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書法真跡能賣多少錢?

用戶5216054457526


你好,我是秋山,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這個要看市場價值還有收藏價值了,我們都知道朱自清是散文大家一代文豪。其存世的書法作品很少一般都是散文作品手寫書法稿具有一定文學修養的可能會覺得很喜歡,也會收藏的!只能說要綜合起來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博主有所幫助!











任秋山


你好先來了解一下朱自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二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

看了朱自清書的簡介,應該知道和一些專門的書法家比應歸入不擅書法的一類。

但是朱自清書法作品曾拍出160多萬元。希望可以參考一下。






墨色之境


自古以來,都是“字以人貴”,如果你手上有朱自清先生的書法真跡,不管內容與幅式大小,保守估計,市場價每件至少都在100萬元以上。為什麼可以這麼肯定地說呢?且聽我仔細分析——

1、朱自清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名氣很大

朱自清等人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倡導新詩。長詩《毀滅》引起當時詩壇廣泛注意,繼而寫《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西南聯大教授。

朱自清還是一位非常具有骨氣的文人,毛主席曾經給予高度評價:“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2、朱自清先生的書法屬於文人筆墨,非常具有人文氣質。

朱自清不以書法家名世,但是他具有深厚的書法功底。從現有能看到的書法作品來看,或楷隸結合,或章草行書,無不散發著濃濃的人文氣質。他的字就像他的散文一樣,讀起來使人感到樸實、自然而又清新,細膩、生動而有一種詩味。

3、參考同類作家、文人的作品,市場價都在一路走高。

這些年名人書法,特別是文人書法呈現比較平穩的上漲趨勢,梁啟超、魯迅、胡適、郭沫若、康生、老舍、錢鍾書、郁達夫等近現代文化名人的書法墨跡更加搶手。不但書法作品,連他們的一紙信札都成為拍場上的搶手貨,人稱“家書抵萬金”。

 2015年魯迅書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經,立地殺人” 這件書法作品,拍出了304萬元的價格。中國嘉德2013年秋季拍賣會上,魯迅的一張紙信札拍出了655萬元的天價。而朱自清先生,不管是名氣還是成就都不在上述名人之下,書法作品的拍賣價自然不會低於這個行情的。

因此,如果您手上有朱自清先生的書法作品,那麼就要恭喜你了,估計你家馬上就要財星高照了!

一家之言,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朱自清先生以散文名世,書法作品似不多見,歷來的拍賣會亦無相關的拍賣記錄可尋,故其價值不好妄加評說!(也有說朱自清先生手書的一副古詩拍賣了161萬)

但可以參考魯迅先生的手稿:2013年嘉德秋季拍賣會,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的一封信 拍賣655·5萬元,是其估價的3倍;2016年西泠印社秋季拍賣會《古小說鉤沉·齊諧記》 400字拍賣340萬

朱自清先生和魯迅先生皆是民國大家,其書法、手稿作品均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若是持有最好不要出手


楚襄蠻


從前讀書人只知道一本一本念古書,常苦於沒有系統;現在的青年系統卻又太多,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系統上,系統以外便沒有別的。但這些架子是不能支持長久的;沒有東西填進去,晃晃蕩蕩的,總有一天會倒下來。"

論青年讀書風氣

文丨朱自清

《大公報》圖書副刊的編者在“卷頭語”裡慨嘆近二十幾年來中國書籍出版之少。這是不錯的。但是他只就量說,沒說到質上去。

一般人所感到的怕倒是近些年來書籍出版之濫;有鑑別力的自然知所去取,苦的是尋常的大學生、中學生,他們往往是並蓄兼收的。

文史方面的書似乎更濫些;一個人只要能讀一點古文,能讀一點外國文(英文或日文),能寫一點白話文,幾乎就有資格寫這一類書,而且很快地寫成。

這樣寫成的書當然不能太長,太詳盡,所以左一本右一本總是這些“概論”、“大綱”、“小史”,看起來倒也熱熱鬧鬧的。




新疆優質視頻資訊


看什麼渠道出手以及什麼樣的作品?既需要評估藝術價值又需要評估出手渠道。買不齊賣不齊。




歸藏文化創始人石濤


1725000元~朱自清 楷書 鏡片~中貿聖佳拍賣2016年春拍紀錄



楊明光書畫欣賞


書法無價。這個價只是市場價格,而不是真正的價值。

朱自清是文人。如果你認同他的個人魅力,他的真跡在你心中就值錢。

反之,你不認同他的人品,最好的字在他眼裡都不值一文。

書法就如同紙幣。國家賦予紙幣作為貨幣,它才是錢,否則還是一張紙。書法作品的價格也是如此,愛屋及烏吧。


青溪散人


書札是研究中國文化的第一手資料,現在價格漲起來,應該是其本身應有價值的迴歸;能夠傳世的書札,必須是名人書札;廣東書札收藏家很少,好東西經常流拍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許悅 黃璨 實習生 胡嘉瑜

  5月13日,在中國嘉德(微博)2012春季拍賣會上,朱自清的楷書七言詩札以161萬元高價成交,次日,趙之謙的信札九通又成功拍得120.75萬元;6月18日,在嘉德四季第30期拍賣會上,趙孟頫信札十通以299萬元拍出……在藝術品市場的低迷期,書畫的行情到了冰點,名人書札的熱度卻依然不減,迅速成為一個重要的收藏板塊。

  王貴忱老先生,中國當代學界的一位通才式學者,他的書札收藏十分豐富。著名錶演藝術家張鐵林,他很早也就熱衷於書札收藏,其名人效應最早推動書札收藏進入大眾視野。方寸之間,大千世界,書札到底有何魔力吸引眾多收藏人士為之著迷?

  價值:“書札裡面好玩的東西多了”

  趙利平:這幾年的拍賣市場上,書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成交價格也漲了又漲。特別是民國時期的文化名人手稿墨跡,這兩年成規模亮相拍場,備受追捧。書札的藏家隊伍中,文化人居多,好像王老、張院長,都是國內知名的書札大藏家,是什麼吸引兩位收藏書札的?

  王貴忱:我今年84歲,玩書札至少有五六十年了。在這個領域,以前是我的老師容庚收藏的民國時期的書札最多,他去世之後,我收藏的學者書札比較多些。這幾十年來,我跟周叔弢、周作人、容庚、商承祚、潘景鄭、李可染、謝稚柳、啟功、黎雄才、賴少其等人都保持著通信,這些信件現在我也保存著。

  但我收書札主要還是為了做學問,你別看這麼幾片小紙片,裡面好玩的東西多了,文獻價值很高。所以我的收藏都是有系統的,好像我收的張之洞文稿,就連已出版的《張之洞全集》裡都沒有收錄這些內容,後來我把這張之洞未刊書札共90多頁都捐了出去,出版了《張之洞致張佩綸未刊書札》一書,作為附錄收入了《廣州大典》。

  張鐵林:我呢,為什麼會收藏書札?因為我一貫是寫信的,就用毛筆寫,蠅頭小楷的日記都寫了幾十年,無一日間斷。這是我的生活形態、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又由於我自己也寫字、畫畫,所以我會注意到書札這個品類。在過去的一個世紀,有多少人能坐下來讀這種毛筆信呢?所以喜歡收藏書札的人,需要特殊的情懷和心態。直到現在,我相信收藏書札的人還不是很多。

  在收藏書札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更多的是看到每一個時期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往,通過書札傳達,要比我們今天用手機短信、用電腦的方式豐富得多。

  王貴忱:收書札怎麼好玩?你看吧,張之洞大家都知道,但張佩綸知道的人就少了,他們兩個是同鄉,是清末政壇重要政治派別“清流黨”的兩員健將,被稱為青牛的左右犄角。但兩人的境況卻很不同,張之洞畢生榮耀,興實業、辦教育,於中國近代化功不可沒。而張佩綸經中法之役後就一蹶不振,鬱鬱而終,因為他是張愛玲的祖父,現在偶然還被人提及。《張之洞致張佩綸未刊書札》裡面收錄的,雖然內容比較瑣碎,但裡面提到的李北海墨跡、蘇東坡書法、董玄宰畫卷等,都是可供考據的史實,還說到張家口燻肉香美,雖然是細枝末節,但卻能還原出19世紀末士大夫們的生活場景。而且張之洞還是晚清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一直受推崇,這些書札都是用小楷寫成的,所以又是小楷書法的範本。

  在《可居叢稿》裡我也收了之前寫“徐悲鴻致歐陽予倩書札”的一篇文章。這封信筆意渾厚雍容,行距疏密不等,字體大小相同,隨意寫來,通篇筆法開張有致,顯示出作者的意態風神,是徐悲鴻先生抗戰初期的墨妙。而就內容而言,也是研究徐悲鴻學行和有關現代戲劇史上一些問題的一篇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張鐵林:還有一點,書札裡面流露的都是真性情。能夠流傳到今天的書札,都是名家的東西,所以能夠傳世的書札,寫信的首先必須是個名人。從書札裡面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名家平時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或是和朋友之間的寒暄,它不是正史,卻能夠補充名家正史所沒有的空缺,你可以通過書札看到一位名家生活中的個性側面,這是正史上不屑於表述的。

  比如說我手上有一封齊白石的信,是他給別人刻印後催別人要錢的。信裡他寫了很多要錢的理由,什麼我孤身老頭、居住京華,必須刻章補貼家用,等等。還說我品位很高,本不應該向你要錢,但是我不得已,為了過日子我不要不行啊。這種信非常生動地描述了一個特殊的藝術家在特殊時期的生存狀態,體現的是活生生的人的靈魂,這些是正史不屑於描述的。這樣的例子很多,又比如你們都知道我曾經花200多萬元競拍趙之謙的一套書札,這些信件表現的不單單是他的書法,還流露出他對當時社會、政治的不滿以及他的個性情趣。應該說,書札是中國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手段。

  市場:書札拍價過百萬元

  趙利平:我們查詢拍賣記錄發現,中國書札的拍賣始於1994年,當年翰海秋拍中有一冊15通的徐悲鴻行書信札,估價10萬元,平均下來一通是6000多元,但最終流拍了。10年之後,2004年1月,同樣是翰海拍賣會,同樣的10萬元估價,僅3通的徐悲鴻信札卻以24.2萬元拍出,平均每通8萬元。到了最近兩年,拍賣會上的書札更搶手了,很多都過百萬元了,真正是一封家書抵萬金了。張院長您玩書札比較早,所以上海古董圈都有人開玩笑說,您一個人影響了整個板塊的價格。

  張鐵林:市場的走勢跟我沒有關係,我並不是很關心。從收藏書札的第一天開始到今天,我沒有拿一張紙換過一分錢。據說真正的收藏家才是這種狀態吧。

  外面有人說我影響了書札市場的熱度,這也是民間的一種戲說。我是2000年開始接觸書札的,當時它不貴,很豐富,無人關注,沒有對手或者說對手很少。當時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古代書畫身上,在收藏市場上,向來都是以畫為龍頭帶動書法的,畫比較容易看,書法比較難懂,書札就更難懂了。所以那時候我收藏書札,一通也就幾千塊、幾百塊,三萬五萬可以收一堆。現在你看這兩年的拍賣市場,陳獨秀等致胡適的13通信札,都拍到了554.4萬元。我當年收藏的書札,如果是100塊錢的一封信,現在應該變成1.5萬元了吧。所以說起來我還是有先見之明的,如果收藏家都有這種眼力,大家都發財啦,哈哈。當然我說說而已,我從來沒有發過書札的財。

  陳俊明:書札是研究中國文化的第一手資料,現在價格漲起來,應該也是其本身應有價值的迴歸。但書札的文化含量比較高,藏家相對比較少,特別是在廣東,這類收藏家很少,好東西經常流拍,北方近幾年書札收藏還比較成氣候。好像之前有一次廣東有桂永清的書札上拍,沒什麼人舉牌,最後被對軍史頗有研究的資深藏家吳東峰以1.3萬多元買到。後來吳東峰跟我說,這封信其實很重要,信的內容說的是把當時的情況通報給上級,解放軍渡長江了。但很多人不瞭解軍史,對桂永清也不熟悉,這價錢還說貴。

  目前書札市場上最貴的,應該是胡適、王國維、沈從文、朱自清等人的東西,胡適一通信札就要40萬元左右。而陳寅恪、蔡元培等的書札價格卻是偏低的。還有很多名家如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端方、羅振玉等人的書札,價格也還沒上來。未來空間應該還是很大的。

  趙利平:現在書札這一板塊假東西多不多?

  陳俊明:書札的價格一漲,假東西也開始多起來了。早幾年一些宣紙店的舊紙被大家一搶而空,一張宣紙被炒到幾千上萬元,很多就是用來做假的。但相比其他種類,書札造假麻煩一點,如果是連帶信封的信札,偽造起來更難,因為每個時期的信封、郵票、郵戳都不一樣,全部偽造難度很大。所以連帶信封的書札,價格也更高。

  收藏:出無作相,駐也隨緣

  趙利平:幾位收藏書札有什麼心得?應該怎麼收藏書札?

  王貴忱:收藏要靠運氣,靠緣分。我的收藏就八個字:“出無作相,駐也隨緣”。這是很好的收藏心態,做什麼事情都一樣,隨緣就好。收藏就是要多聽、多看、好學,記性當然也很重要,眼睛不能窮,看的東西一定要多。

  基礎層次高的人,眼界也更開闊,要找好書札還必須要有好眼光。好像你讀張佩綸的書札,你必須瞭解那段歷史,讀他的書札才會有意思。所以這類收藏難度大,是一個小中見大的學問。

  因為我收藏書札主要是為了做學問,所以我的收藏比較系統。好像張之洞,我收藏他的信札、詩集、文集、詞章、書法,還有他各個時期的著作,前後都有55年了。對一個收藏家來講,注意藏品的集中性、系列性,是做一個專題研究必不可少的,如果藏品實物單薄,就難以說明問題。今年我把畢生收藏的張之洞、龔自珍的幾百份珍貴文獻,都捐給了廣州圖書館,我年紀大了,讓他們繼續去研究吧。

  張鐵林:書札這一領域,我發現得比較早,下手比較早,所以價錢比較低。我當時就收到了很好的東西,而且傳承有序。比如說我首先收了一批錢境塘收藏到的清代書札。錢境塘是民國的收藏大家、實業家,他有大量的收藏,後來輾轉都捐給了上海的博物館。在他的那個年代,很多清代名人的書札都可以收到很多,他每人只收一通,比如李鴻章的書信,他只選最精的一張留下,所以他的東西水平很高。

  緊跟著我又收到了一批吳省庵收藏的書札,後來又收到了丁輔之的一批藏品,他們也都是民國時期的著名藏家。這三位先賢的東西,都是成批地轉到我的手上。丁輔之先生的收藏傳承有序,有一批書札現在在故宮(微博)博物院裡,我想流轉在民間的另外一批書札,應該都在我的手上,這也是陰錯陽差的事情。更可貴的是,他除了收藏書札之外,對每一封信的收藏還都做了筆記,這些筆記後來也到了我手上。

  但有一點我必須強調的是,我並不是一個研究學者,我的收藏完全是基於天性自然的興趣,除了我自己非常感興趣的領域,我的研究成果幾乎是零。我必須這樣實事求是地說。我對手上這批書札的研究所傾注的時間很有限,我想留待以後會慢慢研究的。

  陳俊明:收藏要找什麼樣的書札?首先,寫信的人很重要,現在市場上最受追捧的書札,主要是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的手稿以及五四運動時期的學者名人,他們都是歷史上很關鍵的人物,所以他們的書札都很值得收藏。

  跟書畫收藏一樣的,書札的內容還講究稀缺性,比如吳晗、聞一多的書札就很少見。有些普通問候的書札我也沒多大興趣。而好像我之前買的一通信,是陳果夫寫呈給蔣介石,說抗戰時期在重慶有人專門屯棉屯糧不賣,請蔣介石批示怎樣處理,並附有蔣的批覆,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當時賣得也不貴,就5萬元。

  張鐵林:話說回來,與其收藏手札,不如學會寫字。我覺得在完全沒有積累的情況下,收藏手札就是單純為了錢去收藏,但社會上並沒有那麼多的書札等著你去收。所以我說與其收藏手札,不如學學寫字。當你對字、書法有了瞭解和興致之後,你對書札這個品類就會有興致。它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千萬不要把它當作一個斂財的手段。書札不會給你帶來功利,如果是為了賺錢,那就等著被騙吧。


睛朗天空28


價格沒有基點,無法用數字來衡量。需要對的人對上喜歡的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