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流通却受阻,疫情之后或扎堆上市,鱼价将会“扎心

现阶段,珠三角地区生鱼价格比较稳定,其中2斤以下的规格价格为5.1~5.2元/斤左右,2斤以上规格的价格6.7~6.8元/斤,统级7成的生鱼6.2元/斤。相比于去年同期,有着接近0.8~1元/斤的涨幅。


当前,珠三角地区大多数的生鱼鱼塘已经达到7成以上2斤以上的规格,主要为去年4~5月投放的批次苗。眼见达到上市规格,且虽然相对价好,但受困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流通缓慢,每天的出鱼量寥寥可数,基本都还在存塘卖不动。


“去年春节后一段时间,统级7成的生鱼价格只有5元多/斤,价格较低养殖户不愿意卖,存塘量比较大;今年的情况却反过来,价格回暖,却因为非常时期想卖卖不掉。”当地一养殖户对于现状感叹道。


同比涨1元/斤,流通却受阻,疫情之后或扎堆上市,鱼价将会“扎心


养殖户淡定存塘,烂身较往年减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比其他品种大量滞销,生鱼的状况相对要乐观。一般来说,生鱼的规格越大,就越容易销售,当然主要还是根据实际的市场消费需求,在近几年中,大规格生鱼“爽市”的情况比较常见。所以即使近期未能上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格的增大,养殖户还是有希望在疫情结束后顺利上市。


此外,生鱼存塘的时间限制并不如其他品种如河蟹等更为明显,即使未能及时上市,也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死亡。养殖户只要继续做好管理工作和防范措施,损耗率并不会太高。因此,即使在疫情之下,生鱼养殖户也较为淡定。


当前气温偏低,为生鱼烂身的多发期,在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当中大批生鱼烂身严重,只能以低价出售,令人惋惜。有消息人士表示,视频中的情况只属于个别案例,事实上今年珠三角生鱼的烂身现象比去年明显减少。


“去年的生鱼烂身很严重,今年的情况和去年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从视频中看出,这批鱼的发病不止一个月了,可能是养殖户的管理出现问题从而出现大规模的烂身。在今年的天气条件下,在管理上稍加注意,烂身是并不普遍的。”


同比涨1元/斤,流通却受阻,疫情之后或扎堆上市,鱼价将会“扎心


疫情结束后,将扎堆上市,鱼价或下跌


而真正令养殖户担忧的是,由于目前大量存塘未能出,等到届时疫情结束后,流通和消费都逐渐步入正轨,养殖户将会大量扎堆上市,鱼价很有可能因此而回落。


有养殖户看到这个趋势,所以最近虽然抓鱼困难,但还是克服困难去联系流通商,尽量减少库存,避免到时出鱼“堵车”。所以这段时间,也不乏一些养殖户去联系收鱼,尽可能减少风险。


“这段时间,一方面流通商收鱼量很少,另一方面抓鱼工人很难请。由于疫情影响,工人不愿出门,以往给到工人的薪酬1毛/斤,现在给到2毛/1斤,也很难找到人来抓鱼。一塘鱼10多万斤左右,一般抓鱼要3~4天才抓完,现在人手欠缺,抓鱼更加麻烦了。”一养殖户透露。


而在年前就与流通商订好鱼的养殖户,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原本计划在春节后抓鱼,但因疫情而往后推迟,所以等到疫情结束后大量上市,原先订好的往往能按照之前谈好的价格,从而避免了一定的风险。


“提前订鱼,如果到时价格略跌,流通商一般还是按照协商好的价格收鱼;如果到时鱼价上涨,流通商会酌情考虑让一些利给养殖户,适当提高收鱼价。”知情人士介绍。”


现阶段,流通商也不敢贸贸然去向养殖户订鱼,毕竟目前还未能确定疫情何时结束,接下来行情如何走,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一般按照现有需求去少量收鱼,维持供应。


同比涨1元/斤,流通却受阻,疫情之后或扎堆上市,鱼价将会“扎心


投苗将大幅下降,行业静待曙光


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饲料车、水车一般能够进入村镇,从而保证养殖户日常管理的进行。据介绍,养殖户需要拿到饲料车或水车司机的身份证和行驶证资料,提前一天到当地村委报备开证明,到时司机进入村还将接受测体温,才能达到目的地。


虽然临近投苗季,但由于还有大量的存塘,鲜有空塘重新投苗。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开春投苗量将大幅度减少,这对于苗场并不是个好消息。


熬过这个寒冬,疫情结束后,曙光将会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