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體溫槍測出的溫度太低,只是“做做樣子”?其實是你沒有用對它

體溫槍、消毒液、酒精、口罩……這些跟“抗疫”有關的東西,已經讓每個人離不開了。

新冠肺炎的最明顯症狀是體溫升高,如何發現發熱人員?如何不放過任何一個疑似病人?最近幾個星期以來,機場、高鐵逢人必檢,高速逢車必檢。居住小區、酒店、雜貨店、寫字樓都設置有專人檢查體溫。哪怕是狗,也不能逃過體溫槍的問候。

用體溫槍測出的溫度太低,只是“做做樣子”?其實是你沒有用對它

然而,體溫槍並不是個防疫的完美法寶。“我昨天晚上在一家快餐店,從進門到吃完,就沒測出體溫。負責測體溫的人說,因為外面太冷,一開門給體溫槍凍壞了。我前面一個人測量的溫度是34℃。”李女士談到體溫槍很困惑,“這樣測得我都快有低體溫症了,會讓人納悶到底是我有問題,還是體溫槍有問題?”

紐約時報中文網也對體溫槍提出質疑,內布拉斯加大學全球健康安全中心醫學專家詹姆斯·勞勒博士直言,用體溫槍或許“只是為了做做樣子”。

究竟是體溫槍無用?還是我們使用的方式不對?

體溫槍應怎樣規範使用?

目前使用的體溫槍多是紅外額溫計,此體溫計配備了一個紅外傳感器,紅外傳感器通過測量人體表面散發的熱量來確定溫度。通常它至少會配有2-3個參數,表面溫度和體溫,而體溫的參數是根據額頭溫度的修正函數,通過算法計算出來的。

它的配置決定了體溫槍的使用受限於測量距離和使用環境。

紅外額溫計是無接觸式測量,測量距離一般要求距離被測者額心1釐米至5釐米不等,確保額頭沒有頭髮、汗水、帽子等的遮擋。需要重複測量時,要先將紅外體溫計的探測頭移開,等待5秒後再進行下一次測溫。否則,持續對著同一人的額頭進行多次測量,容易失準。

紅外額溫計一般的正常使用環境應當是16℃至35℃的室內。在戶外使用時,天氣太冷或太熱都會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用紅外額溫計測量體溫過高或過低。

目前北方白天室外溫度多在5℃以下,因此至少在北方地區室外使用這類體溫計基本上起不到監測的作用。

下圖就很能說明問題。

用體溫槍測出的溫度太低,只是“做做樣子”?其實是你沒有用對它

很多人使用紅外額溫計測量的時候,並沒有經受過專業培訓,拿起體溫槍就測。不注重測量距離、額頭有汗或頭髮遮擋,面對風口而測、有強烈的風吹過表面等情況都可能出現額溫嚴重偏低的情況,造成測試失真。

甚至有人用紅外額溫計測量手腕。冬季寒冷,一些人認為手腕有袖子遮掩,更加接近體溫。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熱工所溫溼度室主任吳健稱,其實用紅外額溫計測量手腕溫度可能更加不準,因為額溫計體溫修正方法是按照人體額頭的修正函數設計的,而不是按照手腕設計的。

常用體溫計優劣勢盤點

除了紅外額溫計,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體溫計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耳溫計等3種。他們都有哪些優缺點?

一、水銀體溫計

水銀體溫計是依據熱脹冷縮原理製成的。選用水銀腋溫計,應檢查有無破損,水銀柱頂端應該在35℃以下,用乾毛巾擦拭腋窩,保持腋下乾燥再測量。水銀槽端放置於腋窩正中。測量者採用曲臂過胸的姿勢,測量時間為10分鐘。

用體溫槍測出的溫度太低,只是“做做樣子”?其實是你沒有用對它

圖源:圖蟲創意

優點:價格便宜、易清洗、易消毒、測量準確

缺點:測量時間長、接觸式的測量方式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玻璃質地、體溫計易破碎,汞易造成中毒和汙染

二、電子體溫計

電子體溫計,最核心的原件是溫度傳感器。利用溫度傳感器輸出電信號,直接輸出數字信號或將電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最後通過顯示器以數字形式顯示。電子體溫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與經典水銀體溫計差不多,都是放在舌下、腋下或直腸。測量體溫需要的時間略長,不同品牌所需時間從30秒到3分鐘以上不等。另外,飲食(冷飲、熱飲)、劇烈運動、洗澡等都會影響測量結果,需要等30分鐘後再測量。

用體溫槍測出的溫度太低,只是“做做樣子”?其實是你沒有用對它

圖源:圖蟲創意

優點:測得溫度準確性高、測量速度更快、讀數方便

缺點:測量時間較長、接觸式的測量方式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容易受測量時其他因素的干擾。如放置的位置、測量腋溫時腋窩是否乾燥等,因此不適合在當下公共場所使用。

三、紅外耳溫計

紅外耳溫計的原理是通過檢測鼓膜所發出的紅外線光譜來測量體溫。耳內溫度最接近人體體溫,不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以及唾液與汗水的影響。使用紅外耳溫計時,最好在同一耳朵測三次體溫,取最高數值為宜。使用紅外耳溫計時,先檢查耳道是否清潔,再將探頭插入耳道(帶耳套);每檢測一人,需用酒精棉清潔探頭,防止交叉感染。

用體溫槍測出的溫度太低,只是“做做樣子”?其實是你沒有用對它

圖源:圖蟲創意

優點:測量快,1~2秒即可測出體溫;測量準確性高於紅外額溫計

缺點:價格較貴;“耳套”有破損、短時間內多次反覆測量,測出來的溫度就是不準確的;鼓膜的位置不太好找。

戶外如何使用紅外額溫計?

由於目前篩查發熱病人的需要,紅外額溫計多用於空曠低溫的室外,且有可能在風口。那如何保證體溫槍使用的精確性呢?

一是使用套手型熱寶。檢測人員可以將手和體溫槍揣入熱寶內,幫助其保持溫度,測量效果非常好,還能解決天冷凍手的問題。或者採用溫度不太高的暖寶寶貼在體溫槍外側,幫助體溫槍維持溫度。如果遇到大風,建議轉身背風來測,調整測溫位置。使用過程中,防止紅外額溫計長時間暴露在外,一般不超過3分鐘。

二是可以為發熱人群測出一個參考溫度,將其作為基準,一旦出現明顯高於基準溫度的,立即進行二次測量。如果室內、外溫差較大,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進入室內測試,並遠離空調出風口等溫差較大地點。

用體溫槍測出的溫度太低,只是“做做樣子”?其實是你沒有用對它

圖源:圖蟲創意

上海市同仁醫院門診護士長張璇表示,紅外額溫計勝在方便快捷,所以經常用在幼兒園、機場、火車站這種人流量大,需要快速篩查發熱患者的地方。紅外額溫計測量不需要接觸患者、減少了接觸傳染機會,但是每天要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消毒溼巾消毒。為了保證紅外額溫計的精確性,每天早上工作人員都要校準紅外額溫計,通過測5位工作人員腋溫對比紅外額溫計,校準紅外額溫計基礎溫度。

我們在使用紅外額溫計,首先要保證它的溫度、精準度,其次要遵循正確的使用方法。

(本文部分內容綜編自新北報、蘇州發佈、呼吸時間、中國計量測控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