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近期兩類流行網絡詐騙“套路”,網友莫再“中招”

 

揭秘近期兩類流行網絡詐騙“套路”,網友莫再“中招”

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肺炎疫情期間,卻有不法分子利用網絡趁機實施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活動。近日,從河北省公安廳獲悉,近期網絡刷單詐騙、網絡貸款詐騙2類案件較為突出,下面為大家揭露兩種騙術的“套路”,請廣大群眾擦亮慧眼、提高警惕。

網絡刷單類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短信等方式,發佈網絡刷單招募信息,並許以一定收益回報。受害者進入刷單騙局後,不法分子先以小額回報獲取其信任,後以“刷的多賺的多”為誘餌,和“系統故障”“解除鎖定”等無法提現的原因為藉口,要求受害者不斷投錢,最後失聯。


案例1:

2月13日,石家莊市居民張某報案稱網上刷單被騙1.26萬元。騙子通過QQ聯繫張某,稱在網上刷單返利高、返現快。張某支付第一單後,很快收到了刷款金額和返利。繼續刷單過程中,有一單顯示支付失敗,張某便按照要求將錢轉至騙子提供的銀行賬戶,張某詢問何時返錢,騙子便讓張某填寫一張申請單並稱每個月25日會自動返錢,隨後騙子便消失地無影無蹤。


案例2:

2月13日,邢臺市居民黃某某報案稱落入網絡刷單騙局。1月底,黃某某通過某聊天軟件認識一網友,對方推薦其下載 “噹噹客”APP軟件,可通過搶單獲得佣金。黃某某按對方指示進行操作,開始可以盈利,又陸續通過手機銀行給對方轉賬1.7萬餘元,此時對方謊稱“系統凍結,錢無法取回”,黃某某才發現上了騙子的當。


網絡貸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手機APP、短信等方式發佈辦理貸款廣告信息,後以註冊會員、繳納手續費、保證金、保險金等各種名義,誘騙受害人多次轉款。


案例1:

2月13日,衡水市居民賈某報案稱在一貸款平臺被騙2.46萬元。此前,賈某在網上一條貸款廣告中留下聯繫電話,隨後一名“業務員”與賈某聯繫,賈某按對方提示下載註冊了“平安e貸”APP,辦理貸款時,對方以“完善資料”“做高綜合信譽”“繳納商業保險”“做銀行流水”“解除凍結”等理由,先後五次要求賈某轉款到指定銀行卡,之後對方便失去聯繫。


案例2:

2月15日,邯鄲市居民趙某報案稱:在一名為“天天快借”的APP上發起貸款申請,並按提示轉賬1699元用於辦理會員,但對方以銀行卡號輸入錯誤為由,讓趙某再轉賬1萬元保證金,此時APP顯示賬戶餘額為11699,趙某發起提現時,APP先後2次提示需要繳納1.5萬元保險金,又以刷流水為由再次讓趙某轉賬2.13萬元。趙某完成所有轉賬後仍無法提現,才意識到落入借貸圈套,共計被騙6.3萬元。


公安機關特別提示:1.警惕刷單類陷阱,網絡刷單全是詐騙。2.辦理信用卡、申請貸款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任何提出先繳納手續費、保證金、刷流水等要求的全是詐騙。3.一旦被騙要及時撥打110報警或到就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來源丨河北新聞聯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