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打完孩子肠子都悔青了,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该怎么办?

快乐的楠楠姐


你是另一个我,我是另一个你,不过我会自责自我检讨自我自我学习自我冷静自我梳理自我调节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安慰,谁的童年没阴影!!!但是这个是我之前的做法。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自己也逐渐成熟了,会敞开心扉的和孩子聊聊她的问题,看到她更多的闪光点,另外自己也要控制情绪,不要把工作生活部愉快的情绪迁怒到小孩身上。


二月萤火


打完孩子又后悔,我儿子小时候有过一次的。

儿子因为与侄子打架,是他不好在先。他就是不承认也不道歉。于是我想制服他。当时,我说他一句他回一句,一时怒火升起,伸手就去抽他嘴巴,结果没有命中他的嘴巴,打在他鼻子上了。当时,我打完他转身拿了垃圾袋就出门,一边走还一边威胁他:“你不乖妈妈不要你了,我到外婆家去了”。等我扔完垃圾再回去时,一下子傻眼了,儿子的胸前毛衣上一大块都是鲜血,因为他那个时候还小,(那时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常常要上安全教育网课,懂得好多自我保护的方法)。没有人跟他讲过这方面知识,他自己也不懂止血方法,所以,等我看到他的那一刹那,吓坏了,正如您说的那样,肠子都悔青了,儿子终于也服软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母子两个抱在一起吓坏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动手打孩子了,那天也主动向儿子承认了妈妈打人不好。我觉得,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等两个人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来分析事情的对错,孩子错了要帮助他分析纠错,自己错了就主动认个错,不要端着个家长的架子错了也死不承认,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我是佳期有遇 欢迎互动留言


佳期有遇


我也打过孩子。记得她第一次学尿尿时,不好好尿尿,结果被我训斥了还打了她。当时还不相信自己怎么可以打孩子?结果打了第一次后,似乎“开戒”了一样,然后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有一次她不好好喝奶,结果整杯奶全倒在沙发上,真的气急了,又打了。还有一次,把装过滤水的水箱开关打开,弄得到处都是水,也没忍住,又打了。


不记得打了多少次,只记得大概是在孩子一岁半时,开始打她的。印象中有过几次打得很厉害,孩子也哭得厉害。


每次打完孩子都会后悔,也知道打孩子不好,但就是忍不住。后来次数多了,就下决心再也不打孩子了,而且,孩子也已经3岁,就更不能打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再也没打过孩子。


其实,妈妈之所以会打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好或调皮,是因为以下2个原因


1、妈妈一个人带娃。一个人带娃的妈妈,难免会对孩子失去耐心。家里的柴米油盐、大大小小的事,还有孩子的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等等,都需要宝妈一个人尽心尽力地做好。有时难免会心情不好,一不好就会对孩子没有耐心。自然,孩子也免不了挨骂。


2、打给其他人看的。曾经就有网友说,他的老婆在晚上总是发疯似地打孩子,有一位网友身有体会地说,这是打给老公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如此,这位宝妈对老公不满,把孩子当成了她发泄情绪的工具。


每次打完孩子就后悔,我们该怎么办?

当我意识自己到打孩子的次数越来越多时,我会强迫自改变。打孩子真的不好,但要落到实处,做到这3点,以后打孩子机会越来越少。


1、告诉孩子,“我以后不会再打你,如果妈妈打你,你要提醒妈妈”。或者当你想打孩子时,一定要忍住,忍住这次,下次想打孩子时就会变得冷静。


2、多看书。多看看书,从书中吸取育儿养分,书中有很多东西会让你想改变,并且还会有具体的实践方法。比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以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育儿书籍。宝妈可以多去看看,对想改变不再打孩子的宝妈还是有帮助的。


3、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吧。一个人忙这忙那的一定很心累吧,那就停下来休息。家务活可以不做,地可以不拖,孩子的玩具可以不收,都请放个一两天吧,不会怎么样。跟孩子躺在沙发上多互动互动,就算掰掰手指对孩子来说也是件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最后,宝妈要多跟孩子沟通,少用打骂的。我常跟孩子说,“不要用哭的,要用沟通的”。她也会念念有词地对自己说,不要用哭的,要用沟通的。哈哈.......


花醒育儿


我家孩子也是特别调皮好动的,很多次都让我想要动手,但是我咬咬牙还是忍住了,但是有一次却破了例,这次打孩子让我印象深刻,记得在去年夏天,孩子居然偷拿打火机把床上被子给点着了,而那个时候我正躺在床上睡觉,也幸好没盖被子,孩子当时也害怕极了,哭声把我吵醒才没有被烧着,也就是这一次我大发雷霆,把孩子狠狠的揍了一顿。

但是之后看着孩子委屈可怜的神情,也让我一再怀疑我是不是做错了,但是看到被烧一半的床我知道我做的是对的!其实有时候打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打孩子的好处有那些呢?

  • 1.让孩子知道“度”的概念

有些小孩子做事情完全没有考虑后果,从来都是想做就做,而打孩子就可以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界限,如果超过界限,就会受到惩罚,就比如我孩子之后从来不拿打火机了。

  • 2.让孩子守规则

孩子犯的错多半是因为他做了规则之外的事情,比如上学逃课这类不准做的事情,如果孩子犯了这类错误而被打了,那么孩子在今后也不会轻易的打破规则。


我认为父母不要轻易的去打孩子,如果真的要打,也要注意轻重,并且施于教育,别让孩子的这顿打白挨了。


北鼻驾到


孩子一周多的时候特别爱打人,爱咬人,有一次我跟女儿玩,女儿就突然咬我一口,胳膊上留了一圈小牙印,火辣辣的疼,这也不是孩子第一次咬我了,可那次咬的实在是太疼了,我情绪没有控制住,就想让女儿知道咬人多疼,我就咬了女儿一口[捂脸]

女儿疼的大哭,眼泪稀里哗啦的。当时我的心里很愧疚,很心疼。我立刻跟女儿道歉,一边抱着女儿一边说对不起,妈妈错了。女儿依旧在哭,过了一会女儿哭声停止了,我就告诉女儿:“你咬的妈妈太疼了,妈妈做错了事咬了你,妮妮很疼是不是”。女儿说是。我又对女儿说:“那我们以后不咬人了好不好”“好”。

在这次咬人事件中我觉得我应该反思自己。

第一:孩子到了一个阶段就是爱打人爱咬人,家长要放宽心态,耐心引导。

第二:打孩子肯定不可取,“以暴制暴”更是愚蠢的做法。

第三:家长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如果实在是太生气了,就远离孩子,自己去冷静一下,再来解决问题。

第四:孩子犯了错,不用长编大论讲道理,孩子认知有限,脑部发育不完善,大道理是听不懂的,其实一个简单的“不可以”就可以让孩子明白界限。

孩子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进步自己,育儿先育己就是这个道理。


妈妈有小耳朵


您好,我是合格宝妈,也是一名育婴员,关于您提到的“每次打完孩子后肠子都悔青了,该怎么办,”的问题,我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分享如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从您的提问看的出来你也知道打孩子是不对的,但是一旦孩子犯浑时就气不打一处来,痛下狠手了。我家大宝两三岁时我也经常是这样的,打完之后,晚上看到宝宝安静睡着的可爱面容,又深深自责起来。我相信很多宝妈们也是这样的吧。

第二,我们可以分析下,我们为什么要打孩子呢?无非两点:一是孩子未达到自已的预期想要的结果,二是从成年人的思维来判断小孩子的对错观。仔细分析这两种原因,你会发现其实都是父母错在先,小孩子错在后。小孩子的眼中没有完全的对错观,只要他觉得好玩,都会去试下。

第三,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时,宝妈们要先冷静三秒,先控制住自已心头上的那把火。想想小孩子是故意这样做吗还是觉得好玩这样做。不管哪种情况,都应该最少给孩子三次改正的机会,不要一上手就打。

所谓生气是本能,控制生气才是本领。在宝宝心中,父母都是自已眼中的“神”,千万别让自已变成宝宝眼中的“魔”。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您,祝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合格宝妈


只要是做父母的,你说的这些事应该都经历过。我想不仅是肠子悔青了,冷静下来的时候都想打自己一顿吧!

首先,我也是一个淘气小男孩的妈妈。每次,我最喜欢他的时候就是他睡觉的时候,那一刻我感觉他是天使,怎么会那么可爱。但是等他醒着淘气,气我的时候,我都跺脚,想象一下,让自己的孩子气的跺脚,终于忍不住爆发的时候就是孩子受皮肉之苦的时候,打孩子的时候,好像是越打越来气。其实有时候过后想想,谁不是从小的时候过来的,打只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孩子用那张带着泪水的眼睛胆怯的看你的时候,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孩子的成长路还很长,不能总想着用打来解决问题

。如果说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问题,犯了错误。应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和孩子分开5分钟,利用这段时间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5分钟也是给我们平静情绪,不让我们在冲动的时候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我们给孩子的好东西不是山珍海味,不是金山银山,而是我们的耐心。所说耐心就两字,做起来确不容易。

如果说你也是这样的家长,建议和孩子有矛盾时,分开冷静5分钟,结果绝对不会有肠子悔青的感觉。



小王子驾到


我的女儿两岁多,属于不折不扣的男孩子性格。而且处于两三岁的叛逆期,每次你忙的晕头转向时她偏偏啥都不听。一会儿怒火中烧,就打了孩子,有时孩子仰着稚嫩的小脸说:“妈妈,你以后别打我了,疼。”事后真的很后悔。

孩子小时候顽皮淘气是天性,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好玩不好玩,根本没有是非对错。我们不能拿我们成人的标准去对待孩子。每次忍不住要发火时,都要屏住呼吸,从一数到十,告诉自己要忍。把火压下去,抱着孩子告诉她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不要总一味的把坏的情绪都迁怒给孩子。当我们在孩子面前克制情绪,给她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时,孩子也能慢慢的变得听话,乖巧。

小孩子,从小都是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长大。你给孩子怎样的榜样,孩子就长成怎样的模样。一个父母经常打骂的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也会采取武力去解决。一个从小和风细雨的父母,孩子长大也会心平气和理智的去处理问题。一个父母经常争吵的家庭,将来孩子长大也会面临诸多情感上的困惑。

我们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从娃娃起树立一个好的模范,不要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打骂恐惧的阴影下,这样的孩子长大胆小,怯弱,自卑。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每次暴脾气来临时,告诉自己,会打孩子不是本事,能克制好情绪才叫本领!




我小时候家里三个孩子,我是老大,每次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都会被我爸暴揍一顿,让我跪在地上,跪到站不起来为止,说是打我给弟弟妹妹做榜样,让他们引以为戒。说的直白点就是杀鸡给猴看……我的童年充满了暴力和委屈,我爸和我的沟通方式就是武力。还有无穷尽的语言暴力,有的时候比打骂还伤人。转眼我也到了做父亲的年纪,童年的阴影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我才不能做这样的父亲,不会用打来教育孩子。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还是的父亲应该是幽默慈祥的。



绍兴君君


小孩子的脸一天变三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五六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建立了,我的经验是;孩子不听话的吋侯尽量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先语言沟通,如果讲道理孩子仍然不听,继续犟嘴的话就冷处理,我去做其他的事情,孩子这个时侯忽然没了发泄的对象,就会从激动逐渐过渡到安静,而且通常是自己觉得没趣了,就乖乖走到我面前说:“妈妈,对不起。”不知道我家孩子这个现象具不具备普遍性,有困惑的家长可以尝试一下。毕竟生气的时候打骂孩子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弄不好还会造成孩子终生的心理阴影。所以情绪管理很重要,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从小到大都在不断地给我们制造惊喜和麻烦,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身为家长一定一定要修好“安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