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老軍營街道新建南路第三社區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 嚴格落實“八個好”,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按標準做好自我防護


當居民朋友拉開窗簾伸懶腰的時候,社區工作人員早已“全副武裝”開啟了一天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

他們每天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先測量體溫做好登記,然後再對辦公區域進行認真消殺,出門巡查的時候還要互相提醒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他們每天穿梭於大街小巷、奔走在門面商鋪、勸導居民戴口罩、告知商戶進行體溫檢測…開展工作的同時,做好自身的防護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對自己健康的負責,也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更是對居民安全的負責!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按規定做好每日巡查


“巡查不落下任何一個院落,消殺不遺漏任何一個小區。”這是新南三社區“疫情防控阻擊隊”隊員口中常掛著的話,社區巡查組每日上午10點,下午4點都會深入居民院落、營業的商鋪進行仔細巡查,看看小區門房的出入登記是否規範,推推院落大門是否緊閉,問問樓院長有無外地返並的人員。一天下午,完成緊急核查任務已經6點多了,巡查組成員雷婷焦急地說:“今天下午還沒有出去巡查呢,趕緊走”。“今天不早了,下午巡查今天就算了吧”,“這不行,我們還是去吧,萬一有啥事呢,去了我晚上才能睡踏實”說著大家就出了門。空蕩蕩的新澤巷內,只有幾名社區工作人員邁著堅定的步伐匆匆趕往各個院落進行巡查。消殺組同樣也是衝在最前面,無畏艱險。轄區內有三個小區院落,由於沒有物業,消殺物資緊缺,小區環境消殺難成了擺在社區面前的難題。消殺組組長張兆琰在接到每日為這三個小區集中消殺兩次的任務後,堅定地說:“我保證圓滿完成任務”。他說到做到,社區消殺組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每日帶著消殺壺,奔走在各個無物業小區,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按進度做好人員排查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人員排查是做實疫情防控的基礎,新南三社區第一時間就做出對本轄區1971戶居民進行“地毯式”摸排的決定,社區幹部按照網格劃分,利用10天的時間將所有住戶都進行了電話摸排。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社區工作人員都是“勇敢的戰士”,大家每日在辦公室的時間除了辦理居民日常事務就是在電話摸排。“您好,我是新南三社區72網格的網格長小秦,請問您跟您的家人近期去過外地嗎?”這個溫柔的聲音來自社區幹部秦文婷,她是一位85後社區幹部,同時也是一位3歲孩子的媽媽。自疫情爆發以來,她每天都會忘記回家的時間,經常聽到同事催她趕快回家,這時她總會揮揮手說:“你們先回吧,我今天的摸排任務還沒完呢。”說著就繼續撥通下一戶的電話,親切耐心地繼續詢問。在電話摸排的同時,社區幹部還會在每日巡查的過程中詢問院落居民和樓院長,確保不漏戶不漏人。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按需求做好居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當好群眾的服務員,是基層工作人員的準則。在這個關乎群眾生命安全的緊要關頭,解民憂、順民意更加重要。轄區測繪局宿舍,地處文源一條路邊,沒有院子,沒有門房,是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正在社區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熱心居民找到了社區,提出可以在兩個出口安裝小門。社區負責人和網格長趕快來到現場,並與街道取得聯繫,順利獲得了安裝批准。居民拍手稱快道:“安好大門,我們就可以睡個安心覺了,感謝社區,給我們辦了一件大實事”。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按片區做好網格管理


社區將院落、商鋪、企業、駐地單位都進行了網格化分割,包杆到人,每名網格長都擔當起各自網格區域內的疫情防控責任,做到心中有數,底清數明,哪個院落有多少租戶、哪個企業準備復工、哪個外地返並人員居家隔離期已過等等,他們都清清楚楚,把自己網格的大事小情掌管的頭頭是道,為疫情防控築起道道防線。“你好,我們小區樓上那家回來了,他家是外地的,趕快登記好。”前天,一位熱心的大姐急匆匆來到社區跟我們說。“大姐您好,我是咱們小區的網格長,我跟您去看看情況。”說著,網格長原培就與動身和大姐一起前往小區,得知確實是從清徐回來的住戶,溫馨告知其居家隔離14天才能出門,並把自己的電話留給了住戶,囑咐他們有事打電話。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按類別做好聯防聯控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千千萬萬人的力量匯聚起來,就能形成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合力。聯防聯控是疫情防控的重要舉措,社區廣泛宣傳,動員駐地單位、小區物業、產權單位、志願者、小巷管家、樓院長加入疫情防控的大隊伍裡來,做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駐地單位紛紛為社區捐贈防控物資,為社區幹部開展防控工作提供物資保障;產權單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社區的指導下對本小區院落的防控措施進行了嚴密的安排部署;志願者、小巷管家與社區幹部建立“疫情防控阻擊隊”,在院落消殺的隊伍裡、小區值守的行列裡、防控宣傳的小組中都能看到他們奉獻的身影。來自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強大合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按重點做好人員隔離


“您好,您的情況我們已經瞭解了,根據我們疫情防控規定,您從外地回來須在家自行隔離14天后才能出門。”社區幹部趙旭親切地囑咐一位從海南迴來的居民。“可是我一個人在家沒菜沒肉的怎麼生活14天啊?”“您放心,我們可以定期為您採購生活必須品,您可以加我微信,有需要隨時聯繫我。”這就是每位網格長摸排到外地返並人員必走的流程。為了讓這些重點人員安心居家隔離,社區的後勤保障必不可少,一位年邁的老大娘從外地到太原已是晚上7點了,由於她耳背,聽不清楚電話裡的要求,社區幹部就親自上門為她解釋登記,並幫她門前進行消殺。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按條款做好法律保障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需要法律依據的支撐。疫情防控工作關乎生命安全,一些舉措難免會引起部分群眾的不解。為了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深入瞭解疫情防控工作,促進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社區組織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了《疫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並實時在各類居民微信群裡轉發關於疫情防控的正反面案例;在居民院落醒目處張貼相關法律常識,不僅給社區幹部開展防控工作補充了法律能量,同時也提高了群眾依法守法的意識,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老軍營新南三社區“八個好” 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