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殿英盗慈禧墓时,遗弃了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轰动考古界,是什么?

福垊


如果乾隆和慈禧知道了他们墓葬被盗,我相信一定会有以下对话。



乾隆:“我的这帮孙子太可恶了,孙殿英盗墓也就算了,怎么自家人还盗呀。唉!那个谁,你别拿我的往生被呀!你拿了,我还怎么去往极乐世界呀,你这不是要把我打下地狱吗?”

慈禧看到后说:“太公翁消消气,其实这帮孙子还可以的,你看,这不把我的往生被留了下来。好了,不跟你唠了,我还要往生极乐呢,先走了,您老还是好好在这儿休息吧!”

乾隆:“不肖子孙呀!”



东陵大盗遗失巨宝

众所周知,乾隆和慈禧可以看做是中国历史上两个败家子,生前生活奢侈无度,死后陪葬品更是价值连城。相传,慈禧甚至把大清朝的半个国库都带到了地宫,企图永远霸占。

然而,清朝灭亡后,两个人的墓葬也迎来了厄运。

1928年7月,孙殿英率军进驻清东陵,并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将此地封锁,然后迅速炸开了两座陵墓,随后的7天内,孙殿英将两座陵墓盗掘一空。



匪兵们见到曾经的帝王,以及他们霸占的财富后都惊呆了,一个个如饿虎扑食一样争夺着各种珍宝。夜明珠、翡翠西瓜、九龙宝剑等等,迅速被孙殿英装到了事先准备好的车上。

这时,有人拿起了一块经被,只见上面有一些看不懂的经文,而且还点缀了大量的珍珠。在他们看来,布、不值钱,值钱的是上面的珍珠。

确实,慈禧的经被上有米粒般大小的珍珠820颗,估值达到了16万两白银。

随后,匪兵们把珍珠一一扣下,把经被随手一扔,扬长而去。



两块经被命运截然不同

孙殿英盗墓结束后拍拍屁股走人了,溥仪得收拾一下呀。所以,在孙殿英盗墓结束之后,溥仪派来了一些满清皇室的遗老遗少重新入殓一下乾隆和慈禧。

在重新入殓乾隆的过程中,有些人看到了孙殿英遗落的经被。这些满清皇族心想,孙殿英也太不识货了,这个经被叫做“缂丝陀罗尼经被”,皇家专用,无价之宝,其缂丝工艺被称为“织中圣品”,是中国几千年丝织工艺的巅峰之作,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

而且,这块经被采用了藏羚羊羊绒、獐子绒和真丝混合编制,上面还有梵、藏、满、汉四种文字的经文,是西藏活佛敬贡给乾隆专用之物,寓意让乾隆可以往生西天极乐世界。

想着想着,这名皇族后人将乾隆的缂丝陀罗尼经被偷偷的揣进了怀里,并且把他带出了地宫。



再来说说慈禧的陀罗尼经被。

不知为何,慈禧的经被比乾隆的还大。乾隆的经被高2米,宽1.38米,而慈禧的经被竟然高2.8米,宽2.74米。

可能是慈禧的陵墓相对干净,重敛慈禧的人都发现了陀罗尼经被,所以没有人对这一块经被下手。于是,慈禧的经被也顺利保存了下来。

陀罗尼经被重新现世

1979年,慈禧定东陵正式开放,地宫也因此重新打开。此时的地宫依然保持着当年溥仪派人重新入殓时的场景。

由于地宫潮湿,东陵看护人员将陀罗尼经被送到了故宫东陵文物库房内保存,此后30多年间,慈禧的陀罗尼经一直默默无闻的待在库房之中。



2008年,一个重磅消息爆出,乾隆的陀罗尼经被现世。

当时,在一场拍卖会上,一位女士以6550万元的价格从一位秦姓先生手中购得。

据秦先生讲述,他也是在一场拍卖会上购买的这块经被。当时,这块经被被包裹在了一个清末的破袈裟之内,拍卖方的标价为8万元。因为没有人看中这件袈裟,所以秦先生仅仅用了9万元购入。



没想到里面暗藏玄机,最终让秦先生捡了一个超级大漏。不过,事情仅仅过了两年,乾隆的这块经被再次翻倍,价格达到了1.3亿。

看到这儿,故宫在2013年将慈禧的经被也展示了出来,产生了不小的轰动。


我是越关


这件至宝,名叫“陀罗经被”。此物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东西,也是无法估价的东西,但是孙殿英确实将它遗漏了。


所谓的陀罗经被,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这是一条被子,只是这被子非常特殊。首先,这是给死人盖的,就是裹尸布;其次,这被子非常华丽,上面的材料、工艺,极为精贵。

那么,这条被子究竟贵在哪里?

  • 1、材料贵重

这条被子的底子是白绫,然后用黄缎子(因为是皇后,所以使用的不是正黄色)织就,线是用的金线,不是合金,是纯金。为了增加华贵的水平,还在上面织了820刻名贵的珠子。

  • 2、上面的经文无价

这个被子上绣满了图案和文字,那都是些什么字呢?这是给死者祈求吉祥、往生的经文,这些经文有五种文字,十分复杂,织完以后还要由西藏的喇嘛祷告,祷告很久放才能用。

图:慈禧陀罗尼经被展示,织有25000多个汉字

因为有了经文的加持、有了高僧的祝福,所以这被子有了不可思议的能力,据说披上这被子以后,即使是去了阴间,都是极为尊贵的人,连阎王见了都要起来问好!

所以对于很多生前做了坏事或者又笃信佛教的人来说,这样的东西简直就是仙家宝贝,没法用钱来估量的宝贝!

  • 3、工艺价值

金丝织就被子,这是一门极为复杂的手艺,因为只有帝王之家才有这能力培养这种人才。这种手艺很早就开始兴起,但是直到清朝才发展到了最高的水平。

在慈禧之后,再也没人能够奢侈到使用这种东西,于是这么手艺自然也就失传了。所以,现在看到这条被子,那可不仅仅是一件文物,还是一件艺术品,是一门失传的工艺!这种东西,才是价值升级的根本原因。

  • 4、只此一件

这种东西虽好,但是很少见,清朝从康熙开始才有了这种东西,前面的皇帝都是火化了。现存的这种杯子,除了乾隆的那条外,就是老佛爷这一条了,天上地下就这么一件,宝贝得很!

所以,我们综合来评价一下这条被子,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这件被子本身用料就极为珍贵,再加上精湛的工艺、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吉祥的寓意,使得它的价值极高。但是这样的一件宝物,孙殿英团伙竟然没有带走。

这事情传出后,考古界确实感到轰动了,一来说他眼瞎,二来说他糟蹋文物。孙殿英当时明明是去盗墓了,为何却不拿走这件珍贵的东西呢?其实,那个时候很多的军阀其实都是一些文盲,这些人对于各种东西价值的评估,简单地描述一下,就是咬一口吹一下,看看是不是金子的。

进了慈禧墓里也是这样,他们只想把里面的金子、玉器和首饰搬完,对于这条被子,扒光了上面的珠子以后,谁会带着它出去呢?在常人眼里,这就是一条白绫做的被子,还被死人盖过,带出去又有谁会买呢?

就这样,一件极为珍贵的宝物,就这样留在了墓里,直到后来人们清理墓葬,重新把它整理出来。


小小嬴政


清末曾有一件轰动全国,震惊中外的事情,就是孙殿英花费了七天七夜的时间,盗掘了清东陵。

清东陵,是一个陵墓,而且是当年慈禧被葬之墓,当时孙殿英盗了慈禧之墓,搜刮了全部财产,却唯独遗弃了一件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宝物——金陀罗尼经被。

慈禧,就是我们看见的电视中的老佛爷中的一位,是著名的叶赫那拉氏,曾是孝钦显皇后,也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时也是同治帝的生母。

她曾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一起发动了辛酉政变, “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就此形成,后来又直接将恭亲王罢免,将权利尽数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也发动过有名的戊戌政变、实行了清朝末期的新政。总的来说,就是在晚清时候,独揽了大权,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孙殿英,河南永城人,在国民党任职,将清东陵盗取,因而被人所了解。曾经参加中原大战,后来抗日战争结束时,却又追随蒋介石。

当时还是军阀身份的孙殿英就将清东陵设为了自己的目标,以他军阀之身将清东陵严肃戒备,后来又以体谅民间百姓,不忍心在百姓身上搜刮粮食为理由。去了清东陵,炸开了慈禧陵墓。

清东陵,在河北唐山,其中有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丰帝、同治帝五位帝王的陵墓,还有太后、皇后、妃嫔、公主、阿哥的各个陵墓。

该建筑巧夺天工,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墓,其建筑恢弘,比起皇宫宫殿也是毫不逊色。所以,当士兵眼中映入清东陵金碧辉煌的场景的时候,惊讶程度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

孙殿英一行人就把慈禧的棺材撬开,当然棺材也是金的,棺材打开之后,看见慈禧静静的躺在那里,为何这样说?

因为看到一个人在二十年之后尸体仍然保持着其原来的模样,没有一点腐烂的样子。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将世界上的唯一的宝物扔掉了,就是盖在慈禧身上的被子——陀罗尼经被。

扔到一旁之后发现下面金光闪闪,原来被子下面更是藏了无数的奇珍异宝。看到如此的金银珠宝,士兵们又怎会不眼红,一拥而上的他们将宝物尽数拿尽。

而且最后发现,慈禧的嘴竟然是鼓的,原来里面有颗夜明珠,无价之宝。而且陀罗经被上镶有八百二十颗珍珠,现在可以估计值十六多万两白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啊。

所以这些珍珠也被他们一哄而上,被一抢而空了。只是那件陀罗尼经被就那样被丢弃在了一旁。之后孙殿英就去盗取了乾隆的陵墓,稀世珍宝就那样静静的遗留在那里。直到后来,工作人员进入之后,发现它,又有考古学家的研究,才了解到这么一件不起眼的被子的价值。

陀罗尼经被,就是在慈禧死的时候盖在身上的一床被子,上面有关于佛教的一些东西,都是由金线织成的。因为慈禧信佛,所以佛经是经常会看的,她希望佛祖看到能够宽恕她的罪行。所以为何会在被子上有佛教的有关内容,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因为没有被孙殿英盗走,才有了后来的将其修复,保存在河北省的博物馆中,否则说不定会随着那颗被盗的夜明珠下落不明,流落到海内外了。

孙殿英因为盗取了慈禧之墓而被人所熟知,却没有将唯一的珍宝陀罗尼经被拿走,也许我们该庆幸,因为他才使得我们更懂得保护历史流传的东西,更加珍惜。


大国布衣


十几年前,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位姓秦的先生以9万元的价格拍得了一件陀罗尼经被,这件陀罗尼经被是乾隆皇帝的陪葬品。

五年之后,秦先生将这件陀罗尼经被经交给拍卖行拍卖,最后的成交价格居然达到了惊人的1.3亿!

秦先生本来是个工薪阶级,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他就跳上枝头变凤凰,一夜暴富了!


陀罗尼经被是何物?

陀罗尼经被是一中织有梵字经文的丝织品,在清朝的时候常常作为皇室人员的随葬品,一般只有贵人以上级别才可以享用,作为去世之后盖在死者身上的被子。

现在世人所知的陀罗尼经被一共有两件,一件就是前面所说的乾隆陵墓出土的那件,另一件则是出自于慈禧太后的陵墓。

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大致经过。

1928年,孙殿英为了筹集军饷,便以军事演习为名,再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将部队开到了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

孙殿英就是二愣子和土包子,他不懂陵墓的构造,本来可以将陵墓大门的自来石推开来打开大门,但是孙殿英选择了粗暴的方式:直接用炸药炸开大门。

孙殿英期初炸开了康熙皇帝的陵墓,但是康熙皇帝的陵墓积水严重,孙殿英转而将目标锁定在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

孙殿英最先进入是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在炸开陵墓地宫的大门后打开了慈禧太后的棺椁,里面躺着慈禧太后的尸体,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慈禧太后的尸体却没有腐烂。在慈禧的棺椁里,陪葬品琳琅满目,其中最上面是一床陪葬的被子,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陀罗尼经被。

但是在众多的陪葬品当中,陀罗尼经被并不显眼,那些翡翠白菜、翡翠西瓜、硕大的夜明珠和其他金银珠宝吸引了孙殿英的眼球。

孙殿英将慈禧棺椁里面的宝藏洗劫一空,将陀罗尼经被上镶嵌的珍珠取下来,然后将陀罗尼经被扔在了一边。因为在孙殿英眼里,陀罗尼经被只不过是一件普通的被子,并不值钱,还难以运输。

据说,慈禧太后的陵墓里面的陪葬品一共装满了四五十箱,孙殿英用了几辆卡车才全部拉走。据李莲英口述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陵墓的修建耗时14年,花费了二百多万两白银才修建完毕。慈禧太后陵墓里的陪葬品五花八门,都是稀世珍宝,总价值大约在六千万两白银左右。而且很多东西都是孤品,价值连城,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孙殿英从慈禧陵墓出来之后,马上又将乾隆皇帝的裕陵给盗掘一空。据孙殿英口述,乾隆陵墓里的陪葬品也装了几十箱,其中最值钱的是乾隆皇帝御用的108颗串起来朝珠,以及一把镶满宝石的九龙宝剑。而乾隆皇帝身上的那件陀罗尼经被,也遭到了孙殿英的遗弃。

孙殿英盗墓之后的事情。

孙殿英在盗掘清东陵之后,不仅将金银财宝洗劫一空,还将慈禧和乾隆的尸体扔在了地上。最可怜的是乾隆,由于当时裕陵积水,乾隆的尸骨不得不泡在冰冷水中。可怜生前堂堂帝王,死后尸骨竟然被泡在水中!

孙殿英将财宝封存运回军营后,一部分财宝用来贿赂国民党高层,以消除自己盗掘清东陵的罪责。据说,连蒋介石、宋美龄、戴笠等人都接受了孙殿英的贿赂;一部分财宝被孙殿英卖了还钱,用于自己势力的扩充。由于孙殿英不懂行,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竟然被贱卖。这些宝物流入市场之后,有些流失到国外,有些则被私人收藏,直到现在都没有现身,实在是文物史上的一大遗憾。

溥仪在得知孙殿英挖了自己的祖坟的之后,悲愤交加,一面想民国政府控诉孙殿英的罪行,一面派人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尸体重新入殓。

想控诉孙殿英可没那么容易,孙殿英早就买通了一切关系,连下来调查此事的调查员都收了他的贿赂,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而溥仪派去清东陵的人,在将乾隆和慈禧的尸体重新入殓之外,还偷走了其中一些遗留的财宝,而乾隆陵墓里的那件陀罗尼经被也被人拿走,只有慈禧太后的那件陀罗尼被经被则被重新盖在了她身上。

陀罗尼经的后续。

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在被清理之后就被封存,直到五十年后的1979年,国家决定对裕陵和定东陵进行清理,并将陵墓对外开放。

专门对裕陵和清东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慈禧太后的陀罗尼经被被送往故宫博物院进行修复。2013年,陀罗尼经被在清东陵首次展出,它一面世就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据专家介绍,陀罗尼经被长宽约为三米,整体呈金黄色,由捻金线编织而成,十分珍贵。但是陀罗尼经被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上面还编织着梵文经书和佛塔、佛像和许多花纹。

陀罗尼经被上面的经书是陀罗尼经,是藏传佛教里面的一种咒语,有往生的含义,所以又被叫做“往生被”。陀罗尼经在清朝的时候是一种皇室专用的经咒,没有皇帝下达的圣旨,任何人不得使用。

据说,慈禧在身前将陀罗尼经被送往西藏,请高僧念佛经给它开光之后方才送回来。慈禧信佛,她知道自己省钱有罪恶,所以期待想用这种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罪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定东陵被孙殿英遗弃的宝物还有一件叫做香宝香册的东西。香宝香册材质是檀木,并不名贵,但是上面的22个字却让它变得名。

因为香宝香册是用来记载死者封号的,皇帝一般只有16个字,而慈禧死后,大臣们却用22个字来记载她的封号,因为大臣们觉得慈禧功劳太大,16个字不足以记载全面。

乾隆的那件陀罗尼经被<strong>在被人偷走之后就流入了黑市,直到被秦先生拍得。秦先生在卖了陀罗尼经被之后,就过上了富人的生活,而买走陀罗尼经被的那个人则没有留下更多的信息,陀罗尼经被也随之消失,至今未露面。

所以现在面世的慈禧陀罗尼经被是现在仅存的一件,这也是其价值高的原因之一。


围炉煮酒话春秋


1908年,统治了大清朝48年之久的无冕女皇慈禧皇太后终于走完了她的一生,在北京中南海的宫殿内恋恋不舍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享年74岁,她死后,大内总管太监李莲英和朝廷主持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盛大葬礼,把这位皇太后的棺材内几乎用宝物装填满,(整个葬礼的过程,被李莲英的侄子记载到了“爱月轩笔记”中),这些宝贝个个价格不菲,以玛瑙,玉石,翡翠,碧玺等居多,但其中还有一件不起眼,却价值连城的宝物,这件宝贝在孙殿英盗墓之时,竟然神奇的被不识货的盗墓贼随意扔在的地宫内,侥幸逃过一劫。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您听我下面揭秘。

这件宝贝叫做《织金陀罗经被》,它是用捻金线织成,在其上织有梵文经咒,各种藏传佛教的密文及各路菩萨名号,在其边缘部分全都是佛教特有的功德花纹和宝器纹,在被上面缀有820粒珍珠,它的最大功用是可以保佑死者灭罪生福,可以将其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之中,免除一切之魔障之难,并得大欢喜!此物是皇家专用,据史载,此物价值16万两白银!


1928年,孙殿英用炸药轰开慈禧墓地宫后,迫不及待的抢夺棺椁内的金银细软,对此被并无兴趣,后来一个贪心的小兵见其有珍珠,便用刀全部把珍珠割了下来,更为之前的金被确被扔在了地宫一角,在清宫善后小组来地宫收拾残局后,看到了金被,他们把此物原样放置在了慈禧棺材中,尔后,在清东陵管理所清理地宫之时,此物被取出,修复后保存在了清东陵管理所的库房之中,下面是此物的照片,各位请上眼~


(此为织金陀罗经被上面的梵文,经咒等花纹)


老猪的碎碎念


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孙殿英,孙殿英是中国历史上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时期作恶多端的盗墓军阀,但他的结局却算是善始善终。孙殿英(1889年—1947年),归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马牧镇丁辛庄)人。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为张学良收编。抗战爆发后,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新五军军长,1943年在河南对日作战时被俘,旋投汪伪任“豫北剿共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追随蒋介石反共,打内战。1947年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病逝于战犯收留所。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盯上了清东陵这块大肥肉。他借着军事演习的名义,戒严清东陵。然后又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30辆大卡车准备装宝。一切准备就绪,他埋好炸药,炸开了慈禧陵墓入口。孙殿英在盗慈禧墓时确实遗弃了一件宝物,这件被遗弃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正是陀罗尼经被,陀罗尼经被,是一种织有金梵字经文的用来陪葬的东西,现代社会的普通人在入葬的时候,也可以用陀罗尼经被,但是,慈溪那一件不管是从收藏价值上还是从宝物本身的价值上,都不是一般东西可以比较的。当年孙殿英盗取了慈禧墓,并未将里面真正之前的东西全部盗走,曾经被其随手丢弃的一件破被子,谁能想到竟然是一件稀世珍宝呢?


这件陀罗尼经被,珍贵异常,价值连城,这件织金陀罗尼经被约三米见方,上面全部由金线织成,除开这些金线,这件陀罗尼经被上面还应该有八百二十颗珍珠,被子上面绣满了佛经,佛像,佛塔,花纹等,这种东西是佛教专用品,也只有皇帝,皇后和太子死的时候才能用这种织金陀罗尼经被。

当他洗劫慈禧墓的时候,据说整整拉了30多车的宝贝。这些宝物各个都算得上是国宝级别的。就比如朝珠,九龙宝剑,夜明珠等等。 孙殿英不识货,但是他知道慈禧的陪葬品绝不可能是便宜货,所以能拿的都拿走了,唯独没带走慈禧以及慈禧身上的裹尸布。没错,孙殿英遗弃了这件裹尸布。也就是这件裹尸布,轰动了整个考古界。据估值,这件裹尸布不下于亿元。上面的经文无价。这个被子上绣满了图案和文字,那都是些什么字呢?这是给死者祈求吉祥、往生的经文,这些经文有五种文字,十分复杂,织完以后还要由西藏的喇嘛祷告,祷告很久方才能用。 五十一年后,慈禧陵墓地宫开始对外开放,工作人员在清理墓室时,将受潮且残破的陀罗尼经被修复装裱后展出。孙殿英丢弃慈禧陀罗尼经被,这是他的第一次有眼不识“金镶玉”,这也使得这种稀世珍宝得以幸存。


大老二爷


我们不难知道,孙殿英就是因为盗了慈禧、乾隆的陵墓而出名。在他盗墓的过程中,眼中看到的只有金银财宝,其实慈禧陵墓中最最珍贵的是陀罗经被。幸好,孙殿英不知道这个被子的价值,这才让它能够被修复,展览在博物馆中。

孙殿英遗弃的正是这个“陀罗经被”,1979年工作人员进入慈禧陵墓修整,经过专家们的深入研究,才逐渐揭秘陀罗经被的真正价值。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孙殿英这个人,然后在探讨这个“陀罗经被”的价值。

孙殿英

他是行伍出身、没什么文化,从小就是一个性格豪放、行侠仗义的人。长大后凭借自己多年混迹“江湖”的经验,成为民间组织庙道会头目。他贩运各种商品于上海,获利极丰,因善于上下打点,而广结流氓恶棍、军警胥吏。凭借这样的人脉关系和情商,投靠了军阀。一步步升至师长、军长。


“混社会”的能力是孙殿英的长处,而盗墓是孙殿英贪心长久积累下的行动。他早就有盗慈禧陵墓的想法,刚好时机成熟,就摔众下手。

孙殿英拿走乾隆皇帝陵墓中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这柄宝剑“送”给了蒋介石;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据说是代表十八罗汉,是无价之宝,那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这串珠子“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最为珍贵,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这颗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

孙殿英在事后还狡辩说:

“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如若真如孙殿英所言,陵墓中的文物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博物馆中,而是不知所踪?谎话就是谎话。而造成这一悲剧的不止孙殿英,那些收了宝物,层层包庇他的人也都是这场文物浩劫的制造者。

陀罗经被

这个因为孙殿英不识货而保存下来的文物,陀罗经被,又作陀罗尼经被,是一种织有金梵字经文的随葬物。


清代皇帝,后妃(贵人以上)可用陀罗经被,被子是用白绫制成,上面印藏文佛经,字是金丝线缝制的,称为陀罗经被。王公大臣死后,奏上遗疏,亦可由皇帝御赏“陀罗经被”。

佛教认为,它具有不可思议之大威德加持力,无论男女,在寿终之际将此衾覆盖其遗体上,能令亡者罪灭福生,免除过去世间一切冤家魔障之难,亡者身心安乐,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样的陀罗经被,在清朝的陵墓中才发现,之前都不曾获得。而且陀罗经被是喇嘛教的密宗圣品。坊间流传,乾隆皇帝的陀罗经被流入市场,被陌名者拍卖获得后在没有面世。如今,史上仅存的就是慈禧陵墓出土的这件。

这件文物的价值不仅是因为是世界上仅存的,更因为它的工艺。皇室培养这样的宫人来制作经被,手艺复杂,而且耗时很长。三米见方,需要人工织就的工程是浩大的。另外,慈禧的这个经被开过光,被子上的经文,这些都更增加了它的价值。


悦学越乐


1908年10月22日未时三刻,74岁的慈禧病逝,23日8时05分葬入耗银500多万两的菩陀峪定东陵地宫。

1928年7月4日至10日,河南军阀孙大麻子(孙殿英)以剿匪为名,炸开慈禧墓道,将墓室中的珍宝搜刮一空,唯独慈禧盖的一条陀罗尼经被遗留墓中,结果轰动全球考古界。

陀罗尼经被的经济价值

慈禧入葬时,盖在身上的陀罗尼经被被面缀有820粒珍珠,估值达16万两白银,可谓价值连城。虽然,经被上的珍珠被盗匪取走,但孙殿英却被后世考古界称为有眼不识“金镶玉”,才使这件稀世珍宝得以幸存。后来,考古界将陀罗尼经被称为世界唯一的珍宝。

陀罗尼经被的工艺价值

陀罗尼经被,明黄缎底,捻金织成,幅宽274厘米,幅长280厘米,主要以织金缂丝为主要工艺,每条丝线纤细程度仅有零点零几毫米,织法紧密。经被上的梵文图案织法,既有经纬十字穿法,也有缠丝斜纹织法,通体的织金工艺更是精湛无双,异常罕见。

据考证,这种织法是明朝宫廷特有的工艺。由于大清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对于手工业者多有打压。

所以,到了雍正年间,陀罗尼经被这种高端工艺彻底失传。

陀罗尼经被文化价值

陀罗尼经被,又称“陀罗经被”,该经被通体遍缂梵、臧、满、汉四种文字,共二十二个功德文字,二万五千字的陀罗尼经文、诸佛菩萨真言密咒及诸佛菩萨、金刚力士的功德名号,遍饰龙凤吉祥、瑞兽、金刚杵等图案,缂丝部分缂有梵文和藏文的密宗经文法咒。经被还配有佛经、佛像、佛塔等花纹装饰,既显佛教的庄严神圣,又不失皇家的威仪风范。同时,陀罗尼经是密宗佛教的一个经咒,而陀罗尼经被的使用,在清朝也有严格的规定,没有皇帝旨意,任何人不得使用。由此可见,当时慈禧权势之盛。

慈禧病逝当日,有大臣们认为,如果延用以往皇后死后只有十六个字的封号,则不能完全体现慈禧太后的“丰功伟绩”,所以特对她用了二十二个字。看来,慈禧笼络人心的手段还真是不一般啊,死后还有大臣想着为她唱赞歌。

此外,在佛家中陀罗尼经被也称“往生被”,盖经被亡魂可往生人间天上,通过修行善道,能获得菩提之果。

所以,陀罗尼经被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陀罗尼经被重见天日

“东陵大盗”事件后,在天津的溥仪非常愤怒,一边向国民政府提出抗议,一边招集大清遗臣与国民政府协商重新安葬事宜。在安葬慈禧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陀罗尼经被放在地宫的香册宝座上,之后将地宫入口密封。

1979年,慈禧地宫再次对外开放,考古人员这才将受潮残破的陀罗尼经被小心收藏,随后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修复装裱。此后,该经被一直存放于清东陵文物库房内。

2013年9月28日,慈禧遗物陀罗尼经被在河北遵化清东陵保护区展出,从而倍受世人关注。


祥子谈历史


这里所说的文物其实就是慈禧太后入葬时覆盖在身上的被褥——织金陀罗尼经被。乾隆皇帝陵墓中流出的织金陀罗尼经被曾经被藏友以九万的价格拍走,最后估值1.3亿元,因此轰动整个考古界。慈禧墓中的这个织金陀罗尼经被却没有被大盗贼孙殿英带走,才使后世有幸目睹它的风采。

乾隆陀罗尼经被⬆️

陀罗尼经被

“皇后至嫔妃亦皆用陀罗呢缎。贵人以下,则待恩赐方准用。”——《啸亭续录》

其实放眼整个清朝,陀罗尼经被并不是什么特殊的随葬品,上至皇帝后妃,下至王公大臣皆可使用,只是需要请旨使用,获得皇帝旨意许可后,便能随葬,且规格区别较大,到了民国普通百姓有条件者也能用之。

在佛教文化里,陀罗尼经被是具有威德加持力的,任何人去世后以此覆盖在遗体上,都能令其罪灭福生,亡灵安乐,往生西力极乐世界,这正符合封建社会对于死亡之后的精神向往和寄托。而且此被裹不管死者生前信不信佛,都可使用,算是死后与佛、法、僧三宝结缘。

“本朝王大臣有夢没者,上特赐它(陀)罗经被,被以白绫为之,刊金字番经于其上。”——《清史稿》

皇帝驾崩之后,所用经被为黄缎织金,由五色梵文附经,并经活佛高僧开光。后妃所用白绫为底,字作金色。王公大臣去世时,奏上遗疏请赐御赏陀罗经被,皇帝批准后亦可用,当然王公大臣所用被裹也是以白绫为底,但诸多史料里也出现过黑绫为底的记录,甚至到了清末时期,王公入葬时还有黄绫红字的记录,这在礼法上无法解释,有学者称只要不用明黄,便不违背礼法,可能也是时代变迁所致吧。因为到了民国时,普通百姓也能用黄绫子印红字的经被,并且寿衣店就能买到,但这种经被造价还是比较高的,一般人家也用不起,而且汉人很少用,汉人认为生前不信佛者,死后用经被反而会被佛祖怪罪。



陀罗尼经被的使用多推测为元朝开始,这是由于清代陀罗尼经被上发现诸多喇嘛塔图案,而喇嘛塔盛行中国也是始于元朝,但又未发现元朝的经被实物。目前在明朝皇陵中也没有出土过陀罗尼经被,这可能是明朝皇家丧葬制度所致。众所周知,清朝的丧葬习俗基本上是按照满族的火葬进行,直到康熙开始,才学习了汉人“入土为安”的丧葬习俗,故而陀罗尼经被可能就是诞生于清康熙以后。

慈禧太后的织金经被

因为孙殿英这个大盗贼的盗墓行为,使慈禧太后墓中的珍宝重见天日,也引起不小的轰动。而当时的记载毕竟有限,大多对于慈禧随葬物品的讨论都是基于李莲英之侄所著的《爱月轩笔记》,根据此书所述,慈禧棺底垫着一块金丝织宝珠锦褥,这个是比织金经被更为贵重的文物,上织宝石珍珠共计约13000颗;锦褥上铺上一层荷花丝褥,以2400颗珍珠点缀;慈禧尸体上覆盖的就是金织陀罗尼经被,上有经文两万五千字,缀820颗珍珠。


由于孙殿英盗墓所得宝物流失甚多,这个经被在1979年被发现时已没有珍珠襄缀,故而定论是孙殿英扯掉了经被上的820颗珍珠,再将经被丢弃。但这个经被发现时,旁边还有一张缀有6000颗珍珠的网球被,为何孙殿英拆了820颗陀罗尼经被的珍珠,而没有动这个网球被的珍珠,专家解释为经被的珍珠颗粒更大。

“上谕不达,正逢暑热,入殓待谕至,则蒙于棺盖之上”。——《陀罗经被考》

关于陀罗尼经被的使用,故宫博物院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根据慈禧棺椁尺寸的测量,以及经被大小和棺内陪葬珍宝的统计,慈禧所用经被并不一定是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极有可能是盖在慈禧棺椁的外面,也就是棺材板。这种做法并不妨碍经被的超度功能,而且不占用棺内陪葬的空间,包括清朝文献记载的一些王公大臣请赐经被,因皇帝批赐的时限性,诸多大臣都是入葬后才得赐经被,故而待批复之后,再将经被盖在棺材上。所以经被如果是棺外第一层宝物,孙殿英盗墓时扯掉为数不多的珍珠是符合逻辑的,最后价值连城的珍宝无数,也就没在动网球被上的6000颗珍珠。


现存最大的陀罗尼经被正是慈禧墓中所发现的这一张,宽2.74米,长2.8米。经被整体以喇嘛塔为主体纹样,纹绣工艺精致,塔以莲花为底座,塔身分项轮十三道,象征十三天,塔顶冠以华盖,以仰月、宝珠点缀;与此同时,经被周围纹饰几十个金刚杵,象征如来金刚之智慧大用,有降妖除魔之意;经被上还有犀牛、珊瑚、如意、金银锭、古钱等纹样,皆是祥瑞之物。整个经被由捻金线织成,经文大体为诸佛菩萨真言密咒及功德名号,想比拍出1.3亿天价的乾隆经被,更胜一筹,只可惜珠宝被盗墓贼扯掉,价值受损,但它确实算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了。

综上,孙殿英盗墓遗留下的织金陀罗尼经被称得上无价之宝,它是现存最大,做工最精细的经被。慈禧太后一生奢华,就连去世,也带走了诸多无价之宝,这张价值连城的经被曾被讽刺为慈禧的遮羞布,遮住了她贪婪的一生,遮住了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与肮脏。


棍哥观史


孙殿英不但给乾隆皇帝的裕陵“开了光”,还盗了慈禧墓,把误国的慈禧扒了个精光,只剩下一个裤衩和一只袜子,让皇家颜面扫了个精光。孙殿英把奇珍异宝当军饷全弄走了,随手把慈禧的裹尸布丢了,晦气!但是,这件裹尸布来头可不小!

金陀罗经被的被盗原因和价值

说起孙殿英盗墓,还是一身匪气的性格决定的。当被张宗昌收编以后,千把人的队伍一下子扩充到万余人,身为一家之主的孙殿英就为养活这么一大家子的人口犯愁了,眼光开始有意无意地投向皇陵。

想睡就有人送枕头,这时有个土匪马福田,从部队叛逃后又做回土匪,一路烧杀抢劫,孙殿英则奉命剿匪。但听说马福田打上了皇陵的主意,孙殿英一琢磨后兵分两路,师长谭温江去“剿匪”,自己带兵“保护皇陵”。

“保护”就是孙殿英自己开发,最后就给慈禧剩了个裤衩!

什么奇珍异宝全给装车带走,都是真金白银的军饷,而对于那些难变现的东西,随便了,反正这些玩意搁在手里还烫手。盖在慈禧身上的“被子”,直接粗暴的掀开,仍在了一旁,谁也没在心,这东西晦气;而且裹尸布没啥价值,估计不缺心眼的人都不会把死人的被子拿来自己盖!

没一把火烧了裹尸布的原因,倒不是这些兵有良心,而是都盯着奇珍异宝去了,眼中哪还有这裹尸布的存在,可是这完全不起眼的被子,其价值足够轰动考古界。

被子叫织“金陀罗经被”,而这块裹尸布最大的特殊就在于是陀罗经被中最大的一块。宽274厘米,长280厘米,金线织成,上面绣有经文,佛像,喇嘛塔,有了经文的加持、有了高僧的祝福,寓意佛法保佑而能够顺利往生,并且镶嵌大量珍珠显示贵气,这在传说中往生以后能够降生在富贵之家。

孙殿英的部下洗劫后意犹未尽,把上面的珍珠也剥了下来,换换酒喝,送送女朋友,最不济还能卖几个钱,最后把这陀罗经被当垃圾被仍在一边走人了。

“金陀罗经被”在喇嘛教密宗中属于圣品,只有皇帝、贵人以上的后妃、有功的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在下葬时用以覆身之用,以显尊贵和恩宠之意。

那么这件金陀罗经被到底有什么价值。

1、物以稀为贵造材也相当珍贵

康熙那会随汉人习俗由火葬改成了土葬,才有了金陀罗经被的存在,当世出土也就乾隆墓那儿还有一件,这

稀缺性也是其价值的一部分

金陀罗经被上面是黄金织造的,这本身就是珍贵的存在,当材料与文物结合,价值就更加不可估测了,刚好是1加1大于2的道理的体现。

2、金陀罗经被制作工艺对当时的手工制作技术和喇嘛教文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金陀罗经被,是皇朝独有的制作工艺,制作复杂,体现了当时手工技术最高水平,这对研究当时的手工艺程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金陀罗经被上面的经文、佛塔、佛像,是l喇嘛教密宗文化直接体现,给喇嘛教文化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证据,展现了喇嘛教文化当时现状和发展,也对当朝的政治和佛教结合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孙殿英干了这么两件被满人恨之入骨的事情,不过被他巧妙的洗白了。

你以为孙殿英是个草莽汉子,你就错了,他打出了几副牌成功把自己摘出了挖人祖坟的坏人形象。

  • 先令谭温江顶缸入狱,平息民怒。
  • 送戴笠乾隆的一串朝珠,得到戴笠的支持。
  • 孙殿英然后开始送礼。宝剑赠英雄,孙殿英把乾隆的两把陪葬宝剑也送了出去,一把落在了蒋介石手中,另一把则是何应钦笑纳了。慈禧枕的西瓜送给了宋子文,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

这些是让老大们沉默,还得加把火,所以孙殿英为自己分辨开脱了。

1、孙殿英说冯玉祥响应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结束了皇朝对老百姓的压迫时代;自己没有冯玉祥的能力,只好革死人命,而且“对得起我大汉同胞”来掩饰自己的恶行。

2、盗墓是私仇,孙殿英三代祖宗被清朝杀害,所以一定要对仇人清算,刨祖坟不算过。

这两点倒是激起了民众对慈禧误国的痛恨,最终舆论平息,孙殿英睡梦中都在笑着清算手中的财宝。<strong>

历史上孙殿英盗慈禧墓时,遗弃了一件世界上极其稀少的金陀罗经被,轰动考古界倒是真的,独一无二倒是说不上,乾隆也有一件。不过这金陀罗经被在孙殿英盗墓当时还真算不上珍贵,不能变现,还不如一块黄金值钱,也算不上文物,就是一件慈禧的裹尸布而已,放到如今才有了研究价值才得以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