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前裸辭,疫情下真的慌了:沒錢別輕易嘗試,耗不起


我有個朋友叫阿平,是年前剛裸辭那批人中的一個,上一份工作幹了一年多,因為覺得工作壓力大決定離職。

阿平選這個時間點辭職,也是想趁著過年期間好好放鬆一下,並且年後就是“金三銀四”,正好可以找一份稱心如意的新工作。

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爆發,阿平的計劃被徹底打亂,這一個月被動“宅家”,讓他越來越焦慮。

沒有收入,每天卻都在支出,想著下個月花唄要還多少,阿平說自己簡直欲哭無淚,恨不得能穿越回年前,一定不選在那時辭職。

我年前裸辭,疫情下真的慌了:沒錢別輕易嘗試,耗不起

01 年前裸辭,疫情下會面臨哪些問題

這場疫情下,受傷最深的莫過於年前就裸辭的這群人了,對他們來說,主要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經濟壓力

這是最直接的問題了,裸辭的後果就是失去了穩定的收入,開銷卻不斷。

尤其是那些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還揹負著沉重房貸、車貸的中年職場人,疫情簡直是滅頂之災!

前段時間就有個老同學給我打電話,支支吾吾了半天原來是要借錢,這哥們也是去年底就裸辭出來,遲遲沒找好工作,最近銀行的客戶經理為了房貸的事情開始給他“奪命連環call”,實在熬不下去了才想著先借點錢還貸。

2.工作壓力

疫情讓整個大部分職場人在今年的春節只能宅在家,就算是節後,根據不同地區疫情的嚴重程度,也還是很多人依舊只能宅在家。

被迫宅在家裡,自然很難去參加面試,那還談什麼找工作。企業也是如此,遠程辦公成為了主流,復工的時間則一再被推遲,原本的招人計劃也都按下了暫停鍵。

這就讓年前裸辭的人短時間都很難再就業。

3.心理壓力

還有種壓力是最容易被人們所忽略的,也就是長期待業在家,又加上疫情的雙重影響,會讓人產生心理上的變化。

從一開始正常的狀態到焦慮、迷茫,甚至產生抑鬱心理。

如果無法正視到心理的問題,不加以調整,恐怕比起失業本身更嚴重。

我年前裸辭,疫情下真的慌了:沒錢別輕易嘗試,耗不起

02 疫情待業期,調整心態最重要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當困難來訪時,有些人跟著一飛沖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

2020初的這場疫情是全國人民都在面對的困難,對於那些難上加難的待業職場人,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是最重要的事情。

從心理學的角度,一個人越是在焦慮的時候,想穩住心態就會比較難。此時的心靈雞湯都是難以下嚥的藥,越看越覺得無味。別人的勸說、別人的引導都是無用的,唯有自己內心解放自己,才能真正地走出迷障。

我有兩點建議可以幫助大家:

一是想辦法讓自己的心忙起來。哪怕是在家鍛鍊身體,或者動手乾乾家務,都會讓自己更為平靜。你需要暗示自己:不要慌,如果無法改變現狀,那就努力地去享受它。

讓心忙起來,才能讓自己更好地去判斷、去思考。帶到平和時思考自己的形勢,做出適合的策略。

二是多找人聯繫溝通。相比一個人悶著胡思亂想,找些值得信賴的人去打打電話、發發語音是很好的排解情緒途徑。如果你願意,完全可以把自己當下的壓力都說出來,釋放自己的同時也可以聽聽別人對你的建議。

我年前裸辭,疫情下真的慌了:沒錢別輕易嘗試,耗不起

03 積極準備,等待機會的到來

疫情發展到現在,裸辭的職場人才發現,佛系和無所謂的前提是沒有生存壓力,本來就已經很喪了,裸辭完頹廢一陣兒應該沒啥影響。

如今國家大病一場,連帶著一系列影響,裸辭者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能夠這麼佛系這麼無所謂的前提條件是國家興盛,社會穩定。

那麼沒錢沒工作,究竟該怎麼應對呢?

第一,利用好時間,提升自己。世界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知識也是在不斷地豐富。如果想要在疫情後尋找到更加好的機會,你必須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所以多學習、多讀書就是當下最好的方式。

第二,改變求職的思維。雖然沒法出門去應聘,疫情下還是有其他求職的方式,比如最近開始流行的遠程視頻面試,很多公司都開始採用,值得你去嘗試下。

第三,嘗試開展副業。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如果想取得更好的發展,不可能只在一個方向努力,即使自己有著正常的工作和收入,如果你還有空閒時間,可以嘗試著找一個副業。

寫在最後

尼采曾說:那些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堅強。

當裸辭撞上了疫情,後悔無用,不沮喪、不悲觀,做好自己能做的和該做的事,總會等到冰消雪融、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作者:丁路遙,公眾號:竹節先生。今日頭條等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企業管理諮詢顧問,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