自漸不為人識”,光景慘淡,覺得這一切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元豐七年三月,皇帝命令蘇東坡為汝州團練副使,前往京西北路。蘇東坡接到詔令後不敢怠慢,四月中旬就攜帶家眷出發,有一天當他們的船停泊在金陵江岸時,蘇遁經不起路途顛簸,中暑不治,夭折了。東坡先生年近半百才得此子,鬱鬱寡歡的心情得到莫大的撫慰。

然而孩子僅僅在世半年就意外夭折,剛剛有了起色的生活立即又陷入了黑暗。為此蘇軾深深地自責著,更將蘇遁之死歸結是受到自己的牽連。

愛子死後,蘇東坡決意不去汝州,他向神宗上表,請求在常州居住,在他的心中,常州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另一方面,朝雲因為兒子的死已經肝腸寸裂,需要照料和關心,常州在太湖周圍,那裡的山水和風土民情更有利於朝雲內心調節。

三、蘇東坡政途黯淡失意時,王朝雲不離不棄,與之患難共攜

神宗駕崩後,宋哲宗繼位,任用司馬光為宰相,王安石的新法被全部推翻。蘇東坡一直反對新法,因此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龍圖閣學士,同時作為小皇帝的侍讀,蘇東坡此時官運上升,宣仁皇太后和年僅十二歲的小皇帝都十分喜歡他,政治上春風得意。在這個階段,王朝雲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她似乎更多在東坡政途黯淡失意時,與之患難共攜。此時的蘇東坡多了不少官場應酬之事,因而居家主事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則顯得更加重要了。

然而,風光短暫,不到兩年,蘇東坡因自己的耿直脾氣,再度在朝中失勢,受到排擠,被貶謫到杭州任知府。當時江浙大旱,杭州地區人民饑荒,瘟疫作祟,於是,蘇東坡上書朝廷請求減免貢米;同時廣開糧倉、設點施粥,賑濟災民。另一方面讓眾多良醫來到此地,免費為災民診治疫病。此外,還淘挖深井、引水灌溉,幫助人民度過了大災之年。在任期間,他十分重視整修西湖,採取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催進了水運交通的發展,保護杭州城不受江潮的肆虐。而在這期間,王朝雲則是蘇東坡的“賢內助”。

王朝雲,與蘇東坡相愛相守一生,死後墓碑只得“姬人”二字

宋哲宗長大親政之後,又想恢復王安石的新法,一批抱有不同政見的大臣都遭貶,蘇東坡並沒有因為反對舊法得利,因為他也曾反對新法,於是又一次遭到貶謫。這次他要前往南蠻之地的惠州,蘇東坡已經年近六十了,未來仕途恐怕再無起色,曾經跟隨他的眾多的侍兒姬妾,後來也都相繼離開。

當時,東坡希望朝雲不要再跟著自己過苦日子了,便勸她離開。但朝雲不僅沒有離開,反而非常氣憤地責怪東坡。朝雲隨著東坡一路向南,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了惠州。朝雲這樣不離不棄,歷經坎坷的蘇東坡終於能感到些許慰藉。

王朝雲在惠州時病倒,身體十分虛弱,終日與藥為伍,不見好轉,嶺南悶熱惡劣的氣候更使她的病情雪上加霜,不久,朝雲便帶著對東坡無盡的眷戀溘然長逝,此時她不過三十四歲。

四、二十年的朝夕相處,王朝雲死後,她的墓碑上只有“姬人”二字

朝雲有著中國女子傳統的美德,她陪伴廝守蘇東坡,對顛沛流離的生活從不抱怨,蘇東坡在《朝雲墓誌銘》中讚頌她“敏而好義”,說的就是她重情義,她對蘇東坡抱有深情,身上有著“貧賤不能移”的美好品格,也因此東坡南遷以後更加深愛她,以至於他希望他們之間的愛情能夠脫離世俗的羈絆,得到昇華。

朝雲死後,東坡按照她的願望,在紹聖三年八月三日,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棲禪寺松林裡,親筆為她寫下墓誌銘。

王朝雲或許是蘇東坡最鍾情的女人,至少是陪伴他時間最長的,然而二十年的朝夕相處,在死後換來的不過只是寵妾的身份,她的墓碑上也只有“姬人”二字。

王朝雲,與蘇東坡相愛相守一生,死後墓碑只得“姬人”二字

或許是蘇東坡根本無意讓王朝雲成為自己的妻子,也或許是王朝雲自己不願意,亦或者是二者皆有。而善解人意的王朝雲自己也一定明白,蘇東坡的前二位夫人都曾經是大家閨秀,與蘇東坡是門當戶對,而自己出身微賤,如果自己成為了蘇東坡的妻子,在那個時代,恐怕蘇東坡少不了被人說閒話。不能扶正,既是當時時代的壓力,也是王朝雲對蘇東坡最深沉的愛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