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阻擊疫情:直擊一線9則報道

今日導讀:

抗“疫”一線“父子兵”

退休老黨員退而不休 堅守抗疫前沿

一目瞭然!一張手繪圖助力疫情防控

東塔鎮:牢牢守住戰“疫”的“家庭防線”

門前消毒池 把病毒“扼殺”在鞋底

關懷隔離人員生活 用愛堅守為愛守護

居民小區“菜籃子” 市民轉角“遇到菜”

等春來,讓我們好好擁抱

“空中課堂”明天正式開課啦!課程安排看這裡

抗“疫”一線“父子兵”

在抗擊疫情一線,有這樣一對“父子兵”,他們憑藉著共同的初心與使命,彼此親情相守,互相鼓勁,成為抗擊疫情戰場上的“最強拍檔”,他們就是郝家橋鎮吳家湖村志願者王建明、王新父子倆。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在郝家橋鎮吳家湖村疫情防控執勤點上,王建明和兒子王新正為過往的行人檢測體溫、登記信息,為車輛消毒,向過往的行人宣傳防疫知識。作為一名有著十幾年黨齡的黨員,王建明自防疫工作開展後,主動報名參與到了卡點執勤工作中。王新過年回家探親,看到父親在防疫一線忙碌,便主動申請到村上執勤點執勤,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王新說:“我深受我爸的影響,想著作為一名預備黨員,也應該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直到今天,王建明已經在執勤點上值守了12個白班、6個夜班,他每天8點前就和兒子王新來到執勤點,穿好志願者馬甲,戴好手套,自測體溫,對執勤點區域進行全面消毒後,便開始了一天的執勤工作。在執勤中,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認真詢問、登記進出人員的信息,做好體溫測量。

王建明說:“我們主要勸返車輛,給大家講解疫情防控知識,過往車輛我們要逐一登記,有外面的車輛我們堅決不讓進入村子,出去的車輛我們也會一一登記,來回買菜我們也要登記、核實,測量體溫。”

每到上午十點左右,執勤點上來往的車輛、村民就多了起來,遇到有不理解、不配合的群眾,王建明、王新都會耐心解釋,對符合通行要求的群眾完成通行程序後放行,不能通行的勸導其原路返回。他們認真負責,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為村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每一位志願者都是一名勇敢的“逆行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為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而辛勤付出,不分晝夜、甘於奉獻,為我市防疫一線構築起了一道堅固的生命健康防線!(記者 王思睿 陳銳)

退休老黨員退而不休 堅守抗疫前沿

“雖然我退休了,但疫情不退我不退!”這是市綜合執法局退休幹部、黨員志願者黃安的錚錚誓言,疫情當前,他主動放棄休假,毅然走上防疫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60歲的黃安是一名有著33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請纓,每天晚上6點到靈武東高速檢查卡口執勤,按照逢車必檢、逢人必查的原則,配合屬地醫療、公安、交警等部門工作人員,開展車輛檢查、人員登記等防疫工作,直到第二天早晨七點才離開。

黃安說:“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本身我到2月10號就到退休年齡了,但是因為疫情,我要監控各個物業小區卡點的衛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比起一線醫療工作人員,我只是盡到了我的職責。”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除值守檢查卡口的工作外,黃安還協助工作人員對市綜合執法局33個卡點的信息登記、值班輪崗等情況進行監督,對市區市容環境衛生、環衛設施消毒等工作進行檢查;協助社區開展人員摸排、核查登記等工作,每天至少八個小時都奮戰在防疫一線。在他看來,“老同志”的“老”不是身體老、資格老,而應當體現在黨性強,能夠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帶動作用上,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擊戰中,“老同志”更要退休不褪色,衝鋒在前,戰鬥在最前沿。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黃安只是衝鋒在我市防疫一線的廣大黨員志願者中的一員,還有無數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他們在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上、靠得住、戰得勝,讓鮮豔的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記者 馬悅)

一目瞭然!一張手繪圖助力疫情防控

當前正是全民行動,共抗疫情的重要時刻,郝家橋鎮王家嘴村村醫和苗用一份手繪“居民信息普查圖”,將全村822戶村民的住址標註的一目瞭然,為防疫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走進郝家橋鎮王家嘴村衛生室,牆面上的手繪“居民信息普查圖”格外引人矚目,這份手繪圖由七八張白紙拼接而成,大大小小的方塊按照每戶居民的具體位置進行了排列,方塊裡還清晰地標註了戶主姓名及吳靈青路、南乾溝等主要道路,讓全村822戶居民的居住情況一目瞭然。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王家嘴村村醫和苗說:“我做村醫不長時間,好多人家在哪找不見,為了方便開展工作,我就自己想辦法畫了一份手繪圖,這樣誰家在哪點住一看就知道了,方便多了。”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為了能精準無誤地將這份信息圖繪製出來,和苗挨家挨戶進行摸排,對照材料和地圖細心研究,在她的努力下,這份直觀、準確的居民信息圖“誕生”了。

和苗說:“我自己一家一家跑,挨家挨戶摸排,具體誰家在哪兒都要搞清楚,不太清楚的地方通過村上印證,好多不清楚的地方通過查地圖、問人才畫出來的。”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在這份信息圖的幫助下,王家嘴村疫情防控網迅速織緊織密,在短時間內,該村精準地完成了人員信息摸排工作,切實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為防疫工作的科學開展奠定了基礎。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郝家橋鎮衛生院史曉娟說:“到村上開展工作的時候,看見我們村醫花了這麼大的心血,做了822戶村民的定位圖,然後我覺得這個工作做得特別踏實,給我們這次疫情入戶鋪墊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陳銳 王思睿)

東塔鎮:牢牢守住戰“疫”的“家庭防線”

在防疫阻擊戰中,守好“家庭防線”是關鍵,為此,東塔鎮採取分發出入登記卡、設置便民蔬菜供應點、對小區、莊點公共區域進行消毒等措施,有效降低居民外出頻次,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牢牢地守住了戰“疫”的“家庭防線”。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據瞭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東塔站向所轄13個小區、6個農村莊點及靈馨苑小區的8450戶居民分發了出入登記卡,嚴格按照要求,實行“一戶一人、兩天一次”的外出要求,有效降低了居民的出入頻次。記者看到,出入登記卡的正面有持卡戶的詳細住址、聯繫方式及出入時間等相關信息,背面標註了使用說明,並附有超市購物的二維碼,鼓勵居民通過掃碼購物的方式,購買生活必需品。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東塔鎮工作人員蔣曉麗說:“針對當前疫情,東塔鎮層層壓實責任,在小區管理上嚴把進出關,群眾在出入的時候要出示進出登記卡,凡是本小區的一律出示身份證進行登記,不是本小區的禁止入內。”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同時,東塔鎮還在所轄的7個居民小區內設置了便民蔬菜供應點,在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時,減少居民外出次數;安排專人每天至少三次對居民小區及農村莊點的公共區域進行消毒,確保全覆蓋、無死角。對居家隔離人員採取“隔離不隔愛”的方式,通過微信、電話等,詢問其身體健康狀況和生活所需,為其配送必要的生活物資,並安排專人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進行統一消毒處理,防止二次汙染。(記者 崔嘯)

門前消毒池

把病毒“扼殺”在鞋底

近期,我市部分企業已經復工,春節期間回家探親的市民也陸續返回靈武,為此,我市部分小區在草簾子噴灑消毒液的基礎上,通過在小區門口設立消毒池的方式,守護居民的回家路,將防疫工作開展的更加嚴密、便利、高效。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2月14日,記者在尚景名苑小區門前看到,小區入口的位置多了一條特殊的消毒通道,該通道用一塊鐵板焊接四根鐵條形成一個凹面,凹面內鋪了兩片紅色地毯,池內放置了配比好的次氯酸鈉消毒液,小區居民進出小區前在消毒毯上重重踩幾腳,讓消毒液浸過鞋底,可對鞋底因誤踩唾液等病毒攜帶物中的細菌進行消殺,切實將病毒拒之門外,以防造成二次感染。

東塔鎮人大主席王彩梅說:“我們借鑑了養殖園區進出門需要給腳底下消毒的原理,通過這樣一個簡易的消毒池,把居民腳底下的細菌和病毒降到零風險。”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據瞭解,目前東塔鎮轄區內13個物業小區已全部設置了檢疫消毒池。市疾控中心消殺組負責人表示,簡易消毒池對進入小區的群眾鞋底進行消毒的做法值得推薦,可以使用次氯酸鈉等含氯消毒劑。

市疾控中心消殺組組長楊鵬說:“消毒池是用鐵皮焊制的,它的優勢是讓配好的含氯消毒液在上面保持的時間更長,人走過去以後,對鞋底的消毒效果會更好一些。人在走路的過程中踩在鞋底的病毒,通過消毒池可以進行更好的消毒,不至於帶到家裡 。” (記者 王雨)

關懷隔離人員生活

用愛堅守為愛守護

連日來,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卡點上,我市多部門幹部職工和小區物業公司、居民志願者一起,在抓好小區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的同時,真情服務隔離人員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一系列生活上的困難,用愛堅守為愛守護,踐行著“隔離不隔愛”的承諾。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玉湖林灣小區是市婦聯包抓的居民小區,由於該小區外地返靈人員需要居家隔離,管控起來存在一定難度。進駐該小區開展工作後,市婦聯在疫情防控卡點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並通過微信群招募小區裡的居民加入志願者隊伍,通過多種方式為隔離人員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市婦聯幹部賀靜說:“我們在小區門前24小時值守。對於群眾的需求,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隨時和他們進行溝通,給群眾推薦‘多點APP’教大家網上下單。如果不會從網上下單的群眾,由我們對他們進行服務。對於居家隔離的群眾,我們將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送到家中,讓他們感受到隔離不隔愛。”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隨著 “空中課堂”線上開課時間的臨近,學生如何拿到教材成為了大家都關心的事。記者在玉湖林灣小區看到,東塔學校和市一小的教師們把教材分好以後,按照每人一袋進行分裝,經過專業人員的消毒後送入小區,交由專人分發到每一個學生手中。

東塔學校校長楊樹斌說:“我們把全校一千六百多名學生的教材,每人一袋子分裝,充分發揮學校的黨員和青年志願者的作用。對於小區,我們組織黨員先鋒隊和青年志願者,把教材送到學生家中,便於學生開學後進行學習。到目前為止,我們學校1600多名學生,90%以上的教材已經送到了學生手中,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中能有效學習。”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包抓幹部和物業公司及社區志願者們每天送教材、送生活用品、送蔬菜水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證隔離群眾生活不受影響,他們的實際行動也感動著小區裡的居民。

玉湖林灣小區志願者馬自軍說:“小區的業主對我們志願者非常關心,有的提出要給我們做飯,我們都拒絕了。還有些業主和社會各界人士,他們通過多點網上超市給我們志願者訂的東西送過來,我們非常感動。”

居家隔離是為了應對疫情的需要,但是無法阻隔的是每一個人戰勝疫情的決心。相信在多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之下,一定會用愛驅散疫情的陰霾,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記者王雨)

居民小區“菜籃子” 市民轉角“遇到菜”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減少他們外出的次數,市城區街道辦事處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綜合執法局,召集34戶蔬菜銷售個體經營戶打造移動“菜籃子”,向我市多個小區開展配送,在方便群眾的同時解決他們外出採購的難題。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2月12日,記者在民生佳苑小區蔬菜水果銷售點看到,貨架上擺放了芹菜、西紅柿、土豆、甘藍、豆芽等十餘種新鮮的蔬菜。得知小區裡可以買到蔬菜,居民更多選擇了就近採購。

在唐城苑小區,蔬菜經營戶馬建軍已經來到小區內“菜籃子”指定售賣點。他表示“之前自己在崇興市場賣菜,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菜市場臨時關停,現在市政府組織我們到小區賣菜,不僅方便了小區居民採購,也讓經營戶的菜有處可賣”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為了讓小區居民買的放心、吃的安心,確保小區的安全。對進入小區的個體經營戶,市城區街道辦聯合綜合執法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重點對經營戶進行了分配、培訓、監督。

市城區街道辦物業專幹馬超說:“在進小區前,我們對蔬菜經營戶進行了培訓,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局一起對他們進行監管,防止出現哄抬物價、以次充好等問題的發生,同時要求物業公司對所有蔬菜經營戶在進入小區之前要做好人員、車輛的消毒工作和體溫測量,只有檢測合格,才能進入小區。”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據瞭解,為了方便居民能夠在小區裡面買菜,減少外出次數。截止目前,經過前期培訓,我市已經組織了34個蔬菜經營戶進入各小區,並被分配到城區150個卡口,減少居民外出次數的同時確保他們買到新鮮的蔬菜。(記者李愛榮)

等春來,讓我們好好擁抱

——致靈武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等春來,你最想見誰?

我們見過千萬種愛的模樣,這是最美的一種。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他們揮淚暫別,他們忍住思念,他們帶著囑託,一個個為責任前行,日夜兼程 ,爭分奪秒,勠力同心,堅守崗位,守護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他們,24小時待命,接到命令立馬穿上防護服及時奔赴現場進行流調,只為讓每一位密切接觸人員都可以得到及時的醫學觀察隔離;

他們,揹著幾十公斤重的“行李”穿梭在各個車站、醫療機構、酒店、居民小區等重要場所進行消殺工作,只為消滅一切病菌;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他們,不論是凌晨還是夜幕,接到疫情電話立即穿好防護服、提著採樣箱,前往感染科或密接者家裡採樣送檢,一刻也不敢耽誤;

他們,從早到晚奔波於各個防疫檢測站、集中隔離觀察點等進行督導,發放宣傳材料,做好健康宣教;他們,加班加點發放應急物資,保障應急物資的使用和一線工作人員的安全;他們,日夜堅守,單位的沙發和辦公桌就是他們休息的地方,一碗泡麵,一盒牛奶就是他們每天的午飯。

等春來,你最想做什麼?我想回家,想吃媽媽做的飯,和家人一起聚個餐;我想抱抱我的孩子,親親他的臉;我想陪陪媳婦,給她買個禮物;我想放下警惕,好好睡一覺;我想約上我的小夥伴們,去吃火鍋;我想去逛街,買很多東西...

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直击一线9则报道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相信偉大的祖國一定可以跨過這個難關,相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等春來,摘下口罩,讓我們好好擁抱。(記者 陳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