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语普通水平的人坚持每天听BBC,一年后会有什么改变?

用户65268749


每天听bloomberg坚持了大半年,惊喜地发现完全没进步[捂脸][捂脸][捂脸]。。。不能光听,还是要多说


Shawn924


我看到回答里面有说会有很大改变的,有说收效甚微的。我现在以我的真实经历来回答你,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答案一下就浮现了:绝对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们当时是初中开始学的英语,刚入门是abc大家都会,前期都很简单,后面开始有单词有句子有语法,差距就拉开了。一开始我英语也就是一般水平,不过比较努力。

我是在一个小县城,英语老师的水平很一般,发音更是外国人都听不懂的那种。当时有个小习惯却改变了我的英语成绩,那就是每天睡前听英语磁带,就是课本自带的英文磁带。我也没有认真听,听得差不多就睡着的那种,然后磁带会继续播,直到一面播完。


一开始觉得没什么,也就当作催眠曲,后来老师和同学们问我发音怎么那么标准?一直以为我有自己去掰发音去模仿,但实质上我就是听磁带听来的,发音自然而然会向他们靠拢。


所以说你有普通的英语水平了,每天能听ABC,而且是坚持一年,那这个一定会给你带来大改变!首先你的发音绝对会纯正,其次在听的过程中你的“语感”和“思维”就形成了,不需要语法的知识都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


当然阅读和单词的部分需要其他的学习进行填充。但如果你能坚持,我相信你一定会看到改变!


美美BEO


一个英语普通水平的人坚持每天听BBC,一年后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这要分两种情况:

  • 对于语感一般的人来说,英语水平会有很大的改善,至少听力应该没有问题了,说可能说的没那么流利;
  • 对于语感好的人来说,英语水平会突飞猛进,估计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先说说我的经历和感受。


我属于语感一般的人。


25年前,我从东北来到广州,初听粤语(也叫白话),我觉得比英语难太多了!因为英语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就算高考之后很多人不再学英语了,我们至少也学了8~10年的英语是吧?词汇量多了不敢说,1000~2000的词汇量还是有的吧?


而当时对于粤语简直就是一窍不通!感觉听他们讲话像听鸟语一样完全分不出个数。英语我至少还能听懂一些词汇,听粤语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粤语的语音和语调跟普通话完全没有相通之处,有些泊来语反而跟英语有相通之处,比方粤中的hold住,跟英语的后的hold一个意思,沙发的读音也与英语Sofa相同,咖啡的读音与英语coffee差不多等等……


粤语有九声六调,这个九声六调跟普通话的发音简直天差地别!而普通话没有那么复杂,只有4个声调加一个轻声。


我的同事们全部都是广州土著,他们自己聊天一定是说粤语,而跟我说话时立刻切换为普通话,这样等于我没有张口的机会,我也不太好意思张口说粤语。在这个完全陌生的语境里浸泡了几个月之后,慢慢的居然能听懂一些词汇了。


一年以后,粤语听力没有问题,完全都可以听得懂,但是讲粤语的水平一般,有些特别的词发音不准确。


同事是个语感相当好的人。


那时候公司楼下有个美容院,是公司开的,其中有个四川来的女孩子,跟我进公司的时间差不多,她三个月之后,已经能讲一口相当流利的粤语了。


我问她怎么那么厉害,她说天天听那些人讲粤语嘛,听完自己也插嘴跟着聊喽,开始发音可能不准,说着说着就准了嘛。

同事的经验就是:天天听,大胆地张嘴说。


粤语中的很多字跟汉字是不一样的,我们外省人肯定不认识那些字的。本地土著认不认识字不知道,但是一点都不影响他们说那口流利的粤语。


天下学习语言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一个英语水平普通的人,至少还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比我们刚来广州时的那种完全不懂粤语,其实优势更多。


唯一有一点需要担忧的是,我们小的时候学的都是美式英语,而BBC是英式英语,这在语音和语调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


但人的适应能力很强的,英语单词都是一样的。只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读法有些差别而已,就像山东话和湖南话,各有不同的方言有些差别而已。


不过,用一年的时间天天听BBC的话,估计也很快就适应了呢,因为你把自己浸泡在那个语境里,只能跟着那个语调走。


所以我认为一年以后,语感好的人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语感一般的人,听说都会有很大的改进!因为:


  • 当听力没有问题的时候,说起来就容易很多了。
  • 当找到语感的时候,张口就能说流利的英文了。


所以每天听BBC一年以后就是这么简单!


也许在书写英文的时候,可能会纠结于语法的问题。但是我个人的经验是,让你脱口而出时的那个语法就是正确的!这是扎根于大脑深处的那个语感指引的。


刚来广州时,有朋友建议说,去报个班学粤语,但我的同事们都哂笑说,每天跟我们混在一起,你还不能学会吗?还用得着去报班?每天大胆地跟着我们说就行啦,这是最快的办法......


所以先别想太多,用手机下载一个BBC新闻或双语新闻,把自己置身在英语的语境里,坚持每天听BBC就是了!但需要强调的是,坚持很重要,非常重要,特别重要!


小韭漫谈教育


两种可能:1听见BBC就犯困,想睡觉,BBC成了你的催眠曲。

2英语水平显著提高,并且会对英语产生兴趣。

我有一段时间在床上看美剧,看着字幕听着英语原声,一看就困,一看就困,后来有失眠迹象的时候就看看美剧,不大会就可以美美的入睡。(我的初衷真的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啊)

我同学(其他宿舍的)也是看美剧,但是他是在电脑桌前看,从大二看到大四,当红的美剧他都追,不服不行,确实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成功的考研上岸。

当然他日常也有用功的学习英语,通过日常的学习,美剧原声的熏陶,英语水平再差的也应该可以相对轻松的通过四六级考试。

没听过BBC,只是大学美剧热的时候看过美剧,对于我来说,有可能BBC更助眠吧。


不懒学院


肯定行,我今年55岁,退休了,天冷怕起来,窝在被窝无聊,开始听英语,(我小孩一直看美剧,我以前看抗日剧,现在实在找不到了,就想着也看看美剧)开始是一点点都听不懂(我初中的水平,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的英语)现在才十来天都多少能听懂点了,有的短句子能听懂,一开始要想半天听的啥,想起来后,几句都过去了。现在稍微好点了。所以说,有基础用心听,一定能有很大提高,祝你成功。


等到明年的这一天


以前的成绩查不到了,我没听BBC,我听的FoxNewsTalk,大二时候四级没过,一年学英语,其中夹杂着听力,大三时候托福91,现在准备申请第二个硕士,这是刚出的成绩,在美读了两年硕士,托福已经可以跟做中学语文卷子一样了。

听不能是灌耳音的听,玩尽量知道在听什么,开始是听个大概主题,然后听细节,之后听逻辑。最后边听边想能不能反驳说者讲的。



用户5499386244482


多听对听力绝对有好处。大学时老师让每天听BBC和VOA,坚持了一年,做托福听力很少出错了。VOA的慢速英语适合刚开始练英力的人。坚持了两年。后来去英国工作,银行开户、医院看病可以搞定。工作用英文没问题。当然也要配合其他学习:扩大生词量、阅读等。


重瓣雪滴花


坚持听英语bbc一年

改变这东西随你自己而定!

扪心自问!

每天坚持听,是有在努力认真的听么!

如果只是听说书,

bbc很快,很多是听不懂的!

有的还会有一些方言!

更加不懂!

如果你想要学好英语听力!

可以先听一些简单的!

或者说bbc重复收听一篇文章!

听懂了,听透了!

那是会有收获的!

可能刚开始很累。

就像我看美剧一样,

我最开始是看的双语字幕!

后来改变了!

我先看的无字幕,

第二遍看的英文字幕,

第三遍又看了一次双语字幕!

就是不断重复的看很多遍。

一段时间之后,你会不自觉的在听到一些英文的时候,就会发现,你都可以听懂!

所以认真点死磕!

会有成效的!



绿树成荫sharon


仅仅是泛听BBC,VOA没有用,亲自体验过。每天下班就把VOA打开,说是磨耳朵,有英文环境,收效甚微。为什么?没有用心刻苦的去每天真正听懂几段对话、理解对话中每个词的意思,只是把VOA当做背景声音大致听听,不求甚解,加之语速又快,模模糊糊听懂40%。一两年后进步不大,最多能听懂50%。提醒大家,一定要精听,精听,扇贝精听。按照自身水平,扇贝精听有从初中到托福的句子测试,每天填空150个单词的一篇文章或五个句子,句子填空比例可以调节,50-100篇也就是三个月后可见初步效果。而且精听填空可以全方位考验你的英文能力,包含词汇、读音、语法、听力等。你有任何弱点,都会在听力填空中暴露无遗。查漏补缺再实战,形成正向反馈。只要每天用心完成每句对话,你可以清楚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背了3000单词也不知掌握没有。

没有一定的词汇量的泛听,比如说5000词汇量,真的就是泛泛而听,用处不大。而且这5000词汇量不是仅仅你认识的,而且要求你听得懂,这是不一样的层次。大多人是认识单词但听不懂,又不用心一个词一个词去查,弄懂,怎么提高? 哪些说随便听听就有巨大进步的大神,是人家已经有这个基础,迈过初级、中级这些坎,达到随心所欲的英语学习境界。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之路!



Gavinzhu


英语听力,是一项语言技能;而凡是技能,都是通过练习可以提高的。

练习提升技能,涉及几个方面:

练什么,怎么练,和练习者。

一、练什么

这部分设计练习本身包括难度、材料类型等。

1. Bbc的难度如何?

题主的信息并不全,只说听BBC,但要看它的难度相比你的水平如何,如果在你的ZPD(最近发展区)的话,说明你通过努力是可以理解,长期练习你的听力会有提升;但如果超过你能力太多的话,就像一个小学生上大学的课,水平不合适,听多少最后都是很有难进步的。

2.Bbc的类型如何?

一般来说,听力分为传达式听力和交互式听力。前者是单向的新闻播报、讲座、演讲等;后者是访谈、脱口秀、面试等。

虽然都是他在播,你在听,但是交互式材料和听传达式材料相比,后者让你的进步更大。

如果你不只在被动地听,还参与到交互之中去交流,你的进步会更大。

二、怎么练

这部分涉及练习的强度、频度、练习的方式等。

1. 练习的强度和频度

题主说每天听BBC,这是频度,每天坚持听会有好效果;但每天听多久?这个量就是练习强度。每天听10分钟和每天听10个小时效果肯定不一样,当然并不是说量越大效果越好,但是强度会影响效果,适合自己就好。

2. 练习的方式

这个方式,主要是题主在听BBC时的状态。是当做背景音乐一样“过耳朵”,还是聚精会神的听,还是不但听,还跟着听写?

第1种,严格来讲,根本不算听;第2种,算是泛听;第3种,则是精听。

如果题主的听法只是第1种心不在焉的,那即便这么一年,水平也不会有多大变化;相反,第2种和第3种方式属于“积极倾听”,二者结合的训练,会对听力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三、练习者

想看听力提高与否,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就是练习者;具体来讲,是练习者的听力策略。

听力策略,说简单点,就是努力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去尽可能听懂。

配合刚才第2点的精听和泛听的练习方式,练习者要使用不同的听力策略。

精听的重点在语言理解、语感培养,让你对语言反应更快;比如某一个词什么意思,或者习惯语音、语调、说话方式等。

泛听的重点在于建立背景、熟悉话题、结构逻辑等,让你对材料和话题更敏感;比如两个国家又因为什么发生摩擦了,推断采访的当事人是什么立场,关键问题的答案是直接给的还是暗示的,等等。

练习听力的时候,如果能带着这样“有心”的状态,听的过程就不至于迷茫,就会积极的采取一些手段去应对,比如是一篇篇多听呢,还是专攻一个地方?

这些学习策略没有好坏之分,更多是因人而异。我的重点是,一旦你开始思考这些,你就是一个有心的积极的倾听者,同样练BBC材料,你听力的效果就会变得不同。

最后,总结一下

每天听BBC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但如果只是单纯被动的坚持,则很难说一年后有什么改变。

而在这样的练习下,想要听力取得更好的效果,则需要积极的改变。这里给题主三个思考的方向:选择恰当的材料、使用适合的练习方式、努力改善自己的学习策略。

有了科学的方法,再加上刻苦的投入,还有时间积累,相信题主听力一定会积极改变。


我是@老阿姨谈语言,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点赞加关注,我们一起讨论英语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