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氯喹的來世今生

日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科技部有關領導表示,已發現

磷酸氯喹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具有明確療效,該結論是出自對新冠肺炎重症化率、退熱現象、肺部影像好轉時間、病毒核酸的轉陰時間和轉陰率等指標的綜合研判。鍾南山院士也在新聞發佈會裡提到磷酸氯喹:“在目前的臨床觀察中,相當一部分患者使用後,能夠在15天之內實現病毒轉陰,副作用不算很大,主要是消化道、腹瀉、耳鳴等(停藥後消失)。”而昨天剛剛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也明確將磷酸氯喹寫入了臨床治療方案中。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氯喹這個老藥。


磷酸氯喹的來世今生

01

二戰時期,日本佔據了印尼、菲律賓等金雞納霜(奎寧)源產地,壟斷了世界奎寧的供給,美國等西方國家迫於無奈,只能重新進行研發篩選,最後將氯喹作為治療瘧疾的替代藥物。

02

氯喹主要用於治療惡性瘧、間日瘧及三日瘧,也用於治療腸外阿米巴病、結締組織病、光敏感性疾病(如日曬紅斑)。除了可以抗瘧外,氯喹還是廣譜抗病毒藥,也可以調節免疫功能。

03

在屠呦呦團隊研製出青蒿素之前,氯喹一直是抗瘧疾的主力藥物,但是最近幾十年,氯喹已經較少用於抗瘧,更多的是作為免疫疾病治療用。

磷酸氯喹的來世今生

04

我們常說的氯喹其實有三種:磷酸、鹽酸和硫酸氯喹。其抗擊瘧原蟲的主要作用機制在於:藥物與核蛋白有較強的結合力,可插入到DNA的雙螺旋之間,與DNA形成複合物,從而阻止DNA輔助與RNA轉錄。因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氯喹用於抗擊病毒的作用機制,也應該主要來源於此。

05

氯喹毒性很大,過量使用很快會致死,其致死量可低至50mg/kg,因此又研製出其衍生物——羥氯喹,但是其毒性雖然降低了,但是藥理作用也降低了。

06

氯喹易溶於水,易吸收,蛋白結合率在60%左右,肺組織濃度遠高於血漿,研究表明可以高出200-700倍(可否以此推測,它對肺組織的特異性就比較高?),大約50%以原型尿排出,其他部分經肝臟代謝後排出。

07

國內研究表明:在綠猴腎細胞裡,氯喹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應的濃度)是1.13 μM,EC90則為6.90 μM。在一般口服治療瘧疾3日方案中,健康人血峰濃度大約為2.69μM,可以達到EC50。但是血藥濃度要達到EC90值,就很容易引起中毒。

但是它在肺組織中濃度可以遠高於血液中濃度,所以血藥濃度還沒有達到EC50時,肺裡面已經可以早早超過EC90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用去冒超量服用的風險,就可以使其在肺中達到治療濃度。

08

之前科學家們早就研究用氯喹來抗擊各種病毒(如埃博拉等),但是在治療效果和藥物中毒之間的尺度,很難把握。用量不夠,對病毒效果不好;超量使用,又容易造成病人急性中毒死亡。但是這一次剛好其對肺組織有很高的特異性,對目前新冠肺炎的治療來說,應該是一個很大的福音。

09

氯喹主要不良反應有:頭痛、頭暈、胃腸道反應、耳鳴、皮膚瘙癢等。偶見粒細胞減少和角膜浸潤或視網膜受影響所引起視力障礙,其發生與血藥濃度有關。美國2016眼科的指南表明:日劑量2.3mg/kg實際體重,是氯喹眼睛毒性的起限,即便是折算磷酸氯喹為氯喹實際含量,1克磷酸氯喹也含600mg氯喹,100kg體重者也超過了一倍毒性底限,氯喹視網膜毒性是不可逆的,使用時應多加小心。

磷酸氯喹的來世今生

10

我們檢索了一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國產藥品數據庫,作為一個老藥,原料藥和製劑廠家都不少哦!目前顯示擁有文號的原料藥廠共4家,有片劑製劑文號的廠家共有30家,應該不用擔心供貨問題哦!當然,作為新冠肺炎的治療藥物,具體使用方面,還是需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大家千萬不要自行購買+囤貨哦!

最後,特別感謝國家應急科研團隊,從化合物篩選、體外試驗到臨床試驗,終於找到了新冠肺炎的有效剋星,給新冠肺炎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