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做错一些简单的事情,总是犯重复的错误咋办?教育有问题吗?

黑子28879


我们家宝宝1岁半的时候开始特别喜欢捡家里地板上有任何的细小的颗粒啊、吃饭不小心掉下的剩菜啊,都不会逃过他的眼睛,他总能精准地发现然后捡起来,有时一个人玩那些纸屑都能玩的不亦乐乎。

我发现他好像总能发现各种我压根不会注意的东西,地上的蚂蚁,草上停着的七星瓢虫,还有那些泥土、沙粒,从来都不会错过。有一次,我把这个当成笑话和老师说,老师却非常认真地告诉我,这是特别好的现象,这说明了小朋友开始对于细节敏感了,而幼儿时期发展细节敏感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细节敏感对于今后的学习大有帮助,举个例子,数字中的“6”和“9”就很相似,英文字母中的“b”和“p”就很相似,孩子只有首先发现它们的不同,才能正确完成数学计算或者单词读写。而这一些就要求孩子有观察细节的能力。

有些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总是说他“粗心”,细问一下发现,孩子总是把91看成19, 把1000少写一个0等等,很大原因就是孩子对于细节不够敏感,没有足够地能力去发现这些的不同。

除此以外,细节敏感也有助于人际交往。成人中有些情商高的会特别擅长留意对方的肢体语言,细微的表情变化,而这些恰恰也是对细节敏感的能力。

这些情况你可以说孩子“粗心”,但更关键的其实是孩子对于细节的观察不够好

当孩子自己对于那些小的细节东西感兴趣时,我们千万不要粗暴地制止和打断。我们大人习惯了去评判“值不值”,比如我以前带小孩去动物园,总是想让她多看大象老虎,但她也许就对草地上蚂蚁搬家感兴趣。现在我明白了这是她细节敏感期表现出来的特点,就不会去打扰,让他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看,这种观察的本身就是孩子自发地在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和观察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而当他和我分享时,也许只是一根羽毛落在了草地上,我也一定会特别认真地和他一起观察,对他进行肯定。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被鼓励才会让她有积极性继续观察。

观察细节最好的课堂就是大自然,所谓“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千万不要圈养孩子,而是多带孩子去广阔天地发现这些生活的细节吧。


壹零零壹个问题


有三点原因:1.对孩子关心太少,他在博关注;2.他犯错时,家长的处理方式他觉得有趣,所以他在找乐子;3.他真的只是不记得之前犯过同样的错误。前两点没有经验,着重说一下第三点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1.我上学的时候同样的问题老师讲过,我再犯,班主任就拿板子打我;老师说,我没教过你,你错不要紧,我教过了,你还错,你是懒还是蠢,你不蠢,所以你是懒,我让你涨涨记性。(生活中的错误,我妈处理方法同班主任,因为她是我英语老师[笑哭])2.我上大学当了家教,孩子同样的题总错,我妈说现在流行爱的教育,要我以德服人[打脸]。我就对孩子说,犯错是正常的,我再教你一遍,下一次你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呵呵,她犯了一次又一次,我教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奇迹发生了,有一天开始她突然就不重复犯错了。我都没发现,她说老师你讲过了,我不会再犯了,我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所以,因材施教吧,当然也许爱的教育真的有用。





YesmeLady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不是教育的问题,对孩子沉住气,细心教导,我儿子今年一年级,做课外练习的时候错的基本都是给他反复讲过很多次的题,我们就把他这些错题标出来反复再讲,爸爸讲了我在讲让他彻底理解,再给他出类似的题,看看他彻底掌握了没。



骏阳妈妈


当你发现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分析一下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再看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我自己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的,分享一个案例情况:我班上的一个小朋友他各方面都非常不错,很聪明。但是有个很头疼的问题,就是上课的时候不可以做的事情,他总是去做。老师反思过自己,并不是没有耐心教过,他也不是没有听到。后来了解到,这个孩子因为家庭关系不是很和睦,孩子总是被忽略,于是乎他总是想通过一些错误的事或者是一些行为来得到关注。我们也就采取有效的措施,告诉孩子我的眼中一直有关注你,如果你每次都作对,那么你也就成为老师眼中最棒的孩子了。你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这个情况。

如果并非智力问题的话,那么可能就是你的教育存在以下有问题。

第一,不能及时纠正,态度不严肃

孩子犯了错,家长不能惯孩子毛病,及时纠正不能拖。要告诉他做错了,就要改正,而且下次不能再犯。要让孩子学会承担犯错的后果,当然这个后果不是家长的打骂。要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明确告诉他这样做不对,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第二,不要帮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

很多时候家长容易心软,怕孩子受委屈,自己来收拾烂摊子。比如孩子自己把要打碎了,批评了,说知道错了。家长害怕他划伤,替他清理。这样他会认为做错了,有父母兜着,自己什么事也没有,而不长记性。所以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让他一起清理现场,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用暴躁的语言,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

孩子其实很敏感,所以家长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大发雷霆。可以冷静一下,心平气和的表达你的观点,讲道理,这样孩子即使犯错有情绪也更听得进去。


小鱼育儿简笔画


孩子总是做错一些简单的事和重复犯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分享一下:

第一、孩子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和思维逻辑性,因为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没办法去悟道其中的道理,但不等于说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做事之前我们得相信孩子是具足的,相信孩子可以做到,但为什么还会犯错呢?家长因此很生气,不断训斥,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受挫。

第二、孩子做简单事重复犯错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没有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缺乏一定担当,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在犯错上可以顺其自然但不能听任放之,每当孩子犯错要及时总结,先肯定孩子,然后反问他,既然目标是对的,为什么结果是错的,让孩子生起惭愧心,这样他内心深处就会反省,下一次他就注意。慢慢就形成了好的习惯。

第三、教育孩子有问题吗?有问题,孩子不需要教育,只需要唤醒和印证,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当启发孩子时千万不要说教和指责,这样会适得其反。

第四、孩子犯错也是一种认知上的必然,错与对都是相对的,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就特别的用心,所以要教会孩子做任何事上要做到用心,懂得专注。





悦天子安


大家好,我是令兄,很高兴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对于孩子简单问题经常犯错怎么办,我觉得首先找到孩子为什么犯错,我觉得可能是:
1.孩子不能正确辨别什么事错误和正确的行为
2.家长缺乏耐心,缺乏陪伴以及沟通
3.家长教育的方式确实欠妥
该怎么处理呢?
1.家长多点参与亲子活动,抓住机会与孩子沟通,在实践中教育。
2.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及时去纠正,特别容易错的地方要强调,让孩子记下来。
3.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教育过于严厉,适得其反。
3.要多鼓励孩子,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改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100b1cd88d340f8992ea132f9029f82\

令兄生活录


蒙台梭利博士说:“奖赏与惩罚在精神上是奴役别人所用的工具,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因此,这些行为只会妨碍孩子们的自然发展,教育人是不应该使人屈服压力的。”

有时候,孩子的确不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就连成人也会在不经意间做错事情。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孩子的确缺少做某件事情的能力时,成人的指责仅仅能够陈述事实,无法起到纠正错误的作用。

孩子只有通过长期且主动的练习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并且获得良好的发展。

事实上,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想让自己变得完美,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设法改正。要知道,错误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往往是新发现的导火线。


路小米爱生活


父母和老师常常提醒孩子:“上课要集中注意力!”反复的提醒(唠叨),常常是强烈的暗示。当爸爸、妈妈或老师反复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醒代表的就是这样的暗示:你是一个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人。当这样的暗示渗透到孩子的潜意识深处,他(她)就真的变成了不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在父母上万次、数十万次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负向暗示。


潘多拉效应


这种情况也算常见的,平常心看待哈[捂脸]

跟教育的关系不大,主要看孩子年龄来判断。

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需要找一找,一般会有如下几种:

1、孩子不知道自己做错,需要告知

2、孩子在家长面前会有畏惧感,就会出现笨拙行为。成年人也会有此情况,特别是在公司上级面前很多人表现紧张

3、孩子对于问题不关注,认为无所谓。这个可能需要家长的耐心疏导

4、孩子不认为是错误的,要及时更正,当然要看问题本身是不是原则问题,如果只是在表现形式上让你觉得不妥,那还是要以沟通解决

认为孩子有问题先要客观看问题是否存在,再看问题的严重性,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认知来感性地做出判断,那样会和孩子产生心里隔阂,长远来看将产生更多问题。

纯属个人理解,希望有帮助[可爱]


希得


孩子的天性是有区别的,有的孩子敏感细心一点,有的孩子比较粗心一些。多沟通鼓励,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